《江蘇省永豐初級中學九年級語文下冊相見歡導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省永豐初級中學九年級語文下冊相見歡導學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江蘇省永豐初級中學九年級語文下冊《相見歡》導學案
了解作者
1.作者李煜(937-978)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蓮峰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后主。他登位之時,宋已代周建國,南唐形勢風雨飄搖。他在對宋委屈求全中過了十幾年茍安生活。南唐為宋滅之后,他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過了兩年多囚徒生活,終為太宗賜鴆毒殺。
李煜是我們中國歷史上南唐這個朝代的最后一位皇帝,被稱為南唐后主。公元975年南唐滅亡,李煜被擄,從此過著屈辱的階下囚的生活,野史上記載李煜最后是被宋太宗賜予一種名叫“牽機藥”的
2、毒藥毒死。
他的詞以南唐亡國分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主要寫奢侈豪華的宮庭生活;后期主要是回憶往事,懷念故國,描述被囚禁后的苦悶生活。
千古杰作有《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詞中帝王”。
李煜在政治上十分無能,文藝上卻頗有成就,工書善畫,妙解音律,尤工于詞。他的創(chuàng)作以被俘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作多描寫宮廷生活與男歡女愛,香艷精致,才情蘊藉;后期詞作為入宋之后,對屈辱的拘囚生活極為憤懣感傷,多傾瀉其“日夕以眼淚洗面”的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可以說,亡國使他丟掉了皇帝的寶座,卻使他在詞的創(chuàng)作上獲取
3、了巨大的成就,誠如清人王國維評價:“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北闶菍λ膶W地位的中肯評價。
也有人這樣評價李煜:“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2.李煜作品:
(1)前期作品: 《浣溪紗》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一斛珠》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深宮香艷,香閨韻事,兒女柔情,全赤裸裸地寫了出來。)
(2)后期作品:
《破陣子》
4、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此詞上片寫繁華下片寫亡國,由建國寫到亡國,極盛轉而極衰,極喜而后極悲,中間用“幾曾”,“一旦”二詞貫穿轉折,,轉的不露痕跡,卻有千鈞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此詞上片用倒敘手法,簾外雨,五更寒,是夢后事;忘卻身份,一晌貪歡,是夢中事。潺潺春雨和陣陣春寒,驚醒殘夢,使抒情主
5、人公回到了真實人生的凄涼景況中來。夢中夢后,實際上是今昔之比。)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此詞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李煜最后的一首感懷故國的名作(絕命詞),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詰問的口吻,悲憤的情懷,激宕的格調,放筆悲號,寫盡亡國君主的哀愁。)
作品賞析
首句“無言獨上西樓”將人物引入
6、畫面。“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tài),“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神態(tài)與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心深處隱寓的很多不能傾訴的孤寂與凄婉。
“……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寥寥12個字,形象地描繪出了詞人登樓所見之景。仰視天空,缺月如鉤?!叭玢^”不僅寫出月形,表明時令,而且意味深長:那如鉤的殘月經歷了無數(shù)次的陰晴圓缺,見證了人世間無數(shù)的悲歡離合,如今又勾起了詞人的離愁別恨。俯視庭院,茂密的梧桐葉已被無情的秋風掃蕩殆盡,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和幾片殘葉在秋風中瑟縮,詞人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慘秋色,也要被“鎖”于這高墻
7、深院之中。而“鎖”住的也不只是這滿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鄉(xiāng)的情,亡國的恨,都被這高墻深院禁錮起來,此景此情,用一個愁字是說不完的。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這一切無不渲染出一種凄涼的境界,反映出詞人內心的孤寂之情,同時也為下片的抒情做好鋪墊。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一個茍延殘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極其婉轉而又無奈的筆調,表達了心中復雜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與悲傷。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庇媒z喻愁,新穎而別致。前人以“絲”諧音“思”,用來比喻思念,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絲”來比喻“離愁”,把抽象的情感寫得具體、生動、形象,別有一
8、番新意。然而絲長可以剪斷,絲亂可以整理,而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動的離愁別緒,是追憶“紅日已高三丈后,金爐次第添金獸,紅錦地衣隨步皺”(《浣溪沙》)的榮華富貴,是思戀“風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破陣子》)的故國家園,是悔失“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河山”(《破陣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國奴、階下囚,榮華富貴已成過眼煙云,故國家園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毀于一旦。閱歷了人間冷暖、世態(tài)炎涼,經受了國破家亡的痛苦折磨,這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詞人的心頭難以排遣。作者嘗盡了愁的滋味,而這滋味,是難以言喻、難以說完的。
末句
9、“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緊承上句寫出了李煜對愁的體驗與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內心深處,是一種獨特而真切的感受。 “別是”二字極佳,昔日唯我獨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階下囚徒,備受屈辱,遍歷愁苦,心頭淤積的是思、是苦、是悔、還是恨……詞人自己也難以說清,常人更是體會不到。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傾訴,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國之君,即使有滿腹愁苦,也只能“無言獨上西樓”,眼望殘月如鉤、梧桐清秋,將心頭的哀愁、悲傷、痛苦、悔恨強壓在心底。這種無言的哀傷更勝過痛哭流涕之悲。
描述這首詞的上片所表達的意境——
(如1:我一人登上西樓,看著清冷的月色,感到無比的孤寂,再看看深夜院子里的
10、梧桐,它也和我一樣孤寂凄清啊。
2:我獨自默默地登上西樓,夜深了,只有一輪殘月掛在清秋的夜空。院中的梧桐樹寂寞地立在西風中,像我一樣。落葉紛飛,眼前一片蕭瑟荒涼。
3:我仿佛看到李煜獨自一人,面對著像他一樣孤獨地立在秋風中的梧桐樹。滿目皆是蕭瑟的秋景。這時他或許想起了過去“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的美好,再想想亡國君、階下囚的現(xiàn)實,情何以堪!可以想像他的心中是多么孤獨悲哀,可卻又無人共說。
4:在一個清冷的深秋之夜,一位雙鬢斑白、面容憔悴的男子,踏著深院中滿地的梧桐落葉,獨自登上西樓,他默默無言,面對深院中緊鎖的重門,面對梧桐樹枝上稀疏的秋葉,面對如鉤的寒月,面對故國三千里地山河,他
11、禁不住淚流滿面。
5:夜已深,殘月如鉤,搖搖欲墜。我獨自登上西樓眺望,萬里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院中這棵在西風中漸漸瘦去的梧桐多么像我。冰冷的空氣侵占了我的肌膚,更侵占了我的心。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積累:
詩詞家們歷來都很善于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寫離愁,或寫愁之深,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或寫愁之長, 如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或寫愁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愁可以游走,如李清照《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思考:
1. 這首詞中表達了李后主什么真情? 詞人是如何表達的?朗讀時應用什么語速、語調?
2.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3.發(fā)揮想像,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首詞的上片所表達的意境。(50字左右)
4.賞析詞中用得精彩的語詞,說說它的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