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二十一課《科學技術(shù)與思想文化(一)》自學導學案(無答案) 人教新課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0年秋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二十一課《科學技術(shù)與思想文化(一)》自學導學案(無答案) 人教新課標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21課 科學技術(shù)與思想文化(一)
一.自學內(nèi)容:科學技術(shù)與思想文化(一)
二.自學目標:
1.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學家及其成就。
2.了解魏源、嚴復等人的主要思想。
三.自學重難點:
1.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嚴復的重大成就。
2.四位中國近代科技文化名人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四.自學過程:
㈠.閱讀教材第一標題“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標畫知識點,完成學案。
1.京張鐵路,由 到河北省 的鐵路。
2.京張鐵路:始建于 年,清政府任命 為京張鐵路的工程師。為了確保行車安全,他設計出“ ”字形
2、路軌,以減緩坡度。
3. 年,京張鐵路全線通車,這是中國人 和 的第 條鐵路干線。
例題:2020年7月11日,青藏鐵路全線建立開通,使得“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的歷史,從此改寫,這是中國人鐵路夢想的延伸?;赝麣v史,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是()
A.京廣鐵路 B.隴海鐵路 C.京張鐵路 D.京九鐵路
㈡.閱讀教材第二標題“揭開制堿奧秘的侯德榜”,標畫知識點,完成學案。
1.歐美國家壟斷堿業(yè): 世紀中期,歐洲人已經(jīng)能創(chuàng)造純堿,但歐美各國將制造方法,壟斷起來,彌不外傳。中國工業(yè)中所
3、需的純堿,完全依賴進口。
2.侯德榜的制堿: 世紀 年代,我國著名化學家 ,經(jīng)過刻苦鉆研終于制出純堿。他還撰寫《 》一書,將制堿的奧秘,公之于世,打破堿業(yè)的壟斷。這種制堿法被命名為“ ”。
例題:福州地靈人杰,名人輩出。揭開制堿奧秘的是( )
A.林則徐 B.王審知 C.嚴復 D.侯德榜
㈢.閱讀教材第三標題“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標畫知識點,完成學案。
1.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思潮出現(xiàn)的原因:近代以來,列強入侵,國家危難,一些愛國的思想家認識到要改變現(xiàn)狀,必須學習 的長處。
2
4、.代表人物: 和 。
3.魏源:①主張:設立 ,制造 、 ,興辦 ;學習 方法,用 武器裝備軍隊。②著作:《 》,系統(tǒng)介紹了 、 各國的歷史地理。③編書目的:“ ”。
4.嚴復:①認為要救國,只有 ,推行 。著作《 》。
②《天演論》的觀點:書中有“ 、 ”“
5、 、 ”的進步觀點。③影響:在當時的中國,啟發(fā)了知識界去 先進的社會,也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④書中按語:激勵人們“ ”, ,反對外來侵略。
例題: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
“師夷長技以制夷”
1.這句話出自什么著作?作者是誰?
2.材料中的“夷”指什么?這句話含義是什么?
五.學效測試.
1.在八達嶺長城腳下蜿蜒著一條鐵路,它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即今天來往北京及包頭的京包鐵路的手段,這條鐵路是( )
A.京廣鐵路 B.隴海鐵路 C.京張鐵路 D
6、.京九鐵路
2.在京張鐵路沿途的青龍橋車站站臺上,矗立著一座青銅雕像,它背靠雄偉的萬里長城,面對巍峨的崇山峻嶺,目光注視著前方的鐵路,銅像中的人物是( )
A.張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嚴復
3.清政府閉關(guān)鎖國,與世隔絕,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針對如何睜眼看世界,魏源寫了一部名著是( )
A.《制堿》 B.《天演論》 C.《海國圖志》 D.《新青年》
4.為救亡圖存,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發(fā)動了戊戌變法運動。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的闡發(fā)救亡圖存的觀點的啟蒙思想家是( )
A.魏源 B.嚴復
7、 C.詹天佑 D.侯德榜
5.研制出世界先進的制堿工藝,打破西方國家對堿業(yè)的壟斷,為我國制堿工業(yè)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是( )
A.侯德榜 B.魏源 C. 詹天佑 D.茅以昇
6..下列為戊戌變法提供強大思想武器的思想家是( )
A.魏源 B.嚴復 C.魯迅 D.李大釗
7.閱讀下列圖片,請回答:
圖1《海國圖志》 圖2 江南制造總局炮廠 圖3 《新青年》
⑴.魏源編寫《海國圖志》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說圖2企業(yè)的出現(xiàn)時“師夷長技”的結(jié)果,你同意這一觀點嗎?說說你的理由。
⑵.圖3所示雜志的創(chuàng)辦有什么歷史意義?概括指出該雜志在新文化運動宣傳的主要內(nèi)容。
⑶.與圖1、圖2相比,新文化運動向西方學習的側(cè)重點發(fā)生了什么新變化?
8..閱讀右圖,請回答問題:
⑴.圖中的歷史人物是 。
⑵.他在 年至 年擔任 總工程師。
⑶.他修筑這一鐵路,最主要的貢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