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六單元 24 出師表學案2(無答案)(新版)新人教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山東省臨沂市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六單元 24 出師表學案2(無答案)(新版)新人教版(通用)(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出師表(二)
學案導學
1. 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
2. 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
先學后教
1.從文中選擇10個句子,摘抄并翻譯;2.背誦全文。
小組合作
1.快速閱讀第一段,思考:
???作者指出當時的形勢如何?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內(nèi)外大臣表現(xiàn)如何?內(nèi)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國君又當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條建議是什么?
2. 閱讀第二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二條建議是什么?為什么要提出這條建議?
3. 閱讀第三、四、五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三條建議是什么?這三段是怎樣銜接起來的?
4. 閱
2、讀第六、七段,思考:
在表達方式上,這兩段與上文有何不同?主要內(nèi)容應怎樣概括?
5.總結(jié),全文可分幾部分,找出各部分的起止段落并概括大意。
當堂達標 (100分)
(一)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1——5題.(50分)
【甲】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乙】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3、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1.聯(lián)系兩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將軍”也就是乙段中的??????? (5分)
2.甲段中加點的兩個字,“胄”的讀音是??????? :“身”的意思是
乙段中加點詞語“不毛”的意思是????????????????????????????????? (15分)
3.甲、乙兩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標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話概括均可)(10分)
??? ?????????????????????
4.“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體現(xiàn)了前
4、句中的?????? ??? ,乙段中最能體現(xiàn)“老臣心”的一句話是????????????? ????????????????????????????? (10分)
5.在公眾眼里,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歷來被人們所稱頌,除以上杜甫的詩句外,有關(guān)他的典故、成語、名言警句以及俗語等還有很多,請列舉三個(句、對)(10分)(不必每項都列出,只要寫出三個即可)
(二)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6——10題。(50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
5、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節(jié)選自《出師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幣,以招賢者,故往見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返以報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馬且買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③今王誠欲致④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⑤,況賢于隗者乎?”于是昭王為隗筑官而師之士爭湊⑥燕。
(節(jié)選自《燕昭王求賢》,有刪改)
【注】①厚:豐厚,用做動詞②涓人
6、:國君身邊的侍從人員,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虛數(shù)④致:招來⑤見事:被任用⑥湊:聚集,奔赴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0分)
(1)由是感激(? ??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
(3)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 (4)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 ? )
7.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5分)
A.茍全性命于亂世 / 況賢于隗者乎
B.受任于敗軍之際 / 臣聞古之君人
C.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 /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D.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 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
8.用“/”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只劃一處)(5分)
士爭湊燕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文言語句(10分)
(1)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譯文: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
譯文:
10. 結(jié)合兩篇選文,概括劉備和燕昭王對待人才的共之處(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