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蓬溪外國語實驗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 16《化石吟》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四川省蓬溪外國語實驗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 16《化石吟》導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四川省蓬溪外國語實驗中學七年級語文上冊 16《化石吟》導學案 新人教版
學習目標:
1、整理和掌握本課字詞,了解讀音、字的寫法以及詞語的意思。
2、理清詩歌結(jié)構(gòu),把握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
3、總結(jié)和學會分析詩歌中的修辭手法。
4、培養(yǎng)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預習課內(nèi)容
展示課內(nèi)容
1、 在組長帶領下掌握本課的詞語的拼音和寫法。
例如:?。ǎ┕? 裹藏() 軀殼() 蔥()蘢 幽()雅 卓()越 shì( )去 萬zǎi( ) 蘇xǐng() fǔ()朽 猛mǎ( ) zhòu( )紋
2、 理解和掌握重點詞語的意思。
例如:造物主、骸骨、子虛
2、烏有、嘆服、海枯石爛等等。
3、 能夠正確、流利和有感情地朗誦本詩。
提示:讀好詩應注意節(jié)奏、重音、語速、語氣和語調(diào)
4、 題目《化石吟》的“吟”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要用這樣的題目。
5、 詩歌共七節(jié),全詩可以分為幾個結(jié)構(gòu)層次,每個層次主要講了哪些內(nèi)容?你還能找出詩歌在結(jié)構(gòu)方面有哪些特殊的安排?討論總結(jié)分析一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應該從哪些方面去思考?
6、 一一找出文章當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思考作者運用這些修辭手法有什么特殊的效果?
7、 詩歌當中多處運用了“你”,那么“你”具體指什么,用這樣的人稱有什么好處?
8、 詩歌開頭采用問句的形式,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作用?最后
3、一節(jié)有什么特點?這樣的結(jié)尾好在哪里?
9、 預習提示:
1、 要求把筆記做在書上,注意不同內(nèi)容的筆記用不同顏色的筆和不同的符號標注,并注意安排書上筆記版面的美觀。
2、 自主預習時,先把自己預習得出的內(nèi)容先預習了,不會的我們會專門安排小組交流的時間。
3、 預習時切忌簡單機械地把資料書上的內(nèi)容直接抄到書上,特別注意要先自己思考,主動用心地去專研。
1、 小黑板上展示字詞默寫。
2、 課堂展示詩歌朗誦。
3、 展示文章結(jié)構(gòu)的預習成果。
4、 展示文章內(nèi)容的預習成果。
5、 展示文章修辭手法的預習成果。
6、 展示剩下的預習內(nèi)容。
7、 拓展展示:
a、 你對化石有哪些了解
4、。
b、 作者為什么要“吟”化石。
8、 你還預習了哪些內(nèi)容需要補充展示的嗎?
展示提示:
1、 前提是要預習好,組織好語言,展示時候要積極主動。
2、 別人展示時要認真聽,并做好筆記。
3、 沒有聽懂的內(nèi)容積極上臺提問質(zhì)疑和補充。
《化石吟》反饋檢測
(一)給加粗字注音。
骸( )骨 裹藏( ) 軀殼( )
蔥( )籠 幽( )雅 卓( )越
(二) 下列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三) A.蔥籠 描繪 恬靜 闊綽 B.幽雅 皺紋 和煦 輻射
5、
(四) C.思緒 奇幻 太古 判逆 D.軀殼 即然 亙古 悄然
(五) 請?zhí)畛湎铝谐烧Z。
(六) ( )然大波 ( )然大悟 ( )然寡味 ( )然如故
(七) ?。? )然正氣 ( )然若揭 ( )然紙上 ( )然失笑
(八)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辭手法。
(九) (1)你——令人嘆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
(十) (2)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fā)。( )
(十一) ?。?)時光在你
6、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 )
(十二) ?。?)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描繪出一幅幅生物進化的圖畫。( )
(十三) ?。?)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為歷史留下一串珍貴的密碼。( )
(十四) 請用簡短的話解釋詩句的含義。
(十五)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十六) 仿寫句子。
(十七) ?。?)例句:令人嘆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十八) ?。?)例句:歷史是張紙,時間是支筆。
(十九) 改正成語中的
7、錯別字:
事在必行( ) 其貌不洋( ) 坐想其成( ?。? 以逸代勞( )
故技重演( ) 針貶時弊( ?。 ?言不由中( ) 出神入畫( )
預習提示:
1、主題解讀:本文是一首科學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xiàn)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贊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2、走近作者:張峰,當代科普工作者,詩人,其詩作被稱為“第三代詩歌”,反諷手法被廣泛運用。代表作是小詩《本草綱目》,短詩對中國古典文化中許多著名的意象進行了調(diào)侃式的借用,解構(gòu)了其中悠然的韻味,并對中國文化的陰柔缺乏陽剛之氣表示不滿的情緒。
3、相關資料:這首科學詩寫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當時,“十年動亂”剛結(jié)束不久,改革開放的春風正吹遍大江南北,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熱潮正在全國各地掀起,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潮遍及全國,實現(xiàn)科技現(xiàn)代化是國人的殷切希望。作者在這個時候,寫下了這首科學詩,以此激勵人們向科技現(xiàn)代化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