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寄李儋元錫》詩歌鑒賞唐詩唐詩鑒賞》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韋應物《寄李儋元錫》詩歌鑒賞唐詩唐詩鑒賞(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韋應物?寄李儋元錫?詩歌鑒賞唐詩-唐詩鑒賞寄李儋元錫 P 韋應物P 去年花里逢君別, 今日花開已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 春愁黯黯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錢。聞道欲來相問訊, 西樓望月幾回圓。P 這首七律是韋應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時節(jié),韋應物從尚書比部員外郎調任滁州刺史,分開長安,秋天到達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錫,是韋應物的詩交好友,當時任殿中侍御史,在長安與韋應物分別后,曾托人問候。次年春天,韋應物寫了這首詩寄贈李儋以答。詩中表達了別后的思念和盼望,抒發(fā)了國亂民窮造成的內心矛盾和苦悶。P 在韋應物赴滁州任職的一年里,他親身接觸到人民生活情況,對朝
2、政紊亂、軍閥囂張、國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詳細的認識,深為感慨,嚴重憂慮。就在這年冬天,長安發(fā)生了朱泚叛亂,稱帝號秦,唐德宗倉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復長安。在此期間,韋應物曾派人北上探聽消息。到寫此詩時,探者還沒有回滁州,可以想見詩人的心情是焦急憂慮的。這就是本詩的政治背景。P 詩是寄贈好友的,所以從敘別開頭。首聯(lián)即謂去年春天在長安分別以來,已經(jīng)一年。以花里逢別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憶的意味;而以花開一年比襯,那么不僅顯出光陰迅速,更流露出別后境況蕭索的感慨。次聯(lián)寫自己的煩惱苦悶。顯然,“世事茫茫是指國家的前途,也包含個人的前途。當時長安尚為朱泚盤踞,皇帝逃難在奉先,消息不通,情況不
3、明。這種形勢下,他只得感慨自己無法料想國家及個人的前途,覺得茫茫一片。他作為朝廷任命的一個地方行政官員,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妙的春天,但他只有憂愁苦悶,感到百無聊賴,一籌莫展,無所作為,黯然無光。三聯(lián)詳細寫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為他有志而無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辭官歸隱;但因為他忠于職守,看到百姓貧窮逃亡,自己未盡職責,于國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這樣進退兩難的矛盾苦悶處境下,詩人非常需要友誼的慰勉。末聯(lián)便以感謝李儋的問候和亟盼他來訪作結。P 顯然,這首詩的藝術表現(xiàn)和語言技巧,并無突出的特點。有人說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頗為推美。這種評論并不實在。因為首聯(lián)即景生情,恰是一種相反相成的比襯,
4、景美而情不歡;次聯(lián)以情嘆景,也是傷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傷而景無光;都不可謂情景交融。其實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傳誦,主要是因為詩人誠懇地披露了一個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員的思想矛盾和苦悶,真實地概括出這樣的官員有志無奈的典型心情。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兩句,自宋代以來,甚受贊揚。范仲淹嘆為“仁者之言,朱熹盛稱“賢矣,黃徹更是沖動地說:“余謂有官君子當切切作此語。彼有一意供租,專事土木,而視民如仇者,得無愧此詩乎!?溪詩話?這些評論都是從思想性著眼的,贊美的是韋應物的思想品格。但也反映出這詩的中間兩聯(lián),在封建時代確有較高的典型性和較強的現(xiàn)實性。事實上也正如此,詩人可以寫出這樣真實、典型、動人的詩句,正由于他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較深的生活體驗。P 倪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