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跟蹤檢測(十八)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課時跟蹤檢測(十八)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 6 頁 共 6 頁
課時跟蹤檢測(十八)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2016·深圳模擬)關(guān)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分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屬元素
B.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屬元素
C.周期表中的金屬元素都位于長周期
D.周期表中的非金屬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解析:選D?、駻族為堿土金屬元素,全為金屬,其他主族中均有非金屬元素,故A錯誤;ⅤⅡA族為鹵素,均為非金屬元素,其他主族中均有金屬元素,故B錯誤;周期表中的金屬元素,例如Li在第二周期,屬于短周期,故C錯誤;副族和第Ⅷ族均為金屬,周期表中的非金屬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故D正確。
2.
2、據(jù)國外有關(guān)資料報道,在獨居石(一種共生礦,化學成分為Ce、La、Nb等的磷酸鹽)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號元素。試判斷116號元素應位于周期表的( )
A.第六周期第ⅣA族 B.第七周期第ⅥA族
C.第七周期第ⅦA族 D.第八周期第ⅥA族
解析:選B 第七周期若排滿,118號元素應為0族元素,而116號元素在0族向左第2列,故應為第ⅥA族元素。
3.(2016·東莞模擬)下列比較中,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Na>Mg B.堿性:NaOH>KOH
C.結(jié)合H+的能力:CO
3、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則原子半徑為Na>Mg,故A正確;金屬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對應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的堿性越強,金屬性:K>Na,則堿性:KOH>NaOH,故B錯誤;酸性越強,對應酸的酸根離子結(jié)合氫離子的能力越弱,酸性:H2CO3Cl-,故C錯誤;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對應的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非金屬性:Br>I,則還原性:I->Br-,故D錯誤。
4.(2016·青島模擬)下列有關(guān)原子結(jié)構(gòu)、元素性質(zh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Si、P、S、Cl元素的單質(zhì)與氫氣化合越來越容易
B.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越多,元素金屬性越強
C.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
4、第3列是第ⅠB族,第17列是第ⅦA族
D.F-、O2-、Mg2+、Na+離子半徑逐漸減小
解析:選A Si、P、S、Cl為同周期元素非金屬性依次增強,所以單質(zhì)與氫氣化合越來越容易,故A正確;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越多,失去電子能力越弱,金屬性越弱,故B錯誤;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第3列是第ⅢB族,第17列是第ⅦA族,故C錯誤;F-、O2-、Mg2+、Na+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數(shù),離子半徑O2-、F-、Na+、Mg2+逐漸減小,故D錯誤。
5.(2016·邯鄲三模)下圖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徑與原子序數(shù)的關(guān)系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Z、N兩種元素的離子半徑相比,前者較大
5、
B.X、N兩種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沸點相比,前者較低
C.由X與M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能與任何酸反應,但能與強堿反應
D.Z的氧化物能分別溶解于Y的氫氧化物和N的氫化物的水溶液
解析:選D 根據(jù)原子半徑的遞變規(guī)律,X為O,Y為Na,Z為Al,M為Si,N為Cl。離子半徑:Cl->Al3+,A錯誤;沸點:H2O>HCl,B錯誤;SiO2既能與HF反應,也能與NaOH溶液反應,C錯誤;Al2O3是兩性氧化物,既可以和NaOH溶液反應,又能與鹽酸反應,D正確。
6.已知短周期元素的離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jié)構(gòu),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A>
6、B>D>C
B.a(chǎn)-c=1
C.離子半徑:C>D>B>A
D.單質(zhì)的還原性:A>B>D>C
解析:選C 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jié)構(gòu),則存在a-2=b-1=c+3=d+1,原子序數(shù)大小順序是a>b>d>c,C、D在第二周期,A、B在第三周期,A為Mg、B為Na、C為N、D為F。
7.下列各性質(zhì)中不符合圖示關(guān)系的是( )
A.還原性
B.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
C.熔點
D.原子半徑
解析:選C 圖中表示堿金屬的某項性質(zhì)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大而逐漸增大或升高。隨核電荷數(shù)增大,堿金屬元素原子半徑逐漸增大,還原性增強,單質(zhì)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增大,A、B、D符合
7、圖像關(guān)系;隨核電荷數(shù)增大,堿金屬的熔點逐漸降低,故選C。
8.(2016·北京朝陽一模)根據(jù)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實進行歸納推測,推測不合理的是( )
選項
事實
推測
A
12Mg與水反應緩慢,20Ca與水反應較快
56Ba(第ⅡA族)與水反應會更快
B
Si是半導體材料,同族的Ge也是半導體材料
第ⅣA族的元素的單質(zhì)都可作半導體材料
C
HCl在1 500 ℃時分解,HI在230 ℃時分解
HBr的分解溫度介于二者之間
D
Si與H2高溫時反應,S與H2加熱能反應
P與H2在高溫時能反應
解析:選B 同主族金屬元素由上至下金屬性增強,與水反應劇烈程度增強,
8、A項正確;作半導體材料的元素通常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交界處,第ⅣA族元素的單質(zhì)并不能都作半導體材料,B項錯誤;同主族非金屬元素由上至下非金屬性減弱,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減弱,C項正確;同周期非金屬元素從左到右非金屬性增強,與氫氣化合難度減小,D項正確。
9.(2016·唐山模擬)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Z元素的最高化合價一定大于X元素
B.三種元素原子半徑由高到低的順序一定是Y>X>Z
C.若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1,則X為金屬元素
D.若它們均為金屬元素,則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最強
解析:
9、選C Z元素的最高化合價未必大于X元素,如果Z為F元素無正價,故A錯誤;根據(jù)原子半徑的變化規(guī)律,由高到低的順序為X>Y>Z,故B錯誤;若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1,設(shè)X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a,則Y的最外層為a+1、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a+1。計算得到a=3,根據(jù)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斷X為Al元素,故C正確;如果都是金屬元素,由位置判斷X的金屬性最強,則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最強,故D錯誤。
10.(2015·全國卷Ⅰ)W、X、Y、Z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電子層的電子數(shù)分別為0、5、8、8,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單
10、質(zhì)的沸點:W>X
B.陰離子的還原性:W>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11、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沸點越高,故沸點:N2>H2,A不正確。B.Cl元素的非金屬性強于H元素,元素得電子能力越強,其對應陰離子越不容易失去電子,故對應陰離子的還原性:Cl-弱于H-,B正確。C.P元素的非金屬性弱于Cl元素的非金屬性,元素非金屬性越弱,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弱,故酸性:H3PO4
12、最高正價或最低負價的變化如下圖所示。
根據(jù)判斷出的元素回答問題:
(1)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2)比較d、e常見離子的半徑大小(用化學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比較g、h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弱: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選上述元素組成一種四原子共價化合物,寫出其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1 mol e的單質(zhì)在足量d2中燃燒,恢復至室溫,放出255.5 kJ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據(jù)圖中八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徑的相對大小,最高正價或最低負價的變化,判斷出x是H,y是C,z是N,d是O,e是Na,f是Al,g是S,h是Cl。
(1)f是Al,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ⅢA族。
(2)O2-和Na+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核電荷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故r(O2-)>r(Na+);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非金屬性:Cl>S,故酸性:HClO4>H2SO4。
(3)八種短周期元素組成的四原子共價化合物有NH3、H2O2、C2H2等,它們的電子式分
別為
14、 、 等。
(4)1 mol Na在O2中完全燃燒生成Na2O2放出熱量為255.5 kJ,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Na(s)+O2(g)===Na2O2(s)ΔH=-511 kJ·mol-1。
答案:(1)第三周期ⅢA族 (2)r(O2-) r(Na+) HClO4>H2SO4
(3) (或 H、HC??CH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2Na(s)+O2(g)===Na2O2(s)ΔH=-511 kJ·mol-1
12.(2016·石家莊模擬)部分中學化學
15、常見元素原子結(jié)構(gòu)及性質(zhì)如表所示:
序號
元素
結(jié)構(gòu)及性質(zhì)
①
A
A單質(zhì)是生活中常見金屬,它有兩種常見氯化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差35.5
②
B
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nèi)層電子總數(shù)的
③
C
C是常見化肥的主要元素,單質(zhì)常溫下呈氣態(tài)
④
D
D單質(zhì)被譽為“信息革命的催化劑”,是常用的半導體材料
⑤
E
通常情況下,E沒有最高正化合價,A、B、C、D、F都能與E形成化合物
⑥
F
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
(1)A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_______。
(2)B與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它屬于_____
16、___化合物(填“離子”或“共價”)。
(3)①F與E可以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分別為2∶1、1∶1的兩種化合物X和Y,區(qū)別X與Y的水溶液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與C組成的兩種化合物M和N所含的電子數(shù)分別與X、Y相等,則M的分子構(gòu)型為__________,N的結(jié)構(gòu)式為__________。
(4)C與E都是較活潑的非金屬元素,用化學方程式表明這兩種單質(zhì)的氧化性強弱______。
解析:A單質(zhì)是生活中常見金屬,它有兩種氯化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差35.5,則A為Fe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nèi)層電子總數(shù)的,B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則B為Mg元素;C是
17、常見化肥的主要元素,單質(zhì)常溫下呈氣態(tài),C為N元素;D單質(zhì)被譽為“信息革命的催化劑”,是常用的半導體材料,則D為Si;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其化合價表現(xiàn)+1、-1,故F為H元素;通常情況下,E沒有最高正化合價,A、B、C、D、F都能與E形成化合物,則E為O元素。
答案:(1)第四周期第Ⅷ族
(2)Mg3N2 離子
(3)①分別取X、Y各少許置于試管中,再各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迅速產(chǎn)生無色氣體的是H2O2,無明顯現(xiàn)象的是H2O
②三角錐形
(4)4NH3+3O22N2+6H2O
13.已知A、B、C、D、E、F、G為七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
18、。已知:A、F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分別等于各自的電子層數(shù),其中A的單質(zhì)在常溫下為氣體。C與B、G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相鄰位置,這三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7,質(zhì)子數(shù)之和為31。D與F同周期,且在該周期中D元素的原子半徑最大。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B、C、G的氫化物中穩(wěn)定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G的某種氧化物能使溴水褪色,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E、F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
(3)A與B能
19、形成離子化合物A5B,A5B中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其電子式為________,該物質(zhì)能與水劇烈反應生成兩種氣體,這兩種氣體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
(4)D、A、C和碳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________性,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B、C、D、E、F、G都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由A、F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分別等于各自的電子層數(shù),可知F為Al,其中A的單質(zhì)在常溫下為氣體,可知A為H。C與B、G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相鄰位置,這三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7,質(zhì)子數(shù)之和為31,其內(nèi)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4,必有兩種元素(B、C)為第二周期,一種元素為第三周期(G),且C、G同主族,所以B為N,C為O,G為S。D與F同周期且在該周期中D元素的原子半徑最大,可知D為Na,則E為Mg。
答案:(1)H2O SO2+Br2+2H2O===H2SO4+2HBr
(2)N3->O2->Na+>Mg2+>Al3+
(4)堿 HCO+H2OH2CO3+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