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上《比較線段的長短》》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北師大版七上《比較線段的長短》(2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4.2比較線段的長短,回顧思考:,直線的特點、表示方法? 線段的特點、表示方法? 射線的特點、表示方法?,,,,,A,B,C,D,1、線段公理: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想一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哪些時候運用了上述性質(zhì)。,兩點之間線段最短。,(1),小明到小蘭家有三條路可走,如圖,你認(rèn)為走那條路最近?,,,,,(2),(3),,大家會看地圖嗎?如果量一量遂昌與麗水相距多遠(yuǎn),是怎樣量的?如果從你家到學(xué)校走了三公里,能否認(rèn)為學(xué)校與你家的距離為3公里?,,,,2、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 叫做這兩點之間的距離。,,已知線段a,請用圓規(guī)、直尺做一條線段AB ,使AB=a。,克隆線段,a,1、作點A、
2、N。,,2、過點A、N,用直尺作一條射線AN。,3、用圓規(guī)量出已知線段a 的長度。,4、在射線AN上,以點A為圓心,以a為半徑做弧交射線AN 與點B,即截取AB=a。,,,A,N,,,B,則線段AB即為所求。,,問題(1) 你如何比較兩根筷子的長短?,問題(3) 怎樣比較兩條線段的長短呢?,問題(2) 兩名同學(xué)如何比個兒?,線段的大小比較,疊合法,將線段重疊在一起,使一個端點重合,再進(jìn)行比較.,線段的長短比較,,A,B,C,D,AB = 0.8l 厘米,,CD = 1.4 厘米, ABCD,或 CDAB,疊合法,將線段重疊在一起,使一個端點重合,再進(jìn)行比較.,線段的長短比較,,A,B,C,D,
3、AB = 0.8l 厘米,,CD = 1.4 厘米, ABCD,或 CDAB,疊合法,將線段重疊在一起,使一個端點重合,再進(jìn)行比較.,線段的長短比較,AB = 0.8 厘米,度量法,先分別量出各線段的長度,再比較長短.,線段的長短比較,,A,B,C,D,AB = 0.8 厘米,,CD = 1.4 厘米,度量法,先分別量出各線段的長度,再比較長短.,線段的長短比較,,A,B,C,D,AB = 0.8 厘米,,CD = 1.4 厘米, ABCD,或 CDAB,度量法,先分別量出各線段的長度,再比較長短.,問題(6) 你如何確定一條線段的中點,如圖:點M把線段AB分成相等的兩條線段AM與BM,點M叫
4、做線段AB 中點。這時 AM=BM= AB或AB2AM2BM,通過折紙尋找線段中點,用尺子度量,通過折繩找到中點。,把一條線段分成兩條相等線段的點,叫做這條線段的中點,如圖,AB = 6厘米,點C是線段AB的中點,點D是線段AB的中點,求線段AD的長.,,,,,,,6厘米,,?厘米, 點C是線段AB的中點,, AC = BC = AB,= 3厘米, 點D是線段BC的中點,, CD = BC,= 1.5厘米, AD = AC + CD,= 3 + 1.5,= 4.5厘米,這節(jié)課你學(xué)會了什么?,1.線段的基本性質(zhì):兩點之間線段最短。,2.兩點之間的距離: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3.線段的兩種比較方
5、法:疊合法和度量法。,4.線段的中點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下列圖形能比較大小的是( ) A、直線與線段 B、直線與射線 C、兩條線段 D、射線與線段,練習(xí):,c,判斷:,若AM=BM,則M為線段AB的中點。,,線段中點的條件: 1、在已知線段上。 2、把已知線段分成兩條相等線段的點,例1.,在直線a上順次截取A,B,C三點,使得 AB=4cm,BC=3cm.如果o是線段AC的中點,求線段OB的長。,,,,,,練習(xí),已知直線L上順次三個點A、B、C,已知AB=10cm,BC=4cm。 (1)如果D是AC的中點,那么AD= cm. (2)如果M是AB的中點,那么MD= cm. (3)如圖
6、,AB=AC( ),AM+MB=AD+( ),,,,,,,B,A,C,D,M,(7)如圖 AB=6cm,點C是AB的中點,點D是CB的中點,則AD=____cm,(8)如圖,下列說法 ,不能判斷點C是線段AB的中點的是( ) A、AC=CB B、AB=2AC C、AC+CB=AB D、CB= AB,C,4.5,(9)如圖,AD=AB____=AC+ _____,BD,CD,(10)已知A、B是數(shù)軸上的兩點,AB = 3,點B表示-1,則點A表示( ),AB的中點C表示( ),例題分析,如圖,點C是線段AB上任意一點,點D是線段AC的中點,點E是線段BC的中點,則線段DE和線段AB有怎樣的關(guān)系?說明理由.,,.,.,A,B,.,C,.,.,D,E,解:,點D是線段AC的中點, DC = AC,點E是線段BC的中點, CE = BC, DE,= DC + CE,= AC + BC,= (AC + BC),= AB,DE = AB,理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