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構(gòu)力學(xué) 上 課件】3靜定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結(jié)構(gòu)力學(xué) 上 課件】3靜定梁(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三章 靜定結(jié)構(gòu)的受力分析 靜定梁 (1)熟練利用隔離體平衡條件求單跨梁、多跨 靜定梁的反力、內(nèi)力并繪制內(nèi)力圖。 (2)熟練掌握分段迭加法畫彎矩圖。 主要任務(wù) : 3-1 單跨靜定梁的內(nèi)力分析 一、截面上內(nèi)力符號的規(guī)定: 軸力 截面上應(yīng)力沿桿軸切線方向 的合力,使桿產(chǎn)生伸長變形為正,畫 軸力圖要注明 正負(fù)號 ; 剪力 截面上應(yīng)力沿桿軸法線方 向的合力 , 使桿微段有順時針方向轉(zhuǎn) 動趨勢的為正,畫剪力圖要注明 正負(fù) 號 ; 彎矩 截面上應(yīng)力對截面形心的 力矩之和 , 不規(guī)定正負(fù)號 。彎矩圖畫 在 桿件受拉一側(cè) ,不注符號。 FN FN FQ FQ M M 二 . 根據(jù)內(nèi)力圖的規(guī)律畫內(nèi)力圖 a:無
2、均布荷載的區(qū)段, FQ圖為水平線、 M為斜線。 有 -, FQ圖為斜線、 M為曲線。 凹向與均布荷載的方向一致。 b: M圖的極值點在 FQ =0處或 FQ圖變號處。 c: 鉸處無力偶作用時, M=0; 有 -,彎矩等于力偶值。 d:集中力作用時, M圖是折線; FQ圖有突變, 突變值等于作用力。 e:集中力偶作用時, M圖有突變,突變值等于力偶值。 解: 1/求支反力 例:求 C截面的 M、 FQ 、 FN值。 FP1=10kN FP2=5kN 2m 2m A C B Fx=0 FxA=-5kN ( ) MA=0 FyB =5kN ( ) Fy=0 FyA =5kN ( ) FP1=10kN
3、 FP2=5kN FyA FyB FxA 三 . 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內(nèi)力 2/取隔離體,求截面內(nèi)力 a/Czu截面內(nèi)力 5kN 5kN A C zucM zuNcF zuQcF zu0 5kN Nc zu0 5kN Qc zu0 10kNm cC x y FF FF MM b/Cyo截面內(nèi)力 5kN C B yocMzu NcF yoQcF 3/畫內(nèi)力圖 注意:取隔離體。 a/約束必須全部斷開,用響應(yīng)的約束反力來代替。 b/正確選擇隔離體,標(biāo)上全部荷載。 m10k N M圖 5kNFQ圖 5kNFN圖 四 分段疊加法作彎矩圖 FP M1 M2 M2 M1 FP M 2 M1 l/2 l/2 F
4、P l/4 FP l/4 (M1+M2)/2 注意:疊加法是數(shù)值的疊加,而不是圖形的拼湊。 FP J K q lJK q MKJ MJK q MJK MKJ (MJK+MKJ)/2 ql2/8 3m 3m 4kN 4kNm 4kNm 4kNm 2kNm 4kNm 6kNm 3m 3m 8kNm 2kN/m 4kNm 2kNm 4kNm 4kNm 6kNm 4kNm 2kNm ( 1)集中荷載作用下 ( 2)集中力偶作用下 ( 3)疊加得彎矩圖 ( 1)懸臂段分布荷載作用下 ( 2)跨中集中力偶作用下 ( 3)疊加得彎矩圖 分段疊加法作彎矩圖的方法: ( 1)選定外力的不連續(xù)點(集中力作用點、集
5、中力偶作用點、分布荷載的 始點和終點)為控制截面,首先計算控制截面的彎矩值; ( 2)分段求作彎矩圖。當(dāng)控制截面間無荷載時,彎矩圖為連接控制截面彎 矩值的直線;當(dāng)控制截面間存在荷載時,彎矩圖應(yīng)在控制截面彎矩值作出的 直線上在疊加該段簡支梁作用荷載時產(chǎn)生的彎矩值。 1m 1m 2m 2m 1m 1m q=4 kN/m A B C FP=8kN m=16kN.m D E F G 例:利用疊加法求作圖示梁結(jié)構(gòu)的內(nèi)力圖。 分析 該梁為簡支梁,彎矩控制截 面為: C、 D、 F、 G 疊加法求作彎矩圖的關(guān)鍵是 計算控制截面位置的彎矩值 解: ( 1)先計算支座反力 kN ( 2)求控制截面彎矩值 取 A
6、C部分為隔離體,可計算得: 取 GB部分為隔離體,可計算得: 17117 CM kN 717 rGM kN kN 17 yA F 7 yB F 1m 1m 2m 2m 1m 1m q=4 kN/m A B C FP=8kN m=16kN.m D E F G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F G 17 A C CM 17 13 FP=8kN A D m=16kN.m G B 4 26 7 G B rGM 7 8 23 15 30 8 M圖( kN.m) 17 9 7 + _ FQ圖( kN) lQcF 17 17 C l QC M F QG F 7 7 - r G QG M F
7、 3-2 靜定多跨梁 靜定多跨梁 :(只承受豎向荷載和彎矩) FP FP2 FP1 A B C 特點: a:基本部分上的荷載不影響附 屬部分。 b:附屬部分上的荷載影響基本 部分。 c:作用在兩部分交接處的集中力, 由基本部分來承 擔(dān)。 方法: 先算附屬部分,后算基本部 分。 FP1 FP2 A B C 組成 : 基本部分 (AB):能獨立承受外載。 附屬部分 (BC) :不能獨立承受外載。 A B C D E F G H FP q A B F G H q E C D FP D E F q C A B FP C A B D E F FP q 分析下列多跨連續(xù)梁結(jié)構(gòu)幾何構(gòu)造關(guān)系,并確定內(nèi)力計算順
8、序。 M圖 FQ圖 0 M圖 FQ圖 M圖 FQ圖 例題 C D F B A E a a a a a FP 3 FP C D F a a FP a a a B A E FP 3 F P FPa + FP FPa FPa 5 . 1 FPa + FP - FP 2 C D B A E a a a a2 FP FPa 2 FPa 2 FPa 3 FPa 4 - FP FPa FPa 2m 2m 2m 1m 2m 2m 1m 4m 2m 80k Nm A B 40k N C D E 20k N/m F G H 80k Nm 20 20 40 40 40k N C 20 25 5 20 50 20 2
9、0k N/m F G H 10 20 40 55 85 25 50 40k N C A B F G H 20k N/m 80k Nm 構(gòu)造關(guān)系圖 20 50 40 40 10 20 40 50 50 20 50 40 40 20 10 40 2m 2m 2m 1m 2m 2m 1m 4m 2m 80k Nm A B 40k N C D E 20k N/m F G H 25 5 55 85 M 圖( k Nm) 25 40k N 5 55 85 20k N/m 25 15 20 35 45 40 FQ 圖( k N) 例題 例題 :確定 x值,使支座 B處彎矩與 AB跨中彎矩相等, 畫彎矩圖 q
10、 A l/2 l/2 x B C D E l-x ql xqxxxlqM B 2121)(21 2 - 2/)( xlq - 8/2ql BM ql xqlMqlM BE 41812181 22 - 2 12 1 6 1 qlMMlxt h e n MMif EB EB 解: 降低彎矩峰值,內(nèi)力分布均勻,節(jié)省材料。 12/2ql 8/2ql 3/2FP l l l/2 l FP FP 例題: FP FP FP l 例題: a 2FP FP a a a a 2FPa 2FP 2FP a FP 0 2FP FP FP 2FPa FPa FPa 例題: ql/2 5/4ql 7/4ql ql ql
11、2ql ql ql/2 M圖 ql2/4 ql2/2 ql2/2 ql2/4 ql ql ql ql ql/4 5ql/4 ql/2 ql/2 FQ圖 練習(xí): 1 20kN 10kN/m 1 1 1 1 10kN 1 10kNm 10kNm 20kN 10kN 0 20kN 30kN 10kNm 10kNm 5kNm M圖 20kN 10kN 10kN 10kN FQ圖 斜梁 : 荷載與桿件的軸線不垂直。 q l x FyA FxA FyB M T FQ U FN FyA q 解 : 0 / 2x A y A y BF F F ql 20 : / 2 0 : ( ) s in 0 : ( )
12、c o s C y A N y A Q y A M M F x q x T F F q x U F F q x - - - - M0 FQ0 C 與簡支梁對應(yīng)截面內(nèi)力 (M0、 FQ0)相比: 0 0 0 si n c os NQ QQ MM FF FF - M圖 FN圖 FQ圖 ql2/8 q2 習(xí)題: 自重 人群 q1 c o s/ c o s/ 12 21 qq lqlq FP FP/4 FN2 FQ2 FP M2 FP FP /4 FN1 FQ1 M1 例題: l/2 FP l l/2 FP 1 2 3 4 FP3/4 FP FP/4 l/2 l/2 FP FP/4 FN3 FQ3 FP M3 FN4 FQ4 M4 FP 3/4 PF8 23 72 8 PF PF8 23 - FN圖 52 8 PF 2 8 PF PF8 23 - FQ圖 5 8 PFl 3 4 PFl M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