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中 物 理 教 案 —— 初中物理第一冊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初 中 物 理 教 案 —— 初中物理第一冊教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初 中 物 理 教 案 —— 初中物理第一冊教案
初 中 物 理 教 案
陸川縣文昌中學—蘇贊
課 題 什么是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究創(chuàng)新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感到學習有用,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探索精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重、難點: 力的概念(重點)
力的作用效果,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難點)
教 具: 彈簧、乒乓球、排球、磁鐵、小車、鐵釘、鋸片、汽球、海綿;多媒體計算機
2、。
教學方法 : 問題——體驗——探究教學法
教學課時 : 一課時
教學過程和內(nèi)容
新課引入
先設計懸念,激起學生求知欲,從而引出所要探究的內(nèi)容“力”,再讓學生看課文“?”后面的一段內(nèi)容,再讓學生說出常用“力”字的詞及其意義。(接著讓學生體驗下面的過程)
1、學生緊握拳頭。
2、同桌或后桌的同學互相掰手腕。
3、全班學生用力搬起課桌站立10秒鐘。
讓學生談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原因。
先請學生談談對力的認識,舉出平時用力的一些動詞,如:推、拉、壓、握……。然后講解人們對力的認識是從日常生活中開始的,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從事生產(chǎn)勞動中經(jīng)驗的結(jié)晶,如:提水、挑物體、
3、拉車、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覺到肌肉緊張。在此基礎上,引入“什么是力”的課題。
(多媒體投影): 什么是力
新課教學:
一、力是什么?(多媒體投影)
1、觀察、演示:(多媒體投影——出示一組運動圖片)
①在剛才學生的體驗下,引導學生得出“力”是人對物體的作用,是人對物體施加了力。
②接著讓學生思考并提出問題:物體間能否發(fā)生力的作用呢?生產(chǎn)中,有沒有見過其他物體對物體施加力的情況嗎?(教師組織,學生互問互答)
③學生思考并舉出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多媒體投影)
④剛才學生所舉的例子都是物體與物體相互接觸而發(fā)生力的作用的,讓學生對此提出不同的意見。(舉出一些不接觸也能發(fā)生力作用的例子)
4、(多媒體投影——A、B圖片)
A》蘋果離開樹后能下落;
B》鐵釘沒有接觸磁鐵,磁鐵吸引仍能鐵釘;
結(jié)論:相互接觸的物體間能發(fā)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也有力的作用。
⑤學生總結(jié)出:物理學中的力,是物體對物體推、拉、提、壓等的作用,即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有學生對“作用”的疑問,教師對此進行解釋:在物理學中通常將物體之間的推、拉、提、壓、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2、概 括:(多媒體投影)
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
教師講解:綜上所述,兩個物體無論是否接觸,它們之間都能發(fā)生力的作用,當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這種作用,我們把施加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受到力
5、的物體叫受力物體。(多媒體投影)
(學生懂得從例子中分辨這兩種物體)
3、多媒體投影上述記錄與分析,加深學生對物體力作用的體會
4、鼓勵學生由體驗提出疑問:一個物體能否發(fā)生力的作用?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從主觀感覺出發(fā),有礙概念的理解,例如:緊握拳頭時,手沒接觸別的物體而肌手也緊張,認為一個物體也能有力的作用(處理方法,讓學生握拳體會手指與手掌的相互擠壓。手指、手掌為兩個物體)。
學生總結(jié)出:單獨一個物體不能發(fā)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觀察和體驗:(多媒體投影和學生實驗相結(jié)合)
提出問題,再次激起學生繼續(xù)探索的興趣:一個人摔倒在地是怎么站起來的?
1、學生實驗:
①讓全體學生舉手拍書桌
②學生用雙手拉彈簧
[1][2][3]下一頁
第 4 頁 共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