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qū)吳林街道中學七年級數學下冊 52 探索軸對稱的性質教案 (新版)北師大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qū)吳林街道中學七年級數學下冊 52 探索軸對稱的性質教案 (新版)北師大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5.2探索軸對稱的性質教案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1.掌握軸對稱的性質,學會運用軸對稱性質作圖。
2.通過動手操作探索軸對稱的性質,運用軸對稱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獨立觀察思考的習慣,感受數學幾何圖形的美,體驗設計軸對稱圖形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的性質。
教學難點:軸對稱性質的探索及運用。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趣題導入
師:下圖曾被哈佛大學選為入學考試的試題,請在下列一組圖形符號中找出它們所蘊含的內在規(guī)律,然后把圖形空白處填上恰當的圖形
2、。
生:積極探索
二.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
師:再做一個扎紙游戲: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對折后,用筆尖扎出“14”這個數字,將紙打開后鋪平。
回答幾個問題:
(1)圖中的兩個“14”有什么關系?
(2)在上面扎字的過程中,點E與點E′重合,點F與點F′重合。設折痕所在直線為l,連接點E與點E′的線段與直線l有什么關系?點F與點F′呢?
(3)線段AB與線段A′B′有什么關系?CD與C′D′呢?
(4)∠1與∠2有什么關系?∠3與∠4呢?說說你的理由。
生1:關于l成軸對稱
生2:EE′與l垂直,EE′被l平分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EE′與l的交點為
3、O點,EO=OE′所以EE′被l平分;EE′與l相交成兩個角相等,所以每一個都等于90度
師:對應點的連線對稱軸有什么關系?
生3: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平分、與對稱軸平行。
師:對應線段有什么關系?
生:對應線段相等
師:對應角有什么關系?
生:對應角相等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折疊后可以重合,所以相等。
師:我們了兩個軸對稱 圖形的性質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的性質。
設計意圖: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扎紙游戲、動手制作對軸對稱圖形的性質進行自主探索。掌握軸對稱的性質,并運用性質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借助軸對稱圖形的設計進行交
4、流,并在游戲中進行發(fā)散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三.自主探索,尋找規(guī)律
師:以上研究的是兩個圖形成軸對稱,對于一個軸對稱圖形結果會是什么情況呢?
請看:做一做:探索飛機的“奧秘”。
觀察圖示的飛機,從這個軸對稱圖形中:
(1)找出它的對稱軸。
(2)連接點A與點A′的線段被對稱軸平分嗎?與對稱軸互相垂直嗎?連接點B與點B′的線段呢?
(3)線段AD與線段A′D′是否相等?線段BC與線段B′C′呢?為什么?
(4)∠1與∠2有什么關系?∠3與∠4呢?說說你的理由。
師:對應點所連的線段,對應線段、對應角有什么關系?
生: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5、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的性質。
師:無論是兩個圖形成軸對稱,還是軸對稱圖形都有這個性質(1)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2)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
四.理解結論,適應練習:
1.對下列的軸對稱圖形找出一組對應點、對應線段、對應角。
2.課本P199習題:1,2。
五.運用規(guī)律,鞏固練習:
利用軸對稱性質,在練習本上任意畫出一個△ABC,在△ABC一側畫出直線EF,然后畫出△A′B′C′,使得兩個三角形關于直線EF對稱。
六.拓展訓練,開拓思維:(作業(yè))
1.A村外的B造紙廠附近有一條小河。某天B廠發(fā)生火災,村民從村里跑到小河邊打
6、水,再到B廠澆滅大火,村長需要設計一條最短路線,才能減小損失。請您幫忙設計。
2.用一個圓、一個正三角形、一條線段設計一個軸對稱圖案,并說明你要表達的含義。
(八)小結:要理解“對應點所連的線段被對稱軸垂直平分、對應線段相等、對應角相等”的性質,并能靈活運用它。
板書設計:
探索軸對稱的性質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二、提出問題 扎紙游戲問題:三、探究性質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教材只是為教師提供最基本的教學素材,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課件也只是一種輔助工具,應用時不宜過于受兩者的拘束。應以學生為出發(fā)點,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來決定如何應用教材以及課件上的內容。
2.相信學生并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新型課堂決定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僅僅在于接受老師所教授的,更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探索新知識及運用新知識能力。這要求老師要充分的相信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
注意改進的方面
在小組討論之前,應該留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時間,不要讓一些思維活躍的學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學生的思考,掩蓋了其他學生的疑問。教師應對小組討論給予適當的指導,包括知識的啟發(fā)引導、學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問題及對困難學生的幫助等,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具實效性。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應注意適當增減內容以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完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