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篇 1.1.5地殼的運動規(guī)律課時沖關練

上傳人:痛*** 文檔編號:62440479 上傳時間:2022-03-14 格式:DOC 頁數(shù):7 大?。?73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20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篇 1.1.5地殼的運動規(guī)律課時沖關練_第1頁
第1頁 / 共7頁
2020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篇 1.1.5地殼的運動規(guī)律課時沖關練_第2頁
第2頁 / 共7頁
2020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篇 1.1.5地殼的運動規(guī)律課時沖關練_第3頁
第3頁 / 共7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20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篇 1.1.5地殼的運動規(guī)律課時沖關練》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高考地理二輪復習 專題突破篇 1.1.5地殼的運動規(guī)律課時沖關練(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9-2020學年精品地理資料 2019.7 地殼的運動規(guī)律課時沖關練 (45分鐘,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 1.(2014·潮州二模)同一時期在海洋中形成的巖石,水平方向上由淺海到深海依次是砂巖、頁巖、石灰?guī)r。在地質時期內(nèi),海退是指海岸線向海洋推進,海進是指海岸線向陸地推進。下圖是某海域不同地質時期(Ⅰ→Ⅴ)形成的地質剖面圖,在Ⅰ→Ⅴ地質時期中,該海域海岸線的變化情況是(  ) A.Ⅰ→Ⅲ海退,Ⅲ→Ⅴ海進 B.Ⅰ→Ⅲ海進,Ⅲ→Ⅴ海退 C.Ⅰ→Ⅳ海退,Ⅳ→Ⅴ海進 D.Ⅰ→

2、Ⅳ海進,Ⅳ→Ⅴ海退 【解析】選A。Ⅰ→Ⅲ時期,巖石分別為石灰?guī)r、頁巖和砂巖,代表由深海到淺海的環(huán)境,說明海退;Ⅲ→Ⅴ時期,巖石分別為砂巖、頁巖和石灰?guī)r,代表由淺海到深海的環(huán)境變化,說明為海進。 2.(2014·湛江二模)在我國南方丘陵山區(qū)的山間盆地,經(jīng)常會看到大小不分、雜亂無章的石塊遍布,形成這種地貌景觀的外力,最可能是(  ) A.風力 B.流水 C.波浪 D.冰川 【解析】選B。注意審題,把握“外力”二字,我國南方丘陵地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流水作用顯著。   地質勘探小組在自西向東水平距離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對某沉積巖層進行探測。盡管當?shù)爻睗?、粘稠的紅色土壤給探

3、測帶來了不便,但該小組還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簡化數(shù)據(jù),其中的沉積巖埋藏深度是指巖層距離地面的垂直距離。據(jù)此回答3、4題。 地點 A B C 海拔(米) 500 250 600 某沉積層埋藏深度(米) 421 3 412 3.該區(qū)域可能屬(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4.該區(qū)域最可能位于(  ) A.東北地區(qū) B.華北地區(qū) C.西南地區(qū) D.江南地區(qū) 【解析】3選B,4選D。第3題,表中顯示在自西向東水平距離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中,某沉積巖的埋藏深度顯示出B地最淺,其西側的A地和東側的C地埋藏較深,說明此沉積巖向上

4、彎曲拱起,應是背斜構造,但A、B、C三地的地表海拔數(shù)據(jù)顯示出此處為谷地形態(tài),因此該區(qū)域可能屬于背斜谷。第4題,圖示區(qū)域潮濕,分布有粘稠的紅色土壤,因此最有可能位于我國的江南地區(qū)。 5.(2014·肇慶一模)下圖為寧夏平原地質剖面示意圖。寧夏平原地質構造的形成原因是(  ) A.堆積作用 B.地殼運動 C.侵蝕作用 D.變質作用 【解析】選B。讀地質構造剖面圖,可以看到有巖層的上升和下沉運動,寧夏平原屬于斷層構造中的地塹,屬于內(nèi)力作用中的地殼運動,B對。堆積作用、侵蝕作用是外力作用,不是地質構造的成因,與現(xiàn)在的地貌狀態(tài)相關,A、C錯。變質作用影響到巖石的類型,與構造形成

5、無關,D錯。 6.(2014·佛山二模)讀地貌及地質剖面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處是褶皺,開挖隧道可選擇向上彎曲的部位 B.②處是斷層,是大型水庫建設的最理想選擇地址 C.③④處都是沖積平原,主要是由流水侵蝕作用形成 D.植被的變化反映了地理環(huán)境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解析】選A。①處沉積巖層發(fā)生彎曲,為褶皺構造,隧道建設應選址背斜構造,這樣拱形構造比較堅固,且不易積水;②處為斷層構造,地殼不穩(wěn)定,不適合建設水庫;③為沖積扇,④為沿河沖積平原,兩者都是流水沉積作用形成的;該處植被變化主要體現(xiàn)了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 【方法技巧】巧判地質構造類型 (1)看巖

6、層的分布形態(tài)。 巖層向上彎曲的為背斜,向下彎曲的為向斜;如果巖層出現(xiàn)斷裂錯位,則是斷層。 (2)看地表形態(tài)特征。 地表出現(xiàn)一系列的波狀起伏變化,且山脈或谷地走向相對一致,一般為褶皺構造;地表出現(xiàn)高大的陡崖或陡峭的山體,則多為斷層。位于兩大高大地形之間的盆地或平原地帶,多為斷層構造。 (3)看特殊地理事物的分布特點。 ①一般高大山體中出現(xiàn)山泉的位置,多存在斷層構造;②交通線路建設中,穿山隧道出現(xiàn)的部位多為背斜;③大型水庫大壩所在的位置不會存在斷層。 7.(2014·廣州三模)讀下圖,該地理事物的成因是(  ) A.板塊碰撞 B.板塊張裂 C.寒暖流交匯 D.上升

7、流影響 【解析】選A。太平洋東西兩側屬于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的碰撞交界地帶,西部形成一系列島弧群,而大洋的東側形成科迪勒拉山系。   下圖是我國西北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完成8、9題。 8.該地地貌類型是(  ) A.河口三角洲 B.沖積扇 C.河漫灘 D.風蝕地貌 9.當?shù)厝丝稍谠摰孛采?  ) A.尋找水源 B.發(fā)展水運 C.勘探油氣 D.開發(fā)水田 【解析】8選B,9選A。圖示區(qū)域位于我國的西北地區(qū),氣候干旱,河流主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從圖中等高線的數(shù)值變化和分布形態(tài)看,該地貌類型應為河流沖出山口時形成的沖積扇,在此地貌上可以找到較為豐富的地表

8、和地下水資源。 【方法技巧】巧判河流堆積地貌 (1)根據(jù)河段位置判斷堆積地貌類型,如下圖所示: (2)利用堆積地貌形態(tài)景觀圖判斷堆積地貌類型,如下圖所示:   圖1為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其中①至④代表巖石年齡由新到老的不同巖層。圖2為巖石圏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讀圖回答10、11題。 10.該地地質作用的先后順序是(  ) A.沉積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 B.地殼運動—巖漿活動—沉積作用—變質作用 C.巖漿活動—變質作用—沉積作用—地殼運動 D.變質作用—沉積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 11.圖1中A處巖石的類型應為圖2中的(  ) A.甲 B

9、.乙 C.丙 D.丁 【解析】10選A,11選D。第10題,從地質剖面圖中可以看出此地巖石主要是沉積巖,由于侵入巖穿過所有的沉積巖,因而沉積巖形成的時間早于侵入巖、變質巖。所以該地先有沉積作用形成沉積巖,接著沉積巖層發(fā)生彎曲變形,形成斷層,再往后巖漿侵入,在此過程中石灰?guī)r受到巖漿的高溫烘烤發(fā)生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圖中A處)。第11題,結合上題分析知,圖1中A處為變質巖。巖石圏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的三個箭頭指向乙,而乙只有一個箭頭指出,由此可以判斷出乙為巖漿,丙為巖漿巖;甲由沉積物轉化而成,因而為沉積巖;丁為變質巖。 二、非選擇題(共56分) 12.圖1是某地的地質剖面圖,圖2是O地某處

10、花崗巖球狀地貌景觀圖。分析回答問題。(28分) (1)M處的地質構造類型是    ,試說明其形成原因。 (2)簡述N處地貌的形成過程。 (3)簡述O地花崗巖球狀地貌景觀的形成過程。 【解析】第(1)題,M處巖層向上拱起,為背斜構造。第(2)題,N處地貌為向斜山。第(3)題,O地巖石為花崗巖,為侵入巖,而圖中該巖石遭到風化,所以該巖石首先被抬升到地表,然后遭到外力風化。 答案:(1)背斜 地殼運動使M處巖層向上拱起。 (2)(地質歷史時期)地殼運動,巖層受力向下彎曲,形成褶皺(向斜);由于槽部受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形成山嶺。 (3)地殼運動使巖石圈產(chǎn)生縫隙(或發(fā)生斷裂

11、),巖漿沿著縫隙(或斷裂處)發(fā)生侵入活動,冷卻凝結形成花崗巖;地殼抬升,覆蓋花崗巖的其他巖石被外力侵蝕、搬運,花崗巖出露地表;巖塊表層受風化、風蝕剝落,棱角逐漸消失。 13.讀我國東南丘陵部分區(qū)域等高線圖,回答下列問題。(28分) (1)圖中陡崖A的相對高度不超過    米。 (2)該區(qū)域的褶皺形態(tài)是    ,判斷依據(jù)是什么? (3)圖中甲村鎮(zhèn)所處的地形類型是    ,試分析成因。 (4)該地擬在乙處建大壩修水庫,你是否同意,說出你的觀點并陳述理由。 【解析】第(1)題,圖中的等高距為200米,結合陡崖的計算公式可判斷出陡崖A的相對高度范圍。第(2)題,結合圖例可判斷出該區(qū)域巖層中間為形成時間較早的石灰?guī)r,兩側為形成時間較晚的砂巖和花崗巖,因而為背斜構造。第(3)題,結合圖中的等高線可判斷出甲村鎮(zhèn)地處盆地,其形成原因為背斜成谷。第(4)題,結合圖例可判斷出,水庫庫區(qū)內(nèi)有村鎮(zhèn)分布和鐵路通過,且?guī)靺^(qū)底部為漏水的石灰?guī)r,因而不能修建。 答案:(1)800 (2)背斜 巖層中間老,兩翼新。 (3)盆地 成因:背斜頂部因受張力作用,巖石破碎,易受風化侵蝕形成低地。 (4)不同意。理由:淹沒村鎮(zhèn),遷移人口多;淹沒鐵路;石灰?guī)r易造成漏水。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