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shù)學北師大版理一輪教師用書:第9章 第1節(jié) 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直線的方程 Word版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三數(shù)學北師大版理一輪教師用書:第9章 第1節(jié) 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直線的方程 Word版含解析(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全國卷五年考情圖解
高考命題規(guī)律把握
1.考查形式
高考在本章一般命制1~2道小題,1道解答題,分值占20~24分.
2.考查內(nèi)容
(1)對直線方程、圓及圓錐曲線的概念和性質(zhì)的考查一般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為主,重在考查學生的雙基.
(2)對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的考查,常以定點問題、最值問題及探索性問題為載體,重在考查等價轉化思想、方程思想及數(shù)學運算能力.
3.備考策略
從2019年高考試題可以看出,高考對圓錐曲線的考查在注重基礎、突出轉化能力的同時運算量有所減小.
第一節(jié) 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直線的方程
[最新考綱] 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結合具體圖形掌握確定
2、直線位置的幾何要素.2.理解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過兩點的直線斜率的計算公式.3.掌握確定直線的幾何要素,掌握直線方程的三種形式(點斜式、兩點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與一次函數(shù)的關系.
1.直線的傾斜角
(1)定義: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于一條與x軸交的直線l,把x軸(正方向)按逆時針方向繞著交點旋轉到和直線l重合所成的角,叫做直線l的傾斜角,當直線l與x軸平行時,它的傾斜角為0.
(2)范圍:直線l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0,π).
2.斜率公式
(1)直線l的傾斜角為α≠90°,則斜率k=tan_α.當α=90°時,直線斜率不存在.
(2)P1(x1,y1),P2(
3、x2,y2)在直線l上,且x1≠x2,則l的斜率k=.
3.直線方程的五種形式
名稱
方程
適用范圍
點斜式
y-y0=k(x-x0)
不含直線x=x0
斜截式
y=kx+b
不含垂直于x軸的直線
兩點式
=
不含直線x=x1(x1≠x2)和直線y=y(tǒng)1(y1≠y2)
截距式
+=1
不含垂直于坐標軸和過原點的直線
一般式
Ax+By+C=0
(A2+B2≠0)
平面內(nèi)所有直線都適用
1.直線的斜率k和傾斜角α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
如圖,當α∈時,斜率k∈[0,+∞);當α=時,斜率不存在;當α∈時,斜率k∈(-∞,0).
2.求直線方程時要注意判斷
4、直線斜率是否存在;每條直線都有傾斜角,但不一定每條直線都存在斜率.
3.截距為一個實數(shù),既可以為正數(shù),也可以為負數(shù),還可以為0,這是解題時容易忽略的一點.
一、思考辨析(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直線的斜率為tan α,則其傾斜角為α.( )
(2)直線的傾斜角越大,其斜率就越大.( )
(3)過定點P0(x0,y0)的直線都可用方程y-y0=k(x-x0)表示.( )
(4)經(jīng)過任意兩個不同的點P1(x1,y1),P2(x2,y2)的直線都可以用方程(y-y1)(x2-x1)=(x-x1)(y2-y1)表示.( )
[答案] (1)× (2)× (
5、3)× (4)√
二、教材改編
1.已知兩點A(-3,),B(,-1),則直線AB的斜率是( )
A. B.-
C. D.-
D [kAB==-,故選D.]
2.過點(-1,2)且傾斜角為30°的直線方程為( )
A.x-3y+6+=0
B.x-3y-6+=0
C.x+3y+6+=0
D.x+3y-6+=0
A [直線的斜率k=tan 30°=.
由點斜式方程得y-2=(x+1),即x-3y+6+=0,故選A.]
3.如果AC<0且BC<0,那么直線Ax+By+C=0不通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
6、象限
C [法一:由Ax+By+C=0得y=-x-.
又AC<0,BC<0,故AB>0,從而-<0,->0,
故直線不通過第三象限.故選C.
法二:取A=B=1,C=-1,則直線x+y-1=0,其不過第三象限,故選C.]
4.過點M(3,-4),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線的方程為________.
4x+3y=0或x+y+1=0 [若直線過原點,則k=-,所以y=-x,即4x+3y=0.
若直線不過原點,設+=1,即x+y=a,則a=3+(-4)=-1,
所以直線方程為x+y+1=0.]
考點1 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
求傾斜角的取值范圍的一般步驟
(1)求出斜
7、率k=tan α的取值范圍.
(2)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借助圖像,確定傾斜角α的取值范圍.
提醒:求傾斜角時要注意斜率是否存在.
(1)直線2xcos α-y-3=0的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2)直線l過點P(1,0),且與以A(2,1),B(0,)為端點的線段有公共點,則直線l斜率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
(1)B (2)(-∞,-]∪[1,+∞) [(1)直線2xcos α-y-3=0的斜率k=2cos α.由于α∈,所以≤cos α≤,因此k=2cos α∈[1,].設直線的傾斜角為θ,則有tan θ∈[1,].由于θ
8、∈[0,π),所以θ∈,即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
(2)如圖,∵kAP==1,kBP==-,
要使過點P的直線l與線段AB有公共點,
只需k≥1或k≤-,即直線l斜率的取值范圍為(-∞,-]∪[1,+∞).]
[母題探究]
1.若將本例(2)中P(1,0)改為P(-1,0),其他條件不變,求直線l斜率的取值范圍.
[解] ∵P(-1,0),A(2,1),
B(0,),
∴kAP==,kBP==.
如圖可知,直線l斜率的取值范圍為.
2.若將本例(2)中的B點坐標改為B(2,-1),其他條件不變,求直線l傾斜角的范圍.
[解] 如圖,直線PA的傾斜角為45°,直線PB
9、的傾斜角為135°,
由圖像知l的傾斜角的范圍為[0°,45°]∪[135°,180°).
(1)解決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問題,常采用數(shù)形結合思想;
(2)根據(jù)斜率求傾斜角的范圍時,要分與兩種情況討論.
1.若平面內(nèi)三點A(1,-a),B(2,a2),C(3,a3)共線,則a等于( )
A.1±或0 B.或0
C. D.或0
A [∵平面內(nèi)三點A(1,-a),B(2,a2),C(3,a3)共線,
∴kAB=kAC,
即=,即a(a2-2a-1)=0,
解得a=0或a=1±.故選A.]
2.直線l經(jīng)過A(3,1),B(2,-m2)(m∈R)兩點,則直線l的傾
10、斜角α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直線l的斜率k==1+m2≥1,
所以k=tan α≥1.
又y=tan α在上是增函數(shù),因此≤α<.]
考點2 直線方程的求法
求直線方程的2種方法
(1)直接法:根據(jù)已知條件,選擇適當?shù)闹本€方程形式,直接寫出直線方程,選擇時,應注意各種形式的方程的適用范圍,必要時要分類討論.
(2)待定系數(shù)法:即設定含有參數(shù)的直線方程,由條件列出方程(組),再求出參數(shù),最后將其代入直線方程.
求適合下列條件的直線方程:
(1)經(jīng)過點P(3,2),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相等;
(2)過點A(-1,-3),斜率是直線y=3x的斜率的-;
(3
11、)過點A(1,-1)與已知直線l1:2x+y-6=0相交于B點且|AB|=5.
[解] (1)法一:設直線l在x,y軸上的截距均為a,若a=0,即l過點(0,0)和(3,2),
∴l(xiāng)的方程為y=x,即2x-3y=0.
若a≠0,則設l的方程為+=1,
∵l過點(3,2),∴+=1,
∴a=5,∴l(xiāng)的方程為x+y-5=0,
綜上可知,直線l的方程為2x-3y=0或x+y-5=0.
法二:由題意,所求直線的斜率k存在且k≠0,
設直線方程為y-2=k(x-3),
令y=0,得x=3-,
令x=0,得y=2-3k,
由已知3-=2-3k,
解得k=-1或k=,
∴直線l的方
12、程為y-2=-(x-3)或y-2=(x-3),
即x+y-5=0或2x-3y=0.
(2)設所求直線的斜率為k,依題意
k=-×3=-.
又直線經(jīng)過點A(-1,-3),
因此所求直線方程為y+3=-(x+1),
即3x+4y+15=0.
(3)過點A(1,-1)與y軸平行的直線為x=1.
解方程組
求得B點坐標為(1,4),此時|AB|=5,即x=1為所求.
設過A(1,-1)且與y軸不平行的直線為y+1=k(x-1),
解方程組得兩直線交點為
(k≠-2,否則與已知直線平行).
則B點坐標為.
由已知2+2=52,
解得k=-,
∴y+1=-(x-1),
即
13、3x+4y+1=0.
綜上可知,所求直線的方程為x=1或3x+4y+1=0.
求直線方程應注意2點
(1)對于點斜式、截距式方程使用時要注意分類討論思想的運用(若采用點斜式,應先考慮斜率不存在的情況;若采用截距式,應判斷截距是否為零).
(2)截距可正、可負、可為0,因此在解與截距有關的問題時,一定要注意“截距為0”的情況,以防漏解.
[教師備選例題]
求適合下列條件的直線的方程:
(1)在y軸上的截距為-5,傾斜角的正弦值是;
(2)經(jīng)過點(-,3),且傾斜角為直線x+y+1=0的傾斜角的一半;
(3)直線過點(5,10),且到原點的距離為5.
[解] (1)設直線的傾
14、斜角為α,則sin α=.
∴cos α=±,直線的斜率k=tan α=±.
又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是-5,
由斜截式得直線方程為y=±x-5.
即3x-4y-20=0或3x+4y+20=0.
(2)由x+y+1=0得此直線的斜率為-,所以傾斜角為120°,從而所求直線的傾斜角為60°,故所求直線的斜率為.
又過點(-,3),所以所求直線方程為y-3=(x+),即x-y+6=0.
(3)由題意知,當直線的斜率不存在時符合題意,此時直線方程為x-5=0.
當直線斜率存在時,設其方程為y-10=k(x-5),
即kx-y+(10-5k)=0.
由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得=5,解得k
15、=.
此時直線方程為3x-4y+25=0.
綜上知,所求直線方程為x-5=0或3x-4y+25=0.
已知△ABC的三個頂點分別為A(-3,0),B(2,1),C(-2,3),求:
(1)BC邊所在直線的方程;
(2)BC邊上中線AD所在直線的方程;
(3)BC邊的垂直平分線DE的方程.
[解] (1)因為直線BC經(jīng)過B(2,1)和C(-2,3)兩點,得BC的方程為=,即x+2y-4=0.
(2)設BC邊的中點D(x,y),則x==0,y==2.
BC邊的中線AD過A(-3,0),D(0,2)兩點,所在直線方程為+=1,即2x-3y+6=0.
(3)由(1)知,直線BC
16、的斜率k1=-,則直線BC的垂直平分線DE的斜率k2=2.由(2)知,點D的坐標為(0,2).
所求直線方程為y-2=2(x-0),即2x-y+2=0.
考點3 直線方程的綜合應用
處理直線方程綜合應用的2大策略
(1)求解與直線方程有關的最值問題,先求出斜率或設出直線方程,建立目標函數(shù),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
(2)含有參數(shù)的直線方程可看作直線系方程,這時要能夠整理成過定點的直線系,即能夠看出“動中有定”.
(1)已知直線l1:ax-2y=2a-4,l2:2x+a2y=2a2+4,當0
17、_____.
(2)過點P(4,1)作直線l分別交x軸,y軸正半軸于A,B兩點,O為坐標原點.
①當△AOB面積最小時,求直線l的方程;
②當|OA|+|OB|取最小值時,求直線l的方程.
(1) [由題意知直線l1,l2恒過定點(2,2),直線l1的縱截距為2-a,直線l2的橫截距為a2+2,所以四邊形的面積S=×2×(2-a)+×2×(a2+2)=a2-a+4=2+,又0
18、所以當a=8,b=2時,△AOB的面積最小,
此時直線l的方程為+=1,即x+4y-8=0.
②因為+=1,a>0,b>0,
所以|OA|+|OB|=a+b=(a+b)
=5++≥5+2 =9,當且僅當a=6,b=3時等號成立,所以當|OA|+|OB|取最小值時,直線l的方程為+=1,即x+2y-6=0.
本例(2)借助直線方程間接給出等量關系“+=1”,在求最值中基本不等式起了“穿針引線”的作用.
1.設m∈R,過定點A的動直線x+my=0和過定點B的動直線mx-y-m+3=0交于點P(x,y),則|PA|·|PB|的最大值是________.
5 [由動直線x+my=0求
19、得定點A(0,0),動直線mx-y-m+3=0,即y-3=m(x-1),所以得定點B(1,3).當m=0時,兩條動直線垂直,當m≠0時,因為·m=-1,所以兩條動直線也垂直,因為P為直線x+my=0與mx-y-m+3=0的交點,所以|PA|2+|PB|2=|AB|2=10,所以|PA|·|PB|≤=5(當且僅當|PA|=|PB|=時,等號成立),所以|PA|·|PB|的最大值是5.]
2.已知直線l過點M(2,1),且與x軸、y軸的正半軸分別相交于A,B兩點,O為坐標原點,則當||·||取得最小值時直線l的方程為________.
x+y-3=0 [設A(a,0),B(0,b),則a>0,b>0,
直線l的方程為+=1,所以+=1.
||·||=-·
=-(a-2,-1)·(-2,b-1)
=2(a-2)+b-1=2a+b-5
=(2a+b)-5=+≥4,
當且僅當a=b=3時取等號,此時直線l的方程為x+y-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