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藍天下》教案與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同在藍天下》教案與反思(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同在藍天下》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了解弱勢人群生活的困難,激發(fā)學生更多愛心。
2、感受弱勢人群自強不息的精神,讓大家對他們產(chǎn)生尊敬之情。
3、學習殘疾人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樂觀向上的精神。
活動準備:
1.學生課前調(diào)查身邊的弱勢人群,他們有什么困難,需要什么幫助;
2.收集有關弱勢人群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故事或你與他們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 活動體驗,走近弱勢群體
1、課前一支歌《 》。
導語:同學們,聽著你們歡快的歌聲,看著你們幸福的表情,讓老師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2、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一些人不能像你們一樣快活地歌唱,自由地奔跑,你能體會到嗎?誰來體驗一下單手穿衣服?(指一名同學單手穿衣服)
2、采訪感受:你覺得剛才這件事容易嗎?(生: )是呀,像剛才這位同學扮演的人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他們有眼睛卻看不見多彩的天空,有耳朵卻聽不見美妙的聲音,有嘴卻說不出心中的話語,他們就是我們這個社會大家庭中的弱勢人群。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他們,了解他們不尋常的生活吧。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閱讀《同在藍天下》18、19、20頁??纯丛谖覀冞@個社會大家庭中有哪些弱勢群體?
二、調(diào)查訪問,了解弱勢群體
1、通過閱讀課本,你知道有哪些弱勢人群呢?( 板書:殘疾人、老年人
3、、特別貧困的人、失學的孩子......)他們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2、請各小組將課前收集的信息交流交流。(學生分組交流和匯報課前搜集的資料。)
3、課件出示殘疾人、老人流落街頭、貧困受災、失學兒童的圖片(配樂)
師講述
殘疾人:他們多么渴望能有一雙手,攙扶他們蹣跚的步履;多么渴望能有一束陽光,來溫暖他們孤寂的旅途。
老人:他們曾為家庭、社會做了很多很多,但現(xiàn)在,他們的腰腿不再靈便,步伐不再穩(wěn)健,有的甚至無依無靠。
貧困:在一些偏遠山區(qū),因為受自然環(huán)境的限制,或由于自然災害和疾病使他們陷于貧困,生活苦不堪言!
失學兒童:偏僻落后的農(nóng)村,多少孩子因家庭貧困失學了, 稚嫩的雙肩過早扛起了
4、生活的重擔,他們那一雙雙眼睛吶喊著對學習的渴望!
4、同學們,看到這一雙雙無助的眼睛,你有什么感受?
小結:是啊,他們是多么渴望得到社會的理解和關愛啊!
5、你能聯(lián)系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說說應該怎樣對待殘疾人、老年人及其它弱勢人群嗎?
6、學生談感受,教師適時發(fā)放愛心獎章
小結:聽了你們真誠的話語,老師也聯(lián)想到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為殘疾人提供的設施也越來越多。(圖片:殘疾人無障礙設施)看,這些都是為殘疾人專設的無障礙設施。在我們身邊你發(fā)現(xiàn)這樣的設備了嗎?是的,社會的關愛無處不在,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共同生活在這片藍天下。(板:同在藍天下)
三、講述故事,尊敬弱勢群體
1、故事會
5、
在我們的共同關愛下,他們自強不息,成了生活的強者,請同學們翻開書21頁,讀一讀他們的故事。(指名分別讀三個故事)
小結:美麗天使張春玲、身殘志堅的張強,中國的保爾張海迪無一不讓我們?yōu)橹炔?,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
2、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視頻,我們一起來看看。(視頻《千手觀音》《截肢大兵》)
3、請大家把課前收集到的資料與你們小組的同學交流,待會兒把你們認為最感人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4、此時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說吧,請你把它寫下來。師巡視,并指名讀。
小結:是啊,他們的不幸令人同情,但他們的頑強卻令人敬佩,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再次為這些人喝彩。
四、總結延伸
6、 關愛弱勢群體
關愛弱勢群體是社會文明的表現(xiàn),你的一點點付出,能托起許多人的夢想和希望。
總結:同在一片藍天下,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
五、板書設計
同在藍天下
殘疾人 老人
特別貧困的人
失學兒童
。。。
《同在藍天下》是省編小學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個活動主題,這一主題有兩個板塊:一是走近弱勢人群,二是為自強不息的人喝彩?!白屛易呓恪笔亲寣W生了解弱勢人群的困難,認識他們需要人們的幫助,“我們?yōu)槟愫炔省眲t是從弱者自強不息的層面來全面認識他們,從同情到尊重,進而自愿地幫助
7、他們。
《新課標》要求“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強調(diào)寓教育于活動之中。為了實現(xiàn)這一理念和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采用了活動體驗、圖片展示和故事感染等教法。把學生的學習過程作為一個情感的體驗過程,把教學的需求轉化為學生的需求,從而內(nèi)化為良好的品格。
由于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年齡不大,又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被愛包圍著,很少關注身邊的弱勢人群,更不能體會到這些人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以及他們?yōu)榭朔щy所付出的努力,于是我設計以下環(huán)節(jié)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難點。
1、用親身體驗的方法引導學生換位思考,讓學生
8、去感悟,去體驗殘疾人生活的困難;
2、再通過調(diào)查了解身邊的弱勢人群的難處,讓學生在調(diào)查中不知不覺感受:
3、通過大量的圖片、視頻素材的展示,讓學生感受社會大家庭中貧困、受災的人群、失學的兒童等弱勢群體的艱辛,勾起學生的愛心。
4、收集自強不息的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受到感染,在情感上產(chǎn)生了共鳴:每一個在社會上生活的殘疾人都是可親可敬的。
5、最后,我又讓學生觀看視頻,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德育和心育相結合,使學生在情感上再次產(chǎn)生共鳴。
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撼的藝術,我的設想與現(xiàn)實還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大量的視頻感染下,已經(jīng)受到強烈的震撼,作為教者,我未能趁熱打鐵,對學生進行引導,實為缺撼!此外,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以后不斷改進和提高。
專心---專注---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