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通史版課時檢測:三十二 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的調整與創(chuàng)新 Word版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通史版課時檢測:三十二 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的調整與創(chuàng)新 Word版含解析(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課時檢測(三十二) 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的調整與創(chuàng)新
(時間:45分鐘 滿分:85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立國之初所形成的吃苦耐勞、集腋成裘的古訓被人們遺忘,取而代之的是追求快速致富?!俺晒Α钡恼f教,制造了盲目的信心:衰退是反常的事情,繁榮無需解釋。此現象( )
A.表明盲目追求致富會引發(fā)經濟危機
B.揭示出了經濟大危機爆發(fā)的根源
C.反映出了大危機爆發(fā)前人們的心理
D.論證了衰退和繁榮間的必然聯系
解析:選C 材料強調大危機爆發(fā)前人們盲目追求致富的心理,但沒有論述這一心理與經濟危機爆發(fā)的關系,也沒有論證衰退與繁榮的聯系,故
2、A、D兩項錯誤;材料沒有揭示經濟大危機爆發(fā)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存在,故B項錯誤;材料中“取而代之的是追求快速致富”“繁榮無需解釋”,反映出大危機爆發(fā)前人們盲目追求致富、盲目相信繁榮的心理,故C項正確。
2.下圖反映的是1929年1月~1933年3月75個主要貿易國家的總進口額(按百萬金本位美元計算)。此圖說明了這一時期( )
A.各國貿易逆差十分嚴重 B.美元本位制度已經破產
C.貿易保護主義大行其道 D.經濟危機重創(chuàng)世界經濟
解析:選D 材料反映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時期各國總進口額不斷下降,75個主要國家總進口的持續(xù)下降說明經濟危機重創(chuàng)了全球經濟,故D項正確
3、。
3.1932年,美國全國的失業(yè)者舉行向首都的“饑餓進軍”,公開擁護共產主義與公然贊成法西斯主義的既有知識分子,又有議員。有的文教界、新聞界及宗教人士公開贊揚蘇聯的制度,認為只有實行階級斗爭和共產主義才能解決危機。這反映出“大蕭條”( )
A.將美國資本主義制度推向了崩潰的邊緣
B.意味著凱恩斯主義失靈
C.使美國具備了無產階級掌權的社會基礎
D.使資本主義制度失去活力
解析:選A 根據材料“1932年,美國全國的失業(yè)者舉行向首都的‘饑餓進軍’,公開擁護共產主義與公然贊成法西斯主義的既有知識分子,又有議員”可知,經濟大危機將美國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推向了崩潰的邊緣,故A項正確。
4、
4.胡佛在10月24日前股票兇兆暴露時曾說,他“滿意地注意到了股票的變化與下跌”,在他看來,股票崩潰是咎由自取的孤立現象,不僅不會危及一般企業(yè)活動,還會使資金轉向真正的投資。材料說明胡佛( )
A.面對危機爆發(fā)束手無策
B.反對有限制地干預經濟
C.反危機主張有借鑒意義
D.對危機潛在的影響認識不足
解析:選D 從材料看,這時美國的經濟危機還沒有爆發(fā),故A項錯誤;材料并沒有提到胡佛解決危機的措施,故B、C兩項錯誤;據材料“滿意地注意到了股票的變化與下跌”“股票崩潰是咎由自取的孤立現象,不僅不會危及一般企業(yè)活動,還會使資金轉向真正的投資”可知胡佛對危機潛在的影響認識不足,故D項正確
5、。
5.(2018·河南八市測評)1933年,德國推行“四年計劃”,挪威社會民主黨派開始采用“計劃”一詞,英國政府部分官員組織了一個不分黨派的智囊團體,稱作“政經計劃會”。這表明( )
A.計劃經濟體制成為共識 B.國家干預經濟漸成為共識
C.經濟危機逐漸得到緩解 D.各國陸續(xù)推行法西斯體制
解析:選B 計劃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蘇聯的經濟體制,材料中各資本主義國家雖然實行經濟計劃,但不是都主張建立計劃經濟體制,故A項錯誤;各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中實行計劃指導,反映出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故B項正確;材料僅體現各國在1933年制定經濟計劃,沒有介紹其效果,故C項錯誤;對經濟實行計劃指導不屬
6、于法西斯體制,故D項錯誤。
6.(2017·湖北天門期末)羅斯福在1932年總統競選演說中講道:“……政府責任之一,是照顧那些陷入逆境以致沒有幫助就連生存必需物資也得不到的公民,這一職責是每個文明國家都公認的……”這表明羅斯福的出發(fā)點是( )
A.調整農業(yè)政策 B.整頓全國財政金融體系
C.穩(wěn)定社會秩序 D.加強對工業(yè)的計劃指導
解析:選C 由材料“政府責任之一,是照顧那些陷入逆境以致沒有幫助就連生存必需物資也得不到的公民”,說明羅斯福新政是從民眾生存出發(fā),故A項錯誤;B、D兩項不符合民眾生存的出發(fā)點;保障民眾生存所必需的物資,便能穩(wěn)定社會秩序,故C項正確。
7.羅斯福新政的第
7、一步,就淘汰銀行10 797家。公眾輿論評價說這個行動猶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現的一道閃電”。這一“閃電”的深遠意義是( )
A.在整頓金融業(yè)方面成效顯著
B.通過整頓銀行克服了金融危機
C.加強國家對金融的全面控制
D.開啟了大規(guī)模干預經濟的模式
解析:選D 材料并未顯示整頓金融業(yè)方面的成就,故A項錯誤;通過整頓銀行并不能克服金融危機,故B項錯誤;材料中的措施并非是國家加強對金融的全面控制,故C項錯誤;材料中“淘汰銀行10 797家”體現了羅斯福新政加強對經濟的干預,開啟了大規(guī)模干預經濟的模式,故D項正確。
8.有學者認為此法主旨在于:國家對處于“自我毀滅性競爭”狀態(tài)的企業(yè)界、極度
8、貧困的勞工以及矛盾異常尖銳的勞資關系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該法是( )
A.《緊急銀行法》 B.《全國工業(yè)復興法》
C.《全國勞工關系法》 D.《社會保險法》
解析:選B 據材料可知,該法要調節(jié)勞資關系,以此來恢復“自我毀滅性競爭”狀態(tài)的企業(yè)界的生產。《緊急銀行法》涉及金融秩序的調整,故A項錯誤;《全國工業(yè)復興法》調節(jié)勞資關系,以此來恢復“自我毀滅性競爭”狀態(tài)的企業(yè)界的生產,故B項正確;《全國勞工關系法》主要是為了保護勞工的利益,故 C項錯誤;《社會保險法》主要是對社會財富分配進行干預,故D項錯誤。
9.美國國會于1936年通過《土壤保持和作物調配法》,規(guī)定給土地休耕的農場主休耕補
9、貼,換得他們放棄種植,削減糧食生產。這反映出羅斯福政府( )
A.保護環(huán)境以維護生態(tài)平衡 B.用行政的手段調控市場
C.補貼農業(yè)以恢復金融信用 D.以工代賑創(chuàng)造就業(yè)崗位
解析:選B 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為了緩解經濟危機,并非僅僅為保護環(huán)境,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中通過法律的形式要求農場主退耕休耕,并且由政府發(fā)給補貼,體現了國家干預的特點,故B項正確;恢復金融信用主要是通過整頓銀行,不是補貼農業(yè),故C項錯誤;材料中并未涉及以工代賑,故D項錯誤。
10.下圖所示情景反映了羅斯福新政的某項措施,該措施是( )
A.整頓財政金融 B.進行社會立法
C.調節(jié)農業(yè)生產 D.實行以工
10、代賑
解析:選D 羅斯福采取修建公共工程,通過提供就業(yè)進行社會救濟的以工代賑措施,與材料相符,故D項正確。
11.1933年12月,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舉行的第七次泛美會議上,美國國務卿赫爾代表羅斯福政府首次簽字同意美洲各國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表示要放棄對美洲各國的“干涉權”。到1939年底,美國已同十一個拉美國家簽訂了貿易互惠協定。美國對拉美的“睦鄰政策”( )
A.使美國不再干涉拉美內政
B.有利于緩解美國的經濟危機
C.表明美洲經濟一體化形成
D.為北美自由貿易區(qū)奠定基礎
解析:選B A項表述與歷史事實不符,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1933年……到1939年底,美國已同十
11、一個拉美國家簽訂了貿易互惠協定”,結合所學,與1929~1933年經濟危機時間相符,簽訂互惠協定,有利于增加美國出口,故B項正確;美洲目前尚未實現經濟一體化,故C項錯誤;北美自由貿易區(qū)僅涉及美、加、墨三國,故D項錯誤。
12.自由主義者洛克騰堡指出:“羅斯福新政增強了自稱為千百萬人說話、但有時只代表一個很少的利益集團的權力。它沒有找出一條保護沒有這種發(fā)言人的人民的道路,也沒有引申出一種令人滿意的懲戒利益集團的方法,仍然是一種半途革命?!睂Υ死斫庹_的是( )
A.新政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B.肯定羅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國經濟
C.新政沒有改變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D.批評羅斯福擴大了聯邦政
12、府權力
解析:選C 根據題干信息可以得出自由主義者洛克騰堡要表達的是新政沒有改變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新政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不符合題意,故A項錯誤,C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涉及羅斯福新政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故B項錯誤;批評羅斯福擴大了聯邦政府權力與題意不符,故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
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29年危機爆發(fā)三周后,胡佛要求國會通過降低所得稅的法令希望能減輕農民的負擔……他相信面對災難,聯邦政府要有所作為,但聯邦政府的作為應該是有限的。因為地方政府、企業(yè)和民眾都是可以自救的,政府應該是最后一個介入者,也應該是最謹慎的介入
13、者……胡佛拒絕利用大蕭條讓華盛頓變成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群,因為那個將侵蝕美國的立國原則?!麍远ǖ卣J為任何政府的大規(guī)模干預行為都與美國制度的傳統相抵觸。
——摘編自李海青《不可不知的美國歷史》
材料二 這一法案(指《農業(yè)調整法》)在國會討論時引起了激烈的爭論。F.布里頓在眾議院叫嚷:“國會審議的立法草案比蘇俄現行的任何法律更加布爾什維克化?!?
1936 年,羅斯福在對前期“新政”作總結時指出:“我們美國正在打一場偉大而成功的戰(zhàn)爭。這不僅是一種反對匱乏、貧窮與經濟不景氣的戰(zhàn)爭,而且更是一種爭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戰(zhàn)爭?!?
——摘編自郝承敦《西方向東方借鑒的發(fā)軔》
(1)根據材料一,概括胡佛
14、經濟政策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分)
(2)結合《農業(yè)調整法》內容指出該法案在國會引起爭議的原因。綜上所述指出胡佛和羅斯福制定經濟政策的根本出發(fā)點。(15分)
解析:第(1)問第一小問,據材料一“聯邦政府要有所作為,但聯邦政府的作為應該是有限的”得出對經濟進行有限的國家干預。第二小問,據材料一后兩個省略號前后的信息分層概括即可。第(2)問第一小問,結合有關《農業(yè)調整法》的內容及材料二的第一段話分析;第二小問,據材料一“他堅定地認為任何政府的大規(guī)模干預行為都與美國制度的傳統相抵觸”和材料二“更是一種爭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戰(zhàn)爭”分析可知,維護美國的立國原則和民主制度是其共同出發(fā)點。
15、答案:(1)特點:對經濟進行有限的國家干預。原因:一方面面對1929年經濟大危機需要國家干預經濟;另一方面胡佛相信地方政府、企業(yè)和民眾可以自救,同時他認為過度的國家干預會破壞美國的立國原則和民主制度,所以他認為國家干預必須是有限度的。
(2)原因:《農業(yè)調整法》提出成立農業(yè)調整署調控市場,并規(guī)定農民減耕減產并給予補貼。這反映政府用行政手段調節(jié)農業(yè)生產,帶有典型的計劃特色,而計劃經濟在當時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的經濟特征,所以《農業(yè)調整法》遭到了部分國會議員的反對。出發(fā)點:維護美國的立國原則和民主制度。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tài),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fā)揮出來以
16、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結合材料及世界史的知識,圍繞“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調整對生產力發(fā)展的促進作用”自行擬定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12分)
解析:選取資本主義制度自我調整的史實,例如羅斯福新政對生產力發(fā)展起促進作用為具體論題,結合所學相關史實從背景、內容、影響等方面加以闡述。
答案:示例一
論題:壟斷組織的形成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
闡述: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伴隨著大工業(yè)的發(fā)展,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和資本高度
17、集中,產生了壟斷組織。壟斷組織控制著某一個或幾個部門商品的生產、價格和市場,賺取高額利潤。壟斷組織的出現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能夠減少單個資本家生產的無計劃性,推進了大工業(yè)發(fā)展的進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
示例二
論題:羅斯福新政推動了生產力的發(fā)展
闡述: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沉重打擊了美國經濟,使人們認識到放任自由的經濟思想已經不合時宜。羅斯福新政以國家干預經濟為基本特征,在金融、工農業(yè)生產、就業(yè)和社會保障等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新政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對此后許多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和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