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 建構(gòu)精神家園 10.2 蘇武傳課件 魯人版必修4.ppt
蘇武傳,資源助讀,知識整合,一、作者簡介班固像班固(3292),字孟堅,東漢史學家、文學家。東漢安陵(今陜西咸陽)人。后漢書班固傳稱他“年九歲,能屬文誦詩賦,及長,遂博貫載籍,九流百家之言,無不窮究。所學無常師,不為章句,舉大義而已”。,資源助讀,知識整合,其父班彪曾續(xù)司馬遷史記作史記后傳,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繼承父業(yè),在后傳基礎(chǔ)上,進一步廣搜材料,編寫漢書。后因有人向漢明帝誣告他篡改國史,被捕入獄。其弟班超上書解釋,始得獲釋,被任命為蘭臺令史,經(jīng)過二十多年努力,寫成了漢書。班固還擅長作賦,撰有兩都賦幽通賦等。漢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隨竇憲出征匈奴,不久竇憲因“謀反案”被誅,班固也受牽連被捕,死于獄中。,資源助讀,知識整合,二、作品背景匈奴民族,興起于戰(zhàn)國時期,強盛于秦末漢初。秦漢之際,匈奴貴族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勢力范圍不斷擴大。文、景時代,漢王朝采取與匈奴和親政策來加強漢匈民族聯(lián)系。武帝時,漢王朝力量逐漸增強,多次與匈奴作戰(zhàn),取得了幾次勝利后,轉(zhuǎn)而重視結(jié)盟,希望解除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恰好匈奴單于有意示好,漢朝也想趁機和解,于是派蘇武出使與匈奴修好。,資源助讀,知識整合,三、相關(guān)常識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漢書是繼史記之后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事。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余萬字。,資源助讀,知識整合,一、讀準字音,資源助讀,知識整合,二、辨識通假,資源助讀,知識整合,三、一詞多義,資源助讀,知識整合,資源助讀,知識整合,資源助讀,知識整合,四、古今異義,資源助讀,知識整合,資源助讀,知識整合,五、詞類活用,資源助讀,知識整合,資源助讀,知識整合,六、特殊句式(1)漢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斷句)(2)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后置句)(3)見犯乃死,重負國(被動句)(4)為降虜于蠻夷(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5)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被動句,定語后置句)(6)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資源助讀,知識整合,七、名句積累(1)武謂惠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2)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女為見?(3)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亡所恨。(4)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5)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班固漢書東方朔傳)(6)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班固漢書枚乘傳),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一、理清文章思路,二、說說文章主旨本文集中敘寫了蘇武在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間的事跡,頌揚了他在敵人面前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饑寒壓不倒,私情無所動的浩然正氣,充分肯定了他堅毅忠貞、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jié)。,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任務一】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分析人物形象1.蘇武是在什么情況下出使匈奴的?提示:在連年的戰(zhàn)爭之后,且鞮侯送回漢朝的使臣,漢武帝準備禮待單于的情況下,蘇武出使匈奴。2.文中匈奴的招降有幾次?各運用什么方法?提示:有三次。第一次匈奴讓衛(wèi)律勸降,被蘇武斥退;第二次用艱苦的環(huán)境折磨,蘇武臥冰餐雪,持節(jié)不改;第三次讓李陵勸降,遭蘇武駁斥。,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3.對于衛(wèi)律和李陵的勸降,蘇武的回答在措辭和態(tài)度上有什么不同?提示:面對不可一世的衛(wèi)律,蘇武正氣凜然、怒目呵斥,措辭堅決,與對方進行激烈的斗爭。而面對李陵時,蘇武一方面有悲在心,為故友感到惋惜,措辭較柔和;另一方面堅持心中的原則,在投降問題上說話斬釘截鐵、毫不退讓。4.本文塑造了一個怎樣的蘇武形象?簡要談談你的理解。提示:蘇武有清醒的外交意識,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對威逼利誘堅貞不二,長達十九年守節(jié)不移,表現(xiàn)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jié)。,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5.蘇武入胡遭遇變故曾兩度欲引刀自決,后來被困地窖、牧羊北海時卻又千方百計要活下去。這前后不一的做法是否矛盾?會不會影響他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提示:不矛盾,也不會影響蘇武的形象。引刀自絕是表示堅決不投降的決心,維護尊嚴;堅強地活下去是打消匈奴摧毀其肉體、征服其意志的念頭,同樣是在維護自己尊嚴。,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任務二】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1.課文在寫人時,有詳有略。本文主人公是誰?哪些人物寫得詳細?哪些人物寫得簡略?提示:,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2.本文是如何運用對比映襯手法來塑造蘇武這一形象的?提示:,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3.作者是如何運用環(huán)境描寫蘇武這一形象的?提示:蘇武留匈奴十九年,經(jīng)歷坎坷曲折。作者抓住蘇武經(jīng)歷中的關(guān)鍵之處,運用典型環(huán)境,使蘇武這個人物躍然紙上。蘇武出使匈奴,因突發(fā)事變,被幽禁。在他的周圍,有操著生殺予奪之權(quán)的單于和衛(wèi)律的屠刀,有貪生怕死的副使張勝的屈降,有曾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聲淚俱下的勸降。而在冰天雪地“廩食不至”的北海牧羊,更是欲將蘇武置于死地。這些典型環(huán)境,把蘇武這個人物推到了矛盾斗爭的風口浪尖上,讓人物一展風采。,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真正值得提倡的忠誠,就是要忠誠于明君(因為明君善治國),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從君主,為君主作無謂的犧牲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愚忠”。你認為蘇武的忠誠是愚忠嗎?提示:,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官至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其子弟可任為郎。蘇武的父親蘇建曾為代郡太守,以功封平陵侯,所以蘇武享受這種待遇。兄弟并為郎:哥哥和弟弟一道做郎官。兄弟,指蘇武的哥哥蘇嘉和弟弟蘇賢。郎,官名,皇帝的近侍。稍:逐漸地。栘(y):漢宮中的園名。連伐胡:接連地討伐匈奴。窺觀:,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其義:贊賞他的道義。中郎將:官名。持節(jié):手拿旄節(jié)。節(jié),使者所持的一種信物,也稱“旄節(jié)”。賂:贈送。假吏:指代理的屬吏。募士斥候:招募人充當士兵和斥候。斥候,偵察敵情的人。俱:一起,一同。“俱”后省略動詞謂,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初讀整體感知,再讀細節(jié)揣摩,三讀重難探究,四譯文白對譯,技法借鑒,主題閱讀,古今異義詞的辨析技巧技法指導當閱讀古詩文遇到與現(xiàn)代漢語的書寫形式一模一樣的雙音節(jié)詞語時,如不稍作辨析,易混淆古今詞義,造成誤解,從而偏離文意,不能準確理解文章內(nèi)容。對于容易混淆的古今同形異義的雙音節(jié)詞語,下面介紹三種辨析方法來區(qū)分古今詞義的差異。,技法借鑒,主題閱讀,一、利用朗讀時語音的不同或停頓詞是音義結(jié)合的產(chǎn)物,一個詞的詞義和語音之間是有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的。一個詞的語音不同,這個詞所表示的詞義也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朗讀時語音的不同來判斷詞義間的差異。用朗讀時語音的停頓,可以把詞跟詞的界限劃分開來,以此來判斷詞與詞之間的意義的差異。例如:鴻門宴:“從此道至吾軍。”“從此”在句中并不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從這個時候起”的意思,“從此”是介詞“從”+代詞“此”,意為“從,這”,朗讀時應在“從”后有一個簡單的停頓“從/此道至吾軍”。,技法借鑒,主題閱讀,二、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對于一些古今詞義差異特別大的詞語,或是古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經(jīng)消亡的詞語,應該利用上下文語境來確定它的詞義。例如:孔雀東南飛:“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薄翱蓱z”是一個形容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思是值得憐憫,根據(jù)上下文,用現(xiàn)代漢語的詞義理解此句,句意不通。這句話是焦仲卿的母親所說,她在勸焦仲卿速遣劉蘭芝,娶東家女為妻,因此,“可憐”是用于形容東家女的,在此處是“可愛”之意。,技法借鑒,主題閱讀,三、比較互證法運用詞義本身的內(nèi)在規(guī)律,通過詞與詞之間意義的關(guān)系和多義詞諸義項的關(guān)系對比,較其異,證其同,達到探求和判定詞義的目的,這種訓詁方法,可以稱作“比較互證”。有些古今同形異義的雙音節(jié)詞語,課本中并未加注釋的,這些詞用現(xiàn)代漢語的意思去理解似乎也說得通,但細敲之下,卻發(fā)現(xiàn)不然。,技法借鑒,主題閱讀,對點小練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異義詞,并指出在句中的意思。1.先帝不以臣卑鄙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3.若舍鄭以為東道主4.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參考答案:1.卑鄙:身份低微,出身低下。2.妻子:妻子兒女。3.東道主: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4.行李:出使的人。5.夫人:那人,指秦穆公。,技法借鑒,主題閱讀,時窮節(jié)乃現(xiàn)名句誦讀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陶淵明讀)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駱賓王在獄詠蟬)門前萬事不掛眼,頭雖長低氣不屈。(蘇軾戲子由)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菊花)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于謙石灰吟)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技法借鑒,主題閱讀,素材趣讀1.蘇武出使匈奴時,因隨行人員參與了匈奴人的叛亂而被扣留。危難之中,蘇武處處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利益,抱定必死的決心,決不屈節(jié)辱命。在受審時,他即以自刎來避免受辱。面對衛(wèi)律的威脅利誘,他先是巋然不動,后來則直言怒斥,更以兩國安危責之。在匈奴將他置于凍餓之境時,蘇武仍然沒有屈服,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依然“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漢朝的使者。蘇武憑借頑強的意志和信念,在大漢的史書上書寫下了不屈的堅貞氣節(jié)。2.1940年初,楊靖宇率領(lǐng)東北抗日聯(lián)軍與40萬日寇作戰(zhàn),頑強抵抗,身負重傷,寧死不屈,壯烈犧牲。楊將軍死后,日本人剖開他的遺體,想看看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上是什么讓抗日聯(lián)軍頑強抵抗、不屈不撓。結(jié)果,他們在楊靖宇的胃里看到的是野草、樹皮和棉絮。其實,他們還看到了中國人民抵御外侮的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