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民事訴訟模式的定位與改革.doc
當前我國民事訴訟模式的定位與改革 【內容摘要】 民事訴訟模式,是對特定民事訴訟體制基本特征的綜合論述,是關于訴訟主體在訴訟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關系的基本概括。國家如何處理當事人訴訟權與法院審判權的關系,其核心在于把訴訟的主導權交給當事人還是交給法院。以此為標準,將民事訴訟模式分為兩種基本類型當事人主義與職權主義。本文通過考察和比較,闡明各種訴訟模式的特點和區(qū)別,分析兩種訴訟模式的優(yōu)劣,借鑒優(yōu)秀訴訟模式的先進之處,推動訴訟模式的改革,構建和完善我國的民事訴訟模式。全文共約9000字。 民事訴訟模式是民事訴訟活動中,關于法官、各方當事人的地位及相互關系的制度安排,這種制度安排具有標準性、可供參照性特征的固定形式。民事訴訟模式是長期司法活動的結晶,它代表著不同的體系、國家或地區(qū)不同的司法理念和司法風格。同時,民事訴訟模式又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變革更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民事訴訟模式方面的探索和改革,成就顯著。然而,現行的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也存在著諸多的缺陷和弊端。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戰(zhàn)略下,改革和完善現行民事訴訟模式,構建體現和諧司法價值要求的新的民事訴訟模式成為必然。 一、民事訴訟模式的界定 我國學者關于訴訟模式的界定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本質屬性說。這種觀點認為,模式是能夠反映某一事物本質屬性的抽象化樣式,是指某一系統(tǒng)的結構狀態(tài)或過程狀態(tài)經過簡化、抽象所形成的樣式,它是對某類事物或行為特征的概括或抽象。二是訴訟地位及法律關系說,并將模式與形式、結構、構造視為具有相同的含義。認為模式是對一定事物的內部各個要素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的描述。筆者以為,民事訴訟模式是對特定或某一類民事訴訟體制基本特征的揭示。也即法院與當事人在訴訟中的相互關系,或者說是法院與當事人之間訴訟權限的配置關系模式。訴訟模式的基本構成要素包括:(1)主體要素,即當事人與法院。(2)訴訟權限的配置。民事訴訟模式實質上表達的是法院與當事人之間訴訟權限的配置關系,不同的配置關系構成不同的訴訟模式。 二、民事訴訟兩大模式比較職權主義與當事人主義 (一)民事訴訟中兩大模式的含義 從宏觀的角度看,民事訴訟理論界對民事訴訟模式的分類,基本上認同當事人主義與職權主義的二分法,但對哪些國家的民事訴訟制度屬于當事人主義,哪些國家的屬于職權主義,則存在分歧,張衛(wèi)平還進一步將當事人主義劃分為英美型當事人主義與大陸型當事人主義。對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和大陸型訴訟模式的劃分,主要是依據法院與當事人之間在民事訴訟中的權限而確定的。 1、當事人主義 所謂當事人主義,英語的表述為“Adversary system”,是指在民事糾紛的解決中,訴訟請求的確定、訴訟資料的提出和證據的收集和證明主要由當事人負責。該原則要求當事人(1)提起訴訟;(2)確定爭點;(3)提出證據給法院等。在當事人主義下,當事人甚至對法律的適用都有選擇的權利,而且,由于證據及訴訟資料的收集及提出也由當事人負責,所以也可以說發(fā)現真實的主要責任也在當事人,而在當事人主義支配下的傳統(tǒng)英美法系民事訴訟中,法官處于順應性的地位,尊重當事人的意志,不作干預。 2、職權主義的含義 職權主義是指法院在訴訟程序中擁有主導權。該原則可分為職權進行主義和職權探知主義兩個方面的內容。與當事人主義相對,職權主義是指在民事訴訟中,程序的進行以及訴訟資料、證據的收集等全部由法院為之。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民事訴訟模式屬于職權主義。在資產階級革命以前,歐美各國的民事訴訟普遍貫徹實施的就是職權主義,資產階級革命后一度改行當事人主義。在19世紀的產業(yè)革命浪潮中,以至整個20世紀,各國在修改民事訴訟法時又加強了職權主義的色彩。 (二)當事人主義和職權主義的成因 1、當事人主義的成因 在民事訴訟法典中首先確立當事人主義的當屬1806年制定的法國民事訴訟法典。1877年德國民事訴訟法典和1891年日本民事訴訟法典等都確立了當事人主義。作為開山鼻祖的法國民事訴訟法典在制定時,當時的訴訟理念認為,民事訴訟是涉及私人利益的糾紛,故運作訴訟和訴訟程序進行的主導權應該由當事人擁有,法院及法官在訴訟中只是嚴格的中立者,只能就事實問題作出法律上的判斷。這種被稱為自由主義訴訟觀的思想,在法國民事訴訟法典制定后,與自然法思想、社會契約說以及經濟自由放任思想匯合,在排除國家對市民社會干預的運動過程中形成了糾紛解決的當事人主義優(yōu)越的浪潮。此外,還有學者論述道:當事人主義的成因還有更深的層次,這就是私權自治原則和市場經濟的影響。從私法自治原則的角度來說,私法自治與法國民訴法典中所表現出來的自由主義訴訟觀是相互關聯的。由于民事糾紛起因于民事權利義務的爭執(zhí),便要求貫徹調整私法的原則,國家的干預必然會破壞當事人之間建立在私法基礎上的平等關系,不利于糾紛的解決。而從市場經濟的關系來說,由于國家在市場經濟中的定位為只是對經濟實行宏觀調控,并不直接干預社會生活。因此,反映在民事訴訟中,代表國家的法院只能是居中裁判。 2、職權主義的成因 職權主義民事訴訟法典的典型代表是1895年制定的奧地利民事訴訟法。后來,一些原先采當事人主義的國家如法國等也轉而采取職權主義。德國1976年民事訴訟簡化法也有此傾向。更令人深思的是,1991年美國司法制度改革法和1995-1996年英國沃爾夫勛爵組成的司法改革小組擬訂的方案也對英美法官在民事訴訟程序中的超然地位進行了反省,強調了法官對程序的干預。 為什么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期,職權主義在民事訴訟中得以盛行呢?究其根源主要有二:一是當事人主義支配下的訴訟程序,由于當事人肆意操作訴訟程序,造成了審判遲延、程序復雜以及費用增加等令人不快的后果;二是作為當事人主義基礎的自由主義思想,隨著19世紀末產業(yè)革命的興起,城市化和大規(guī)模化的糾紛解決,以至不能再任由當事人主宰訴訟程序來完成,為了迅速且經濟地解決民事糾紛,各國才開始強化了民事訴訟中的法院職權。不過,盡管在18-20世紀,各國民事訴訟出現了當事人主義向職權主義的過渡,但并不意味著各國的歷史背景是相同的。由于文化歷史背景以及當時各國政治、經濟狀況的不同,都會導致當事人主義和職權主義在各自民事訴訟制度中的表現形式和內涵的差異。 三、我國民事訴訟模式的沿革 (一)民事訴訟法(試行)1982年3月8日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根據試行法,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界認為,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在訴訟過程中,始終起者主導作用,對訴訟的開始、發(fā)展和終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這是一部超職權主義的訴訟模式,法院的權力被極端強化了。我國民事訴訟法(試行)的超職權主義傾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法院包攬證據的收集調查任務,當事人舉證成為一紙空文,重視調查研究被不加懷疑地作為法院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而加以提倡。第二 ,法院的裁決可以不限于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法院可以主動通知或追加原告沒有提出訴追的人作為第三人或共同被告,第二審法院全面審查第一審法院的裁判,不受上訴范圍的限制。第三,實行變相的強制調解,其調解方式包括久調不判,背靠背說服等,常用語是:“就是下了判決也執(zhí)行不了”,“如果判決其結果還不如調解”等等。第四,法院對當事人的一切處分行為實行干預,當事人撤訴、和解、變更或增加訴訟請求、承諾等都要經過法院的審查承認方為有效。第五,某些訴訟程序的啟動和終結,法院可依職權為之。如訴訟保全、先行給付和再審程序等。第六,庭審方式具有明顯的糾問痕跡,法庭調查和辯論的內容、順序起止和方法等均由法院主持。事實證明,超職權主義反映了法院與當事人之間關系的偏失,存在著較多的危害,容易導致訴訟不公正。1.損害訴訟的民主性。2.助長法官專橫,有損法院形象。3.不利于案件事實的調查認定。4.降低訴訟效率。超職權主義訴訟模式之所以形成,是由于有具備其生存的合適的土壤:1、歷史文化因素。中國封建社會歷史悠久,兩千多年的封建法制傳統(tǒng)的影響深遠,行政與司法合一,刑、民訴訟不分,司法專橫,以官為貴是這一傳統(tǒng)的重要內容,如果說隨著封建社會的滅亡,與其相隨的封建法制從總體上說也已被打破,那么作為一種文化傳統(tǒng),它對人們心理意識的影響卻是牢固的。2、政治因素.我國的司法制度受前蘇聯的影響頗大,前蘇聯建立了一套有別于與資本主義的法律制度,1923年蘇聯制定了民事訴訟法典,該法典是以超職權主義的形態(tài)出現的,國家干預顯示了其重要特征。3、經濟因素。我國的司法制度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的,長期以來的計劃經濟體制是民事訴訟中奉行職權主義的土壤。計劃經濟體制的基本特點是管理權限的高度集中。國家對經濟的管理主要通過行政機構和行政指令進行。在這種體制下,一旦產生經濟糾紛,與其說是具體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爭議,不如說是國家經濟計劃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對其加以解決就是目的,怎樣解決即解決的手段并不重要??梢哉f強調法院的權力而淡化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當然產物。 (二)民事訴訟法比較198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與199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不難發(fā)現現行法中規(guī)定的法院職權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弱化,當事人的權利受到了更多重視。這一變化的影響不容忽視,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民事訴訟機制的轉換。職權弱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縮小法院依職權收集、調查證據的范圍,加重當事人的舉證責任。民事訴訟法試行第56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的程序,全面、客觀地收集和調查證據?!爆F行法第64條第二款規(guī)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收集。”這一規(guī)定加重了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將法院的主要職責定為審查核實證據,而不是調查收集證據。2、強調法院調解以當事人自愿為前提,從而以“自愿調解制”取代“職權調解制”。民訴法試行第97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能夠調解的,應當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進行調解,促使當事人互相諒解,達成協議?!爆F行法第9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钡?8條規(guī)定:“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愿,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憋@然這里強調了當事人的自愿性。3、縮小法院對財產保全的職權裁定范圍,強化當事人申請的作用。民訴法試行第92條第1款規(guī)定:“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zhí)行或者難以執(zhí)行的案件,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裁定作出財產保全措施?!痹谶@里兩部法的規(guī)定不同之處不僅在于將“訴訟保全”改稱為“財產保全”,更在于前者將依申請進行保全與依職權進行保全并列對待;后者將依職權財產保全限于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情況下進行。4、將當事人申請作為裁定先予執(zhí)行的必要條件,取消職權裁定。對于追索贍養(yǎng)費、撫養(yǎng)費、撫恤金的、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民訴法試行法第95條規(guī)定:“必要時可以書面裁定先行給付,并立即執(zhí)行”。現行法第97條規(guī)定“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zhí)行?!焙唵伪容^即可看出,現行法將申請先予執(zhí)行作為當事人的權利,從而弱化了法院的職權。5、二審審查范圍由全面的職權審查改為限于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法律。試行第149條規(guī)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必須全面審查第一審人民法院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不受上訴范圍的限制?!爆F行民訴法第151條規(guī)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縮小法院職權移送的案件范圍,強化當事人申請的作用。試行第16章的標題為“執(zhí)行的移送和申請”,第166條規(guī)定:“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定、判決、調解協議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zhí)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由審判員移送執(zhí)行員執(zhí)行,對方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由此可見,執(zhí)行程序的開始以職權移送為優(yōu)先,當事人只是“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而已。現行法第216條規(guī)定:“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币来艘?guī)定,執(zhí)行程序的發(fā)生,以當事人的申請為原則,以職權移送為例外,這就強調了當事人意思表示在執(zhí)行程序中的作用。此外,現行法方面增設了當事人協議管轄制度,強化了當事人合意對確定法院管轄的作用。民訴訟法多方面的修改,體現了法院職權的弱化。其集中的、概括性的體現是民事訴訟法任務的改變。試行法第2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國家、集體和個人的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現行法第2條增加了“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一句。兩部法相比,前者是將人民法院作為唯一的主體,而后者則將當事人和法院同時作為主體,當事人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一定的重視,盡管還很不充分。(三)現行訴訟法的司法解釋進入九十年代中期,隨著新形勢的發(fā)展,最高人民法院結合實際情況,對民事訴訟法進行了大量的司法解釋。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guī)定(簡稱審改規(guī)定)、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簡稱證據規(guī)定)等,這些司法解釋進一步削弱了法院職權,主要表現在進一步縮小法院依職權收集、調查證據的范圍,強化當事人申請的作用。民訴法第64條第2款規(guī)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審改規(guī)定第3條第1款規(guī)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并已提出調取證據的申請和證據線索的”證據由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規(guī)定第1章第3條第2款規(guī)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钡?章第16條“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依當事人的申請進行。”顯然這些司法解釋強化了當事人申請的作用。 四、我國民事訴訟模式的選擇我國理論界目前有幾種訴訟模式,如協同主義訴訟模式、結合主義模式,筆者認為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和諧主義應作為現代司法的價值追求,其必然反映在民事訴訟制度中,應成為民事訴訟模式的價值基礎。首先,和諧主義司法為民事訴訟模式的構建提供目標指引。民事訴訟的目的是構建民事訴訟模式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在和諧主義要求下,實現司法過程和諧和司法結果和諧成為民事訴訟模式追求的最重要的價值目標。為此,和諧主義必將成為民事訴訟模式構建中重要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其次,和諧主義司法為民事訴訟模式具體制度的價值參照。在民事訴訟模式的每一項制度的安排和設計中,都必須以和諧司法價值為參照。從制度的目的到制度的效果,從制度的機能到制度運行都要“考慮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的減少不和諧因素”。第三,和諧主義是檢驗民事訴訟模式有效性的價值尺度。民事訴訟模式的整體機制功效如何?某一單項制度在民事訴訟模式制度體系之中關系如何?和諧主義是檢驗的價值尺度。凡不能實現司法結果和諧的訴訟模式是失敗的模式,凡不能有效推動審判活動公正高效順利的進行,不能實現司法過程和諧的制度設計都是失敗的制度設計。第四,和諧主義是民事訴訟模式改革發(fā)展的內在動因。社會和諧是動態(tài)和諧,和諧司法的內涵也隨著社會和諧的發(fā)展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和諧司法的價值要求民事訴訟制度也不斷的變革發(fā)展,以適應新的形勢。由此,和諧主義必然成為民事訴訟模式改革發(fā)展的推動力量和價值目標。 雖然我國訴訟法進一步完善及法院職權再次弱化,但從根本上說我國訴訟模式依然屬于職權主義。我國現行的訴訟模式與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訴訟的特性、程序公正的實現不是很一致,需要改革和完善。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是以自由主義理念為基礎,以當事人意思自治和處分權為訴訟模式進行構建的,并衍生著絕對化的傾向。而職權主義訴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對當事人基本權利的漠視,與當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不相適應。在程序主體地位的確立、訴訟民主化和現代化、以及個人利益的要求和職權主義訴訟模式所追求的目的之間存在很大沖突。過于強調當事人主義會導致訴訟的遲延,增加訴訟成本,從而造成訴訟實質上的不公正;而過分強調職權主義,雖然能夠克服上述不足,但隨之產生的法官中立性問題無法解決。當事人主義和職權主義訴訟模式不能適應中國轉型時期社會糾紛解決的特殊需要。因此,我國訴訟模式轉換的基本方向應當是構建和諧主義訴訟模式。從終極目標來講,我國應在充分考量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和職權主義訴訟模式的優(yōu)缺性后,依據我國訴訟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和完善溶入了中國本土文化理念在內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訴訟模式。 五、如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和諧主義訴訟模式 訴訟模式轉型是完善我國訴訟立法,優(yōu)化訴訟制度的一項重要任務。和諧主義訴訟模式從訴訟理念、制度的設計到主體的行為規(guī)范,以至訴訟的結果等都要考慮最大限度地增加公平正義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公平、不正義因素。從目的上說,和諧主義訴訟模式是一種恢復性司法,不僅要求在法律程序上解決糾紛,而且追求從產生它的環(huán)境中徹底消除糾紛,讓社會關系恢復到或者達到一種真正的和諧狀態(tài)。和諧主義訴訟模式代表的是一種新型的公平正義觀,它體現了雙方訴訟地位的實質性公平和當事人的真正自由,追求司法和諧。和諧主義訴訟模式運作的基本機制是訴訟是法官與當事人共同協調配合運行的作業(yè),他們之間應是在平等的前提下的互動與協作;是訴訟參加者(含法院在內的)相互之間平等自主的充分交流、協商與溝通。 和諧主義訴訟模式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是:以人為本,和諧訴訟;訴審協調,和而不同;誠信盡責,協同推進;援弱濟困,實質平等;繁簡得當,方便有效;調判相宜,勝敗皆明;公正權威,案結事了;縱橫規(guī)范,多元銜接;社會正義,回歸和諧。一句話,和諧主義訴訟模式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在司法上追求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從宏觀上說,我國和諧主義訴訟的內容主要有:第一,辯論原則中應包含法院必須以當事人主張的事實為裁判依據的辯論原則。處分原則應為當事人有完全的處分原則;第二,更大范圍和程度上保障當事人可協議選擇訴訟的管轄法院;第三,法院審理裁判范圍嚴格限制在當事人訴訟請求之內;第四,當事人撤銷訴訟不需法院許可即可進行;第五,法院無權直接追加當事人; 第六,弱化法官庭審中的控制地位,強化當事人在舉證、質證、辯論上的主導性。第七,對再審制度,要求只有在當事人不具備提起再審之訴的條件而又提出申訴的前提下才可由法院或檢察院依職權進行再審; 構建和諧主義訴訟模式基本要求有: 首先,要從和諧主義訴訟理念出發(fā),構建訴訟的基本原則體系。確立當事人訴訟地位平等原則、處分原則、辯論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在訴訟中的基礎性原則地位,并將其作為構建和諧主義訴訟模式基本原則。 其次,是強化當事人訴訟主體地位,形成科學合理的案件事實探明機制。充分肯定和保護當事人的自治性和主體性,在訴訟中尊重當事人的意愿和選擇,保障當事人在案件事實方面的最終決定權。嚴格法院職權調查證據制度,完善法院對案件事實的釋明制度。 最后,是法院在判決中要注重說理,法律觀點要公開透明并告知當事人,在實行法官獨立審慎辦案的前提下,要保障當事人在法律適用領域中的程序參與權和知情權。 在一定條件下的法院調查證據制度是和諧主義訴訟模式的一項重要制度。因為由當事人提供裁判所需要的訴訟資料雖然能夠增強當事人的訴訟主體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案件信息的最大化。但在有些情況下,當事人因種種原因無法向法院提供訴訟資料,如果完全將這些訴訟資料排除在裁判之外,很有可能會導致不公正的裁判結果。因此,在必要的條件和情況下,法院應當享有調查證據的職權,適當地為當事人提供一定的協助,以保障當事人能真正平等地享受司法正義。在一定條件下,法院有權向當事人和其他持有證據的人收集調查與案件有關的證據,當事人和其他人也有義務接受法官的調查,法院也有義務查明當事人陳述的事實和主張的真實性。 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從類型上區(qū)分了法院主動依職權調查證據和依當事人申請調查證據制度,并嚴格限定了各自的適用條件。在構建和諧主義訴訟模式時,可以吸收這些合理規(guī)定,同時應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以下內容:(1)法院調查證據的范圍應當嚴格限制在當事人提出的申請之內;(2)對涉及身份關系的證據,院可以主動調查證據,不受當事人證據主張范圍的限制;(3)應明確法院調查證據的法律效果,如果法院依職權未能收集到有關證據,應當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釋明制度是現代意義上訴訟中的一項重要制度,釋明制度的內容可以分為案件事實的釋明和法律問題的釋明。在案件事實的釋明上,法院不應僅僅接受和利用雙方當事人的陳述,而且應當督促雙方當事人使自己的陳述完整,以達到澄明案件事實情況的目的,即法院承擔對案件事實釋明的義務。法院在案件事實上的釋明,主要包括有關訴訟請求的釋明、有關事實主張的釋明和有關訴訟證據的釋明等。法律問題的釋明一般是指,法院如果將當事人未發(fā)覺的法律觀點作為判決的基礎時,或者法院所判明的法律觀點與當事人的理解和認識不一致時,應當向當事人釋明,與雙方當事人就法律適用、法律關系構成等問題進行充分討論,并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的機會。和諧主義訴訟模式同樣需要這一制度來妥善化解社會糾紛。釋明制度是指在訴訟過程中,法官應當通過適當的方式讓不明確的事項變得明確具體起來。一般情況下包括:當事人的陳述和主張有不明確的,法官應當促使其加以明確;當事人的聲明有不明確的和不適當的,法官應當通過一定的方式加以消除;當事人提供的訴訟資料不充分時,法官應當要求其補充等等 。 和諧主義訴訟模式之所以規(guī)定法律問題釋明制度,主要是考慮到,如果法院與當事人就法律觀點存在著認識差異,而不與當事人進行交流和討論,那么當事人就無法提出與法院法律觀點相對應的訴訟資料,當法院依據當事人未曾預料的法律觀點作出裁判時,就會給當事人以意外的打擊。當事人就法律問題充分地表明自己的意見,進行辯論,既有利于防止突襲裁判,又能使審判獲得正當性。因此,釋明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吸收當事人對裁判的不滿情緒,促使社會糾紛以平和的方式妥善解決。 孟州市人民法院 民一庭 2009.7.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