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高考語文一輪 課時專練(十二) 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研讀

  • 資源ID:29618073       資源大小:59.51KB        全文頁數(shù):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15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微信開放平臺登錄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15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寶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高考語文一輪 課時專練(十二) 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研讀

2014高考語文一輪課時專練(四川專用)(十二)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研讀1閱讀下面的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孟子曰:“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1)下列對選段的分析概括,不符合選段觀點的一項是(3分)()A孔子以禮來規(guī)定仁,認為克制自己、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B孔子認為修養(yǎng)仁德,既在于自己的態(tài)度,也在于別人的幫助。C孟子認為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D孟子認為君子如能踐仁存禮,也就是一個懂得愛與敬的人。(2)結(jié)合上面選段,你認為孔子和孟子在“仁”和“禮”的關(guān)系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3分)答:_2閱讀下面兩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6分)哀公問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論語顏淵)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者耶?(戰(zhàn)國策趙威后問齊使)(1)從上述兩段文字中,找出基本思想相通的兩個句子。(2分)論語_戰(zhàn)國策_(2)這兩段文字體現(xiàn)了儒家怎樣的治國理念?請簡要加以分析。(4分)答:_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5分)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1)這段語錄講了君子的什么表現(xiàn)?(3分)答:_(2)你怎樣理解孔子在這里所講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含義?(2分)答:_4閱讀下面的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盡心上)注 由:仲由,字子路。求:冉求,字子有。赤:公西赤,字子華。兼人:好勇過人。財:同“材”。私淑艾:靠學問品德使人私下受到教誨。(1)請用以上選段的詞語填空。(2分)選段中,孟子把教育的方法概括為五種,從受教育者的角度來看,最需自主探究的一種是“_”;選段中,孔子教育學生的方法屬于孟子所說的“_”。(2)以上兩個選段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教育原則?請結(jié)合選段簡要說明。(4分)答:_5閱讀下面的論語孟子選段,完成問題。(6分)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孟子曰:“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盡心上)注 道:引導。齊:約束。格:正,合乎規(guī)矩。仁聲:行仁而獲得的聲望。(1)用原文詞語填空。(3分)儒家探討治國,首重王道、霸道之分,這里的“王道”即上述語段中孔子所言的“”和“”,也就是孟子所言的“”。(2)請結(jié)合以上文段,簡要分析一下“善政不如善教”的理由。(3分)答:_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6分)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論語子路)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1)“狂者”與“狷者”各是指什么樣的人?(4分)答:_(2)結(jié)合材料,談談孔子對“禮”與“和”關(guān)系的看法。(2分)答:_7閱讀下面的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孟子曰:“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盡心上)注 易:修治,耕種。田疇:已耕種的田地。(1)畫線處的句子運用了_方法,闡明了_的道理。(3分)(2)以上語段闡述了孟子對經(jīng)濟與道德關(guān)系的看法,這與他的“以義治國,何必言利”(孟子梁惠王上)的觀點矛盾嗎?為什么?(3分)答:_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6分)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顏淵)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視聽言動,人所同也。非禮勿視聽言動,便是天理;非禮而視聽言動,便是人欲。(朱熹)(1)在以上兩段材料中,孔子的話和朱熹的話有何聯(lián)系?請簡要闡述。(2分)答:_(2)對于孔子的“禮”和“仁”,你是怎樣理解的?請簡要談談你的看法。(4分)答:_9閱讀論語中的兩則文字,然后回答問題。(6分)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論語子路)(1)第則材料可概括出兩條四字成語,它們是_、_。(2分)(2)孔子為什么指責季氏?請用第則材料中的有關(guān)觀點加以解析。(4分)答:_10閱讀論語中的文字,然后回答問題。(5分)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論語先進)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1)在第二段材料中,孔子借用“風”與“草”的比喻,說明了什么道理?(請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答:_(2)孔子一方面強調(diào)“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號召自己的學生對求“鳴鼓而攻之”,這樣做是否自相矛盾?請對此談談你的看法。(3分)答:_課時作業(yè)(十二)1(1)B解析 “也在于別人的幫助”顯然不符合原文“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說法。(2)孔子認為,“仁”是內(nèi)在的,“禮”是外在的;“仁”是“禮”的基礎(chǔ),“禮”是“仁”的表現(xiàn)形式。(或仁比禮重要)(1分)孟子認為,“仁”和“禮”都是非常(同樣)重要的。只有把“仁”和“禮”存在心里,才能成為君子。(1分)(語言表達準確1分)解析 本題考查對作者觀點的概括和比較分析,有一定難度。題干中“在仁和禮的關(guān)系上”既是一種提示,更是一種限制,考生篩選原文關(guān)鍵語句時,只能以“仁”和“禮”作為條件,其他無關(guān)“仁”“禮”的觀點不能摻雜進來;同時,答題時,考生還要抓住“不同”的要求,只比較孔孟的區(qū)別,不能涉及相同點??鬃拥摹翱思簭投Y為仁”意思是說:達到“仁”的方法途徑是“復禮”;而孟子的“以禮存心”則把“禮”作為“仁”的一部分。參考譯文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于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難道還在于別人嗎?”孟子說:“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君子把仁保存在心里,把禮保存在心里。仁人愛人,有禮的人尊敬人。愛人的人,別人就一直愛他;尊敬人的人,別人就一直尊敬他?!?(1)百姓不足,君孰與不足?茍無民,何以有君?(2)這兩段文字體現(xiàn)了儒家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第一段文字,有若要求哀公施行“徹”制,減輕賦稅,真正為民著想,以百姓利益為根本出發(fā)點。第二段文字,把老百姓的利益看成是根本利益,只有老百姓好了,才有國君真正的好。否則,只能是舍本逐末。參考譯文哀公問有若道:“年歲荒歉,國用不足,有何辦法呀?”有若回答說:“何不只收十分抽一的田租呢?”哀公說:“十分抽二,我還感不足,怎可只收一份田租呢?”有若對道:“只要百姓都足了,君和誰不足呀?若使百姓都不足,君又和誰去足呀!”如果沒有年成,百姓憑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沒有百姓,大王又怎能面南稱尊?哪里有舍棄主要的而問次要的問題的呢?3(1)有智慧的人喜愛水,有仁德的人喜愛山。有智慧的人活躍,有仁德的人沉靜。有智慧的人快樂,有仁德的人長壽。有智慧的人認識和處理問題靈活迅捷而又變動自如,其特點有似于水;而有仁德的人堅守道義,穩(wěn)重安定有似于山,所以這里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2)“君子”達于修身的境界,做個好人;“圣人”則達于益眾的境界,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參考譯文孔子說:“聰明的人喜歡水,仁德的人喜歡山。聰明的人好動,仁德的人恬靜。聰明的人快樂,仁德的人長壽。”4(1)私淑艾答問(2)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對于“聞斯行諸”的問題,孔子根據(jù)冉有退讓和子路好勇的不同個性,分別給予鼓勵和壓制,體現(xiàn)了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概括2分,說明2分;意思答對即可)解析 第(1)題用填空的方式考查對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對應的是考試說明規(guī)定的“篩選”要求。第段中孟子的五種教育方法,前三種是從教育內(nèi)容的角度得出的分類,后兩種是從教育方式的角度劃分的,由于題干中有“從受教育者的角度”這一提示,答案顯然只能是后兩種。第(2)題考查對作者觀點的概括分析。答題時,首先要根據(jù)“教育原則”的提示,考慮孔孟思想中有關(guān)教育的內(nèi)容有哪些,再結(jié)合兩段的內(nèi)容,歸納答出“因材施教”;其次要注意分析說明的要求其實就是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舉例,也就是答出作者觀點得出的過程,對于語段而言,即要答出孔子是如何用不同的答案來教育個性不同的學生子路和冉有。參考譯文子路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有父兄在,怎么能聽到就行動起來呢?”冉有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聽到了就行動起來?!惫魅A說:“仲由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您回答說有父兄在;冉求也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您回答說聽到了就行動起來。我糊涂了,大膽地來問個明白?!笨鬃诱f:“冉求做事比較退縮,所以我鼓勵他;仲由好勇過人,所以我打壓他?!泵献诱f:“君子有五種教育的方法:有像及時雨滋潤點化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養(yǎng)才能的,有解答疑問的,有靠學問品德使人私下受到教誨的。這五種,就是君子施行教育的方法?!?(1)德禮善教(每處1分)(2)“善政”采用的是刑罰的手段,百姓害怕而不會自覺踐行;而“善教”采用的是教化的手段,既能提高百姓的道德修養(yǎng),讓百姓自覺遵守,又能得到百姓擁護。(大意對即可)解析 第(1)題考查篩選信息和理解內(nèi)容的能力??忌痤}時首先應理解“王道”的含義,推斷其意思是“仁政”,然后再根據(jù)題干的字數(shù)要求,從原文篩選關(guān)鍵詞語。第(2)題考查對材料內(nèi)容的分析。“善政不如善教”的主要理由是“得民”,而“得民”的具體表述則是“民畏之”“民愛之”以及“得民財”“得民心”的區(qū)別??忌痤}時,應注意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不能照搬原文。參考譯文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約束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guī)矩了?!泵献诱f:“仁德的言辭不如仁德的聲望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能獲得民心。良好的政治,百姓害怕(違背)它;良好的教育,百姓樂于接受它。良好的政治能聚斂到百姓的財富,良好的教育能贏得民心的擁護?!?(1)狂者:志向遠大而不切實際的人,富有進取之心;狷者:性情偏激而孤介自守的人,清高而不做壞事。(2)孔子認為,“禮”是方法手段,“和”是目的。“禮”的推行與運用要以“和”為原則。凡事都要講和諧,只是為“和”而“和”卻不受“禮”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參考譯文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只是按照義去做?!笨鬃诱f:“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與狂者、狷者相交往了??裾吒易鞲覟?,狷者對有些事是不肯干的。”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王的治國方法,先賢流傳下來的道理,最可貴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禮行事),無論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諧執(zhí)中的辦法去做,有時也會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而不依照禮制來節(jié)制,也是不可行的。”7(1)比喻(1分)糧食充足,百姓就會仁慈(2分)(2)不矛盾。(1分)孟子認為治理天下,是要讓百姓富裕,百姓富裕了,道德就會提高。(1分)孟子強調(diào)以義治國,并不是不講利,他反對的是唯利是圖,爭奪一己之私利。(1分)解析 第(1)題主要考查概括材料觀點。前一空格既考查了孟子文章的特色,也是對后一問的重要提示,可以引導考生從尋找比喻本體的角度去尋求答案。第(2)題考查對作者觀點的理解分析。由第(1)題答案和第(2)題題干可以推知,孟子在材料中的主要觀點是“民富則仁”。這一觀點不可能與“以義治國”矛盾,如果能理解這一點,結(jié)合文本略加分析即可。參考譯文孟子說:“讓百姓種好他們的地,減輕他們的賦稅,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按一定時節(jié)安排飲食,按禮的規(guī)定使用,財物就用不完了。百姓沒有水和火就無法生活,晚上敲人門戶求水討火,沒有人不給的。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糧食多得像水火。糧食多得像水火,那么老百姓哪還有不仁愛的呢?”8(1)孔子的話是朱熹的話的依據(jù),朱熹的話是孔子的話的解說,他認為孔子的“克己復禮”就是“存天理,滅人欲”。(2)“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禮是仁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的反映。當人的言行舉止都合乎禮,合乎義,這就是“仁”了。“禮”是“仁”的前提,“仁”是“禮”的必然。(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顏淵問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說:“努力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節(jié)的要求。如果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就可以達到所謂仁的境界了。這是要靠自己的,難道要靠別人嗎?”顏回又問:“那么請問具體有哪些例子???”孔子答道:“不符合禮的事,就不要去看;不符合禮的事,不要去聽;不符合禮的事,不要去說;不符合禮的事,更不要去做。”顏淵說:“我雖然愚鈍,也愿意照這些話去做?!惫餐娜魏问虑椋_的便是天理,錯誤的便是人欲。比如視聽言動,人人都共有的事。不符合行為規(guī)則就不要視聽言動,便是天理,不符合行為規(guī)則卻要視聽言動,便是人欲。9(1)名正言順、手足無措(不知所措)。(2)因為季氏超越等級享受歌舞(或季氏按天子的規(guī)模享受歌舞)??鬃又鲝埧思簭投Y,認為每個人都要按名分行事,就是要按規(guī)定的各個等級享受權(quán)利和履行義務,否則就會導致禮樂崩壞、刑罰不當、綱?;靵y,季氏的行為顯然已經(jīng)嚴重違反了孔子主張的“禮”,所以他要嚴厲指責季氏。參考譯文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八佾在庭院中奏樂舞蹈,如果這都可以容忍,那還有什么不可容忍呢?”子路說:“衛(wèi)君等待老師去治理國政,老師打算先從哪兒入手呢?”孔子說:“必須辨正名稱!”子路說:“有這個必要嗎?老師繞得太遠了!辨正它們干什么呢?”孔子說:“你真魯莽?。【訉τ谧约核恢赖?,就不發(fā)表意見。名稱不辨正,說話就不順當;說話不順當,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禮樂就得不到實施;禮樂得不到實施,刑罰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民眾就無所適從。因此,君子定名的東西必定有理由可說,說了就必定能施行。君子對于自己的說話,是一點都不馬虎的。”10(1)子欲善而民善。(2)不矛盾。孔子主張為政以德,認為當權(quán)者應當用自身的道德來教育熏陶百姓,這樣百姓自然會有禮有德;但是道德熏陶也不能無原則、不加區(qū)分地運用,冉有為季氏“聚斂而附益之”的做法本身就違背了德政,道德熏陶對他已經(jīng)不起作用了??鬃幼尩茏勇曈懭接?,正是出于對德政的維護。孔子為政的根本思想應該是以德治國,并且這種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說教育熏陶(要肯定孔子的思想),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無上的,有時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下和對特殊的人來說要用不同的對待方式。冉有的所為讓孔子覺得他是那種屢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認為對待冉有再也不能用那種道德感化的方法,而應當去聲討他。參考譯文季氏比周朝的公侯還要富有,而冉求還幫他搜刮來增加他的錢財。孔子說:“他不是我的學生了,你們可以大張旗鼓地去批評他吧!”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注意事項

本文(高考語文一輪 課時專練(十二) 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研讀)為本站會員(仙***)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