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 3.3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新版)粵教滬版.doc
-
資源ID:3345593
資源大?。?span id="ayasob5" class="font-tahoma">91KB
全文頁數(shù):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rèn)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biāo)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八年級物理上冊 3.3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新版)粵教滬版.doc
3.3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學(xué)校:_姓名:_班級:_一選擇題(共10小題)1(xx蘭州)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如圖所示,選用的實驗器材如下:一塊薄平板玻璃、兩個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與A大小不同的跳棋子C、刻度尺和白紙。則下列與實驗相關(guān)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平面鏡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B選用薄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C利用現(xiàn)有器材可探究:像與物是否等大D若A與B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則B一定與A的像重合2(xx溫州)如圖為玩具鳥在平面鏡中的成像示意圖。下列能改變像位置的是()A豎直上移玩具鳥B豎直下移平面鏡C人向平面鏡靠近D像與鏡間放一木板3(xx綿陽)在鞋店試穿新鞋時,小明直立面向豎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試鞋鏡”,看不到鏡中自己腳上的新鞋。小明做一下動作,能夠讓他看到鏡中自己腳上的一只鞋或者兩只鞋的是()A站在原地下蹲 B保持直立靠近“試鞋鏡”C站在原地豎直向上提起一只腳 D保持直立遠離“試鞋鏡”4(xx達州)學(xué)校大門旁豎直放置了一塊平面鏡,小張同學(xué)逐漸靠近平面鏡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張的像逐漸變大B小張想通過平面鏡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則平面鏡的高度至少為整個身高的一半C小張在平面鏡中看見了小王,則小王在平面鏡中看不見小張D小張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5(xx菏澤)下列關(guān)于平面鏡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A平面鏡成像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B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實像C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D人越靠近平面鏡,人在平面鏡中的像就越大6(xx臺州)如圖是驗證“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其中A為玻璃板前點燃的蠟燭,B為玻璃板后未點燃的蠟燭。有關(guān)本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A玻璃板應(yīng)該與桌面垂直 B實驗宜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C眼睛應(yīng)從B一側(cè)觀察成像情況 D蠟燭燃燒較長時間后像物不再重合7(xx揚州)平面鏡成像實驗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用光屏可以呈現(xiàn)虛像 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便于確定像的位置C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有關(guān) D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平面鏡的大小有關(guān)8(xx德陽)對一些實例和對應(yīng)解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看見水中的魚兒光的直線傳播 B太陽下人影相隨光的反射C近視眼鏡的鏡片凸透鏡 D用鏡子增大空間感平面鏡成像9(xx高郵市一模)一個人站在平面鏡前,當(dāng)他向平面鏡走近時,則()A像變大,像與人間的距離也變大 B像變小,像與人間的距離也變小C像大小不變,像與人間距離也不變 D像大小不變,像與人間距離變小10(xx高青縣一模)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在白紙上豎直放置一塊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只點燃的紅色蠟燭A,再另取一只未點燃的紅色蠟燭B放在成像處,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紅色蠟燭看上去是紅色,是因為它吸收紅光,反射其它色光造成的B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用紙板可以承接到蠟燭A的像D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取決于物體的大小二填空題(共6小題)11(xx泰安)小芳站在平面鏡前,當(dāng)她遠離平面鏡時,她在鏡中像的大小會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2(xx懷化)小明身高1.6m,站在距平面鏡3m處,能夠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則他的像高 m,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 m。13(xx玉林)如圖甲所示,玉林園博園的彩虹橋橋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橋面 m如圖乙所示,是從平面鏡中看到的掛鐘,掛鐘顯示的實際時間是 。14(xx市中區(qū)校級自主招生)一只燕子在水深2m的平靜湖面上飛過,當(dāng)燕子距水面6m時,它在水中的“像”距離水面 m。15(xx朝陽區(qū)校級一模)人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3m處,他在鏡中的像距離平面鏡 m,人若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則像相對于平面鏡的速度 m/s。16(xx姜堰區(qū)一模)如圖所示,某同學(xué)的身高為1.70m,站在豎直的平面鏡前1m處,他在鏡中的像是 (填“實”或“虛”)像,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為 m,當(dāng)他以0.5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過程中,他在鏡中像的大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三作圖題(共2小題)17(xx黔南州)畫出圖中S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過P點的光路。18(xx上海)在圖中,根據(jù)給出的AB,作出它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四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9(xx連云港)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我們一般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這樣既能看見物體的像,也能透過玻璃板看見另一側(cè)的物體,便于確定物體像的位置但在實驗中,由于玻璃板前后兩個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對研究成像規(guī)律也有影響。聰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兩塊小鏡子(該平面鏡的前表面為反射面)也完成了實驗,小明的實驗步驟如下:(1)如圖甲所示,將兩塊平面鏡分開一定距離固定于不銹鋼框架上,將鉛筆A放在平面鏡前,可以看見鉛筆通過平面鏡成上下兩段不完整的 像(選填“虛”或“實”),此像雖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 。(2)小明用與鉛筆A完全一樣的鉛筆B找到了鉛筆A像的位置,他具體的操作是: 。(3)為了消除平面鏡厚度對物距和像距測量的影響,小明用圖乙的方法測出了物距和像距,圖丙為圖乙的簡化圖,圖丙中 表示像距(選填“BD”或“BC“)。20(xx鐵西區(qū)模擬)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如圖甲所示,在桌面上鋪一張圖象紙,在紙 的中間沿橫線豎直放置一塊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把一支點燃的蠟燭 A 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支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 B,豎立在玻璃板后,移動位置,使B 跟A的像重合。(1)選擇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 ,通過圖象 紙可以方便準(zhǔn)確地得出結(jié)論,像距 物距。(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蠟燭 B 與 A 的像重合,說明像與物大小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3)玻璃板后不點燃的蠟燭 B,卻好像點燃了,說明像是 (選填“實”或“虛”)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4)如圖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實驗中會出現(xiàn)的情況是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1解:A、平面鏡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正確;B、使用平面鏡時,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確定像的位置,用薄平板玻璃時,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確定出像的位置,而且能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故B正確。C、兩個完全相同的跳棋子A和B,實驗時像與物完全重合,利用現(xiàn)有器材可探究:像與物是否等大,故C正確。D、若A與B到鏡面的距離相等,玻璃板如果不垂直桌面,則像和物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找像的位置時,像與蠟燭不能重合,故D錯誤。故選:D。2解:A、豎直上移玩具鳥,玩具鳥和平面鏡的位置關(guān)系發(fā)生變化,所以像的位置也改變,故A正確;B、豎直下移平面鏡,玩具鳥和平面鏡的位置關(guān)系發(fā)生變化,所以像的位置沒有改變,故B錯誤;C、人向平面鏡靠近,玩具鳥和平面鏡的位置關(guān)系發(fā)生變化,所以像的位置沒有改變,故C錯誤。D、像與鏡間放一木板,玩具鳥和平面鏡的位置關(guān)系發(fā)生變化,所以像的位置沒有改變,故D錯誤。故選:A。3解:根據(jù)圖示,要想看到鏡中的新鞋,就要使眼睛看到新鞋成的像;也就是說鞋子反射的光線經(jīng)過平面鏡反射后必須能進入人的眼中。A、由圖可以看出:站在原地下蹲,可以看到鏡中的鞋;故A正確;B、保持直立靠近“試鞋鏡”,如果原來看不到,靠近后依然無法看到。故B錯誤;C、站在原地豎直向上提起一只腳,入射角減小,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減?。ǚ瓷涔饩€偏低),反射光線始終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C錯誤;D、若人離鏡子遠一些,像也會離鏡子遠一些,同時入射角減小,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減小(反射光線偏低),反射光線始終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D錯誤。故選:A。4解:A、小張同學(xué)逐漸靠近平面鏡的過程中,其大小不變,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知物像大小相等,故小張的像大小不變。故A錯誤;B、人若能從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需滿足的條件是:人的頭項和腳射出的光,經(jīng)鏡子反射后都能進入人的眼睛,即人像的上、下兩端與眼睛的連線必須都穿過鏡子。假設(shè)小張的身高為1.6m。如圖所示,AB表示人的全身,C點表示人眼的位置。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人的像AB將A和C,B和C分別用直線連接起來。則EF就是鏡子至少應(yīng)具有的長度。因為ABEFAB,且D為AA的中點;所以E、F分別為AC、BC的中點;所以EF為ABC的中位線;所以EF=AB=AB=1.6m=0.8m。故小張想通過平面鏡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則平面鏡的高度至少為整個身高的一半,故B正確;C、因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張在平面鏡中看見了小王,小王也能在平面鏡中看見小張。故C錯誤;D、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知,小張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故D錯誤。故選:B。5解:A、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故A錯誤;BC、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故C正確、B錯誤;D、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同,所以物體離平面鏡越近,所成的像大小不變,故D錯誤;故選:C。6解:A、實驗時玻璃板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后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就無法驗證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應(yīng)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A正確;B、在比較明亮的環(huán)境中,很多物體都在射出光線,干擾人的視線,在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蠟燭是最亮的,蠟燭射向平面鏡的光線最多,反射光線最多,進入人眼的光線最多,感覺蠟燭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故B正確;C、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yīng)在蠟燭A一側(cè)觀察,在蠟燭B的一側(cè)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故C錯誤;D、平面鏡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蠟燭燃燒較長時間后像物不再重合,故D正確。故選:C。7解:A、光屏能承接實像,虛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故A錯誤;B、由于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用玻璃板既能反射光線,又能透射光線的特點,這樣可以方便的確定像的位置,故B正確;CD、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平面鏡的大小都沒有關(guān)系,故CD錯誤。故選:B。8解:A、看見水中的魚兒是由于光在水面發(fā)生折射形成的虛像,不是光的直線傳播,故A錯誤;B、太陽下人影相隨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故B錯誤;C、近視眼鏡的鏡片對光的發(fā)散作用,屬于凹透鏡,故C錯誤;D、用鏡子增大空間感是利用了平面鏡成像,故D正確。故選:D。9解:人在平面鏡中的像的大小與人等大,所以無論怎樣走動,像的大小不變;當(dāng)人走近鏡子時,他距鏡子的距離減小,所以他的像與鏡子距離也減小,因此像與人的距離變小。故選:D。10解:A、不透明的物體只反射與物體顏色一致的色光,因此紅色的蠟燭看上去為紅色是由于它吸收其它色光、反射紅光引起的,故A錯誤;B、我們能透過玻璃板看見“蠟燭B”實際上是光線經(jīng)過兩次折射所形成的虛像,故B錯誤;C、平面鏡成的是虛像,虛像不能呈現(xiàn)在紙板上,故C錯誤;D、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故D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共6小題)11解:當(dāng)小芳遠離平面鏡時,她的大小不變,根據(jù)物像大小相等可知,她的像大小不變。故答案為:不變。12解:(1)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和物體形狀大小相同,所以身高1.6m的小明同學(xué)她在鏡中的像高仍然為1.6m;(2)由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像和物體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當(dāng)人到鏡面的距離3m時,像到鏡面的距離也為3m;故答案為:1.6;313解:平靜的水面相當(dāng)于平面鏡,彩虹橋的像和彩虹橋到水面的距離相等,都是3m,所以它的“倒影“距橋面6m。方法一: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即物像關(guān)于平面鏡對稱,作出平面鏡中鐘表指針的實際情況,如下圖,可以看到鐘表的實際時間是7:25。方法二:把試卷翻過來,注意上下不要顛倒,直接從試卷的反面看鐘表的實際時間是7:25。故答案為:6;7:25。14解:已知燕子距水面6m,根據(jù)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可知,它在水中的“像”距水面的距離也是6m。故答案為:6。15解:人到平面鏡距離是3m,根據(jù)物像到平面鏡距離相等,所以人的像到平面鏡也是3m。物像到平面鏡距離相等,物像向平面鏡靠近的速度是相同的。人若以0.5m/秒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像以0.5m/秒的速度向平面鏡靠近。故答案為:3;0.5。16解: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是由于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點,所以某同學(xué)在鏡中的像是虛像;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各對應(yīng)點到平面鏡間距離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鏡的距離為1m可得鏡中所成的像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1m;因為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形狀、大小相同,當(dāng)他以0.5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過程中,他在鏡中像的大小將不會改變。故答案為:虛;1;不變。三作圖題(共2小題)17解:過鏡面作出點S的對稱點S,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的像,連接SP與鏡面交于O點,即為入射點(反射點),連接SO就得到入射光線,如下圖所示:18解:先作出端點A、B關(guān)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如下圖所示:四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9解:(1)鉛筆射向平面鏡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不能會聚成像,而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在一起形成虛像;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平面鏡只能反射光,故用平面鏡反射的光多,成像清晰;(2)為了確定像的位置,小明將鉛筆B放在平面鏡后,使B與A的像看起來是一個完整的鉛筆;(3)AD是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即物距,根據(jù)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知,BD是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即像距。故答案為:(1)虛;清晰;(2)將鉛筆B放在平面鏡后,使B與A的像看起來是一個完整的鉛筆;(3)BD。20解:(1)實驗過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物體一側(cè),既能看到蠟燭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蠟燭A的蠟燭B,當(dāng)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時,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從而便于比較物像大小。平面鏡成像特點之一:像距等于物距;(2)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當(dāng)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guān)系;(3)玻璃板后不點燃的蠟燭 B,卻好像點燃了,說明像是虛像;實像和虛像的重要區(qū)別是實像能用光屏上承接,虛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4)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無論怎樣移動另一支蠟燭都不能與像重合。故答案為:(1)位置;等于;(2)相等;(3)虛;不能;(4)蠟燭 B 與蠟燭 A 的像不能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