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歷程 第三單元 內(nèi)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第5講 1840年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夯基提能作業(yè) 岳麓版

上傳人:Sc****h 文檔編號:103420946 上傳時間:2022-06-08 格式:DOCX 頁數(shù):5 大小:24.51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歷程 第三單元 內(nèi)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第5講 1840年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夯基提能作業(yè) 岳麓版_第1頁
第1頁 / 共5頁
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歷程 第三單元 內(nèi)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第5講 1840年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夯基提能作業(yè) 岳麓版_第2頁
第2頁 / 共5頁
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歷程 第三單元 內(nèi)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第5講 1840年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夯基提能作業(yè) 岳麓版_第3頁
第3頁 / 共5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2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歷程 第三單元 內(nèi)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第5講 1840年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夯基提能作業(yè) 岳麓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歷程 第三單元 內(nèi)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第5講 1840年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夯基提能作業(yè) 岳麓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5講 1840年至1900年間列強侵略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2019河北辛集中學月考)19世紀初,在中國每兩白銀可兌換銅錢1000文。19世紀20年代,每兩白銀可兌換銅錢1200文。到1839年,每兩白銀可兌換銅錢1600文。該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  ) A.晚清官吏貪腐嚴重 B.小農(nóng)經(jīng)濟根深蒂固 C.英國大量走私鴉片 D.中國被迫開設商埠 答案 C 鴉片戰(zhàn)爭前,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銅錢貶值,C項正確。官吏腐敗、小農(nóng)經(jīng)濟根深蒂固不會導致貨幣嚴重貶值,A、B兩項錯誤;被迫開放通商口岸是在鴉片戰(zhàn)爭后

2、,D項錯誤。 2.(2018四川綿陽高中高三第一次診斷性考試)1838年6月,黃爵滋在《請嚴塞漏卮以培國本折》中稱:“鴉片之害,其終不能禁乎?臣謂非不能禁,實未知其所以禁也。夫耗銀之多,由于販煙之盛;販煙之盛,由于食煙之眾。無吸食,自無興販;無興販,則外夷之煙自不來矣?!庇纱丝赏浦?他主張禁煙應該首先(  ) A.厲行閉關鎖國政策 B.重治吸食人員 C.防控白銀大量外流 D.嚴懲鴉片販子 答案 B 由“販煙之盛,由于食煙之眾。無吸食,自無興販;無興販,則外夷之煙自不來矣”可知,黃爵滋認為販煙之盛源于吸食人多,禁煙首先應重治吸食人員,故B項正確。 3.(2019湖北武漢部分市級示范高中

3、高三聯(lián)考)“鴉片戰(zhàn)爭前,在廣州附近和在從廣東通到內(nèi)地去的粵湘大道上,有許多依靠對外貿(mào)易為生的勞動者。”后來,“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計維艱,而不得不走進流浪者的隊伍中去”。這一變化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  ) A.鴉片戰(zhàn)爭后五口通商 B.廣東人共同抵制洋貨 C.“十三行”辭退員工 D.清政府嚴禁對外貿(mào)易 答案 A 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廣州不再是唯一的對外貿(mào)易口岸,由此導致題干中“許多依靠對外貿(mào)易為生的勞動者”生計艱難,A項正確。 4.(2018湖北武漢調(diào)研)鴉片戰(zhàn)爭以后,通過一系列條約,列強攫取的各種特權構成了對中國實施“準統(tǒng)治權”的制度。其中,有一項居于中心

4、地位成為其他條約特權的基礎。這一特權是(  ) A.租界特權 B.關稅自主權 C.領事裁判權 D.最惠國待遇 答案 C 領事裁判權又稱“治外法權”,是外國列強對中國進行政治、經(jīng)濟、文化侵略,行使其他各種特權的重要保障,它構成每一條約特權的基礎,貫穿于每一條約的條款中,“居于中心地位”,故C項正確。 5.(2018貴州貴陽摸底)在一次簽約儀式上,英方談判代表認為:“條約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北京駐使,沒有這一項,這個條約是一文不值的。”而清政府認為:“準夷酋之偽欽差駐京,動受挾制”,此條“為患最劇,斷難允行”。這表明(  ) A.中英兩國進行了平等協(xié)商 B.英國試圖在外交上控制中國

5、 C.中英分歧巨大,致簽約流產(chǎn) D.清政府竭力維護國家主權 答案 B A項中“平等協(xié)商”表述錯誤;外國公使進駐北京,便于列強對清政府施加壓力,在外交上控制中國,故B項正確;中國在近代處于外國侵略的境地,只能被迫接受不平等條約,故C項錯誤;材料不能體現(xiàn)出清政府竭力維護國家主權,故D項錯誤。 6.(2016課標Ⅰ)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認為中國擁有一定的軍備優(yōu)勢,“毫無疑問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徹底粉碎”。他們做出上述判斷的主要依據(jù)應是,中國(  ) A.已完成對軍隊的西式改革 B.集權制度有利于作戰(zhàn)指揮 C.近代化努力收到較大成效 D.能獲得更廣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 C 

6、從材料信息可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一些西方人認為中國擁有軍備優(yōu)勢,這與洋務運動興辦軍事企業(yè)、編練海軍、舉辦民用工業(yè)和新式教育,多方面推進近代化并取得明顯成效有關,故C項正確。當時中國未完成對軍隊的西式改革,A項錯誤;B項中“集權制度”與題干材料中“軍備優(yōu)勢”不符,排除;當時中國是西方侵略的主要對象之一,不會獲得更廣泛的外部援助,D項錯誤。 7.(2019湖北黃岡質(zhì)檢)北京一次會試期間,臺灣舉人汪春源上書朝廷沉痛指出:“棄此數(shù)千百萬生靈于仇讎之手,則天下人心必將瓦解,此后誰肯為皇上出力乎!”此上書的歷史背景是(  ) A.《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 B.《馬關條約》割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

7、各島嶼給日本 C.《膠澳租界條約》的簽訂 D.《辛丑條約》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答案 B 由“臺灣舉人”“棄此數(shù)千百萬生靈于仇讎之手”可知這是《馬關條約》中中國割讓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給日本的內(nèi)容,B項正確。 8.(2018海南??谡{(diào)研)兩江總督劉坤一等就某一重大事件電奏清政府:“(若)遼、臺并失,(則)南北皆危,并恐各國從此生心,后患不堪設想……”這表明(  ) A.《馬關條約》給中國帶來重大危害 B.有識之士反對中國與日本屈辱議和 C.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在當時已不可避免 D.清政府在和或戰(zhàn)問題上仍舉棋不定 答案 B 由“(若)遼、臺并失,(則)南北皆危”等可知劉坤一等有

8、識之士反對中國與日本屈辱議和,故B項正確。 9.(2018云南保山二模)赫德說:雖此初起,無人才,無器械,一敗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飛,四方響應,非無故也。自今以往,此種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彌漫全國。他日必有義和團之子孫,輦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槍,以行今日義和團未完之志者。這反映出他認識到(  ) A.列強瓜分中國的計劃無法實現(xiàn) B.義和團運動盲目排外 C.中國人民繼續(xù)發(fā)動義和團運動 D.武器落后是失敗原因 答案 A “此種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彌漫全國。他日必有義和團之子孫,輦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槍,以行今日義和團未完之志者”說明義和團運動瓦解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迷夢,A正確。 10.(20

9、19湖南益陽模擬)有學者指出:某事變無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國(實際上是以華北、東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對抗各國,致成了一個小型的“世界大戰(zhàn)”。結果京師再陷,朝廷狼狽出亡。該“事變”是(  ) A.義和團運動 B.九一八事變 C.一二·九運動 D.盧溝橋事變 答案 A 根據(jù)題干中的關鍵信息“無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國(實際上是以華北、東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對抗各國”,可知這是對義和團運動“扶清滅洋”以及對抗八國聯(lián)軍的敘述,故A項正確。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都是中國軍隊對抗日本的入侵,一二·九運動是抗日救亡運動,皆與材料中“對抗各國”不符,且當時“朝廷”已滅亡,故B、C、D三項錯誤。 1

10、1.(2018湖北武漢調(diào)研)“自來圖治之原,必以明目達聰為要。此次內(nèi)訌外侮,倉猝交乘。頻年所全力經(jīng)營者,毀于一旦。是知禍患之伏于隱微,為朕所不及覺察者多矣。懲前毖后,能不寒心。”以上文字出自一道上諭,這道上諭出現(xiàn)的背景是(  ) A.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B.中日甲午戰(zhàn)爭 C.八國聯(lián)軍侵華 D.太平天國運動 答案 C 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lián)軍侵華符合“內(nèi)訌外侮”,此時慈禧被迫出逃,感覺“頻年所全力經(jīng)營者,毀于一旦”,途中以光緒帝名義發(fā)布這道上諭,故C項正確。 12.津京陷落后,西方列強雖沒有把慈禧太后列為“首禍”,卻以另一種方式“懲辦”了她,把她趕出了深宮,使她在倉皇“西狩”途中親嘗了顛沛流離之

11、苦,幾乎喪盡了皇太后昔日的威嚴。給慈禧太后造成此影響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國運動的北伐 B.英法聯(lián)軍進入北京 C.義和團在北京的發(fā)展 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答案 D 據(jù)“把她趕出了深宮,使她在倉皇‘西狩’途中親嘗了顛沛流離之苦,幾乎喪盡了皇太后昔日的威嚴”可知外國侵略者占領了北京,并把慈禧太后趕出了北京。太平天國運動沒有攻下北京,故A項錯誤;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英法聯(lián)軍攻入北京,咸豐帝攜當時為貴妃的慈禧逃往熱河,故B項錯誤;義和團在北京的發(fā)展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沒有把慈禧太后趕出深宮,故C項錯誤;1900年6月,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逃往西安,故D項正確。 二

12、、非選擇題(13題25分,14題12分,共37分) 13.(2019江西紅色七校聯(lián)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建立的歷代帝王廟,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來的歷代開業(yè)帝王外,還增入遼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進行祭祀,康熙帝將宋朝以來“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的統(tǒng)治家法作為治國政綱,乾隆帝更是提出“中華統(tǒng)緒,絕不斷線”的觀點。康熙帝還專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廟,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時編訂出版了匯通各族文字的書籍和詞典。針對“華夷之辨大于君臣之倫”,雍正帝駁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并蒙古極邊諸部落俱歸版圖,是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 ——

13、摘編自常建華《國家認同·清史研究的新視角》等 材料二 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亡國滅種”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國家認同不斷被摧毀,這極大地引發(fā)了人們的思考。梁啟超認為,“夫所謂……元、明、清者,則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產(chǎn)也;國也者,人民之公產(chǎn)也”,只有建立一個君主立憲的民族國家,并致力于開啟、培養(yǎng)國民與此相應的國家認同感,中國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國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國在“異種殘之,外邦逼之”的情況下,建立起一個現(xiàn)代民族國家“殆不可以須臾緩”。1912年后,孫中山一再強調(diào)“今日中華民國成立,滿、漢、蒙、回、藏五族合為一體”,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權利,亦當盡共和之義務”。辛亥革命后期,許多民族主義者將“中

14、華民族”進行重新闡釋,賦予其“中華民國境內(nèi)所有民族”的新內(nèi)涵。 ——摘編自暨愛民《百年凝聚· 近代中國民族國家的認同建構》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統(tǒng)治者為實現(xiàn)國家認同采取的舉措,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采取這些舉措的背景。(12分) (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與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國家認同建構的突出特點,并簡析其歷史意義。(13分) 答案 (1)舉措:確立王朝統(tǒng)治的正統(tǒng)性和合法性;構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認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認同。(6分) 背景:鞏固統(tǒng)治、加強集權的需要;政治統(tǒng)一、民族融合的發(fā)展;受儒家正統(tǒng)思想文化的影響。(6分) (2)特點:與救亡圖存緊密關聯(lián);

15、反專制、求民主成為核心價值追求;通過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設現(xiàn)代民族國家。(6分) 意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識覺醒;推動了民族民主革命進程;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振奮民族精神,維護國家統(tǒng)一。(7分) 14.(2018山西晉中調(diào)研)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美國漢學家史景遷認為,講述中國近代歷史的時候,總是從19世紀中國受的屈辱和侵略開始切入。40年前他在開始教授中國歷史時就覺得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國歷史,我們應該從十七八世紀的中國開始研究。因為當時的中國在世界上表現(xiàn)出一種更自信的姿態(tài)。我們應該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國在明朝之前的這種蓬勃發(fā)展和增長。在這些因素的基

16、礎上,怎樣導致了中國在19世紀末的衰落,我想這可能是更好的一種研究方法。 ——《時代周報》 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史景遷的觀點。(12分)(要求:對該觀點贊成、反對或另有觀點均可;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答案 示例1 觀點:認為史景遷的觀點不合理,中國近代史開始于鴉片戰(zhàn)爭。(2分)理由:西方對中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中國的主權受到侵犯,社會性質(zhì)開始改變,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開始改變,民族矛盾開始上升為主要矛盾。經(jīng)濟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開始解體。中國人民開始反抗外來侵略,促進了民族覺醒。由此可見,中國近代史開始于鴉片戰(zhàn)爭。(10分) 示例2 觀點:認為史景遷的觀點合理,從十七八世紀的明清時期起,中國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向近代社會轉(zhuǎn)型的因素。(2分)理由: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空前強化,政治腐敗,封建制度逐漸走向衰落。商品經(jīng)濟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家對儒家思想進行批判和反思,產(chǎn)生了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綜上所述,明清時期中國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向近代社會轉(zhuǎn)型的因素。史景遷的觀點是合理的。(10分) 5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