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一輪專題復(fù)習(xí) 20 浮力(一)學(xué)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2年中考物理一輪專題復(fù)習(xí) 20 浮力(一)學(xué)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中考物理一輪專題復(fù)習(xí) 20 浮力(一)學(xué)案
[中考要求]
1.知道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能應(yīng)用原理解答簡單問題。
[知識回顧]
什么是浮力: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堅直向上的______這個________叫浮力。
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力 產(chǎn)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基米德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小 差力法:F浮=F上-F下
稱重法: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浮力的大小只跟浸入液體的_______和_______有關(guān)。
50
100
150
200
ml
50
100
150
200
ml
1.96
0.98
0
1.96
0.98
0
圖13-1
[精選練習(xí)]
1.某同學(xué)用彈簧測力計.量筒.水.物塊做測定
浮力的實(shí)驗(yàn),如圖13-1所示,請你根據(jù)圖中彈簧測
力計和量筒的示數(shù),填寫下表中各項內(nèi)容。
物體重
G/N
物體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3、/N
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N
物體排開水的體積V/m3
物體排開水的重力
G排/N
分析.比較這個數(shù)據(jù),能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13-2
2.如圖13-2所示,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木塊,其下表距水面6cm求(1)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面的壓強(qiáng)差;(2)木塊排開的水重。
3.一個充氦飛艇的體積為1.5×106米3,載重為9×106牛,它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它本身重力必須小于多少牛才能上升?(ρ空氣=1.29千克/米3,g=10牛/千克)
4.一正方體的邊長是
4、10cm,上表面與水面相平行,與水面相距20cm,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________,方向_______,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______,方向_______,該正方體受的浮力是________。
5.質(zhì)量相同的鐵塊和鋁塊,當(dāng)它們浸沒在同一液體中時,______受的浮力大,_______排開液體的體積小。
6.重39.2N的物體,浸沒在水中稱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29.4N,該物體受到的浮力為______N,物體體積為_______cm3。甲.乙兩實(shí)心鐵球質(zhì)量之比為5:4,若把它們?nèi)拷]在同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之比為F甲:F乙=______。
7.物體所受的重力為5N,體積為5×10
5、-4m3,當(dāng)它們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為_______N,浮力和重力的合力為_______N,方向_______。
8.一個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它的視重若等于它在空氣中物重的1/5,則此物體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9.把等質(zhì)量的實(shí)心鐵球和鋁球分別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并浸沒在水中,則( )
A.掛鐵球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較大 B.掛鋁球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較大
C.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一樣大 D.無法判斷
10.水球運(yùn)動員把漂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壓入0.5米深水下的過程中,水球運(yùn)動員對水球的壓力( )
A.逐漸增大 B.逐漸減小 C.始終不變 D.先增大,后不變
11.如圖1
6、3-3所示,在三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
甲
乙
丙
圖13-3
甲.乙.丙三種液體;將三個完全相同的銅球,
分別沉入容器底部,當(dāng)銅球靜止時,容器底部
受到銅球的壓力大小關(guān)系是F甲>F乙>F丙,則
液體密度相比較( )
A.甲的最小 B.乙的最小 C.丙的最小 D.一樣大
12.將鐵.銅.鉛制成三個實(shí)心金屬球,用細(xì)線栓好,分別掛在三只完全相同的彈簧秤下,將三個金屬球沒入水中,但不碰容器底,此時三只彈簧秤的示數(shù)相同,現(xiàn)將三個金屬球提出水面后靜止,則(ρ鐵<ρ銅<ρ鉛)( )
A.掛著鐵球的彈簧秤示數(shù)最小 B.掛著銅球的彈簧秤示數(shù)最小
C.掛著鉛球的彈簧秤示數(shù)最小 D.三個彈簧秤示數(shù)相同
13.用繩系著一個浸沒在水中的實(shí)心金屬球,金屬球的體積是2×10-3m3,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55N,將金屬球慢慢向上提起,金屬球露出水面體積多大時繩會斷?(ρ金屬=8×103kg/m3,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