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美術 第二課 中國畫-山水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美術 第二課 中國畫-山水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八年級美術 第二課 中國畫-山水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第1 課時:樹木畫法課 型:綜合課教學方法:欣賞、講解、示范與練習相結合。教學目的通過樹木畫法的教學,增加學生對中國畫山水的了解,提高學生對中國畫山水樹木畫法的技法與欣賞水平。為以后學習山水畫打下基礎。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樹木的結構和中國畫畫樹的特有的表現(xiàn)手法。難點:樹木的穿枝插葉。教具與學具準備教具:中國畫山水畫二至三幅。樹木結構圖一幅。樹枝、樹葉分類掛圖各一幅。學具:國畫工具-筆、墨、紙、硯。教學步驟課前,在教室前面掛出寫意山水畫二至三幅。1導言:先欣賞掛在墻上的幾幅山水畫,由此引入新課,并介紹樹木是山水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祖國的傳統(tǒng)藝
2、術,我們要十分珍愛并發(fā)揚光大。 2樹木的結構:樹木的種類繁多,形狀也千差萬別,但每株樹都是由枝、干、根、葉構成,它們的生長規(guī)律是:主干粗、枝干細,枝干越分越細。3樹干、樹枝的畫法:畫樹的順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點葉。古人有“樹分四枝”之說。意思是指畫樹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現(xiàn)出一棵樹的立體感。再則,畫樹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達到簡化,同時在畫面的樹干時,多用濃墨,畫后面的枝干時,多用淡墨來表現(xiàn),使其具有遠近關系和層次。古人經(jīng)過長期的觀察、提煉,把各種樹木的種類和各種樹枝的生長規(guī)律和形態(tài)概括為兩種基本形態(tài)。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鹿角法:枝條上挺如鹿角狀,兩枝交接處的內(nèi)角多為銳角,也有成鈍
3、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蟹爪法:枝條下屈,如蟹爪。(棗、柿等樹,大體屬于這一類。)4樹葉的畫法:樹葉的表現(xiàn)法雖很多,但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即:點染法和雙勾法。點染法:(1)胡椒法:為密集的圓形小點。最好用微禿的毛筆畫,落筆時筆鋒直擢紙面,有節(jié)奏地點下去。注意墨色的濃淡變化。梅花點與鼠足點:由五點聚成一個小單位,其形狀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許多小單位交錯排列而成。梅花點下筆重;收筆輕;鼠足點下筆輕,收筆重。 松葉點:松葉又叫松針,由八、九筆或更多的筆畫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間一筆畫起,先左后右,每個小單位參差交疊構成一大片樹葉。介字點與個字點:葉形下垂,每個小單位形如“介”字或“個”字
4、。要注意參差交疊與濃淡變化。雙勾法:雙勾法,就是用勾線的方法畫樹葉。其組織排列規(guī)律也與點染法相似。根據(jù)樹葉的形狀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如:三角形、圓形、菱形等。也可采用寫實形的,如實的勾勒描繪樹葉的形狀。如梧桐葉、槐葉、棕葉等。 采用雙勾法,可以使叢林有變化,防止畫面的單調(diào)和沉悶感。(介紹樹葉畫法時,除掛圖外,還可采用邊講解,邊示范的辦法,以加深學生的理解。)作畫步驟:以一棵樹為例,邊畫邊講解。畫主干。由上起筆向下用中鋒畫主干,運筆要加強頓挫轉折,用墨宜稍淡,畫成之后,用濃墨在背陰處略加破醒,樹的精神就出來了。(2)畫枝干。畫枝干,一要注意穿插關系,樹枝交叉的最小單位是三根枝條,這三條枝構成的
5、狀態(tài)以不等邊三角形最美。落筆時,從主枝上生出小枝,小枝上又生出小枝,層層生發(fā)開去自可收到“齊而不齊,亂而不亂”的效果。二要掌握疏密關系,有收有放,才有風致。用墨要前枝濃,后枝淡,適當?shù)匕芽臻g距離拉開。點葉。點葉從樹端點起,注意疏密、濃淡及樹冠的造型。畫完后,還可在后面添加叢樹和遠樹。作業(yè)要求臨摹一棵樹或多棵樹。要求線條流暢,墨色有濃淡變化,以體現(xiàn)前后關系。第二課時: 山水畫法課 型:綜合課教學方法:講解、啟發(fā)、示范與創(chuàng)作練習相結合。教學目的通過創(chuàng)作山水畫,提高學生的繪畫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力。用繪畫的表現(xiàn) 形式,抒發(fā)自己對生活的熱愛,調(diào)動平時從多種傳播媒介接受和貯存的視覺審美信息和
6、各種知識,創(chuàng)作一幅山水畫。 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步驟。難點:勾、皴、染、點的運用。教具和學具的準備教具:幾種山石的皴法掛圖一幅。山水畫創(chuàng)作步驟圖一幅。學具:國畫工具-筆、墨、紙、硯。教學步驟導言: 山水是離不開樹、山、石的。上堂課我們已學過樹木畫法,本堂課我們將學習山石畫法,并結合上堂課學的知識,創(chuàng)作一幅山水畫。畫山先畫石,那么我們就從畫古一講起。石頭的畫法: 古人畫石起手有:石分三面“之說。(邊講邊示范)所謂”三面“無非是說,畫石開始勾勒輪廓,就要分出它的陰陽向背,凹深凸淺的基本形態(tài),即石頭的體積感。(示范畫石,要畫群石。石的穿插在于大小高低,聚散得宜。)介紹幾種山石的皴法。(將
7、幾種山石和皴法的掛圖掛出講解)斧劈皴:如刀砍斧劈,故稱為斧劈皴。這種皴法宜于表現(xiàn)質(zhì)地堅硬,棱角分明的巖石。作畫時,常用中鋒勾勒山石輪廓,而以側鋒橫刮之筆畫出皴紋,再用淡墨渲染。折帶皴: 用側鋒臥筆向右行,再轉折橫刮;向左行可逆鋒向前,再轉折向下。畫出的墨線如“折帶”,故以名之。荷葉皴: 皴筆從峰頭向下屈曲紛披,形如荷葉的筋脈,故名。創(chuàng)作步驟構思、構圖。以平時見過的山水風景(影視、畫頁等都可以)大膽構思,運用學得的畫尖技法和皴法,加以變通和發(fā)揮,創(chuàng)作一幅全新的山水畫。勾線:(在上幅石頭示范畫的上面加山、作主體。)凡能用線概括的地方,要分出主次先后。用重墨(相對于整體來看)線盡量明確、肯定地勾出來。遇到有部分敗筆也不要怕,不要中途怯場退卻,要一直把整體畫面的線都勾完后,再根據(jù)整體進行調(diào)整。皴擦:皴擦要在大的線的骨架基礎之上加以補充,以進一步表現(xiàn)山石的脈絡、轉折,使畫面逐步豐富起來。“皴”和“擦“是一個意思,只是筆觸的大小與輕重略有差別。點染:在勾、皴的基礎上進一步以不同筆法的點加以充實、豐富,逐漸形成畫面的整體效果。染,放在最后進行。染,是以水分較多的筆觸去畫,但不可大面積地瞎涂。當留出的空白,要留出來,不可統(tǒng)統(tǒng)堵死。作業(yè)要求作業(yè)用紙,最好用生宣紙或毛邊紙。提倡自己運用“勾、皴、染、點”的畫法去變通表現(xiàn),創(chuàng)作一幅山水畫。(不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