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雄縣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2 溶解度(第2課時)導學案(無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河北省保定市雄縣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2 溶解度(第2課時)導學案(無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課題2 溶解度
學習目標、要求:
1、了解溶解度的含義,初步學習繪制和查閱溶解度曲線
2、能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理解溶解度的含義,并通過實驗探究了解溶解度與溶解性之間的關系
學習重點、難點:正確理解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概念
學習過程:
一、溫故知新
1、溶液分類:
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轉化關系
不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
3.使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最可靠的方法? )
A.升高溫度 B.加
2、入溶質 C.降低溫度 D.倒出一部分溶液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物質的水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 B.冰水混合物是飽和溶液
C.飽和溶液是純凈物,不飽和溶液是混合物 D.礦泉水是溶液
5.同一溫度下,從100 mL飽和食鹽水中取出10 m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變稀 B.溶液由飽和變?yōu)椴伙柡?
C.仍為飽和溶液 D.以上均不對
二、走進新課
1、溶解度是對物質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在理解固體物質和氣體物質溶解度的定義時,你認為應分別抓住哪些關鍵要素?
2、通過學習,你認為溶解度曲線可以表示哪些意義?有哪些應
3、用?(提示:可從溶解度曲線的點、線表示的意義以及物質結晶方法的選擇上等方面進行歸納)
3、要將一杯接近飽和的澄清石灰水變?yōu)轱柡腿芤海憧刹捎媚男┓椒ǎ?
三、鞏固練習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某物質40g,則該物質的溶解度為40g
B.4℃時,溶質N的飽和溶液120g中含N 20g,所以4℃時,溶質N的溶解度為20g
C.一定溫度下,物質M的飽和溶液100g中含M物質30g,則物質M在該溫度時的溶解度為30g
D.20℃時,50g水中溶有溶質P 20g,則物質P在20℃時的溶解度為40
4、g
2、10℃時,50g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質10g,20℃時,100g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質20g,則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是( )
A.甲大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D.無法比較
3、右下圖為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0 t1 t2 溫度/℃
溶解度/g
M
N
甲
乙
25
A.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時,N點表示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
D.在t1℃時,100g乙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25g
5、4、生活中的下列現(xiàn)象不能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是( )
A 燒開水時,水沸騰前有氣泡冒出 B 喝下汽水時,容易打嗝
C 打開啤酒時,有大量的泡沫溢出 D 夏季黃昏池塘里的魚常躍出水面
5、下圖是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曲線圖?,F(xiàn)有10℃含l00 g水的澄清氫氧化鈣飽和溶液。若把該溶液用水浴加熱到60℃(水的蒸發(fā)忽略不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溶液變渾濁 B.溶液變?yōu)椴伙柡?
C.溶液仍飽和 D.溶質質量變小
課后訓練
6、1、在一個大蘿卜上挖個坑,向其中注入飽和食鹽水,一定時間后將食鹽水倒出,在相同的溫度下,發(fā)現(xiàn)倒出的溶液還能溶解少量的食鹽,這說明倒出的溶液 ( )
A.是飽和溶液B.是不飽和溶液C.氯化鈉溶解度升高D.氯化鈉溶解度降低
2、利用海水來制鹽的原理是( )。
A.通過化學反應,產(chǎn)生沉淀而制食鹽 B.升高溫度,降低食鹽在水中的溶解度C.利用陽光、風力蒸發(fā)水分使食鹽析出 D.降低溫度,減小食鹽的溶解度
3、A、B兩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都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F(xiàn)將60℃時等質量的A、B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30℃,結果析出的A固體的質量比析出的B固體的質量多,這說明(
7、)
A.30℃時的固體A的溶解度大于固體B的溶解度
B.60℃時的固體A的溶解度大于固體B的溶解度 C.溫度對固體A的溶解度的影響比較大4題圖
D.溫度對固體B的溶解度的影響比較大
4、右圖是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溫度為t℃時,將等質量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分別加到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只得到一種飽和溶液,該飽和溶液中的溶質是( )
甲
乙
0 20 30 溫度/℃
25
溶解度/g
5題圖
A.甲 B.乙 C.丙 D.丁
5、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30℃時,50 g水可以溶解25 g甲物質
B.升溫能使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
C.20℃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
D.30℃時,乙物質的溶解度比甲物質的溶解度大
教學反思:教學效果良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