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版)201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單元精練4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版)201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單元精練4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新人教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14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人教版(江蘇版) 單元精練4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45分鐘 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2013·鹽城模擬)鴉片戰(zhàn)爭前夕,林則徐致信英國女王,表示相信英國政府是受到英駐華商務監(jiān)督義律的欺騙而走上歧途,懇請她制止鴉片貿易。這表明林則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實現(xiàn)禁煙
B.希望擴大中英正常貿易
C.開展禁煙得到了英王認可
D.對英國的政治了如指掌
2.(2013·無錫模擬)1841年5月,廣東民眾在《盡忠報國全粵義民諭英夷檄》中,振振有詞地問道:“汝已稱厲害,何以不敢在林公任內攻打廣東?”材料中廣
2、東民眾認為只要林則徐沒有被道光皇帝罷官,英國絕對無法贏得鴉片戰(zhàn)爭的勝利。按照現(xiàn)在的史學理論,這種觀點屬于( )
A.唯物史觀 B.英雄史觀
C.文明史觀 D.循環(huán)史觀
3.下圖所示為1904年駐日大使楊樞的一則奏折 (部分),造成學文科者多的主要原因是( )
奴才現(xiàn)查各學校共有中國學生一千三百余人,其中學文科者一千一百余人,學武者二百余人。其數(shù)不為不多。
——清·楊樞《奏陳兼管學務情形折》
A.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國人的救國思潮已由物質層面轉向制度層面
B.甲午戰(zhàn)敗后,國人救國求速成,學習文科較易入門
C.日本近代
3、化起步時間短,科技不如歐美發(fā)達
D.中國儒家文化傳統(tǒng)一向重道輕器,重人倫輕科技
4.(2013·蘇州模擬)《二十世紀中國的崛起》指出:“一個民族的覺醒,通常要有兩個條件:第一,這個民族面對著或者經歷了以往沒有遇到過的嚴重危機,甚至整個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xù)保持下去。第二,還要這個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燒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奮起救亡,勇于變革,就可以改變目前的艱難處境?!毕铝心軌蚍从?0世紀中國“舊格局再也無法繼續(xù)保持下去”和“奮起救亡,勇于變革”的史實是( )
A.《馬關條約》和公車上書
B.瓜分狂潮和義和團運動
C.《辛丑條約》和戊戌變法
D.《辛丑條約》和辛
4、亥革命
5.某事件被稱作以反滿的漢民族主義為主要號召的“傳統(tǒng)民變的特殊標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節(jié)”,該事件是( )
A.洋務運動 B.太平天國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戊戌變法
6.為紀念辛亥革命爆發(fā)100周年,某歷史課題小組將一課題分為如下幾個子課題進行研究,即政府、黨派紀念辛亥革命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民間組織與社會大眾對辛亥革命的紀念與認識,對海內外辛亥革命闡釋的學術進程及學派的再認識。你認為該課題的名稱最為準確的應該是( )
A.辛亥革命史事長編
B.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C.武昌起義的整理與研究
D.辛亥革命的百年記憶與闡釋
7.(2013
5、·徐州模擬)井岡山時期,毛澤東總結部隊工作經驗,提出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其中三大紀律內容是:行動聽指揮;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打土豪要歸公。由此可見新式軍隊與舊軍隊的根本區(qū)別是( )
A.代表工農利益 B.戰(zhàn)斗力強
C.服從指揮 D.注重戰(zhàn)術
8.(2013·南京鹽城一模)下圖是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fā)布的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的命令。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這一命令頒布的最重要意義是( )
A.宣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誕生
B.推動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
C.表明全民族抗戰(zhàn)局面已經形成
D.揭開了中國共產黨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
9.(20
6、13·蘇州模擬)抗戰(zhàn)初期國民黨政府提出以下作戰(zhàn)方針:“國軍一部分應集中華北持久抗戰(zhàn),特別注意保衛(wèi)山西之天然堡壘;國軍主力則集中華東,攻擊上海之敵,力保淞滬要地,鞏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備華南各港口?!睂@一作戰(zhàn)方針的評價,正確的是( )
①反映了國民政府全方位的抗戰(zhàn)策略
②體現(xiàn)了國民政府消極作戰(zhàn)的方針
③體現(xiàn)了國民黨軍隊實行重點防御的作戰(zhàn)計劃
④到1938年10月時這一戰(zhàn)略意圖已遭遇失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面這幅漫畫將高舉刺刀、手榴彈和拳頭憤怒吶喊的民眾比做洶涌咆哮的“巨浪”,
7、背景有閃電劃過夜空,整個畫面很有氣勢。作品形象地反映了( )
A.粉碎列強瓜分中國迷夢的農民反帝愛國運動宏闊的一幕
B.中國人民反帝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篇章
C.“百萬雄師過大江”,推翻國民黨政權統(tǒng)治的畫面
D.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新民主主義革命曙光噴薄欲出
11.(2013·南通模擬)右下面是某時期《人民日報》第一版的內容(部分),從這張報紙可以判斷出當時( )
A.人民解放戰(zhàn)爭戰(zhàn)略態(tài)勢發(fā)生改變
B.國共兩黨軍事力量發(fā)生根本轉變
C.統(tǒng)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宣告結束
D.新中國成立,人民解放軍繼續(xù)解放領土
1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
8、“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將革命進行到底”,上述口號所反映的歷史發(fā)展主題是( )
A.工農武裝割據 B.抗擊外國侵略
C.推翻國民政府統(tǒng)治 D.民主革命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下圖是《英國對華走私鴉片情況》(單位:箱)
材料二 今次中國之問題,當以何者為基礎而成和議乎?大率不外三策:一曰分割其領土,二曰變更其皇統(tǒng),三曰扶植滿洲政府是也……策之最易行者,莫如扶植滿洲朝廷。而漫然扶植之,則亦不能絕后來之禍根,故論中國最終之處分,則瓜分之事實無所逃避,而無奈瓜分政策,又不可遽實行于今日。
9、
材料三 蓋中國數(shù)千年在沉睡之中,今大夢將覺,漸有“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也”之思想。故義和團之運動,實由其愛國之心所發(fā),以強中國,拒外人為目的者也。雖此次初起,無人才,無器械,一敗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飛,四方響應,非無故也。自今以往,此種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彌漫全國。他日又必有義和團子孫,輦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槍,以行今日義和團未竟之志者。
材料四 故為今之計,列強當以瓜分為最后之一定目的,而現(xiàn)時當一面設法,順中國人之感情,使其漸忘其軍事思想,而傾服于我歐人,如是則將來所謂“黃禍”者,可以煙消燼滅矣。
注:材料二、三、四均來自赫德《中國實測論》
(1)材料一說明了鴉片走私的趨勢,據材料一分
10、析清政府的態(tài)度。(4分)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赫德發(fā)表材料二、三、四中言論的背景和實質是什么。(6分)
(3)材料二、三中,赫德認識到了什么?(4分)
(4)據材料四,赫德提出的侵略思想是什么?綜合上述材料,列強侵略中國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6分)
1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長期以來,很多學者將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概括為“兩個過程”,即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yōu)榘胫趁竦睾椭趁竦氐倪^程,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過程,主張以這一基本線索作為指導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重要準則。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來,有些學者注重從現(xiàn)代化角度研究中國近代史,認為中國的現(xiàn)代
11、化就是從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向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轉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來中國錯綜復雜的歷史,可以用“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這一思路作解釋。
請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來研究中國近代史,可能會對1840-1911年間的哪些重要事件評價較高? 請你結合所學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評價1919-1949年間的兩件大事。(10分)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評價辛亥革命。 (10分)
答案解析
1. 【解析】選A。由材料中“林則徐致信英國女王……懇請她制止鴉片貿易”,可以看出在戰(zhàn)爭發(fā)生前,林則徐曾寄希望用和平方式解決。
2. 【解析】選B。由“汝已稱厲害,何以不敢在林公
12、任內攻打廣東”可知這是強調英國侵略者雖然厲害,但不敢在林則徐在任時攻打廣東。這說明這種觀點不顧實際,逞強自大,是英雄主義的體現(xiàn)。
【變式備選】馬克思在評論鴉片戰(zhàn)爭時曾說:“在這場決斗中,陳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義,而最現(xiàn)代社會的代表卻是為了獲得賤買貴賣的特權——這真是一種任何詩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種奇異的對聯(lián)式悲歌?!睂ζ浣庾x正確的是( )
A.“陳腐世界的代表”:禁絕一切對外交往
B.“基于道義”:為發(fā)展資本主義開拓市場
C.“最現(xiàn)代社會的代表”:堅決抵制違背國際道德的行為
D.“對聯(lián)式悲歌”:殖民國家扮演破壞者角色,落后階級卻進行現(xiàn)代化的探索
【解析】選D?!瓣惛澜纭钡拇碇傅氖?/p>
13、當時落后的中國,清政府的閉關政策是嚴格限制對外交往,而不是“禁絕”,所以A、B不正確;“最現(xiàn)代社會的代表”指侵略中國的殖民者,鴉片戰(zhàn)爭前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違背國際道德,C也不正確。從社會近代化的角度看,先進階級理應充當推動者的角色,落后階級自然成為阻力。然而在中國近代化過程中(初期階段),先進階級即資本主義殖民國家扮演的卻是破壞者的角色,迫使當時落后階級(農民、地主)進行現(xiàn)代化的探索。這正是“奇異的對聯(lián)式悲歌”的體現(xiàn)。
3. 【解析】選A。依據材料中時間“1904年”可以看出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各學校學習文科法律、制度的人遠遠多于學武者,說明這一時期,先進的中國人更希望通過制度變革來救國。
14、4. 【解析】選D。注意時間信息:20世紀?!恶R關條約》和戊戌變法都發(fā)生在19世紀末。故排除A和C?!皧^起救亡,勇于變革”不符合義和團運動,義和團運動是農民愛國運動,不是變革。故排除B。正確答案為D。
5. 【解析】選B。材料中的歷史事件是反對滿清統(tǒng)治,并且遭到了中外反動勢力的聯(lián)合鎮(zhèn)壓,由此分析是太平天國運動。
6. 【解析】選D。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題干中提到是辛亥革命爆發(fā)100周年,幾個子課題均為紀念辛亥革命,而且是各個階層派別進行紀念,只有D表述最全面,最符合題意。
7. 【解析】選A。結合材料分析,“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打土豪要歸公”可知,新式軍隊代表工農利益,其他三
15、項與材料表述不符。
8. 【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圖片反映了1937年8月紅軍的改編,據此逐一分析選項。1927年南昌起義宣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誕生,故A有誤。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表明全民族抗戰(zhàn)局面形成,故C有誤。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中國共產黨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故D有誤。1937年8月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序列,推動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故選B。
9. 【解析】選C??箲?zhàn)初期,國民黨在正面戰(zhàn)場的抗戰(zhàn)比較積極,②不符合史實,故選C。
10. 【解析】選B。解題關鍵要注意畫中“全民抗戰(zhàn)”字樣,及圖下部即將“溺水”的日本人形象。
16、作品通過漫畫形象反映了當時全國人民空前高漲的抗日熱情和爭取抗戰(zhàn)最后勝利的堅強決心和信心,指出了侵略者必敗、抗日軍民必勝的必然結果,選B。A指義和團運動;C是渡江戰(zhàn)役;D指五四運動。
【誤區(qū)警示】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粉碎列強瓜分中國的迷夢;抗日戰(zhàn)爭是近代中國人民反帝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戰(zhàn)爭;渡江戰(zhàn)役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11. 【解析】選A。從報紙中的“跨越黃河”,可分析出這是1947年戰(zhàn)略反攻階段,故A正確;B是在三大戰(zhàn)役之后;C是渡江戰(zhàn)役之后;D是在1949年。
12. 【解析】選D。材料中的
17、這些口號反映了不同時期,在中國社會中出現(xiàn)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歷史事件,由此可以看出這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3. 【解析】第(1)題從圖上可以看出,1834年鴉片輸入量是1824年的近三倍,而1839年比1834年增長不到兩倍,說明清政府既有禁煙措施但又不徹底。第(2)題通讀三則材料,從赫德對局勢的分析中總結其發(fā)表言論的背景,對于實質,要從其涉及的策略變化中總結。第(3)題“而無奈瓜分政策,又不可遽實行于今日”“自今以往,此種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彌漫全國。他日又必……以行今日義和團未竟之志者”等語,說明赫德認識到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第(4)題材料四的觀點主要是如何消弭“黃禍”,即中
18、國人民的反抗,從“順中國人之感情”進行分析,聯(lián)系當時義和團“扶清滅洋”的口號,即可得出結論。
答案:(1)鴉片走私呈上升趨勢,總量在不斷增加,表明清政府并沒有徹底杜絕鴉片走私的決心和措施。(4分)
(2)背景: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義和團運動被鎮(zhèn)壓。實質:要把清政府變?yōu)榈蹏髁x統(tǒng)治中國的代理人。(6分)
(3)認識到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認識到瓜分中國是不可行的。(4分)
(4)思想:“以華治華,和平演變”。目的:在經濟上變中國為西方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在政治上變中國為西方的殖民地。(6分)
14.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的評價及認識。第(1)題選擇1840-1911年
19、間反封建反侵略斗爭的重要事件: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據材料一的研究角度,1919-1949年間的兩件大事可從五四運動、北伐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中選擇解答。第(2)題要注意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即現(xiàn)代化角度,從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評價辛亥革命。
答案:(1)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爭。
(2分)
例如: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2分)北伐戰(zhàn)爭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tǒng)治,動搖了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根基;(2分)抗日戰(zhàn)爭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外來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大大增強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4分)
(2)政治上,打擊了帝國主義,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3分)經濟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2分)思想上,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習;(3分)但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在推動現(xiàn)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