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練習課》教學案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練習課》教學案例(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貼近生活,提高練習課的有效性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練習課教學案例一、背景分析 練習課教學是教學中重要的課型之一,它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進一步鞏固和把知識提升,讓學生達到內化,形成學生自身的技能,從而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數(shù)學教學中,練習課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許多教師忽視了練習課的重要意義,不愿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練習課教學的研究上,對練習課像例行公事般敷衍應付,習題設計沒有明確的目的性,缺乏與生活的聯(lián)系。教師一般照搬課本的練習題,采用讓學生練一題校對一題的練習形式,缺乏生活味,絲毫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影響了練習效果。真正的練習課教學應該切實架起數(shù)學與生活的橋梁,讓學生積極主動探索
2、、發(fā)現(xiàn)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方法,并在學習活動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建立信心,讓練習課充滿活力。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我設計并執(zhí)教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練習課”這一內容,有一些體會與思考,現(xiàn)介紹如下。二、案例描述片段一:師:在實際生活中,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物體的表面并不總有6個面,也并不總是求6個面的總面積。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問題各是求幾個面的面積?師:我們教室有一個新的長方體鐵皮柜(教師指著鐵皮柜),做這個鐵皮柜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鐵皮是求幾個面的面積?生:6個。師:這個鐵皮柜占地多少平方米是求幾個面的面積?生:1個。師:為什么只是1個面呀?生:因為只有下面是占地的,所以只是求1個面的面積。師:那
3、靠墻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又是求幾個面的面積?生:2個。師:是哪2個面?生:右面和后面。師:我們的教室里有很多電線槽(教師指著教室里的一節(jié)電線槽),電線槽是什么形狀的?生:長方體。師:做一節(jié)電線槽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塑料是求幾個面的面積?生1:3個。生2:應該是求前后、左右4個面的面積。生3:電線要從電線槽的上下通過,所以沒有上下面,是求4個面的面積。師:說得真清楚,確實是求4個面的面積。(教師拿起事先準備的一節(jié)電線槽讓學生觀察,以加深認識。)師:粉刷教室里的一根長方體柱子(教師指著其中一根柱子),粉刷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是求幾個面的面積?生:3個。師:我們班是用一個長方體月餅盒來裝粉筆的(教師拿
4、起無蓋的月餅盒),做這樣一個鐵盒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鐵皮是求幾個面的面積?生:5個。師:少了哪個面?生:上面。師:同學們的判斷真準確,也就是在解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有關問題時,首先要判斷要求物體哪些面的面積,而不能盲目地列式。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明白在實際生活中,長方體或正方體物體的表面并不總有6個面,也并不總是求6個面的總面積。在解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有關問題時,首先要判斷要求物體哪些面的面積,而不能盲目地列式。片段二:師:下面老師這里有4道題,請同學們先判斷是求物體的哪些面的面積,然后再列出算式解答。(課件出示題目)商場里有一個裝大米的塑料箱(上面沒有蓋),長1.5m,寬1m,
5、高0.8m。(1) 制作這樣一個塑料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塑料?師:這個塑料箱是什么形狀的?生:長方體。師:制作這樣一個塑料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塑料是求哪些面的面積?生1:是求塑料箱5個面的面積。生2:是求塑料箱前后、左右與下面5個面的面積。師:為什么不是求6個面的面積,而是5個面的面積?生:因為這個塑料箱上面沒有蓋。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這個問題該怎樣列式解答呢?(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進行匯報、交流。)生1:1.511.50.8210.825.5()。生2:1.51(1.50.810.8)25.5()。生3:1.5121.50.8210.821.515.5()。生4:(1.511.50.810.
6、8)21.515.5()師:同學們真棒!能想出這么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看來同學們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掌握得很不錯。有信心解決下面的問題嗎?生:有!用類似的方法引導學生解決(2)、(3)、(4)三個問題。(2)如果把塑料箱放在地上,它占地多少平方米?(3)這個塑料箱外面四周都是白色的,底面是藍色的,白色面的面積一共有多少平方米?(4)在塑料箱的四周貼上商標紙,寬度是0.2m,貼這個塑料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商標紙?師:我們剛才圍繞裝大米用的塑料箱解決了4道題,這4道題有的是求5個面的面積,有的是求1個面的面積,有的是求4個面的面積,所以我們在解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有關問題時,關鍵在于判斷要
7、求哪些面的面積,并找準與所求面對應的長和寬。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明白在解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有關問題關鍵在于判斷要求哪些面的面積,并找準與所求面對應的長和寬。要懂得在實際生活中的靈活運用,掌握生活實際問題的解題思路,避免死記硬背公式而不懂運用。片段三:師:同學們真不錯,不僅能自己準確找到求哪些面的面積,還會對同學的錯誤進行判斷說理,那你能夠用你的本領解決下面的問題嗎?生:有!師:同學們信心真足,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題目)學校計劃給美術室重新裝修,美術室長10m,寬8m,高4m。(1)工人叔叔給美術室的地面鋪上地磚,鋪地磚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每平方米用4塊地磚,至少需要準備多少
8、塊地磚?(3)要粉刷美術室的屋頂和四面墻壁,除去門窗和黑板的面積28,粉刷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4)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25,至少需要多少千克涂料?(要求學生默讀題目,以自己所在的教室為例,指出它的長、寬、高。)師:誰來告訴大家做這個題目時要注意哪些地方?生1:地面鋪上地磚,不用粉刷。生2:粉刷的面積是美術室的前后、左右與上面面積的和,再減去門窗和黑板的面積,因為門窗和黑板也不用粉刷。師:其他同學同意嗎?生:同意!師:好!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解答。(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互評,再進行小組匯報、交流。)師: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除了要準確地運用方法列式計算以外,還要考慮生活的實際情況
9、,才能夠合理地解決問題。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明白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除了要準確地運用方法列式計算以外,還要充分考慮生活的實際情況,才能夠合理地解決問題。 三、課后反思練習課體現(xiàn)在“練”字上,為什么要練,練什么,怎么練,教師都要認真地思考,深入研究。本節(jié)課,我本著“貼近生活、本本真真”的原則進行教學。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十分積極,他們學習情緒高漲,思維活躍,許多學生對自己在本節(jié)課中的表現(xiàn)很滿意,聽課老師反映也頗好。上完本節(jié)課后,我有一些體會,對練習課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1、選取學生身邊的事物作為練習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數(shù)學課程
10、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教師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fā),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痹跀?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要有意識地將要學習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充分挖掘生活資源,把問題原本讓學生感到抽象的題意及數(shù)量關系,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實際的生活素材來學習,使數(shù)學知識直觀化、具體化,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知識在身邊的應用。如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圍繞教室里的鐵皮柜、電線槽、柱子和月餅盒提出問題,讓學生判斷這些問題各是求幾個面的面積。這樣的練習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
11、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又如通過引導學生解答商場里裝大米的塑料箱的4個問題,使學生從中體會到應用數(shù)學知識要靈活,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不僅要考慮數(shù)學因素,還要考慮其它的相關因素。這樣使學生學得容易且印象深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設計生活化的練習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學以致用,是學習數(shù)學的根本目的所在。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把課堂中書本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把所學的知識和思維方法遷移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來,形成解決具體實際問題的有效策略和能力,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最有效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也是把所學
12、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的重要體現(xiàn)。因此,教學中要注意設計生活化的應用練習,突出訓練內容,培養(yǎng)學生主動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本節(jié)課圍繞學校美術室重新裝修進行的練習設計,使數(shù)學更加貼近實際生活,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數(shù)學與社會生活的關系,在學會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思維方式、生活經驗等去解決問題的同時,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懂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意識。3、不足之處這節(jié)課整體實施效果是好的,但還有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如在本節(jié)課上,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讓學生說自己不同的方法,在課堂上那些中等生和學困生在一定的時間段里成為了絕對的聽眾,也正因為這樣,在下課鐘打響后老師還拖了一些時間。在面向全體學生這個層面上,本節(jié)課還有較大的欠缺,時間的把握還不是十分到位。另外,有些學生缺乏空間想象力,還是分不清楚具體的面應該怎樣求才是它的面積,這時教師的演示、學生的動手操作都顯得不夠,造成這些學生理解困難,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失誤較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