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學]教案中樞神經系統(tǒng)脫髓鞘疾?。删庉嫞酚蓵T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神經病學]教案中樞神經系統(tǒng)脫髓鞘疾病(可編輯)(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神經病學]教案_中樞神經系統(tǒng)脫髓鞘疾病
重慶醫(y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教案
2008年09月
授課題目:中樞神經系統(tǒng)脫髓鞘疾病
授課教師:王健
授課對象:2005級醫(yī)學二系 2004級七年制 醫(yī)學、兒科、檢驗
學時:1學時
目的要求:
1.了解脫髓鞘疾病的定義、概念和分類,了解多發(fā)性硬化的發(fā)病機理、病理,臨床分型及預后
2.熟悉多發(fā)性硬化診斷標準和治療
3.掌握多發(fā)性硬化的病變特點、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
重點:多發(fā)性硬化的病變特點、臨床表現及治療
難點:多發(fā)性硬化的自身免疫機制
采用教具及電化器材:多媒體幻燈
2、
教學內容、方法及時間分配
概述(時間1分鐘)
脫髓鞘疾病(demyelinative diseases)是一大類病因并不相同,臨床表現各異,然而具有共同的病理特征的獲得性疾病的統(tǒng)稱。其特征性的病理改變是髓鞘脫失,而軸突、神經細胞則相對很少受累。
基礎知識(時間2分鐘)
結構:髓鞘是緊包裹在神經軸突外面的膜成分,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髓鞘形成細胞是少突膠質細胞,在周圍神經里則是許旺氏細胞。
功能:絕緣、保護;促進鈉離子的順利通過,從而有利于神經沖動的快速傳導。
中樞神經系統(tǒng)脫髓鞘疾病的分類(時間2分鐘)
一、原發(fā)性髓鞘脫失疾病
1、多發(fā)性硬化(MS)
2、視神經脊髓炎(Devic病)
3、
3、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DEM)
4、急性出血性白質腦炎(AHL)
5、同心圓性硬化(Balo病)
6、謝耳德彌漫性硬化(Schilder病)
二、髓鞘形成障礙(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
1、異染性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MLD)
2、球形細胞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Krabbk病)
3、嗜蘇丹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SLD)
4、腎上腺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ALD)
5、佩一梅氏病
6、中樞神經系統(tǒng)海綿狀變性
7、亞歷山大病
8、柯喀內斯綜合征
三、繼發(fā)性脫髓鞘疾病
(缺血、缺氧、營養(yǎng)缺乏)
1、 病毒感染性??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PML
2、 消耗性??橋腦中央髓鞘溶解癥(CPM)
3
4、、 缺氧性??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癥(PVC)
4、缺血性??皮層下動脈硬化性腦病Binswanger病
5、 中毒性??放射損傷性白質腦病
多發(fā)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時間共35分鐘)
MS是一種常見的以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白質脫髓鞘病變?yōu)樘攸c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特征為病灶部位的多發(fā)性和時間上的多發(fā)性。由于腦與脊髓內存在著多灶的脫髓鞘斑,臨床表現常為分布廣泛的神經系統(tǒng)功能缺失。
一、病因(時間1分鐘)
二、發(fā)病機理(時間2分鐘)
T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免疫抑制功能喪失
2、免疫平衡失調
證據:
CSF-IgG指數或24h合成率增高;
CS
5、F檢出寡克隆IgG區(qū)帶和神經髓鞘抗體
三、病理(時間2分鐘)
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存在多灶的脫髓鞘班,大小1~20mm,典型地分布在視N內、腦室周圍、脊髓白質內,病灶位于腦室周圍是MS特征性病理表現。
脫髓鞘斑周邊有程度不等的星形膠質細胞增生和肥大。
軸突、神經細胞多不受累
四、臨床表現(時間10分鐘)
1、年齡:多在20~40之間,很少在10歲以下(3%)及50歲以上(5%)發(fā)病者,性別女略多于男性;
2、急性、亞急性起病(1周內為急性
1周至1月為亞急性;1 個月以上為慢性),病前有感冒、疲勞、外傷、寒冷、精神緊張等誘因;
3、病灶多發(fā)性(dissimination in sp
6、ace)
不同部位的病變:大腦皮質下白質、小腦、腦干、脊髓和視神經等部位。不同的癥狀和體征不能用單一病灶來解釋,稱之為不同病灶。
從某一局灶癥狀開始,隨之先后或同時出現另一個或一組與前一癥狀毫無關聯(lián)的癥狀或體征,標志著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存在多個病灶。
首 發(fā) 癥 狀
感覺異常 后索、脊髓丘腦束
Lhermitt征 脊髓頸段后索激惹(萊爾米)
單肢或多肢無力 錐體束
視力下降 單眼多 視神經
復視 Ⅲ、Ⅳ、Ⅵ顱神經
共濟失調 小腦及其傳導束、后索
值得注意的體征
核間性眼肌麻痹:內側縱束
側視時對側眼球不能內收,同側外展時有粗大眼震,雙眼內聚正常
旋轉性眼球震顫
7、癥狀少而體征多
發(fā)作性癥狀:痛性發(fā)作、痛性強直性痙攣、三叉神經痛、構音障礙、發(fā)作性瘙癢。
4、時間上的反復性dissimination in time
典型的病程是緩解與復發(fā)
緩解:2次發(fā)作累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不同部位,1次緩解持續(xù)至少1個月。病情持續(xù)進展而無緩解,必須持續(xù)6個月以上。
每次復發(fā)都遺留一定程度的神經功能缺損,因此總的趨勢是病情逐步惡化。
臨床分型
復發(fā)?緩解型(Relapsing-Remitting, RR):占70%
原發(fā)進展型(Primary-progressive,PP) -無平臺或緩解
繼發(fā)進展型(Secondary-progressive ,SP)-開始
8、呈復發(fā)-緩解型,繼以偶有復發(fā)和稍緩解
良性型 ,一生只有1~2次輕微發(fā)作,可完全緩解。
惡性型:極少數,發(fā)展迅速,數周或數月內死亡。
復發(fā)?緩解型
原發(fā)進展型
從一開始就進展
繼發(fā)進展型
開始呈復發(fā)-緩解型,繼以偶有復發(fā)和稍緩解
五、輔助檢查(時間5分鐘)
實驗指標
CSF :70%以上MS患者IgG指數>0.7 ,24h鞘內IgG合成率增加,寡克隆帶(oligoclonal bands, OB)陽性
IgG指數
亞臨床證據
亞臨床(subclinical or paraclinical病灶:是指病理上和MRI上發(fā)現的新和老病灶在臨床上并不一定有或曾有過的癥狀和體征。
9、
誘發(fā)電位:VEP、BAEP、SEP-潛伏期延遲波幅明顯降低
MRI:長T1長T2信號,大小不一(0.3-1cm),側腦室周圍等。
六、診斷(時間5分鐘)
1、年齡起病20~40y ;
2、緩解復發(fā)交替,二次發(fā)作間隔至少1個月,每次持續(xù)24小時以上,或呈緩慢進展方式,病程至少6個月以上;
3、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白質內同時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病灶
4、排除其它疾病。
1、3中缺1項為臨床可能多發(fā)性硬化
診斷標準
臨床確診M?S
2次發(fā)作又有2個不同部位病變的臨床證據。
2次發(fā)作有1個部位病變的臨床證據和另1個部位病變的亞臨床證據。
實驗室確診M?S
1次發(fā)作,有2個部位病變
10、的臨床證據;OB(+),IgG增高。
2次發(fā)作,有1個臨床或亞臨床病變;CSF中OB(+), IgG增高。
1次發(fā)作,有1個病變的臨床證據和另1個不同病變的亞臨床證據; CSF中OB(+)或 IgG增高。
臨床可能M?S
2次發(fā)作和1個部位病變的臨床證據,2次發(fā)作必須累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不同部位。
1次發(fā)作和2個不同部位病變的臨床證據。
1次發(fā)作、1個部位病變的臨床證據另1個不同部位病變的亞臨床證據。
鑒別診斷(時間5分鐘)
多發(fā)性腦、腦干梗塞;病變在灰質,與血管供應區(qū)匹配,腦血管病危險因素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DEM):多有感染或疫苗接種史,為單相病程,發(fā)病急;
頸椎病脊
11、髓型:有頸椎病變特征
七、治療(時間5分鐘)
原則
1、急性期阻止病情進展,抑制炎性脫髓鞘;
2、盡可能減少復發(fā),延長緩解期;
3、解除或減輕患者的痛苦??對癥支持
4、預防并發(fā)癥。
藥物治療
皮質類固醇激素的治療:甲基強的松龍沖擊療法;
免疫抑制劑:激素治療無效者;
免疫增強療法:免疫球蛋白(IVIg)大劑量沖擊-0.4g/kg/d,封閉抗體
β-干擾素療法:抗病毒和免疫調節(jié)作用;
血漿交換療法:據國外報導,延長患者的緩解期。
對癥支持治療。
激素治療
作用機理:急性期減輕炎癥水腫,縮短病程,一般不需長期用藥。
沖擊治療:甲基強的松龍 1.0g/d,或地塞米松50mg, 3~7天后該為強的松60mg/d,7~12d后減量,療程大于1月。
對癥支持治療
針對激素副作用:因為用大量激素,應加鈣制劑及各種維生素制劑,如果出現中度以上精神癥狀或停用激素或抗精神病治療。
其它:痛性痙攣(卡馬西平)、震顫(安坦)
預后
因臨床類型不同而各異
大多數可存活20~30年。進展快者預后差
預后影響因素:高齡、有共濟失調、癱瘓等預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