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必修四專題三版塊三蘇教版《滕王閣序并詩》同步教案5》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語文必修四專題三版塊三蘇教版《滕王閣序并詩》同步教案5(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語文必修四專題三版塊三蘇教版最新同步教案
《滕王閣序并詩》最新同步教案 5
教學(xué)目的:
1、了解駢文的文體特點。
2、學(xué)習(xí)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3、了解相關(guān)文言知識及文學(xué)典故。
4、積累“故”、“盡”、“屬”、“即”等實詞義項,“且”、“矣”等
虛詞的用法。
5、學(xué)習(xí)本文情景交融的寫法,理解作者復(fù)雜的感情。
教學(xué)重點:
1、了解相關(guān)文言知識及文學(xué)典故。
2、積累“故”、“盡”、“屬”、“即”等實詞義項,“且”、“矣”等
虛詞的用法。
教學(xué)難點:
1、積累“故”、“盡”、“屬”、“即”等實詞義項,“且”、“矣”等
虛詞的用法。
2、文中的語言和大量的典故。
3、學(xué)習(xí)
2、本文情景交融的寫法,理解作者復(fù)雜的感情。
第一節(jié)
一、 導(dǎo)入:
有誰知道“中國古代四大名樓”?
(鸛雀樓、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
與四大名樓有關(guān)的名人題詩,你能列舉幾個嗎?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今天我們就來學(xué)習(xí)讓滕王閣名揚天下的初唐詩人王勃一揮而就的《滕王閣序》。 二、作者簡介:
1、學(xué)生背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作者簡介:
王勃( 649—676),字
3、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詩人。王勃與楊炯、
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并稱“初唐四杰”。
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通,向朝廷表薦,王勃對策高第,被授
朝散郎。乾封初年被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 兩年后因戲為《檄英王雞》一文,被唐高宗怒逐出府。
隨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補(bǔ)為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dāng)誅,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災(zāi)難。他
的父親也因此而受到牽連,被貶為交趾令 (今越南河內(nèi))。大約27歲時,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親,
沒想到在渡海時溺水,最后驚悸而死。
三、寫作背景:
滕王閣是唐高宗李淵的兒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修建的, 舊址在現(xiàn)在江西南昌
4、
贛江水濱。高宗時,洪州都督閻某重修此閣。 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
趕上都督閻某重修滕王閣成,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 請他也參加宴會。
臣囹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學(xué)士的才學(xué)。讓女婿事先準(zhǔn)備好一篇序文,在席
間當(dāng)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大家
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以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dāng)眾 揮筆而書。閻都督老大不高興,拂衣而起,轉(zhuǎn)入帳后,叫人去看王勃寫些什么。聽說王勃開首寫道
“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說:“不過
5、是老生常談。”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沉吟
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鷲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嘆服道:“此真天才,當(dāng)垂不朽!’
四、解題:
1、名稱:
《滕王閣序》全稱《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又名《滕王閣詩序》。
2、滕王閣:
滕王是唐高宗李淵的兒子李元嬰,滕王閣是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修建的。高宗時, 洪州都督閻某重
修此閣。 675 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某重修滕王閣成,重陽日
在滕王閣大宴賓客。
3、序,一種文體。有書序,贈序,宴集序等。
書序: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或評價性文字,如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并序》中的“序”部分。
6、宴集序:古人宴集時,常一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一人作序,這樣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蘭亭集
序》。
贈序:指親友間以作文相贈,表達(dá)惜別、祝愿、勸勉之意。如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等。本文是
餞別序,即臨別贈言,屬于贈序類的文章。
4、駢體文:
駢文,是魏晉以后產(chǎn)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文多以四、六
字句為主,兼以雜言,所以后來也稱駢文為“四六文”。
其主要特點是:文章句法結(jié)構(gòu)對稱,詞語對偶(結(jié)構(gòu));講究運用平仄,音律和諧(聲韻);注重
藻飾和用典(修辭)。
5、駢文的朗讀指導(dǎo):
四字句讀法:豫章 / 故郡,洪都 / 新府
六字句讀法:①孟學(xué)士 /
7、之詞宗;訪風(fēng)景/于崇阿
②臨 /帝子之長洲;得 / 天人之舊館
③鐘鳴 / 鼎食 / 之家;青雀 / 黃龍 / 之軸
④誰悲 / 失路之人;氣凌 / 彭澤之樽
⑤撫 /凌云 / 而自惜;幸 / 承恩 / 于偉餞
七字句讀法:①襟三江/而帶五湖 潦水盡/而寒潭清
②龍光 / 射/牛斗之墟 賓主 / 盡 / 東南之美
③都督 / 閻公 / 之雅望
④秋水 / 共長天 / 一色
五、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襟(j in)三江
陳蕃(f an)
甌(o u)越
閻(y a n)公
1、聽讀課文,疏通文中字詞:
翼軫(zh W n)
徐孺(r u )
臺隍(hu a ng
8、)
褥帷(ch a nw/e i)
儼駿啡(y a nc a nf e i)
繡B!(t a)
舸(g e )艦
孤鷲(w u )
睢(SU 1 )園
帝閽(h u n)
e )
賒(sh e )
鐘慰(qu e )
回囹捧袂(m e i)
澤
桑戟(q i j i )
勝餞(ji an)
崇阿(e )
雕薨(me ng)
岫(zh u )
彭蠡(l i )之樽(zun)
睇眄(d i mi a n)
多舛(chu a n)
東隅(y u)
舍簪(z &坨笏6 u)
盛筵(y an)
懿(y i )范
潦(l Go)水
鶴汀鳧渚(t i ng
9、f uzhu
纖(y u)其駭矚
雨霽(j i )
遺飛(chu a n)
天高地迥(ji o ng)
涸(h e)
10、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美。
交:動詞用作名詞,交界處;盡:副詞用作動詞,都包括,都是;美:形容詞用作名詞,才俊,俊 杰。
都督閻公之雅望 ??????宇文新州之懿范
定語后置句。
千里逢迎
千里:數(shù)詞用作名詞,千里而來的客人;逢迎:迎接,今為說話做事迎合他人。
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
騰、起:使動用法,使 ??????騰空;使 ??????起舞。
定語后置。
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賓語前置。
五、賞析課文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寫出洪州怎樣的特點?
由古及今,道出洪州歷史的久遠(yuǎn)。
2、“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又寫出怎樣的特點?
由天及地,寫洪州界域的廣大。
11、3、洪州的地勢怎樣?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雄州霧列”“臺隍枕夷夏之交?!?
寫出洪州的地理位置和地勢的雄偉。
4、“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俊采星馳”“賓主盡東南之
“俊采星馳”
“賓主盡東南之
美”傳達(dá)出怎樣的信息?
“物華天寶”概括洪州的繁華富庶;“人杰地靈” “俊采星馳”“賓主盡東南之美”形
象說明洪州一帶人才濟(jì)濟(jì)——人物之盛。
5、如此靈秀美麗的地方,一定也會產(chǎn)生杰出的人物吧!作者是怎樣寫參加宴會的人物?照應(yīng)了前
文的哪個詞語 ?
作者在寫參加宴席人物時,用了“雅望”“懿范”“勝友”“高朋”等詞語盛
12、贊主賓的文韜武略。
照應(yīng)了前文的“俊采”一詞。
6、作者寫參加宴會的人物,既有點的描寫,又有面的描寫,請逐一指出?
“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
“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點的描寫)
“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保娴拿鑼懀?
7、文章開始不寫樓臺,不寫宴會,而先寫地勢與人物,這樣寫有何好處 ?
文章借用鋪陳的手法,歷敘界域之大,地勢之雄,物產(chǎn)豐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樂的氛圍、宴
會的高雅,同時也緊扣照應(yīng)了題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8、最后,作者謙遜委婉地介紹了自己參加這次盛會的原因。
小結(jié):第
13、一段緊扣“洪府”,概寫洪州的地理風(fēng)貌,引出參加宴會的人物。
第二節(jié)
一、復(fù)習(xí)上課時所學(xué)重要知識點:
二、講解第二、三段重要詞句:
三、分析第二、三段
1、詩句重要信息提取:
A、第二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給我們透露了什么信息?
第一句:交代時令(三秋時節(jié))。
第二句:描繪秋景,盡展秋山秋水。
第三句:用四個六字句,寫來賓駕御名車駿馬,造訪滕王閣之情景。
第四句:用四個四字句,寫滕王閣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和氣勢。
第五句:“四六”句對“四六”句,描寫滕王閣周圍之景。
日第三段也是五句話,分別又給我們透露了什么信息?
第一句:兩個三字句,寫出登閣的情景,抒發(fā)喜悅之情。兩個六字句,寫登
14、高望遠(yuǎn)所見山
川之美。
第二句:四六句對四六句,極寫人煙之盛,舸艦之多,表現(xiàn)富庶祥和。
第三句:兩個四字句,轉(zhuǎn)寫自然景物,描繪雨后天晴的景色。
第四句:兩個七字句,是千古絕唱之句,把對滕王閣景物描寫推向高潮。
第五句:四六句對四六句,敘寫生活之樂,候鳥之樂,將各具情趣的社會與自然融為一體。
C按思路背誦這兩段。
2、二、三段是著名的寫景段落,歷來膾炙人口。試分析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描寫景物的。 (提
示:可從景物描寫的視角、順序、色彩等方面進(jìn)行分析)
a、找出這兩段表示顏色的詞語?
寒潭清、 暮山紫、 層臺聳翠、 飛閣翔丹、 青雀黃龍。 由此可見景色的描寫無不色彩繽紛, 搖曳
15、生輝。
b、“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試分析這一句寫景效
果?
雨后的積水已經(jīng)消盡, 潭水寒冷而清澈, 煙光霧氣凝結(jié), 傍晚的山巒呈現(xiàn)出紫色。 上句的 “寒
潭清”,著色淡雅,下句的“暮山紫”,著色濃重,在色彩的濃淡對照之中,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
色,真可謂是絕妙之筆。
小結(jié):景色色彩變化之美。
a、說說這兩段景物描寫的順序?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把滕王閣周圍
的景物描摹出來,這是近景;
其次是中景的描寫,“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極寫山巒、平
原的廣闊和川流、湖泊的迂回、曲折;
“云銷雨霽,彩徹
16、區(qū)明”以下的描繪,則再現(xiàn)了一幅水天浩淼遠(yuǎn)景。
作者由近及遠(yuǎn)地鋪展開去, 把遠(yuǎn)近的諸多景物編織在一起, 組成一幅富有層次感和縱深感的秋日滕
王閣的全景圖。
小結(jié):景色遠(yuǎn)近變化之美。
a、 分析“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焙汀奥湎寂c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兩句的寫景藝術(shù)手法?
“層巒聳翠, 上出重霄; 飛閣流丹, 下臨無地。 ” 由兩組鏡頭剪輯而成: 上有青翠的山峰聳入云霄,
下有閣道丹彩欲流,借助視覺的俯仰變化,使上下相映成趣,既突出了閣樓的高聳壯觀,又展現(xiàn)了
高臺的絕妙景色。
小結(jié):景物上下渾成之美。
a、 “漁舟唱晚, 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 聲斷
17、衡陽之浦。 ” 哪些景物是實寫?哪些又是虛寫?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作者任憑聽覺,進(jìn)行聯(lián)想,用虛寫
的手法傳達(dá)了遠(yuǎn)在“彭蠡之濱”的漁歌和雁聲,使讀者開闊眼界,視通萬里。
小結(jié):景物虛實相映之美。
3、這兩段是怎樣將敘事、寫景與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
“潦水盡…”,清澈的潭水給人清爽的感覺。
高聳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閣令人嘆為觀止。
“落霞…”的朦朧秋景,“閭閻撲地…青雀黃龍之岫” 的富庶祥和都洋溢著作者無比愉悅的心情。
作者寫自己的喜悅心情毫不張揚,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轉(zhuǎn)地表達(dá)出來的,給人天衣無縫、妙
合無垠之感。
4、這兩段秋景的描述與傳
18、統(tǒng)中描寫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一反傳統(tǒng)中“悲秋”的習(xí)慣寫法,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邁的情致。
小結(jié):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閣”,寫三秋時節(jié)滕王閣的萬千氣象和周圍的自然、人文景
觀。
第三節(jié)
一、復(fù)習(xí)上課時所學(xué)內(nèi)容:
二、講解四五段詞句:
三、分析第 4 段:
1、“遙襟甫暢,逸興遄飛”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這兩句起過渡作用,從寫登覽之樂回到寫宴會。
2、哪些句子是直接寫宴會歡樂的場景的?
“爽籟發(fā)而清風(fēng)生……光照臨川之筆。”
寫宴會歡樂場景:排簫清脆,歌聲柔美,人物的高雅。
3、寫宴會歡樂場景后作者放開一筆,視野又?jǐn)U展到宴會之外的詩句是什么?
“窮睇眄于中天,
19、極娛游于暇日”。為下文的抒情張本。
4、我們看看作者在該段中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天高地迥, 覺宇宙之無窮; 興盡悲來, 識盈虛之有數(shù)。 ” ——宇宙無窮, 人生渺小。
“望長安于日下……天柱高而北辰遠(yuǎn)” “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一一報國
無門,濟(jì)世無路,懷才不遇。
“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薄粏栆淮?,答非所問,流露出懷才
不遇的心緒,充滿的自我悲傷的情調(diào)。
5、賞析名句“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
“關(guān)山難越”和“萍水相逢”,在意義上本無聯(lián)系,但一旦組成對偶句后,
就順理成章的表達(dá)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
20、哀和孤獨,也反映了
“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獨。
小結(jié):寫宴會盛況,抒發(fā)人生感慨。
四、分析第五段:
1、“嗟乎!時運不齊,命運多舛?!边@是作者感嘆自己的命運,作者這樣的命
運他有沒有一味的消沉?怎樣得知?
并不沒有一味的低沉感傷,而是把人生的失意看作常態(tài)。
作者連用四個典故說明人生的失意是一種常態(tài),
并以此來寬慰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失意
之人。
當(dāng)然這四個典故我們也不排除這也是作者慨嘆年時易往,功業(yè)難成。
2、抒發(fā)作者高尚的人生觀的句子是哪幾句?
“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3、賞析名句“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p>
21、
“老當(dāng)益壯”和“窮且益堅”就是把“老”和“壯”,“窮”和“堅”這兩個對立面,從相反相成
中統(tǒng)一起來。表現(xiàn)了一種高尚的人生觀和樂觀開朗、積極進(jìn)取的情懷。
4、“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詩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既補(bǔ)充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觀,又表現(xiàn)了作者樂觀開朗的情懷。
5、“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是作者自我勉勵之辭,他勉勵自己什么?
不甘沉淪的豪情壯志。
6、賞析名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出自《后漢書 ?馮異傳》:“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保ū扔鏖_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后在另一
方面取得勝利。 ) 通常, “東隅” 已逝, 則 “桑榆” 必晚, 而王勃
22、卻出人意料的提出了 “桑榆非晚”
表明了雖身處逆境也不悲觀的態(tài)度。
7、寫孟嘗、阮籍的人生觀的目的是什么?
微譏孟嘗,非議阮藉,反襯自己堅定的意志。
小結(jié):感嘆自己的命運,表明自己崇高的人生觀。
第二部分:(4?5)緊扣“餞”寫宴會盛況,抒發(fā)人生感慨。
第四節(jié)
講解 6 、 7 段詞句:
二、 分析 6 、 7 段:
1、 文中自謙的句子是哪句?
“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2、 作者寫終軍、班超、宗愨的目的是什么?
表達(dá)報國之志和遠(yuǎn)大的理想抱負(fù)。
3、 作者路過滕王閣的原因及與會的喜悅的詩句是什么?
“舍簪笏于百齡 喜托龍門?!?
4、 作者寫司馬相如和楊得意以及俞伯牙與鐘子期的目的是什么?
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慨懷才不遇,知己難求。
5、 寫盡古今宴會曲終人散,無跡可尋的凄涼的句子是哪句?
“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6、 寫及潘江、陸機(jī)的目的是什么?
期望在座各位施展文才,各賦所懷。
小結(jié):第四部分(6?7):扣“別”,述說自己的身世和懷才不遇的苦悶,感嘆盛宴難再,知己難
遇。
三、練習(xí):
1、檢查二三段的背誦情況:
2、練習(xí)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