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預期對貨幣政策的影響研究會計畢業(yè)論文
《收入預期對貨幣政策的影響研究會計畢業(yè)論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收入預期對貨幣政策的影響研究會計畢業(yè)論文(2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收入預期對貨幣政策的影響研究 內容摘要 2008年9月以來,世界經濟遭受了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為嚴峻的挑戰(zhàn)。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促進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我國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迅速出臺促進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的一攬子計劃,對緩解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強信心、穩(wěn)定預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給出了收入預期的定義及對消費需求的影響作用,由消費需求引出當前國內內需不足的嚴峻形勢,進而引出目前政府實行的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提出收入預期和貨幣政策有效性相關的話題。 其次為了分析問題,本文梳理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中外學術界關于收入預期與貨幣
2、政策的研究文獻。傳統(tǒng)的貨幣政策傳導理論主要側重于貨幣市場的變化對經濟主體預期所產生的影響,在資本市場發(fā)展以后,原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又增加了一個新的變量,出現了中央銀行→資本市場(資產價格)→企業(yè)(居民)預期這樣一種新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在新的傳導機制下,資本市場處于中介地位,資產價格是關鍵變量。在一個資本市場發(fā)育較健全的市場體系中,資產價格的貨幣政策傳導效果會比較理想,由此預期因素也越來越凸顯其作用。這兩種傳導機制下,各個學派均認為收入預期會對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造成影響,但不同學派觀點并不一致。 再次探討了收入預期的形成,由其影響因素入手,具體分析了由各因素引起的預期的變化。又分析當前已經實施
3、的貨幣政策,又一次將收入預期與貨幣政策聯系起來。 最后得出這樣的結論:收入預期會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產生影響,使得政策結果偏離目標水平。在對全文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啟示:中國通貨緊縮時期,貨幣政策完全可以有所作為。關鍵是要改善國民經濟運行環(huán)境,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使收入預期向良性方向發(fā)展,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關鍵詞: 收入預期;消費需求;貨幣政策 Abstract The world economy has suffered the most severe challenges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
4、n of the last century in September 2008. To cop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a serious impact, and promote stable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ur government adjuste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macro-economic policy in time, implemented the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loose monetary p
5、olicy appropriately, the rapid introduction of the promotion of stable and rapid economic package development, to alleviate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outstanding contradictions and boost confidence, stable the expect, all of these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irst, the paper gives the definition o
6、f income expectations and the impact of the role of consumer demand, consumer demand from the domestic demand leads to shortage of the current grim situation. In turn, the current government made moderate relaxed monetary policy, the income expectation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relat
7、ed topic. Second, in order to analyze problems, this article carding literature from 30s of the 20th century, Chinese and foreign academic circles since the income is expected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and research literature,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the monetary policy focuses mai
8、nly on changes in the currency market on the economy arising from the impact of the main aspects of in capital market development, the existing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dded a new variable, a central bank → capital market (asset price) → enterprises (residents) a new monetary policy t
9、ransmission mechanism. Conduction in the new mechanism, role as an intermediary in the capital market, asset prices are the key variables.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s in a more healthy market system, asset price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would be more ideal, which is expected to fac
10、tor in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role. Third, discussed the formation of income expectations, which start with the impact of factors, specific factors are analyzed by the expected changes. Revenue is expected to be linked with monetary policy once again, which has been implemented and analysis of th
11、e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At last, deviated from the target level, and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full text, it can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insights, and come to this conclusion: Chinas deflationary period, monetary policy can make a difference. The key is to improve the operating envir
12、on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channels. Then, the expected income can have a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Key words: Revenue expected; Consumer demand; Monetary Policy 目 錄 一、收入預期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1 1.1 收入預期的定義及對消費需求的影響作用 1
13、 1.2 消費需求與貨幣政策的實施 1 1.2.1 內需不足的現狀 1 1.2.2 貨幣政策的定義及使用 2 1.3 收入預期與貨幣政策 2 二、西方經濟學界關于收入預期與貨幣政策的理論 4 2.1 瑞典學派 4 2.2 凱恩斯及新凱恩斯學派 4 2.3 貨幣主義學派 5 2.4 理性預期學派 6 2.5 芝加哥經濟學派 7 三、中國經濟學界關于收入預期和貨幣政策的討論 7 3.1 我國居民收入預期 7 3.2 貨幣政策在中國 8 四、收入預期的形成的分析 9 4.1 不確定性 9 4.2 信心 9
14、4.3 知識 10 五、收入預期與當前的貨幣政策 10 5.1 我國根據當前預期制定的貨幣政策 10 5.1.1 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11 5.1.2 調整優(yōu)化信貸結構 11 5.1.3 充分發(fā)揮利率杠桿調控作用 11 5.1.4 完善支農再貸款管理 11 5.1.5 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11 5.2 前景的分析 12 六、結論和啟示 13 6.1 提高透明度 13 6.2 建立并維持信譽 13 6.3 加強溝通 14 一、收入預期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1.1 收入預期的定義及對消費需求的影響作用 收入預期是指居民根據自身
15、掌握的信息與經驗對可支配收入的事前估計、判斷。目前在我國,收入預期對消費需求的影響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隨著我國分配體制的改變,城鎮(zhèn)居民固定收入增長緩慢,而暫時性收入變化較大,居民不得不結合固定收入與暫時性收入來預期收入的變化,并根據收入預期安排消費支出。第二、我國就業(yè)制度、社會保障體制的巨大變化,使人們失去了收入預期的原有基礎,收入預期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導致現期消費需求下降。第三、宏觀經濟環(huán)境由通貨膨脹轉向通貨緊縮,人們將調整其收入預期。如果居民普遍預期收入會下降,那將抑制消費需求的增長。相反,如果居民普遍預期收入上升,則將促進消費需求的增長。第四、居民實際收入的低幅增長使居民收入
16、預期呈下降趨勢。第五、我國與收入及消費有關的各項經濟政策的實施也將影響到居民收入預期的變化,從而帶動或抑制消費需求的持續(xù)增長。 1.2 消費需求與貨幣政策的實施 1.2.1 內需不足的現狀 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局長謝伏瞻2007年1月25號曾表示:中國內需不足主要表現在消費不足上。為了擴大國內的消費需求,最重要的是擴大居民的消費需求,因為我們的投資增速很快,投資所占的比重也比較大。他并稱,要提高消費需求,就要增加收入,應通過提高收入來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通過改善消費環(huán)境,提供或者是培育一系列新的消費熱點,來促進國內的消費需求。 周小川在“二00八中國金融論壇”也曾表示,亞洲金融危機后,中國消
17、費占GDP比重由百分之六十逐漸回落到百分之四十左右,遠低國外水平。他指出,中國消費結構呈現家庭消費比重偏低而公共消費比重過高,物質型消費較多而服務型消費較少等特點。據知,此番全球金融危機前,國際普遍呼吁結構改革,即中國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內需、減少對出口的依賴。當前,中國明確提出擴大消費以增加內需,與近年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方向相符。 1.2.2 貨幣政策的定義及使用 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wěn)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yè)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jié)貨幣供給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1]從2008年初到12月初,中國經濟總基調已經出現了4次
18、較大的變更,從年初的雙防(防通脹和經濟過熱)到年中的“一保一控”(保增長和控通脹),到9月份的“全面保增長”,以及11月的“保增長、擴內需”。2009年,這種基調又被轉承到“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上來。 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連續(xù)10年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在最近三年隨著經濟形勢的改變不斷改動,目的只有一個,促進經濟發(fā)展。而目前由于外需不足,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增加,長期依靠的出口已經受到削弱,投資所占的比重也已經相當大,唯有依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才是長久之路。目前無論企業(yè)還是個人從資金來說都不充裕,政府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正順應當前經濟形勢的發(fā)展,四萬億的投資和09年利率的下調更
19、加保證了中國能在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當中帶動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對緩解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強信心、穩(wěn)定預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從另一層面上來說,隨著中央財政債務依存度的提高和財政大規(guī)?;A設施項目投資效應的遞減以及“擠出效應”的出現,財政政策要逐步淡出歷史舞臺,轉由貨幣政策“獨木撐天”,單獨承擔啟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歷史任務。 1.3 收入預期與貨幣政策 作為反映經濟走勢和影響百姓生活的關鍵指標,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2009年6月10日公布的5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
20、)和工業(yè)品出廠價格(PPI)數據延續(xù)了2月份以來同比雙雙下降的局面,但也出現了PPI環(huán)比由負轉正、糧價略有抬頭等變化,見圖1。國家統(tǒng)計局有關負責人分析認為,盡管各國為應對金融危機采取了各種政策措施,一些經濟指標也出現了止跌跡象,但總體上看主要經濟體的衰退還在持續(xù)中,全球需求依然低迷。盡管近兩月由于流動性充裕推動一些基礎性產品價格明顯反彈,但與去年高位比仍然較低,我國工業(yè)品總體上供過于求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觀。世界經濟依然低迷的大環(huán)境,總體上制約了我國物價和經濟形勢。 圖1 2008年-2009年4月CPI、PPI漲幅走勢圖 資料來源:搜狐財經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
21、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強調“當前總的物價形勢沒有變化,還處于低位,表明了相對于我國經濟增長或供給能力來說,需求還是不足的,要堅持擴大內需。世界經濟的問題是深刻、復雜的,過于樂觀的情緒和投機因素不會持續(xù)很長時間?!比绱藦碗s的經濟形勢,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增強憂患意識,積極做好各項應對工作,落實靈活審慎經濟政策,增強各項宏觀經濟政策的預見性、靈活性、有效性,采取正確的刺激內需和擴大投資的措施,就可以力保中國經濟的穩(wěn)定運行。深入探討居民收入預期與貨幣政策有效性問題就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西方經濟學界關于收入預期與貨幣政策的理論 2.1 瑞典學派 早期西方經濟學
22、文獻中談到的預期,更多地相當于預測的概念,并未涉及到經濟人的理性與非理性、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知識與信息的有限性等構成當代預期理論的主要問題,貨幣政策更沒有正式被提出,但是經濟學家已經看到了對未來判斷的重要性以及其對現實經濟運行的影響。 在關注不確定性因素在經濟演化過程中的作用時,瑞典學派引進了預期分析方法,并最早提出了預期的概念。按照他們的看法,預期在經濟活動中起著重大作用,預期是人們開始經濟活動的根據,人們的經濟活動都離不開預期。他們認為價格上漲的預期成為生產者制定生產計劃,訂立新契約、工資協議和租金協議等的依據(魏克賽爾,1982),強調企業(yè)家對未來的主觀預期及不確定性風險等因素在價
23、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人們對收入、未來利潤水平的預期會對投資、儲蓄等宏觀變量產生影響(米爾達爾,1963),并認為經濟主體會根據客觀形勢對預期不斷地進行動態(tài)調整,即預期具有動態(tài)性,而且經濟主體間的預期行為是有差別的。(林達爾,1963)可見,瑞典學派已承認預期是影響經濟運行的“決定性”因素。[6] 雖然瑞典學派較早認識到了預期問題的重要性,但對預期的認識存在以下三點缺陷。第一,他們將預期更多地看作是人們的主觀心理活動,使預期分析具有主觀性;第二,沒有說明預期的形成機制,預期沒有內生為經濟系統(tǒng)的一個決定性因素,這就使得預期分析難以納入經濟模型當中;第三,他們的預期帶有很強的適應性,沒有充分認
24、識到信息的內涵,知識、信息收集和整理等問題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2.2 凱恩斯及新凱恩斯學派 在凱恩斯的經濟理論體系中,預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基本原因在于他強調未來不確定性對人們的經濟行為具有決定性影響作用。凱恩斯認為,由于供需時滯的存在,企業(yè)家只能以預期未來他所生產的產品是否有消費者購買以及消費者愿意支付的價格來確定現時的產量。這說明“如果他(指企業(yè)家)真正從事這種消耗時間的生產,他就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根據這種預期行事?!蓖瑫r凱恩斯指出,預期的可變性常常由公眾的“動物精神”所驅動,故預期利潤率十分不穩(wěn)定,投資決策可能受非理性的樂觀主義或悲觀主義情緒的影響,引起商業(yè)信心的大幅擺動。在將現在
25、和未來聯系在一起時,對投資未來利潤率的預期遠比利率重要得多?!坝行π钪當盗磕硕ㄓ谕顿Y數量,而在充分就業(yè)限度以內,鼓勵投資者乃是低利率。故我們最好參照資本之邊際效率表,把利率減低到一點,可以達到充分就業(yè)”。凱恩斯雖然偏愛財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貨幣政策的作用。然而,他的預期還主要是指人們的主觀情緒與心理狀況,與基于宏觀經濟模型之上的理性的經濟預測相比,他離理性預期還有很大的差距,因而被稱為“無理性預期”?!? 新凱恩斯主義繼承了凱恩斯主義關于貨幣影響產出的思想,同時針對凱恩斯主義在解釋“工資一價格機制”時缺乏微觀經濟基礎的不足,從最大化行為和理性預期的基礎上去探尋關于工資和價格粘性的原因,進
26、而建立了包含確定價格和接受需求的廠商、新古典生產函數、市場不完善、信息不對稱等方面具有堅實微觀基礎的宏觀經濟模型,從而為貨幣政策有效論奠定了堅實的微觀基礎(G.Mankiew and D.Romer,1991)。他們進一步區(qū)分了預料之外的政策和預料之中的政策的不同效果,結論是:既然所有粘性因素都使預期價格水平的上升不一定立即完全地轉化為工資和物價的調整,那么預料之中的政策對總產出和經濟周期也有影響;另外,與預料之中的政策相比,預料之外的政策對總產出的影響較大。新凱恩斯主義者漢森、薩繆爾森、索羅和托賓等人也肯定了貨幣政策的作用。隨著他們對貨幣政策作用的認識的加深,他們提出了“逆經濟周期調節(jié)”的“
27、相機抉擇”的貨幣政策主張。 2.3 貨幣主義學派 貨幣主義者Cagan(1956)首先提出了適應性預期概念。根據這種預期的定義,經濟主體可以根據他們自己以前的預期誤差程度來修正每一時期的預期,因此,這種預期被稱為“適應性預期”。然而,“適應性預期”往往并不能與事實相符,原因是:“人們形成一個變量的預期,所利用的信息超過該單個變量過去的數據。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幾乎肯定要受到現在和過去的貨幣政策的影響,同時也受他們對未來貨幣政策估計的影響。此外,當人們碰到新的信息時,常常會很快改變自己的預期”(米什金,1998)。 貨幣學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認為,“貨幣政策能夠防止貨幣本身成為經濟波動的
28、一個主要根源”,“貨幣政策能夠發(fā)揮的第二個作用,是為經濟運行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繼續(xù)用米爾的比喻,就是使貨幣政策這架機器潤滑運行”,“貨幣政策有助于抵消經濟體系中來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動”。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貨幣政策對穩(wěn)定經濟的作用。 2.4 理性預期學派 理性預期首先是由Muth(1961)提出的。他認為,對實際預期數據的研究表明,企業(yè)在現實中所作的預期平均比一些簡單模型所作的預測要準確,像是出自更精致的方程系統(tǒng)。由此,他對人們的預期行為提出了一個新的假說:“人們的預期本質上同相關理論的預期一致,因為它們都是對未來事件的有根據的預期”,他稱這種預期為理性預期。他的一個基本假定是:
29、人們在進行預測時,總是以自己盡可能收集到的信息作為依據,并因此對經濟變量作出最佳預測。在此基礎上,Lucas(1972)等學者認為,由于“理性人”的預期存在,使貨幣對于經濟中的實際變量并沒有什么有規(guī)則的影響,它唯一具有的有規(guī)則的影響就是對名義變量即價格的作用。只有在沒有預期到貨幣數量變動或社會對通貨膨脹的預期錯誤時,貨幣政策才能對失業(yè)率、產量和實際收入等實際變量產生短期的影響。[6] 從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理性預期學派的一些學者率先將理性決策的博弈論方法應用于貨幣政策行為及其效應的規(guī)范研究。隨后,Barro(1979,1981,1986)等學者進一步利用該方法討論了相機抉擇和單一規(guī)則的
30、貨幣政策效應以及政策制定者的信譽對貨幣政策效應的影響。近二十年來西方經濟學家在利用博弈論方法對貨幣政策問題的研究上主要集中在如下兩方面:一是討論在完全信息假定下和非對稱信息假定下的貨幣政策行為及其效應的決定;二是分析各種制約因素對貨幣政策效應的影響(陳學彬,1998)。 理性預期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盧卡斯曾提出過著名的“政策無效性命題”。他指出:“當擴張性貨幣政策反復推行時,預期使得它不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推動力消失了,對生產沒有刺激作用,期望生產能擴大,但結果卻是通貨膨脹,而不是別的?!憋@然,盧卡斯完全否定了貨幣政策的作用。 2.5 芝加哥經濟學派 持久收入假說認為:人們的當前消
31、費取決于當前收入和未來收入,儲蓄是平滑當前消費和未來消費的手段。如果人們當前收入很低,而對未來收入的預期很高,則會選擇負債消費,并用未來收入償還當前欠債。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對未來收入預期會顯得越來越樂觀,盡管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動,當前預期可以會低迷一段時間。動態(tài)最優(yōu)化理論證明:如果人們的消費決策遵循跨期最優(yōu),則在當前收入低而未來收入高的條件下,負債消費就是最優(yōu)的??梢姡杖腩A期對當前消費具有重要影響。收入預期變化通過影響消費導致社會總需求變化,從而產生通貨膨脹或緊縮壓力,因此貨幣政策應當考慮收入預期的影響。如果貨幣政策是釘住通貨膨脹率的,則貨幣政策和家庭預期是反周期的,這是因為如果家庭收
32、入預期有一個正向的沖擊,則當前消費增加,社會總需求增加,通貨膨脹壓力增大,則貨幣當局應當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以消除預期正向沖擊的影響。 綜上,唯有理性預期學派認為由于“理性人”的預期存在,使貨幣對于經濟中的實際變量并沒有什么有規(guī)則的影響,即貨幣政策無效,政府也只有在制定政策時超出理性人的預期才能使得貨幣政策有一定效果;從其他學派來看,在認同收入預期存在的情況下,均堅持貨幣政策是有效的。 三、中國經濟學界關于收入預期和貨幣政策的討論 3.1 我國居民收入預期 伴隨著我國住房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擴招和收費改革、醫(yī)療和養(yǎng)老體制改革的推進,高等教育消費開支,住房、教育、醫(yī)療和養(yǎng)老支出在家庭總支出中
33、所占的比重不斷攀升,已經大大超過我國普通居民家庭的當前收入水平,負債消費隨之迅速發(fā)展起來。例如自1997年國家放開消費者信貸以來,住房貸款、助學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貸款等個人貸款迅速增加,截至2005年末,全國消費貸款余額達2.2萬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約占全部消費貸款余額的70%以上。這些事實說明我國居民的跨期最優(yōu)選擇意識正在不斷增強,家庭負債的增加使得人們關注未來的收入水平。[5] 另外,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公眾對股票、房地產的投資熱情不斷升溫,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中國,不會因為目前世界經濟形勢的惡化而放棄將手中現金增值的機會,不然政府也沒必要于07年10次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來改變公眾
34、預期了。從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來看,數次金融危機莫不是在政府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企業(yè)(居民)在對收入預期保持樂觀一定時間后,隨機事件的發(fā)生導致了泡沫的破滅,經濟形勢便急轉直下。大眾非理性情緒支配下形成的“資產品泡沫”,雖然大多是在貨幣寬松條件下逐漸興起的,但是其膨脹的主要動力已經并非是寬松的貨幣條件了,而是大眾癲狂型的暴富夢想了,在這樣的條件下,貨幣政策和資產泡沫之間的關系就短期內顯得十分微弱,央行妄圖通過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來短期內控制資產品的做法根本是徒勞的,也是難以實現的。因此,我們不能忽視公眾收入預期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3.2 貨幣政策在中國 如果以凱恩斯的《通論》的出版作為現代貨幣
35、政策的理論起點,貨幣政策距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1984年中國人民銀行才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因而新中國真正的貨幣政策實踐距今尚不足20年。在二級銀行體制建立前,中國奉行的是大一統(tǒng)的銀行體制,中央銀行和商業(yè)銀行合二為一。因而,那時人們也討論貨幣政策,并把貨幣政策與信貸政策以至金融政策混在一起,稱之為貨幣信貸政策、貨幣金融政策。嚴格地說,這些提法是不夠準確的。 在預期存在的情況下,對于貨幣政策能否發(fā)揮調控作用,中國經濟學界主要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貨幣政策的作用過分突出甚至否定貨幣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國人民大學黃達教授認為,“給人的印象,貨幣政策得心應手,是極有利的工具。但實踐證
36、明,過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實現不了設想的目標,就是在強力貫徹實施中帶來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種觀點認為,貨幣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對稱性即通貨膨脹得力而治理通貨緊縮乏力。對外貿易大學的吳軍教授認為,“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的宏觀經濟調控實踐,可以證明在經濟衰退階段的恢復經濟增長方面,財政政策的強效應和貨幣政策的弱效應”。 第三種觀點對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態(tài)度。南京大學的范從來教授認為,“我國并沒有陷入流動性陷阱,投資和消費的利率彈性是存在的,貨幣政策發(fā)揮作用的條件是具備的”。[14] 可見關于預期存在的情況下,貨幣政策是否有效我國經濟學界也還沒有一致的論斷。盡管影響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
37、,貨幣政策工具及其傳導機制、國內國際大環(huán)境等客觀因素都不是決定因素,收入預期該主觀因素才是造成貨幣政策是否有效的決定因素。從西方各學派的觀點也可看出,預期因素在貨幣政策是否有效方面都起著重要角色,只是影響程度不同。 四、收入預期的形成的分析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預期確定對政策的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政策的制定不能將預期這一重要影響因素排除在外。為了更好的研究收入預期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我們有必要弄清楚,經濟主體的預期的形成到底受哪些因素的影響?這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 4.1 不確定性 經濟主體在面對不確定的情況下,預期的形成將依賴于其自身具有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力是行為處事能夠
38、保持獨特性和新穎性的一種能力。人與人之間的創(chuàng)造力不同,有的很強,有的稍弱,有的甚至于沒有創(chuàng)造力。在預期中,創(chuàng)造力可以被解釋創(chuàng)新性想象力,比如,要具備這樣一種能力,就是對未來的構想至少在某些方面與現在的情形有極大的不同或變化。如果創(chuàng)造力微弱,那么除了一些反映自發(fā)性的東西之外,對未來的構想基本同現在沒什么差別。例如,在產品市場上,自發(fā)性樂觀情緒將通過影響對未來總供給水平的預期來影響當前的利潤預期。一個經濟體可能期望未來擁有不同的發(fā)展水平,即使預期的形式和結構同現在一樣。然而影響預期利潤的創(chuàng)造力卻不同,除了對未來總供給抱樂觀情緒的影響因素發(fā)生了變化之外,預期的結構也同時產生了變化。 4.2 信心
39、 Mishkin(1995)通過對新古典經濟模型的分析,認為反通貨膨脹要以較小的產出損失而獲得成功,其前提是公眾相信這一政策將會施行。可見,預期是否對實際變量產生影響還要給予他們信心(或信念),即這正是預期形成的基礎。考慮一個涉及流動性偏好的情況,即持有低流動性資產(比如資本品)的期望利潤大小要受到信心的影響,信心越大,經濟主體的自發(fā)性樂觀情緒就越強,進而對利潤的預期也越高。更甚者,信心可以使某些經濟主體(如潛在的激進企業(yè)家)預期將產生超額利潤。我們知道,持有低流動性資產的預期利潤大小的信心同不確定性大小以及對不確定的厭惡程度呈負相關關系,進而流動性資產的流動性溢價就同信心呈負相關關系。所以,
40、信心直接影響著經濟主體的行為,進而對宏觀經濟變量產生影響。 4.3 知識 預期的形成同樣要受到經濟主體所具備的知識的影響,即可以影響行為決策的信息??梢钥闯?,前面提到的不確定性和信心都是建立在知識之上的。知識越充分,經濟主體面對的不確定性就越小,而且他們的信心也越堅定。這里的知識首先要受到政策當局所獨享的有關經濟狀況的信息,如經濟沖擊的性質、經濟數據。當局所使用的經濟模型、貨幣流通速度及其預測分析等;其次就是經濟主體所掌握的有關其他人的看法的信息,這對其決策行為的影響有時要大于其他信息的影響,即在個體考慮其他人看法的前后所作出的決策可能截然不同。如在證券交易過程當中,在不考慮其他交易者的看
41、法時,個體可能認為某些價格會上升,而當他意識到其他人并不持有看漲的態(tài)度時,他就可能修正其之前的預期。[6] 五、收入預期與當前的貨幣政策 5.1 我國根據當前預期制定的貨幣政策 由于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不確定因素還很多;受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公眾信心受挫;中國資本市場還很不成熟,散戶成份很多,知識不足。所以政府很有必要制定相關政策來改善當前收入預期。2008年9月2 4日下午,在紐約華爾道夫飯店,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面對美國經濟金融界知名人士,用斬釘截鐵的聲音說:“在經濟困難面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币粫r間“中國信心”為世界矚目,良性收入預期隨著政府一系列的措施的實施也逐漸形
42、成。按照國務院統(tǒng)一部署,人民銀行深入貫徹科學發(fā)展觀,緊密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大局,認真執(zhí)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5.1.1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2008年9月以來四次有區(qū)別地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適當調減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有效避免春節(jié)前后的流動性波動,保持操作利率基本平穩(wěn),合理引導和穩(wěn)定市場預期。 5.1.2調整優(yōu)化信貸結構 取消商業(yè)銀行信貸規(guī)劃約束,引導金融機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十項措施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fā)〔2008〕126號)。人民銀行、銀監(jiān)會于2009年3月份還聯合下發(fā)《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信貸結構調整
43、促進國民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的指導意見》(銀發(fā)〔2009〕92號),加強對信貸投向的指導。 5.1.3充分發(fā)揮利率杠桿調控作用 2008年9月份以來五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有利于降低企業(yè)財務成本,刺激需求。為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fā)展,提高對居民購買普通自住房的金融服務水平,將商業(yè)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 5.1.4完善支農再貸款管理 2009年春耕旺季,增加西部地區(qū)和糧食主產區(qū)支農再貸款額度100億元,適當拓寬支農再貸款對象和用途范圍,簡化辦理手續(xù)。農信社改革資金支持政策繼續(xù)推進,截至2009年3月末,采取發(fā)行專項票據及發(fā)放專項借款的形
44、式,共計對全國農村信用社安排資金支持1706億元,兌付專項票據1569億元,兌付進度達到90%以上,有效增強農信社支農信貸投放能力。一季度農信社貸款同比多增1041億元。 5.1.5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經過多輪談判,分別與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尼和阿根廷等六個經濟體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總金額6500億元人民幣。貨幣互換有利于支持雙邊貿易和直接投資,共同克服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還有助于維護區(qū)域金融穩(wěn)定。[14] 5.2 前景的分析 表1 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 基準利率 執(zhí)行時間 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
45、 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 2008-10-09 3.87 % 6.12 % 2008-10-30 3.60 % 6.03 % 2008-11-27 2.52 % 5.04 % 2008-12-23 2.25 % 4.86 %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危機下,中國政府為了抗危機,保增長,從2008年10月份在貨幣政策方面做出了重大改變,如表1。首先連續(xù)四次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11月份又推出了四萬億計劃,旨在擴大內需,改善企業(yè)(居民)收入預期,直到2009年6月我國GDP的發(fā)展仍舊可觀,通縮的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由于預期因素的存在,也不能保證貨幣政策完全有效。隨
46、著企業(yè)投資熱情上升,目前某些學者認為已經出現了滯漲的跡象,可對于遭受巨大損失的世界經濟來說,經濟復蘇還沒有真正的到來,中國金融體系依然是安全、穩(wěn)健、可靠的,企業(yè)(居民)收入預期和目前實施的貨幣政策還是比較吻合。當前,我們只有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積極做好各項應對工作,落實靈活審慎經濟政策,采取正確的刺激內需和擴大投資的措施,貨幣政策的效果也許侍在未來一段時間逐步得到釋放。 從基本面和發(fā)展優(yōu)勢看,我國經濟持續(xù)增長仍有較大潛力。我國正處在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快速推進階段,蘊藏著巨大需求和增長潛力,有改革開放30年建立的物質、科技和體制基礎,有充裕的資金、豐富的勞動力等要素支撐,有集
47、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yōu)勢、和諧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借鑒98年我國改革的經驗,我國經濟徹底擺脫危機影響,迎來下一輪持續(xù)快速增長,實現擴內需、調結構、抓改革和惠民生的有機結合是完全有可能的。這樣以來,我國企業(yè)(居民)收入預期將更好的與貨幣政策聯系在一起。 六、結論和啟示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明確了收入預期與貨幣政策有效性密切相關。在一個良好的國民經濟環(huán)境下,二者能夠相互促進,然而在形勢復雜的當前,難免產生一些不良影響,使得政策結果偏離目標水平,雖然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與貨幣政策相配合。在預期面前,政府當局又應該如何做呢?通過對預期形成的影響因素的分析,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改善
48、國民經濟運行環(huán)境,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以引導預期向著有利于貨幣政策目標實現的方向形成。[6] 6.1 提高透明度 從金融學的角度來講,提高貨幣政策的透明度可以解決“動態(tài)不一致”的問題。因為透明度的提高意味著央行任何有意擴張政策刺激產出的企圖都會被公眾發(fā)現,從而導致通脹預期的提高;而公眾通脹預期的提高會增加其實施過度擴張的政策。因此,增加透明度能起到一種約束機制的作用,提高公眾監(jiān)督央行的能力。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公眾的不確定性也降低了,也便于經濟主體對通脹的共同預期的形成,并改善了貨幣政策的可信性。 6.2 建立并維持信譽 由于貨幣政策的“動態(tài)不一致”使得貨幣當局具有違背降低通脹的最初
49、承諾而采取機會主義行為的潛在動機,因此理性的投資者對貨幣當局降低通脹的信心得有限的,這最終導致通脹的進一步提高,同時伴隨著失業(yè)的增加。可見,要解決貨幣政策的“動態(tài)不一致”問題,建立并維持貨幣政策的信譽以堅定公眾的信心是至關重要的。而貨幣政策信譽不僅可通過央行長期以來的優(yōu)良表現和政策制定者的個人品質來獲得,而且可以通過制度保障下通過通脹目標制來獲得。從貨幣政策的操作實踐來看,無論是依靠央行的長期表現和政策制定者個人品質的德國、瑞士、美國,還是依賴于制度的實施通脹目標制的國家和地區(qū),較高的信譽度都產生了他們較好的政策效果。 6.3 加強溝通 無論是透明度的提高,還是信譽的建立和維持,都要透過貨
50、幣當局同公眾的溝通來獲得。目前,金融市場主體主要從金融期貨市場,利率期限結構和直接市場調查中預期央行未來的利率政策走勢。如果市場主體對政策的理解與央行不一致,或不能完全領會貨幣政策目標或戰(zhàn)略,都會減弱央行政策的有效性。因此,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提高,加強與公眾的溝通必不可少。貨幣當局要非常重視向公眾表達政策意圖的意義所在,并通過一切可能的手段向公眾宣傳,解釋貨幣政策的策略,從而極大的提高政策的可解釋性,并使公眾了解和有效監(jiān)督貨幣政策,這也有利于消除貨幣政策的“動態(tài)不一致”的問題。 14 參考文獻 [1] 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51、出版社,2005:48-53 [2] 劉紅忠.投資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0-125 [3] 翁舟杰.當前我國貨幣政策在內外均衡中的困境[J].財經科學,2005(2):12 [4] 耿莉萍.抑制我國居民消費增長因素的經濟學分析[J].消費經濟,2005(10):6-8 [5] 孫力軍.家庭收入預期與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實證分析[J].濟南金融,2006(1):17-23 [6] 楊小軍.廠商預期與貨幣政策有效性 [J].上海金融,2008(7):37-39 [7] 崔建軍.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問題研究[Z].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10) 44-48 [8
52、] 孟建華.中國貨幣政策的選擇和發(fā)展[Z].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4):14 [9] 齊宏偉.資產價格對貨幣政策傳導的有效性分析[J].《當代經濟研究》, 2006(11)16-18 [10]姜波克.國際金融[M].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143-145 [11]陳修.心理預期對我國城鎮(zhèn)居民消費支出影響的實證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3):22-26 [12]盧慶杰.中國貨幣政策工具有效性分析[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25-27 [13]吳鶴立,曾建中.《貨幣政策在區(qū)域經濟中傳導效果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7(5)
53、:15 [14]黃潔文.當前貨幣政策有效性問題探討[J] .商情,2008(6):33-35 [15]楊孟潔.中國:貨幣供給內生性與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科學, 2008(1):45-47 [16]陳修靜.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有信心[Z].經濟學家,2008(10):20 [17]焦?。鹎蚧碌呢泿烹y題[N].經濟時報,2008(6):6 [18]朱敏.人民幣升值、通貨膨脹壓力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J].《當代經濟管理科學》,2008(12):44-46 [19]賀永順.中國貨幣政策效果討論[J].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2008(5):18 [20]易綱.堅定
54、不移地落實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J].中國新聞網,2009-04-12 [21]克魯格曼.中國要成世界最大經濟體需20年[N].東方網,2009-05-13 [22]范劍平.適度寬松保增長 結構性微調防滯脹[N].中國證券報,2009-06-10 [23] Andrej.Filstdo,2000.“Asset prices and Monetary Policy”.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Economic Review,3rdQuaner. [24]Anna J.Schwartz,2007.“Asset Price Inflation and Monetary Policy”.NBER Working Paper. [25]Barry Eleven green and Hue Tong,2008.”Stock Market Vulgarity and Monetary Policy:What the Historical Record Shows”,Paler Prepared for the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s Annual Research Conference,Sydney,August2003.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業(yè)管理制度:常見突發(fā)緊急事件應急處置程序和方法
- 某物業(yè)公司冬季除雪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 物業(yè)管理制度:小區(qū)日常巡查工作規(guī)程
- 物業(yè)管理制度:設備設施故障應急預案
- 某物業(yè)公司小區(qū)地下停車場管理制度
- 某物業(yè)公司巡查、檢查工作內容、方法和要求
- 物業(yè)管理制度:安全防范十大應急處理預案
- 物業(yè)公司巡查、檢查工作內容、方法和要求
- 某物業(yè)公司保潔部門領班總結
- 某公司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制度
- 物業(yè)管理:火情火災應急預案
- 某物業(yè)安保崗位職責
- 物業(yè)管理制度:節(jié)前工作重點總結
- 物業(yè)管理:某小區(qū)消防演習方案
- 某物業(yè)公司客服部工作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