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0 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第3課時 6543 2加幾蘇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0 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第3課時 6543 2加幾蘇教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3課時 6、5、4、3、2加幾
教材第96~97頁的內(nèi)容。
1.使學生經(jīng)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6、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悉地計算6、5、4、3、2加幾。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fā)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重視算法多樣化,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追求思維的靈活性。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讓學生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guān)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作用。
1.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5、4、3、2加幾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聯(lián)系學過的相應的加法算式,直接得出得數(shù)。
掛圖、口算卡片、水彩筆。
一、童話引入,嘗試鋪
2、墊。
1.今天小兔子請小朋友們?nèi)ニ易隹?,你們愿意一起去嗎?但是去小兔子家的路上得走過好幾座小橋,每座橋上都有題目,讓我們一起來口算吧!
2.教師隨機出示7、8、9加幾的口算卡片,指名學生口算。同時選幾題讓學生說一下:你是怎么算的?
3.憑借大家的智慧,我們終于順利地來到了小兔子家??墒切⊥米舆€不給大家開門,它家門上還有幾道題需要考考我們呢!
4.教師出示:6+( )=10 5+( )=10,指名學生回答。
設(shè)計意圖 通過引入童話故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用故事的形式引導學生復習舊知,回憶“湊+法”。
二、探究新知。
1.想一想,說一說。
師:小兔子問了大家一個什么問
3、題?
學生讀:一共有多少個蘑菇?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圖中找到哪些信息?
學生交流。
生1:小路的一邊有6個蘑菇,一邊有5個蘑菇。
生2:有5個花蘑菇,有6個藍蘑菇。
師:你能列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列式:6+5 5+6
教師板書:6+5 5+6
2.擺一擺,想一想。
師:你想怎樣計算?請同學們拿出小棒,擺一擺,說一說。
指導學生進行小組活動。
組織學生交流。
生1:把5分成4和1,6+4=10,10+1=11。
生2:把6分成5和1,5+5=10,10+1=11。
生3:6+5=11,故5+6=11。
教師板書:
3.“試一試”。
出示:6+6=
4、 4+9= 5+8=
師:你想怎樣計算?
指導學生進行小組活動。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探究。
學生動手擺一擺,說一說。
學生交流匯報:
生1:6分成4和2,6+4=10,10+2=12。
生2:9分成6和3,6+4=10,10+3=13。
生3:8分成5和3,5+5=10,10+3=13。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4+9=13”直接口算出“9+4=13”。根據(jù)“8+5=13”直接口算出“5+8=13”。
三、游戲?qū)嵺`,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師:小兔子還為大家準備了好多水果。(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的圖)
這些水果都印在了我們的課本第96頁,小朋友能根據(jù)所看
5、到的水果,列出兩道加法算式嗎。(4+8=12 8+4=12 3+9=12 9+3=12)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后全班匯報。
要選擇一道題目問:你們是如何來列式的?如:我看到有兩堆櫻桃,左邊一堆有4個,右邊一堆有8個,一共有12個櫻桃。4+8=12。
2.拔蘿卜游戲。
這時,小兔子為什么垂頭喪氣呢?哦,它想拔蘿卜,為什么它拔不到蘿卜呢?哦,原來蘿卜上面有題目呢,只要我們做出蘿卜上的題目,小兔子就能拔到蘿卜了。
我們先來觀察一下蘿卜上的每一組題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嗎?學生回答。
這些題目在我們的書上也有——第94頁“想想做做”第2題。請小朋友們把答案寫在書上,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7+4=4+
6、7=11、9+5=5+9=14、8+3=3+8=11。)
學生解題后匯報。
師:遇到較小的數(shù)加較大的數(shù)時,除用湊十法外,還可以利用已經(jīng)學過的相應的加法算式來計算。
3.小朋友們真聰明,引得小鳥也來考考大家了。
“想想做做”第3題,請小朋友把題目寫在書上,然后對下一答案,并說一下是怎么算的。
四、深化拓展。
1.師:不但小兔子和小鳥喜歡我們的小朋友,還有其他好多小動物也喜歡我們,看,小鴨子、小雞也來了,要和小朋友做游戲呢。
2.請幾個小朋友上來解答“想想做做”第5、6題。
五、課堂總結(jié)。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誰來給大家說說?
(6、5、4、3、2加幾時,該如何運用湊十法。)
7、
單靠“死”記還不行,還得“活”用,姑且稱之為“先死后活”吧。讓學生把一周看到或聽到的新鮮事記下來,摒棄那些假話套話空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篇幅可長可短,并要求運用積累的成語、名言警句等,定期檢查點評,選擇優(yōu)秀篇目在班里朗讀或展出。這樣,即鞏固了所學的材料,又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等,達到“一石多鳥”的效果。
“師”之概念,大體是從先秦時期的“師長、師傅、先生”而來。其中“師傅”更早則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墩f文解字》中有注曰:“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皫煛敝x,現(xiàn)在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傳授知識技術(shù)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長值得學習者?!袄蠋煛钡脑獠?/p>
8、非由“老”而形容“師”?!袄稀痹谂f語義中也是一種尊稱,隱喻年長且學識淵博者?!袄稀薄皫煛边B用最初見于《史記》,有“荀卿最為老師”之說法。慢慢“老師”之說也不再有年齡的限制,老少皆可適用。只是司馬遷筆下的“老師”當然不是今日意義上的“教師”,其只是“老”和“師”的復合構(gòu)詞,所表達的含義多指對知識淵博者的一種尊稱,雖能從其身上學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識的傳播者。今天看來,“教師”的必要條件不光是擁有知識,更重于傳播知識。6、5、4、3、2加幾
5+6=
6+6=12 4+9=13
教師范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讀,讓幼兒學習、模仿。如領(lǐng)讀,我讀一句,讓幼兒讀一句,邊讀邊記;第二通讀,我大聲讀,我大聲讀,幼兒小聲讀,邊學邊仿;第三賞讀,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一邊放錄音,一邊幼兒反復傾聽,在反復傾聽中體驗、品味。5+8=13 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