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藝術》教學過程點評、反思

上傳人:豆****2 文檔編號:47058158 上傳時間:2021-12-16 格式:DOC 頁數(shù):14 大?。?41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科學與藝術》教學過程點評、反思_第1頁
第1頁 / 共14頁
《科學與藝術》教學過程點評、反思_第2頁
第2頁 / 共14頁
《科學與藝術》教學過程點評、反思_第3頁
第3頁 / 共14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科學與藝術》教學過程點評、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科學與藝術》教學過程點評、反思(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科學與藝術》 一、“科學與藝術”單元綜述 作者姓名:周偉 地址: 上海市威海路681號民立中學(200040) 聯(lián)系電話:62531592 Email:luckrain@ 學科領域:語文 適用年級:高一 時間:2學周 (一)主題概述 英國博物學家赫胥黎曾在《科學與藝術》中形象地比喻說:“科學與藝術是自然這塊獎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感情來表達事物的永恒的秩序;另一面,則以思想的形式來表達事物的永恒的秩序。”科學和藝術自古而來就是攜手相伴共同前進的,然而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科學與藝術似乎是異途而行。近代現(xiàn)代科學技術迅猛

2、發(fā)展,不僅使人類擺脫了愚昧貧困,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人類越來越關注科學技術,對之傾注了巨大的熱情,卻忽略了藝術,忘卻了自己精神世界的需求,科學使人類擺脫自然的控制而獲得解放,同時也使人朝自己對立面的方向轉(zhuǎn)化,使人成為人化自然的奴仆,科學力量的異化使很多有識之士認識到有必要重新審視科學和藝術的關系。本單元教學即提示同學要關心當代的重大命題,并要求他們運用信息技術工具開展適度的探索學習,在掌握豐富的實踐資料的基礎上,較為理性系統(tǒng)地認識科學與藝術的關系。 (二)對應課標 1. 上海市中小學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具有基本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上海市普通中小學課程方案》第3頁) 2.

3、語文課要關注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的“習得”,要將語文課程活動和其他課程活動,將課堂學習和課堂以外的語言實踐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構建開放的、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課程體系。(《上海市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第25頁) 3. 能運用多媒體、網(wǎng)絡平臺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獨立地研究課題。(《上海市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第43頁綜合實踐活動要求) 4. 能融合各學科的知識,選擇研究課題,自主地收集資料進行研究,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一定的形式展示出來。(《上海市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第43頁專題研究要求) 5. 養(yǎng)成與他人交流的習慣。能圍繞一個專題或一定要求,即興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能在與他人討論的過程中,堅持正確的意見,

4、修正不正確地意見。辯論時能抓住對方發(fā)言中的破綻,作針對性的反駁。表述時觀點明確,論據(jù)充分,針對性強,并做到尊重對方,用語文明得體。(《上海市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第42頁口語交際要求)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通過研究音樂、文學、哲學在愛因斯坦科學創(chuàng)造中所起的作用,來理解藝術對科學的影響。 2. 通過研究達芬奇藝術家背后的科學家身份,及其藝術創(chuàng)造中汲取的科學原理來理解科學對藝術創(chuàng)造的影響。 3. 通過研究數(shù)學中“數(shù)”的一些有趣現(xiàn)象及數(shù)學規(guī)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理解科學中蘊涵著藝術美、哲理美。 4. 通過研究音樂的物理基本構成元素來理解藝術中蘊涵著科學原理。 5. 在專

5、題學習基礎之上,結(jié)合理論文獻閱讀,各小組能互相切磋交流自己的觀點。 6. 要求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來綜合闡述自己對科學和藝術關系的認識。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要求學生在借助網(wǎng)絡平臺收集、歸納、整理資料開展自主探索研究的過程中,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習的工具,養(yǎng)成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以提高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 2. 要求學生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互相交流信息資料,能夠認真聆聽別人的發(fā)言,樂于與他人交流對話,實施求是地與對手辯論,學會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3. 在各種活動,尤其是動手做的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其多元智能的發(fā)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 促使學生正確地認識科學的力

6、量,培養(yǎng)其高尚的人文情懷,幫助他們樹立為了人類更美好地生存、走向更高的文明境界而努力奮斗的崇高理想。 2. 促進同學的團結(jié)友愛、合作交流,形成良好融洽的學習氛圍。幫助后進同學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起學習主動者更大的學習熱情。 教學目標點評: ? 上海市二期課改高一語文第一學期閱讀讀本(實驗本)第三單元的教學目標旨在促使學生認識到科學和藝術是相輔相成、融會貫通的,培養(yǎng)其高尚的人文情懷,從而幫助他們樹立為了人類更美好地生存、走向更高的文明境界而努力奮斗的崇高理想。但是在具體教學目的選擇上,編撰者顧及到了單元主題詞,卻沒有十分準確地貼近整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所以本教案的設計者在維系整個單元教

7、學框架的基礎上,通過教材的重新組合,確立了“較為理性、系統(tǒng)地認識科學與藝術的關系”這一集中的教學目標。 ? “科學和人文的關系”是當代社會的重大命題,同學接觸這一社會重大命題,有益于糾正重理輕文或重文輕理的錯誤觀念,全面發(fā)展。 ? 此外,教學目標與新課程標準相吻合,也是本案例符合教改精神的一大亮點。 (四)教學框架 教學框架點評:“科學和藝術關系”課程框架是從主題單元出發(fā)的系列專題學習,教學者將學生的活動設計成兩個板塊:實踐探索和純粹理性思考(課程結(jié)構概念圖)。實踐探索又分為“科學家和藝術+藝術家和科學”、“學科與藝術+藝術與學科”兩個子專題。由于子專題的研究目標還顯偏大,教學者采

8、用了“窺一斑而知全貌”的教學策略,在“科學家和藝術”中著重研究愛因斯坦的藝術素養(yǎng),“藝術家和科學”中著重研究達芬奇的科學成就,在“學科與藝術”中著重研究數(shù)學中所蘊藏的藝術美,“藝術與學科”中著重研究音樂的物理構成。這樣一來能夠縮小教學范圍,二則可利用已有教材并發(fā)揮各學科的優(yōu)勢,第三也充分顧及了初、高中知識的銜接。 (五)問題設計(參見教學問題設計分析實例) (六)教學準備 1. 闡述學習目的、基本步驟。 2. 調(diào)查學生信息素養(yǎng)及反饋統(tǒng)計。(詳見《學生信息素養(yǎng)調(diào)查表》、《學生信息素養(yǎng)統(tǒng)計表》) 3. 根據(jù)學生學習狀況及主動性合理分配學習小組。(詳見《學生信息素養(yǎng)調(diào)查反饋》) 4. 設

9、計學生專題研究的提綱模板。(詳見《學習提綱總模板》) 5. 要求學生考慮自己對科學和藝術的初步認識,填寫《科學與藝術K-W-L表》中的第1、2兩列。 圖:附7-1:《科學與藝術》教學準備 教學準備點評: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學者設計了《學生信息素養(yǎng)調(diào)查表》,對學生狀況進行調(diào)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數(shù),也為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提供了充足依據(jù)。為幫助學生有效開展學習,教學者還專門設計了學習支架:專題研究模板。它是以問題引領為核心的由一系列問題序列所構成的研究綱要,其參照體系主要是布魯姆的六層認知結(jié)構和華東師范大學祝智庭教授設計的“是何、為何、如何、若何”+“由何”類問題所構成二維問題設計體系。這些

10、設計工具調(diào)整了教學從低級思維向高級思維發(fā)展的問題分布所占的比例,提高了教師的問題設計質(zhì)量,提升了教學整體品質(zhì)。因此,這些教學準備工作為學生學習起到了扶持幫助作用,使學生學習目的更為明確,提高了學習成效。 (七)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材料 ? 具備上網(wǎng)(投影)功能的多媒體教室或網(wǎng)絡教室 n 提供信息化學習的大環(huán)境; ? 數(shù)碼投影儀 n 便于教師講解示范; n 便于學生匯報展示學習成果; ? 其它電子材料,參見教學資源(略) n 教師為輔助學生學習提供電子文檔; 圖附7-2:《科學與藝術》教學資源 教學環(huán)境點評:“科學和藝術關系”教學過程中應用到網(wǎng)絡、計算機、投影儀、音響等信息化和

11、多媒體設備。它們?nèi)〈私處焸魇谥v解、板書設計的部分功能,也為學生搜索信息、交流共享、匯報展示提供了支持,構成了與傳統(tǒng)的封閉式課堂迥然相異的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 二、專題之“科學家與藝術+藝術與科學家” (一)專題概述 教學目標:參見“教學過程” 所需時間:4課時 教學環(huán)境:具備上網(wǎng)(投影)功能的多媒體教室或網(wǎng)絡教室/優(yōu)盤等移動存儲設備 (二)教學過程 1、科學家與藝術(愛因斯坦) 學習目的:通過研究音樂、文學、哲學在愛因斯坦科學創(chuàng)造中所起的作用,來理解藝術對科學的影響。 參考教材:《愛因斯坦與藝術》(趙鑫珊文,選自上海二期課改高一語文課本) 學習步驟: 通過網(wǎng)絡搜尋相關資料,

12、思考以下問題: 1. 你是否了解愛因斯坦的個人經(jīng)歷及其對科學事業(yè)的偉大貢獻? 2. 愛因斯坦對哪些音樂家、文學家特別推崇,他們各自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3. 你幼年是否也有藝術學習的經(jīng)歷,它至今是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的學習?請談談自己的感受? 活動: 借助Internet找尋三位音樂大師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的代表作品,并選擇聆聽三位大師的古典音樂或干脆自己演奏。想象音樂是怎樣引導愛因斯坦在研究相對論時(尤其是面臨困難時)展開縱橫馳騁的豐富想象,直達自由、深邃、理性的王國。請用美文對自己的想象進行描述。 小組探討問題3。 填寫《學生探究活動記錄》專題一之1、2、3部分。 通過

13、網(wǎng)絡搜尋相關資料,思考以下問題: 4. 普朗克何許人也?為什么愛因斯坦與普朗克共奏貝多芬作品的場景是如此動人? 5. 如何理解“在愛因斯坦心目中,陀斯妥也夫斯基比高斯更重要”這句話? 6. 藝術并不教會你解方程,為什么愛因斯坦等諸多的科學家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會如此熱衷藝術?這對你自己今后學習的方向有何啟示? 活動: 小組討論思考題5、6,積極舉手發(fā)言,將他人有價值的觀念、思想以簡明扼要的語言記錄下來。 填寫《學生探究活動記錄》專題一之第4部分。 2、藝術家與科學(達芬奇) 學習目的:通過研究達芬奇藝術家背后的科學家身份,及其藝術創(chuàng)造中汲取的科學原理來理解科學對藝術創(chuàng)造的影響

14、。 參考資料: 1. 2. 3. 電子畫作《最后的晚餐》 學習步驟: 通過網(wǎng)絡搜尋相關資料,思考以下問題: 1. 你知道達芬奇的生平及其在文藝復興中的成就嗎? 2. 什么是透視原理? 3. 請仔細觀察達芬奇的畫作《最后的晚餐》,分析其美感背后所孕育的科學原理。 4. 科學素質(zhì)的滋養(yǎng)是否對偉大藝術家的成長起著重大影響?為什么? 5. 達芬奇濃厚的學習、研究興趣及其杰出的成就對你今后自身的學習有何啟迪? 活動: 填寫《學生探究活動記錄》專題二之第1部分。 參閱學生支持材料中《卡通繪畫中的透視原理》一文,理解思考題2,并判斷《學生探究活動記錄》專題二之第2部分的三

15、幅畫。 小組探討思考題3,填寫《學生探究活動記錄》專題二之第3部分。 頭腦風暴,質(zhì)疑、思辨、交流,將他人有價值的觀念思想以簡明扼要的語言記錄下來,也請以書面的形式簡述自己對思考題4的認識。填寫《學生探究活動記錄》專題二之第4部分。 3、學習成果 小組合作將針對問題的分析結(jié)果配合信息搜索資料制作成演示文稿。 量規(guī)名稱:參見《學生演示文稿評價量規(guī)》 本專題的活動實錄及點評:借助于合適的教學問題作為引導,并且得力于教學前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進行的簡要調(diào)查,同學們的互動討論與資源探究分析都進行了比較順利。 在探討音樂、文學、哲學對愛因斯坦科學創(chuàng)造的影響時,主持發(fā)言的丁浩同學播放了一首貝

16、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全班同學頓時沉浸在優(yōu)美動人的音樂旋律所構造的寧謐氛圍中,暫時擺脫了平日生活的緊張疲憊,身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悅。這一親身體驗使學生感悟到音樂的確可以陶冶情操、激發(fā)靈感,對科學家豐富的想象力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也從一個側(cè)面證明了科學與藝術是不可分隔的。 三、專題之“學科與藝術+藝術與學科” (一)專題概述 教學目標:參見“教學過程” 所需時間:4課時 教學環(huán)境:具備上網(wǎng)(投影)功能的多媒體教室或網(wǎng)絡教室/U盤等移動存儲設備 (二)教學過程 1、數(shù)學與藝術 學習目的:通過研究數(shù)學中“數(shù)”的一些有趣現(xiàn)象及數(shù)學規(guī)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理解科學中蘊涵的的

17、藝術美、哲理美。 參考資料: 1. 《說數(shù)》(沈致遠文,選自上海二期課改高一語文課本) 2. http://www.artcn.org/neirong1/02/029.htm 3. 4. 5. 6. 7. 學習步驟: 閱讀課文,并通過網(wǎng)絡搜尋相關資料,思考以下問題: 1. 《說數(shù)》一文中列舉了數(shù)的哪些有趣現(xiàn)象? 2. 假如是你在說數(shù),從中可引出哪些詩情畫意或哲理的思考? 活動: 完成游戲項目,尋找?guī)в袛?shù)字的古典詩歌,然后各小組交流。 填寫《學生探究活動記錄》專題三之第1、2部分。 通過網(wǎng)絡搜尋相關資料,思考以下問題: 3. 什么是黃金分割?請列舉

18、黃金分割在繪畫、雕塑、攝影等各種藝術式樣中的應用? 4. 你覺得黃金分割是條數(shù)學原理還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原則,為什么? 5. 畢達歌拉斯學派是怎樣從數(shù)學出發(fā)去認識世界的? 6. 你是怎樣理解“當你發(fā)現(xiàn)科學的真理同時也是打開了藝術的大門”這句話的?科學美中是否必然蘊涵著藝術美? 活動: 完成《學生探究活動記錄》專題三之第3部分。讀通文字,用尺規(guī)作圖,畫出黃金分割點。 就黃金分割是條數(shù)學原理還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原則展開辯論,填寫《學生探究活動記錄》專題三之第4部分。 2、音樂與物理 學習目的:通過研究音樂的物理基本構成元素來理解藝術中蘊涵的科學原理。 參考資料: 1. :8080/Ba

19、sic/EBookLib/KPTS/TS009015/ 2. http://www.ied.edu.hk/has/phys/sound/ 學習步驟: 活動: 做個簡單的發(fā)音盒。 材料:空火柴盒、絲線。 要求:手彈撥絲線,耳朵在空火柴盒上諦聽,能夠聽出一定的樂音。 看到聲波。 材料:圓形空紙筒一只,氣球橡皮膜一塊,鋁箔一塊。 實驗方法: 1、取空圓筒一只,用線繩把氣球橡皮膜緊繃在圓筒的一端,膜邊粘貼光亮的鋁箔。 2、將圓筒有鋁箔的一端對著陽光,將陽光反射到墻上。 3、對著筒口說話,聲音通過筒內(nèi)空氣的振動傳遞到橡皮膜上,膜和鋁箔隨著震動,使發(fā)射到墻上的光斑出現(xiàn)

20、大幅度震動。這時就能在墻上看到了聲波。 用DIS研究樂器的聲波圖像。填寫《學生探究活動記錄》專題四之DIS實驗報告。 問題思考: 1. 你能從物理學角度(例如音調(diào)、聲強和響度、音品、聲音的共鳴)來綜合解釋音樂產(chǎn)生的科學機理嗎? 2. 如此復雜而動人的旋律,促使人的精神縱橫馳騁于想象的宇宙空間,或喜或悲抒發(fā)著人類優(yōu)美情感的音樂,其基礎卻是樸素的物理學,對此你有何感受? 活動: 填寫《學生探究活動記錄》專題四之第3部分。 3、學習成果 小組合作,將針對問題的分析結(jié)果配合信息搜索資料制作成演示文稿??稍诖藭r對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學習態(tài)度做出階段性評價。 量規(guī)名稱:參見《學生信息素

21、養(yǎng)評價量規(guī)》、《學生小組學習表現(xiàn)評價量規(guī)》、《學生演示文稿評價量規(guī)》” 本專題的活動實錄及點評:在研究研究音樂的物理基本構成時,學生利用一些仿真軟件和自制的土工具做振幅、音頻、共鳴的實驗,對物理學知識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語文課似乎是上成了物理課,但是經(jīng)過親自實踐體驗,同學們逐漸領悟到原來音樂之中到處都存在著物理機理,藝術與科學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四、專題之“純粹理論研究” (一)專題概述 教學目標:在前面專題學習基礎之上,通過理論文獻閱讀和小組討論從理性的角度探討科學與藝術的關系。 所需時間:2課時 教學環(huán)境:數(shù)碼投影儀,音響等擴音設備; (二)教學過程 參

22、考資料: 1. 《科學美質(zhì)疑》(沈致遠文,選自上海二期課改高一語文課本) 2. 《科學與藝術:赫胥黎》 3. 《喬治薩頓談“科學與藝術”》 4. 《在科學與藝術之間》 5. 網(wǎng)頁文件《關于腦功能的分區(qū)》、《大腦皮層的機能》 6. 《“科學”與“藝術”思維模式的幾點隨想》 7. 《未來科學與藝術暢想》 8. 《未來的人才教育》 教材資料選擇點評:傳統(tǒng)教育是唯本本教學,教材似乎“神圣不可侵犯”,本教案設計者圍繞“較為理性、系統(tǒng)地認識科學與藝術的關系”這一集中的教學目標,打破舊有思維模式,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選擇教材、改造教材、拓展教材,通過一系列專題式教學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和

23、藝術的關系,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的先進教學理念。 學習步驟: 閱讀文獻,并通過網(wǎng)絡搜尋相關資料,思考以下問題: 1. 科學與藝術的本質(zhì)及其追求的目標是什么? 2. 請查看“裂腦人左右手描繪的圖像”,思考左、右腦的功能有何不同? 3. 科學與藝術思維方式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何在? 4. 科學與藝術是如何分工的?它們未來的走向如何? 5. 科學與藝術的相互相成的關系怎樣影響著未來的教育?你對個人今后成長的方向有何打算? 活動: 查看“裂腦人左右手描繪的圖像”,思考左、右腦的功能有何不同,填寫《學生探究活動記錄》專題五之第2、3部分。 填寫《學生探究活動記錄》專題五之第1、4部分

24、填寫《科學與藝術K-W-L表》中的第3 列,說明通過“科學與藝術”的主題學習我學會了什么?我有哪些收獲? 本專題教學方式點評:“科學和藝術的關系” 是一抽象深奧的理念,毫無準備地單從普通文字閱讀的方法去把握,對于高一同學而言是較為困難的。所以,教學者之前設計了“科學家和藝術+藝術家和科學”、“學科與藝術+藝術與學科”兩個子專題,試圖使學生先在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中較為感性地理解“科學和藝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再選擇赫胥黎、喬治薩頓等一些知名科學家和作家的理論論著,讓學生從純粹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當然這些論著涉及的觀點、范圍有不少是相似或重復的,為了避免學生在文字的汪洋大海中迷失方向,教

25、學者集中地從“科學和藝術的本質(zhì)”、“科學和藝術的思維方式”、“科學和藝術的分工”、“科學和藝術的融合”四個角度提示同學去認知“科學和藝術”的關系。這種教學模式從整體看是符合人的認識規(guī)律的,是從實踐經(jīng)驗中來再上升為理性的總結(jié),使得學生在實踐和理論兩個層面較好地理解了“科學和藝術”的關系,不僅能夠明晰地確立自己的觀念,也能以豐富的事實論據(jù)為自己立論,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習成果/綜合作業(yè): 1. 請寫作一篇議論文來綜合闡述科學和藝術的關系。 2. 完善制作的多媒體演示報告。 量規(guī)名稱:參見《學生信息素養(yǎng)評價量規(guī)》、《學生小論文評價量規(guī)》。 圖附7-3:《科學與藝術》教學作品示

26、例 表附7-1:《科學與藝術》學習過程性評價量規(guī) 教學準備階段 《學生信息素養(yǎng)調(diào)查表》、《學生信息素養(yǎng)統(tǒng)計表》、《學生信息素養(yǎng)調(diào)查反饋》、《K-W-L表》 項目單元實施過程中 《學生探究活動記錄表》和《信息素養(yǎng)評價量規(guī)》、《學生小組學習表現(xiàn)評價量規(guī)》 項目單元實施后 《學生小論文評價量規(guī)》和《學生演示文稿評價量規(guī)》 教學評價點評:《 科學與藝術》主題單元學習的評價方式改結(jié)果性評價為過程性評價,其貫穿于單元實施的全過程。在教學準備階段,本單元設計了《學生信息素養(yǎng)調(diào)查表》、《學生信息素養(yǎng)統(tǒng)計表》、《K-W-L表》,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調(diào)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數(shù),也為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提

27、供充足依據(jù)。在項目單元實施過程中設計了《學生探究活動記錄表》和《信息素養(yǎng)評價量規(guī)》、《學生小組學習表現(xiàn)評價量規(guī)》。前者一方面提示學生對單元活動中的關鍵信息加以記錄,保留下部分學習成果,一方面也為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評價提供了客觀的反饋依據(jù),而后者則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根據(jù)既定標準對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學習態(tài)度做出評價,《學生探究活動記錄表》和《信息素養(yǎng)評價量規(guī)》、《學生小組學習表現(xiàn)評價量規(guī)》是相互相承、互相配合的關系,共同來完成中階段的過程性評價。在項目單元實施后,學生要完成兩項作業(yè):一篇闡述科學和藝術的關系的小論文和一份多媒體演示文稿,《學生小論文評價量規(guī)》和《學生演示文稿評價量規(guī)》即是對學生學習成果作出

28、終結(jié)性評價。 綜合作業(yè)點評: “我們無法想象沒有藝術的純粹科學與沒有科學的純粹藝術會將這個世界變成什么樣子。如果我們真的害怕面對這個問題,那么就先放下它,將藝術科學化,科學藝術化。創(chuàng)造出更人性化的生存空間!” “科學和藝術是相通的,兩者互補而統(tǒng)一地構成了世界的美的極致,兩者永遠沒有終點??茖W求真,真中涵美;藝術唯美,美不離真,那都是熱愛真、善、美的人不斷追求的目標?!? 上述兩段文字摘自學生的綜合小論文,從中我們或許可以窺見學生通過這一主題學習對“科學和藝術的關系”有了比較全面深入的理解。當然這并不是一項十分完美精確的答案,事實上這也是很多哲學家、科學家一直孜孜以求而從未達到的境界。

29、但實現(xiàn)了主題單元的教學宗旨:鍛造學生的人文精神,幫助其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 本專題教學過程實錄及點評:具體教學實施過程出現(xiàn)了許多教學亮點,尤有兩處比較出彩,且與教學問題密切相關:一是學生討論“為什么達芬奇所繪的蒙娜麗莎的眼睛似乎總是注視著觀眾?”這個問題是學生在基于老師的教學問題之上自己提出的;二是爭論“黃金分割究竟是一條美學原則還是數(shù)學原則?(為什么?)”。前者學生通過熱烈的辯論認識到達芬奇藝術創(chuàng)作背后有著雄厚的科學基礎,后者的答案更是令人吃驚,在唇槍舌劍的激烈交鋒中同學引發(fā)出一個具備哲學深度的結(jié)論:黃金分割原來只是實踐中的經(jīng)驗常數(shù),經(jīng)數(shù)學家的科學總結(jié)才上升為一條美學原則,而它反過來又

30、對藝術創(chuàng)造產(chǎn)生了指導作用,恰似辨證唯物主義中“從實踐中來再回到實踐中去”的關系,超出了教師原先預設的答案。這讓人備感振奮的教學場景讓人深刻體會到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體。他們心懷著無窮的疑問和強烈的學習興趣,只是這種學習熱情平時被種種因素抑制著,只要教師能夠鼓勵學生勇敢質(zhì)疑、提問、究問,引起學生的學習熱忱,他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就會被大大激發(fā)。教學實踐表明,教師無須對學生有價值的問題和激烈論爭過于擔心,因為正是在這種看似與正統(tǒng)教學無關的問題中、在激烈的言語交鋒中,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升,問題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不斷地擴大和深化。 瑜不掩瑕,在某些教學環(huán)節(jié)處理上,還是留下一些缺陷與遺憾。譬如

31、:一些專題研究小組的代表上臺向同學匯報學習成果,只是參照演示文稿上的文字一條一條地念,不多加以擴展補充,或用自己熟悉的語言表達形式解釋自己的觀點,這種照本宣科的方式使教師無法判斷知識是否已內(nèi)化為學生思想;而另一些學生則只對自己組作品感興趣,對其他小組的演示注意力不集中。導致這一狀況的重要緣由,在于教師沒有事先對學生的演講匯報方式進行充分指導,沒有明確要求各小組應該與其他組的問題探究結(jié)果進行互動。 五、案例總評 關于《科學與藝術的關系》的教學總結(jié):總之,以“科學與藝術”為主題單元的教學案例是一個多學科綜合性學習的問題化教學案例。它的主題設計思想與教學方式吸取了英特爾未來教育、問題化教學的諸多

32、研究理念和操作方法,其核心是以信息技術為手段,以高質(zhì)量的系統(tǒng)問題集為引導來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jù)二期課改的理念和教學目標的要求,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具體的幫助指導,在整個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由于沒有受到以往陳規(guī)陋習的制約,沒有受到“填鴨式”灌輸?shù)挠绊?,學生充分應用其信息技術方面的優(yōu)勢來幫助學習,能夠?qū)ν榈膶W習成果進行質(zhì)疑,并通過熱烈的質(zhì)疑討論和爭辯而將教學問題不斷導入到更深的深度,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被大大激發(fā),也得以能夠長久地維持。 英特爾未來教育、問題化教學模式旨在通過教學問題集引導主題單元教學,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針對問題展開學習,通過互相交流和教師點撥形成對問題比較完整的理解,從而發(fā)展學習者的高級思維能力?!翱茖W和藝術關系”遵循這種教學模式的指導理念,是一種親身實踐的探究方式,通過教師問題引導、學生在實踐探究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因此能夠獲得遠比灌輸來得更為扎實的真知??偟膩碚f,該教學案例是一個優(yōu)秀的、有代表性的問題化教學實踐案例。 14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