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逍遙游(節(jié)選)》教案 人教版第四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逍遙游(節(jié)選)》教案 人教版第四冊(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1逍遙游(節(jié)選) 莊子教學重點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莊子想象奇特、意境開闊、富于浪漫色彩的寫作風格。教學方法在欣賞中理解,在朗讀這記憶,在感悟中體會。學法指導 閱讀、體會、分析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 提起莊子,大家應該能夠想起高一我們學過他的莊子秋水篇,可能還會有同學知道他的庖丁解牛。秋水篇中“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的描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我們就知道了莊子散文的一大特點:想象奇特,意境開闊。用魯迅的話來說,就是“著書十余萬言,大抵寓言,皆空無事實,而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并且給予了“晚周諸子之作,莫能
2、先也”的高度評價。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莊子內篇的第一篇,是莊子的代表作,最能代表莊子的哲學思想,又能體現其散文的風格與成就。題為逍遙游。 “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二、題解 1、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城(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散文家。雖生活貧困,有時靠借米和打草鞋度日,但拒絕楚威王的重金禮聘。所持思想極為復雜,涉覽當時各家學說,獨與儒、墨針鋒相對,而以老子之言為指歸,和老子同是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世稱“老莊”。他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3、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把老子的“道”,解釋為脫離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否定人的認識能力和是非的客觀標準的存在,在無是非、無得失、無榮辱的虛無縹緲的境界中逍遙漫游,從而倒向了虛無主義和宿命論,對后世產生消極影響。但他憤世嫉俗,鄙薄富貴利祿,拒絕同統(tǒng)治者合作的精神,在反禮教、反封建統(tǒng)治的斗爭中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2、關于作品 莊子一書又名南華經。漢書藝文志曾標錄為五十二篇,今存郭象注本只三十三篇。其中內篇為莊子本人所作,外篇、雜篇可能出自其門人及后學之手。其文構思巧妙,想象奇幻,詞匯豐富,尤以巧用寓言見長,富有濃厚的文學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不僅在先秦諸子中獨具一格,而且對嵇康、阮籍
4、、陶淵明、李白、蘇軾、曹雪芹乃至魯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寓言這一文學形式及其定名,即從莊子開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描寫得極為生動,如逍遙游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形象,養(yǎng)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秋水中河伯的形象等。另外螳臂擋車東施效顰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為人所稱引。 逍遙游為莊子的首篇,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藝術上說都是莊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說明莊子絕對自由的人生觀,指出大至高飛九萬里的鵬,小至蜩與學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滅了物我界限,無所待而游于無窮,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是絕對的自由,這就是逍遙游。全篇集中表現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即虛
5、無主義與絕對自由。 3、文章導讀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戰(zhàn)國中期宋國蒙人,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學家)、文學家,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莊子是道家經典之一,它不僅有很高的哲學成就,而且對后世文學的發(fā)展影響極為深遠。對莊子散文的輝煌藝術成就,魯迅曾說:“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 逍遙游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它以神話傳說熔鑄成篇,構思宏偉,氣勢磅礴,筆墨恣肆,洋洋灑灑,“寓真于誕,寓實于玄”(劉熙載藝概),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比喻的運用,繁復靈活,令人應接不暇,回味無窮。 逍遙游主要說明了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指出大到高飛九萬里的鵬,小至蜩與學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
6、有消滅了物我界限,無所待而游于無窮,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是絕對的自曲,這就是“逍遙游”。它體現了莊子的哲學思想觀。三、板書設計 1、世間萬物有所待:(1)鯤鵬 形體的變化(描寫) 有所待 依賴巨風(六月息) (2)野馬、塵埃 也有所待 善用比喻 物 (3)大舟、草芥 想象奇特 (4)蜩與學鳩 也有所待 2、世間萬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 (自然界) (1)小知不及大知 (2)小年不及大年 補充驗證前文 人 (3)湯之問棘 (4)斥鴳之語 3、真正的逍遙游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無所待(人世間) (1)知、行、德、征(耐)四種人 (2)宋榮子、列子仍有未樹,猶有所待者 (3)至人神人圣人 無
7、己、無功、無名逍遙者 追求絕對的自由(主旨) 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 魯迅四、寫作特點1、借用寓言說理 莊子善于運用寓言來闡明道理。全文開始即運用寓言,天池海運是荒唐之言,作者形象地刻畫大鵬之飛,仍不能無所待;待海運,必須水擊三千里,九萬里風在下,才有力負起偌大的翼,六月才能息于天池,種種限制,有待即非逍遙。將反襯用在哲理散文之中,結合了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有助于說理之透徹。另外,像惠施與莊子的對話中的題材有比喻,有故事,化用得非常神妙,形象而生動,很有說服力。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評論莊子散文的特點說:“著書十余萬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無事實,而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
8、也。”逍遙游運用大量寓言把“無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中,使人不知不覺進入他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深受感染。2、想象豐富,意境開闊 如文章開頭寫鯤的神奇變化,鵬的邀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寫鵬的南徙,一“擊”,一“傳”,“三千里”,“九萬里”,“扶搖”直上,意境何等壯闊。豐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磥砘恼Q無稽,卻是作者真實感情的流露。 3、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 如第一段,寫積水負舟是以水比風,以大舟比鵬鳥;寫鵬鳥南飛“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是夸張;描寫學鳩,賦予人的性情,是擬人。這些都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五、先秦諸子知識 1、 先秦著名的思想家的名字、原
9、名和代表作及思想派別。 儒家:孔子(孔丘)論語 孟子(孟軻)孟子 荀子(荀況)荀子 道家:老子(李聃)老子(道德經) 莊子(莊周)莊子(南華經) 法家:韓非子(韓非)韓非子 兵家:孫子(孫武)孫子兵法 2為何以“子”稱之?(“子”是古代對有道德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 3按思想的不同劃分之。(124/35/6-儒道法) 4道家思想又叫什么?(老莊哲學) 5核心思想是什么?(崇尚自然,主張相對論,認為萬物一體,主張清凈無為,無為而治。) 6同是道家,莊子與老子有何區(qū)別? 7、 老子 以箴言表達 憑直覺感受 微笑待人 說給心聽 教人 莊子 以散文描述 靠聰慧領悟 狂笑處世 直指心靈 嘲人 “思之無涯,言之滑稽,心靈無羈絆” -林語堂中國古代哲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