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動情點”》導學案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捕捉“動情點”》導學案2(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捕捉“動情點”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 學會感動,用心觸摸,培養(yǎng)學生愛生活的情懷。
2. 學習捕捉“動情點” ,學會選取生活中觸動心靈的人和事。
3. 學會寫作運思的技巧。
學習用具: 多媒體課件 學習重點:怎樣抓住“動情點” 。
學習難點: 理清“動情點”與文章結構的關系。
課時安排: 2 課時
導學過程:
一、導入:在很多人看來,寫作并不輕松,有人曾經(jīng)用一副對聯(lián)描寫寫作的愁苦情狀 上聯(lián):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下聯(lián):愁綱愁線愁情愁理愁眉苦臉愁斷肝腸
寫作運思真的很難嗎?這個 “難”字可否去掉?讓我們來看看兩位法國藝術家說過的名 言。
雕塑家羅丹說: “生
2、活中的美是無處不在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 現(xiàn)。”文學家喬治 ?桑說: “生活中的點滴感動,永遠存在于只要我們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 的地方?!?
二、感悟:何為“動情點”?
1、公益廣告《給媽媽洗腳》 。畫面的內(nèi)容:勞累一天的年輕的母親,晚上給自己的孩子 洗完腳只, 又大汗淋漓地端著一盆水給自己的婆婆洗腳. 孩子沒有睡覺, 跟在后面偷偷看到 了,就仿效著也端著一盆水走向這位年輕的媽媽。
學生回答:本片帶給你什么樣的“點滴感動”?
2、組織討論,《噪音的世界》這篇文章, 作者的動情點在哪里?動的是什么情?你從哪 些字句中感受到動情點?
3、閱讀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為“動
3、情點”?
三、探究:如何抓住“動情點”? 化用羅丹的那句話,生活中不是缺少“動情點” ,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動情點”的眼睛。初 中時我們學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我們都會被感動,尤其是看到身材臃腫、動作蹣跚的 父親翻過鐵道去買橘子的片段, 眼眶都會覺得濕潤了。 為什么呢?——作者抓住了 “動情點”。
到底如何抓住“動情點” ,下面,我們再以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散文《冬天》為例,體 會作者的技巧。
一)、學生閱讀《冬天》 。思考: 1、請你概括作者選取的三個冬天的生活場景。
2、請用文中的一個詞語形容三個片段的共同點。
(二)、學生閱讀教材“知識導引”思考:橫斷面、縱斷面兩個文學概念的內(nèi)涵
4、。?
四、深入探究:如何再現(xiàn)“動情點”①再次回到 《冬天》文本,思考如何再現(xiàn)“動情點” 的方法②師生歸納再現(xiàn)“動情點”的方法。
五、討論:
“動情點”與文章結構有什么關系?
“動情點”與文
1、閱讀P45《回家》找出文章的三個“動情點”?結合例文,思考 章結構有什么關系?
2、 如果只有一個集中的動情點,應放在文章的什么位置?
3、 教師歸納:
六、課堂檢測:1、看照片,找動情點
上圖獲得2010年新聞攝影金鏡頭獎,
上圖這雙腳每天都要跋涉兩個小時山路。 大雪封山也不例外。這個學生說,他從來沒有
遲到過。從上圖中任選一幅,選擇一個“動情點” ,寫一段100字的
5、文字。
2、完成課外第三題
七、 課下作業(yè):選擇好“動情點”,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
八、 教師寄語:你們是熱血青年,你們有豐富的情感世界,我期待著你們捕捉到“動情
點”,寫出你們的心聲,感動“你我他” 。讓我分享你們的年輕,你們的憂愁,你們的快樂!
附:優(yōu)秀例文
這也是一種愛
2009福建高考滿分作文
昏暗的燈火下一對父子正在吃飯, 安靜的飯桌上父親面無表情,靜靜地吃著碗里的飯。
兒子小心翼翼地觀察著自己的父親,不遠處的書包里靜靜地躺著這次測驗的卷子。 79分的
卷子既不算好也不算太差,但是對一向成績優(yōu)秀的兒子來說,就有點失水準了。
“這次考得怎么樣了?
6、”良久,沉默是金的父親終于發(fā)話了。
“7……79分?!睙o法從父親的語氣中感受到任何感情的兒子小心回答了父親的提問,
并緊緊盯著父親那張好像盤石般堅毅的臉。
沒有表情!即使是聽到兒子成績下降的時候,那張熟悉的臉龐就像一潭死水一樣波瀾
不驚??吹竭@里,兒子有些失望地低下了頭,默默吃著碗里的飯。
曾幾何時,父親會對自己的成功感到欣慰, 會為自己的失敗而感到可惜, 父子倆一起高 興一起傷心,可是現(xiàn)在的父親……臉上麻木的表情, 沒有絲毫的感情,兒子的成敗仿佛跟他 沒有關系一樣。
多少次兒子拿著第一的成績在父親面前炫耀,父親也僅僅只有一聲簡簡單單的回應。
同學們所說的進步的獎勵、成功的慶祝,
7、 這一切兒子都不曾擁有。 同時,同學們所說的父母
對成績下降的怒火、 嚴厲的呵責,到了父親這里連一個簡單的表情也換不到。想到這里,兒 子不禁有些神傷。
又是一陣無言的沉默,只有咀嚼下咽的聲音。
忽然父親放下碗筷, 兒子有些驚喜地抬頭。“你想吃些什么?我明天去買?!备赣H沒頭沒 尾的話語讓兒子有些驚訝,木然的回答之后,又是一陣可怕的沉默。
兒子低頭細想父親剛才的話: 這是在關心我嗎?如此簡單的話語讓兒子難以抓住其中的 意義。
望著父親起身離去的背影,兒子有些茫然??粗赐氤厍案赣H忙碌的背影, 兒子忽然覺 得有種想哭的沖動,眼淚在眼眶中直打轉(zhuǎn)。也許吧,這就是父親關心人的方式! 雖然很簡單,
8、 也很容易傷人,但這也是一種愛吧! 兒子忽然覺得父親的表情不再木訥了, 像死水一樣的父 親仿佛又增添了新的活力。兒子趕緊上前與父親并肩站在一起, 幫他洗碗。忽然兒子好像看 到父親笑了,笑得像鐵樹開花一樣燦爛。
這也是一種愛,飯桌上無言的愛。
【賞析】這是一篇取材于平常生活的好文章。吃飯是我們每天的“必修課” ,作者選取
一次考試失利后,在飯桌上與不茍言笑的父親交流的場面進行描寫,真實的生活情景再現(xiàn), 抓住了父親的典型性格一一把對兒子深沉的愛藏在內(nèi)心深處, 同時也選取了引發(fā)讀者共鳴的
動情點,如:兒子成敗,父親波瀾不驚,麻木的表情令兒子誤解,失利后,父親沒有責罵, 而“你想吃什么?我明天
9、去買?!眱H一句話讓兒子感受到了深沉的父愛。父子肩并肩在一起 洗碗,“父親笑得像鐵樹開了花”。這些典型真實的細節(jié)真切動人。
他們
在城市盡頭,沒有繁華的街市,閃亮的霓虹;在城市的盡頭,只有破舊的棚戶區(qū),有飽 經(jīng)生活風霜的生命;在城市的盡頭,有他們這樣一群人。
讓我怎樣稱呼他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nóng)民子弟?亦或是農(nóng)民工二代?不, 我不想用
這些冰冷的名字稱呼他們,我多想叫著他們帶著泥土氣的乳名, 拉著他們的小手,走近他們 的生活……
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xiāng)的青山綠水中, 純潔的靈魂在田野里抽穗拔節(jié)。 在山野的風中,他
們奔跑著,憧憬著。風從田野中吹過,吹進了城市,為了生計,為了未來,他們跟
10、從父母來 到了城市,在城市的盡頭扎下了根。于是習慣了青山綠水的雙眸第一次觸碰到了高樓大廈、 車水馬龍。他們不知道怎樣穿過六車道的馬路, 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數(shù)不清寫字樓的層數(shù)。 繁
華的現(xiàn)代文明不曾給他們帶來任何快樂,這一次,卻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
他們背起書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卻在“城市人”異樣的眼光中,第一 次明白了戶口與暫住證的區(qū)別。 他們都是父母心頭的寶啊! 卻過早地承擔了不屬于這個年齡
的負擔。
放學回家, 他們做好簡單的晚飯,父母還在工地或菜場上勞作;午夜醒來, 淚眼中城里 的星空沒有家鄉(xiāng)的明亮; 悄悄許愿, 希望明天他們的打工子弟小學不會因交不出電費而被查
11、封……
然而, 在他們?nèi)找骈L高的身體上, 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 記得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 學校的孩子,學成后是否會回到家鄉(xiāng)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那一刻, 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成長。
記得那年春晚他們稚氣的宣言: “我們的學校很小, 但我們的成績不差” “我們不和城里 的孩子比爸爸” “北京的 2008,也是我們的 2008!”他們逐漸成熟,告別昨天的羞怯,開始 迎接新的一天。
雖然,他們還在為不多的學費而苦惱;雖然,學校還是交不上水電費;雖然,還有好多 體制還不夠完善……雖然有好多個“雖然” ,但是,只有一個“但是”就足夠了,已經(jīng)有好 多視線轉(zhuǎn)向他們,他們正在茁壯
12、地成長。
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盡頭,照亮了他們的生活。
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評析:時隔三年,上海終于出現(xiàn)了一篇真正的 70 分滿分高考作文,而這篇高考作文并 不是一開始就得到滿分, 后來經(jīng)過專家組的激烈討論, 文章的思想深度和樸實的文字贏得所 有閱卷老師的贊賞,終于獲得了 70 分的滿分,專家稱這是上海近年來高考中難得一見的佳 作。
據(jù)介紹, 2005 年,本市高考曾出現(xiàn)了一篇滿分作文,但專家認為那篇文章的觀點有點 偏激,作文得分為 68 分,因考生書寫比較好,加了 2 分書寫分,最后作文得分為 70 分。
不過,今年高考真正出現(xiàn)了一篇滿分高考作文, 這篇文章描寫作者
13、對農(nóng)民工子女的觀察、 關愛,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社會責任意識感,獲得所有閱卷老師的一致好評,并贏得 70 分滿分。
閱卷專家介紹,這篇滿分作文在首輪評分中最高只獲得 68 分,上海高考作文采用電腦 閱卷, 根據(jù)規(guī)則,一旦第一、第二位老師的評分超過規(guī)定誤差,試卷會轉(zhuǎn)到第三名老師處評 分;若還是超過規(guī)定誤差,則提交到作文閱卷組組長處評閱; 仍有歧義的, 拿到閱卷中心組 仲裁。 這篇文章后來在閱卷中心組里被從頭到尾朗讀一遍, 有些專家當場被感動, 中心組專
家經(jīng)過激烈討論,最終決定給這篇文章滿分,這篇文章也成為上海今年近 10 萬份考卷中唯 一的一篇滿分作文。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分析今年的作文題
14、目《他們》時指出, 今年的命題作文激活思辨,作 文題“他們” ,構成整張試卷一個亮點。寫“他們” ,既使命題有效地與以往的各種習作區(qū)分 出來, 也是以全新的視角,激活考生的情感與思考,引導考生走出個體和小我,學會關注他 人,學會以多元視野關注社會。
閱卷專家分析說: “這篇文章的高明之處,就在于視角獨特,關注農(nóng)民工的人很多,但
是關注農(nóng)民工子女的人卻很少。 作文在客觀描述、 合理想象之中又飽含真情實感, 不愧為上 乘之作?!?
這篇作文把思想深度用樸實的文字表現(xiàn)出來, 全文沒有華麗的詞藻, 也沒有時尚的包裝, 但是立意高,角度新,字里行間透露出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引發(fā)了閱卷者內(nèi)心的共鳴。
15、而文章的最點睛之筆就是最后一句: “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考生沒有一味抱怨, 寫 出了變化和希望。
閱卷老師點評: 滿分作文有五大優(yōu)點, 首先, 作文將民工子女的生存狀態(tài)很真實地描繪 出來, 從農(nóng)村到城市經(jīng)歷的不自然、 不適應, 再到他們心態(tài)的逐漸成熟,讓人感受到一個真 實存在的群體; 其次,作文的文字很流暢,可以看出考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積累,但是并無炫 耀,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了自己的情感和視野,文字和主題很匹配;第三, 總體上看作文表達了 作者對同齡人的同情、關注和企盼,言為心聲,也正是作文題目要求的體現(xiàn);第四,這篇文 章的描寫非常細膩, “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數(shù)不清寫字樓的層數(shù)” ;最后, 文章關鍵還寫出農(nóng)民 工子女的變化 ,“他們,終將會成為我們” ,考生沒有一味抱怨,寫出了變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