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版)2019年高考政治總復習 第四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第十一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4》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專版)2019年高考政治總復習 第四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第十一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必修4(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十一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
一、單項選擇題
1.2017年12月,習近平在黨的會議上指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睆奈ㄎ锸酚^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
①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動力
②是在調整生產關系以適合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
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對上層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④是不斷解決社會基本矛盾,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獲得感”作為政治理論體系中一個
2、帶著新鮮生活氣息的詞匯,被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不同場合屢屢提及。之所以強調民眾的“獲得感”,是因為( )
①要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②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改革成敗的最高價值標準
③民眾獲得感的增強是經濟社會建設的根本動力
④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的工作方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6年10月,中央出臺《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農村的土地實行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戶土地承包權和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的改革,這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創(chuàng)新。三權分置的改革( )
①作為實踐基礎上的制
3、度創(chuàng)新是我國農村改革的先導,可保障我國農產品有效供給
②抓住“三農”發(fā)展主要矛盾以解決其它問題,開辟中國特色新型農業(yè)現代化新路徑
③符合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狀況的客觀規(guī)律,一定能促進現代農業(yè)生產力發(fā)展
④符合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展現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持久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聯十大、作協九大上指出:一切有抱負、有追求的文藝工作者都應該追隨人民腳步,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讓自己的心永遠隨州人民的心而跳動。從唯物史觀看,這是因為( )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
4、基礎
②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發(fā)展的源泉
③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源于文藝工作者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
④社會主義文藝應該反映并服務于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就如何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時引用了漢代恒寬的著作《鹽鐵論》中的一句話:“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這句話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道理是( )
A.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
B.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C.與時俱進、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
D.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6.2017年10月12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下發(fā)了《關于2018年普通
5、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的通知》(簡稱《通知》),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增加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考核內容,完善考核目標、調整考試內容。高考制度改革體現的哲學道理( )
①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發(fā)展要求
②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③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必須符合它所發(fā)生的時代和條件
④人能夠根據主觀的需要廢除不利于社會發(fā)展的聯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18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2周年,他以“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為座右銘,強調要“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新創(chuàng)”。從唯物史觀看,孫中山能“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
6、要”的原因在于( )
①把握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形勢,適應時代變遷
②正確對待國家與人民的關系,尊重民眾地位
③適應生產關系的發(fā)展狀況,推動社會生產力與之適應
④順應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主導社會的發(fā)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北京申辦2020年冬奧會的三大理念——“以運動員為中心、可持續(xù)發(fā)展、節(jié)儉辦賽”,與《奧林匹克2022議程》高度契合,也符合本地區(qū)經濟社會長期健康發(fā)展的需要,得到了國際奧委會和中國人民的高度認可。這三大理念( )
①是北京申辦冬季奧運會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②是激發(fā)我國全民參與健康運動的根本動力
③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符合廣大人
7、民的價值追求
④符合社會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促進資源節(jié)約和環(huán)境保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8年我國將加快推進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企業(yè)退休人員的養(yǎng)老金水平有望上漲。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 )
①堅持了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②目的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
③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變革
④符合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guī)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爆竹聲中一歲除”是傳承千百年的中國春節(jié)習俗,然而2018年春節(jié)期間,許多人選擇少放甚至不放煙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許多城市的煙花爆竹燃放量較往年大幅減少,空氣質
8、量明顯改善。在從“放”到“少放”或“不放”的變化中,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不斷增強。綠色環(huán)保過春節(jié)正成為“新年俗”。年俗的這種變化表明 ( )
①社會意識是 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主變化的
②社會意識可以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
③社會意識的變化總是滯后于社會存在的變化
④社會意識的變化歸根到底是社會存在變化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指出,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兩個著力點,提供公平可及、系統(tǒng)連續(xù)的健康服務,實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從唯物史觀看,這是
9、因為( )
①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觀點
②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
③人民群眾是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力量源泉
④維護人民的利益是黨和國家最高的價值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7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助理以及約80名國會議員先后參拜靖國神社。針對日本政客不顧鄰國反對執(zhí)意參拜供奉有二戰(zhàn)甲級戰(zhàn)犯的靖國神社行為,中國外交部發(fā)表申明,希望日本政治人物秉持正確歷史觀,多做有利于同亞洲鄰國增進互信的事。由此可見( )
A.價值判斷因具有主體性質而沒有客觀的評價標準
B.價值選擇是價值判斷的基礎
C.尊
10、重歷史事實是形成正確價值判斷的前提
D.歷史事實隨價值判斷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
二、非選擇題
13.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關乎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16年,受投機性需求和相關因素的影響,我國部分熱點城市房價漲幅巨大,對民生和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出現的這一情況,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guī)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結合材料,運用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知識,分析“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提出的合理性。
11、
第十一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
1.A 【解析】 題目中,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從唯物史觀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動力,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對上層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故①③入選。②、④選項表述錯誤,題目強調的是上層建筑的變革,而不是調整生產關系。故選A。
2.D 【解析】 本題考查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以及群眾觀點的相關知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所以我們要樹
12、立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我們強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就是因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改革成敗的最高價值標準,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的工作方法,②④正確;①錯誤, 因為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基礎;③不選,因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動力是改革。
3.C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社會基本矛盾和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選項①說法錯誤,因為作為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我國農村改革的先導,故排除;選項③說法錯誤,因為只有當上層建筑服務于先進的經濟基礎時,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故排除。故本題答案選C。
4.C 【解析】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①觀點錯誤;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發(fā)展的源泉,所以
13、文藝工作者要追隨人民腳步,②正確;文藝作品源自于實踐,③錯誤;社會主義文藝應該反映并服務于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所以應追隨人民腳步,④正確。
5.D 【解析】 A、C選項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范疇,故排除。這句名言強調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故選D。名言中沒有體現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
6.A 【解析】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發(fā)展。材料中的高考制度改革屬于是上層建筑的范疇,所以高考制度改革體現了上層建筑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發(fā)展要求,同時制度的改革體現了我們要從變化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即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必須符合它所發(fā)生的時代和條件,選A;②不是哲學生活的道理;④不選, 因為人們是根
14、據事物的固有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7.A 【解析】 從唯物史觀看,孫中山能“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原因在于把握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形勢,適應時代變遷,正確對待國家與人民的關系,尊重民眾地位,故①②符合題意;③說法錯誤,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排除;④中的“主導社會的發(fā)展方向”說法錯誤,排除。故本題答案選A。
8.D 【解析】 題肢①說法錯誤,理念是一種意識,意識不起決定作用,故排除。題肢②說法錯誤,理念不是激發(fā)我國全民參與健康運動的根本動力,故排除。題肢③④選項說法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選D。
9.A 【解析】?、圻x項表述錯誤,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不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性變革。④選項與題意無關
15、。通過深化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其目的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其具體的做法堅持了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故①②入選。選A。
10.D 【解析】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并不會自主變化的,①不選;綠色環(huán)保過春節(jié)正成為“新年俗”,這表明社會意識可以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②正確;社會意識的變化總是滯后于社會存在的變化說法錯誤,③不選;社會客觀情況促進了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進而產生了“新年俗”,這表明社會意識的變化歸根到底是社會存在變化的反映,④正確,故本題答案應為D。
11.C 【解析】 本題要求考生從唯物史觀的角度進行分析,材料中,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指出,全民
16、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根本目的,其著眼點是人民群眾,故體現了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也說明了維護人民的利益是黨和國家最高的價值追求。故②④入選。①選項錯誤,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觀點實踐的觀點。③選項表述與題意不符。選C。
12.C 【解析】 國外交部發(fā)表申明,希望日本政治人物秉持正確歷史觀,多做有利于同亞洲鄰國增進互信的事,說明尊重歷史事實是形成正確價值判斷的前提,C正確且符合題意;價值判斷有客觀的評價標準,A說法錯誤;價值判斷是價值選擇的基礎,B說法錯誤;歷史事實是客觀的,不會隨價值判斷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D說法錯誤;故本題答案選C。
13.【答案】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從根本上說,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fā)展而變化發(fā)展。受投機性需求等因素影響,2016年我國部分熱點城市房價漲幅巨大并造成了負面影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是根據這一出現的新情況,適時的提出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fā)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定位的提出并付諸落實,必將有利于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