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書憤導(dǎo)學(xué)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蜀相書憤導(dǎo)學(xué)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⑴根據(jù)朗讀提要,請同學(xué)們給《蜀相》 《書憤》劃分節(jié)拍,并再次放聲朗讀。
⑵請學(xué)生示范朗讀。學(xué)生、教師點評。
(3)再次齊讀兩首詩。
《蜀相》是一首懷古詠史詩。前四句記敘、寫景蜀相祠堂的位置及周圍的景色, 后四句議論抒情,寫諸葛亮的才能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史實,歌頌其豐 功偉績,同時也抒發(fā)了自己壯志難酬的感慨。
《書憤》是陸游眾多愛國詩篇中的代表作。 詩的開頭兩句回憶過去,塑造了詩人 早年的形象。三、四兩句將詩人的恢復(fù)之志具體化。詩的五、六是寫現(xiàn)在,由于 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詩人的豪情壯志付諸東流。只好徒自抒發(fā)蹉跪歲月,壯志未 遂而鬢發(fā)先斑的感慨。最后兩句詩人節(jié)諸葛亮自況,表明自己鞠
2、躬盡瘁,至死不 放棄恢復(fù)中原的志向。
《蜀相》
有哪位同學(xué)可以結(jié)合寫作背景,概括出這首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明確: 抒發(fā)的是感 傷、嘆惋的心情,這也正是全詩的基調(diào)。
誦讀指導(dǎo):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是感傷的、嘆惋的,那我們在誦讀時該怎樣來表現(xiàn)呢? 明確:要讀得稍慢,讀得深沉,讀出點感傷。
1、詩歌中最能表現(xiàn)出詩人感傷、嘆惋感情的是哪些詩句?是前半首還是后半
明確: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 襟?!?
2、這兩句詩中寫了諸葛亮的哪些事?
明確:三顧茅廬,定天下計,聯(lián)吳抗曹,西取四川,開創(chuàng)蜀漢,濟助后主,平定 叛亂,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師未捷,身死五丈原。
3、3、該怎樣來理解兩句詩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詩句表達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樣
I
明確:稱頌,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點撥:“天下計”寫出了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兩朝開濟”寫出了諸葛亮的宏偉
業(yè)績,“老臣心”寫出了諸葛亮的忠心報國。
4、諸葛亮雖然雄才大略,功業(yè)昭著,最終卻沒有完成自己的事業(yè),這就不能不
使人為之嘆惋了。至此詩人水到渠成的寫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師未捷身先
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边@句詩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樣的呢? 明確:深沉、嘆惋、感傷的思想感情。
點撥:這句詩描述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這是他一生中最為感人 之處。正是因為“出師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嘆息,
4、才“長使英雄淚滿襟”。 1、這里的“英雄”是指怎樣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還是失敗的英雄,是指成就 了事業(yè)的英雄還是指壯志未酬的英雄?
明確:是指失敗的英雄,所以說這句詩寫出了歷史上一切事業(yè)未竟的英雄人物對 其壯志未酬的深深遺憾和共鳴。(幾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將宗澤,因國事憂憤成 疾,臨終時就是吟誦這兩句詩,三呼“渡河”而逝。這說明了杜甫這首詩的成功, 顯示了杜詩的魅力。)
2、這里的英雄有沒有包括杜甫自己呢?
明確:有,這英雄也包括著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有 遠大抱負的詩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懷著“致君堯舜上,更使風(fēng)俗淳”(讓 帝王成為像堯舜一樣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負
5、,卻始終沒有機會。老杜在政治上
始終一事無成,但,即便如此,他卻依然憂念國事,掛懷天下,所以他的內(nèi)心是 非??嗤吹摹_@苦痛是老杜心頭永遠的傷口。為此,我們可以說,“出師未捷身 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句詩,寄托了自己“致君堯舜上”的理想難得實現(xiàn)的 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和對諸葛亮的仰慕、嘆惋之情熔鑄成的千古
名句。
3、這種感情在前兩句詩中有沒有表現(xiàn)出來?如果有,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老師點撥、明確:
“丞相”:(能否改為“蜀相”?為什么?)“丞相”更能體現(xiàn)出詩人對諸葛
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尋”:特意去找,“尋訪”武侯祠,也表現(xiàn)出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
6、森森”:營造出一種莊嚴(yán)、肅穆的氛圍,表達出詩人對蜀相的崇敬之情。
4、揣摩語言,分析“自” “空”
滿院的碧草映襯著臺階,黃鵬在濃陰密葉中發(fā)出婉轉(zhuǎn)的鳴叫,卻空蕩蕩無人欣賞。
春色無限,本是賞心悅目的之景,“自” “空”二字互文見義,卻使詩意逆轉(zhuǎn),
”階前的單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綠, 年年如此,可它為誰而綠?隔葉的黃鵬叫得 那么動聽,可有誰聽呢?"春色雖然無限,卻與詩人無關(guān),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 受到詩人內(nèi)心的寂寞和感傷。雖是寫景,字里行間卻寄寓著感物思人的情懷,這 就叫情景交融。
詩人面對丞相祠堂的無限春色,感受到的是凄清冷落的失望與感慨: 雖然祠堂內(nèi) 春意盎然,然而時過境遷,先哲已去,
7、如今遭逢亂世,卻沒有了像諸葛亮那樣的 濟世英才。
1 .如何理解“書憤”之“憤” ?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過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 呈現(xiàn)出來的?
明確:報國無門,功業(yè)無成。對比
2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詩歌的倒裝性)
這一聯(lián)憶過去,塑造了詩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時他有滿腔的愛國熱忱,卻不懂 得世道的艱難,遙望著北方被金人占領(lǐng)的中原地帶,胸中的憤恨郁積如山。
這里暗示了詩人什么樣的愿望?欲圖收復(fù)失地。
這里能體現(xiàn)陸游的抑郁、悲憤之情嗎?憤
“世事艱”,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這是為下文“空自許”作鋪墊。從章法上說, 點了詩題中的“憤”字。
3 .頷聯(lián)既是敘事,也是寫景。你能說
8、出它在寫景上的特點嗎?你還能舉出一例運
用了此種手法的其它詩句嗎?
明確:只用六個名詞組接,勾勒出兩幅氣壯山河的戰(zhàn)爭圖畫, 將詩人的恢復(fù)之志 具體化。示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 回。
4 .如何理解“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兩句詩?
明確:這是詩的表達方式,實際上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諸葛亮在《出師表》中 曾說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北定中原,興復(fù)漢室”的話,詩人正是以此自 勉,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fù)中原之志。由此可見,《書憤》的基調(diào)雖然是壯
志未酬所帶來的悲憤,然而并不絕望,其中還蘊藉著豪壯的感情。
四、合作探究:比較賞析《蜀相》和
9、《書憤》
1、聯(lián)系社會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較這兩首詩,找出兩首詩的共同之處。
相同點:(1)、背景:《書憤》和《蜀相》都作于動亂年代。
(2)、都借用諸葛亮事跡表達情感
(3)、都體現(xiàn)了深沉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感
2、聯(lián)系社會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較這兩首詩,探究它們在歌頌諸葛亮功績、抒 發(fā)個人情感、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處。
1、 歌詠諸葛亮功績方面:
A、《蜀相》著重諸葛亮的“功蓋三分國”,“天下計” “老臣心”;
天下計: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勢, 提出了統(tǒng)一天下應(yīng)走鼎足三分,聯(lián)吳抗 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
兩朝:蜀先主劉備和后主劉禪兩代
開濟:幫助劉備開創(chuàng)基業(yè)/輔佐劉
10、禪匡濟艱危
老臣心:盡忠蜀國,不遺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先主病篤,謂亮曰:“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绷撂槠唬骸俺?敢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
指導(dǎo)學(xué)生朗讀這兩句:仰慕的情感,重音落在:三、天下、兩、濟
B、“出師一表真名世”
《書憤》著重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表現(xiàn)出的精神品格,“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說的“當(dāng)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這正是陸游的畢生心 愿;
諸葛亮的“親賢臣,遠小人”的告誡,正是陸游認為南宋當(dāng)權(quán)者應(yīng)該吸取的。
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詩人以此自勉的精神。
2、抒發(fā)個人感情方面:
11、
A、《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表達對諸葛亮的追慕,抒發(fā)了對諸葛亮出師未捷身 先死的惋惜和自己不得重用、壯志未酬的痛苦。(結(jié)合具體的詩句闡析)
追慕、敬仰之情一一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不稱“蜀相”,親切。(朗讀時應(yīng)放緩些,“丞”字的發(fā)音可以稍稍拖長, 這樣讀起來才會有親切感。)
尋:有目的的專程來訪,不是漫不經(jīng)心地信步由之一一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
懷、顯訪廟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為問答,記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謐、肅穆的氣氛,同時襯托諸 葛亮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
(如果學(xué)生不能直接解讀到這一層,可以用下面的問題引導(dǎo):若替換成“錦官城 外木
12、森森”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惋惜之情、壯志未酬之感一一“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未捷身先死”:諸葛亮是一個功業(yè)未竟的失敗的英雄,往往悲劇的英雄故
事更能引起人們的嘆惋之情。
長使:這二字極大地擴充了感染的范圍, 不僅把普天之下的,而且把千百年后的 所有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都包括在內(nèi),使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震動與共鳴,而不能 不為之同聲一哭。
壯志未酬的痛苦:(知人論世,提醒學(xué)生關(guān)注作者生平以及詩作的寫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亂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亂仍未平息, 唐王朝仍處于風(fēng)雨飄搖之中;唐肅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這樣真正憂國憂民的 文人。
13、
杜甫是一位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有遠大抱負的詩人。他是想做宰相的, 本懷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讓帝王成為像堯舜一樣圣明的君主) 的政 治抱負,卻始終沒有機會。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仕途打擊之后,他的政治理想徹底落 空。詩人流落蜀地,寄人籬下,困厄窮途,家事、國事均憂心忡忡,苦悶彷徨。
目睹國勢艱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詩人對開創(chuàng)基業(yè)、 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同時感慨萬千,一代蜀相諸葛亮有豐 功偉績,卻也出師未捷身先死;自己要“致君堯舜上”,可是安史之亂尚未平息, 只好寓居成都,壯志難酬。但,即便如此,他卻依然憂念國事,掛懷天下,所以 他的內(nèi)心是非???/p>
14、痛的。這苦痛是老杜心頭永遠的傷口。
為此,我們可以說,“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句詩,寄托了自己 君致君堯舜上”的理想難得實現(xiàn)的悲哀,是老杜借對諸葛亮的仰慕、嘆惋之情,
表達自己壯志難酬的苦痛和憂國憂民的心志。
指導(dǎo)學(xué)生朗讀這兩句:語氣:悲痛;重音:未、長、英雄、淚
B、《書憤》中陸游則以諸葛亮自況,渴望北征復(fù)國,建立功業(yè)。表達了收復(fù)失地
的壯志,抒發(fā)了壯志未酬、功業(yè)未成的憤懣。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問!
除了這首詩,陸游還在不少詩中述及諸葛亮及其《出師表》,稱頌諸葛亮的出師
北伐。
《出師》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燈更細看,(《病起書懷》)
《出師》一表千載無
15、,遠比管樂蓋有余。(《游諸葛武侯書臺》)
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秋感》)
陸游喜歡寫諸葛亮的原因:
南宋王朝一直在金人的侵略下茍延殘喘,處于存亡危機之境。陸游生活在這樣的 時代,一生以抗金復(fù)國、建功立業(yè)為己任。而諸葛亮又為蜀漢丞相,“功蓋三分
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當(dāng)然最為陸游所欽慕,陸游也往往以諸葛亮自況,所 以喜歡寫吟詠諸葛亮的詩。表明他至死也不會放棄恢復(fù)中原之志。
3、在表現(xiàn)手法上
A、《蜀相》借樂景抒哀情“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融情于景中, 然后抒發(fā)感慨,全詩寫祠堂與寫人和諧結(jié)合,寫景與抒情融合無間,憑吊古人與 感慨自己渾然一體,內(nèi)涵豐富,感情真
16、摯,格調(diào)沉雄。
舉例賞析:“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譯文:階前的單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綠色,年年如此,可它為誰而綠呢?隔著樹葉, 傳來黃鵬動聽的歌聲,可有誰聽呢? 體會“自” “空”的表達效果:
參考:“自”“空”,這兩個字表達了自己對這些景物的特殊感受:春色固然美好, 祠廟卻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詩人形單影只地來拜謁,難道武侯被人遺忘了嗎?草 色越青,鳥音越美,這種感受越強烈。五百年了,像諸葛亮那樣的人再也沒有出 現(xiàn)過!大有英雄不再的傷感。融情于景,貼切自然。
【PPT】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一一【唐】李華《春行即興》
B、《書憤》最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是用典、對比。先回憶自己過去,然后寫自己現(xiàn)在, 最后一諸葛亮自況,全詩著重寫自己的“憤”,寫得大氣磅礴,筆力雄健。 借古人自況,來表達自己的某種志向,這句在表現(xiàn)手法上叫一一用典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