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 古詩文背誦篇目 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素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語文 古詩文背誦篇目 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素材(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中國著名儒家典籍《孟子》中的一篇文章,題目是后人所起。文章采用舉例和道理論證相結(jié)合的方法,層層深入地論證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觀點。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山東省鄒人。戰(zhàn)國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學說的繼承和發(fā)揚者,有“亞圣”之稱。受業(yè)于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是孔子之后戰(zhàn)國中期儒家學派最有權(quán)威的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學術(shù)成就幾乎同高,人們將他們合稱為“孔孟”。他曾游梁,說惠王,不能用;乃見齊宣王,為客卿。宣王對他很客氣,可是也始終不用。于是孟子歸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門人萬章、公孫
2、丑等記其言行,為《孟子》七篇。
孟子師承子思(一說是師承自子思的學生),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與孔子并稱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游說各國。但是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傳世,篇目為:《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fā)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nèi)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發(fā)揮詳盡氣勢充沛并長于論辯。
3、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后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據(jù)說,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yǎng)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睹献印返乃枷牒诵氖恰叭省?、“義”,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發(fā)展。其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富于鼓動性;善于運用譬喻來陳說事理,辯論是非,既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又增強了說服力?!遏~我所欲也》一文就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說之辭。一般為后人所接受的解釋為,原文中先列舉舜、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層, 然后說“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4、,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練方面,最后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發(fā)憤圖強的濃厚悲劇意識。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tǒng)”的人物開始,出現(xiàn)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 《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準配享孔廟。以后《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jīng)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jīng)”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
5、亞圣公”,以后就稱為“亞圣”,地位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輯有《孟子節(jié)文》,刪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等。
【原文】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譯文注釋】
(1)選
6、自《孟子?告子下》題目是作者加編的,告子,姓告,孟子的學生,兼治儒墨之學。這里節(jié)選的部分,有的版本題為《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2)舜(shùn)發(fā)于畎(quǎn)畝之中:舜是從田野間被任用的。舜原來在歷山耕田,三十歲時,被堯起用,后來繼承堯的君主之位。發(fā),起,指被任用。于,介詞,從。畎,田間水溝,田中的壟溝。畝,田壟?!邦爱€”,泛指田野,田地、田間。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
?。?)傅說(yuè)舉于版筑之間:傅說從筑墻的泥水匠中被舉用起來的。傅說,商朝人,原在傅巖地方作泥水匠,為人筑墻,殷王武丁訪尋他,用他為相。舉,被舉用,被選拔。版筑,筑墻時在兩塊夾版中間放土,用杵搗土,使它堅實
7、。版,打土墻用的夾板。筑,搗土用的杵。
(4)膠鬲(gé)舉于魚鹽之中:膠鬲是從賣魚鹽的商販子中被舉用起來的。膠鬲,商朝賢臣,起初販賣魚和鹽,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后來又輔佐周武王。于,介詞,從。
(5)管夷吾舉于士:管夷吾從獄官手里獲釋被錄用。管仲(夷吾)原為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群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為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為相。舉于士,指從獄官手里被釋放并錄用。士,獄官。 舉于士,指從獄官手里被釋放并任用。
(6)孫叔敖舉于海:孫叔敖是從隱居的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的。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為令尹
8、。
?。?)百里奚舉于市:百里奚從市井里被舉用而登上相位的。百里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后來秦穆公用五羖(gǔ,黑色公羊)羊皮把他贖出來,用為大夫。 市,集市,做買賣的地方。
(8)降大任:下達重大責任或治理國家的責任。降:下達。任,責任,使命。
?。?)于是人也:(把重大責任)給這樣的人。斯,指示代詞,這。也,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頓一下,后半句將要解釋。
(10)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內(nèi)心痛苦。苦,形容詞作使動用法,使……痛苦。
?。?1)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勞累。勞,使……勞累。其,代詞,他的。
?。?2)餓其體膚:意思是
9、使他經(jīng)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 餓,使動用法,使……經(jīng)受饑餓(之苦)。
(13)空乏其身:意思是使他受到貧困之苦。空:使……貧窮。乏:絕。此指讓一個人受貧困之苦??辗Γ菏埂仗摲αΓ簇毨?,使……不順。
?。?4)行拂亂其所為:所行不順,使他所做的事顛倒錯亂。拂:違背。所為,所行。 亂:擾亂,使……錯亂。
(15)所以:用來(通過這樣的途徑來……)。
?。?6)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 動,使……驚動。忍,使……堅韌。
?。?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做的,使他增長才干。曾,通“增”,增加。所,助詞,與“不能”組成名詞性短語,指代不能達到的對象。
10、 不能:沒有的才能。
?。?8)恒:常常,往往。
?。?9)過:錯誤,此處指犯錯誤。
(20)然后能改:這樣以后才能改過。
?。?1)困于心:內(nèi)心困擾。困,憂困。于,介詞,在。
(22)衡于慮:思慮堵塞。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3)而后作:然后才能有所行為。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4)征于色:表現(xiàn)在臉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xiàn)在顏色上。征,驗,此處有表現(xiàn)的意思。
?。?5)發(fā)于聲:意思是吟詠嘆息之氣發(fā)于聲音。
?。?6)而后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后人們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曉。
(27)入則無法家拂士:在國內(nèi),如果沒有
11、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入,在里面,指國內(nèi)。法家,能堅持法度的大臣。拂士,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拂:同“弼”,輔弼,輔佐。 則,如果。
(28)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在國外沒有與之敵對的國家或突發(fā)事件。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9)國恒亡:國家常常要滅亡。恒,常常。
?。?0)然后知生于憂患:這樣以后,才明白因憂患而得以生存發(fā)展。然后,這樣以后。于,介詞,由于,表原因。生,使……生存。
(31)死于安樂:貪圖安逸享樂會使人萎靡死亡。死:使……死亡。
【譯文】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是從農(nóng)耕的田野中被選拔出來的,傅說是從泥水匠中被選拔出來的
12、,膠鬲是從魚鹽販子人中被選拔出來的,管夷吾從獄官手里釋放出來并加以任用的,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提拔上來的,百里奚是從集奴隸市場被贖出后加以重用的。
所以上天如果要把重任交給這個人,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內(nèi)心痛苦,筋骨勞累,經(jīng)受饑餓(之苦),受到貧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錯誤,然后才會改正;心意困惑,思慮堵塞,然后才能奮發(fā);(心緒)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如果國內(nèi)沒有執(zhí)法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沒有相抗衡的國家和外患的侵擾,這樣國家常常滅亡。
這就可以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