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 古詩文賞析 佳人將暮奈之何 曹植《雜詩七首(其四)》賞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初中語文 古詩文賞析 佳人將暮奈之何 曹植《雜詩七首(其四)》賞析(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佳人將暮奈之何——曹植《雜詩七首(其四)》賞析
文/張英華
雜詩七首(其四)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
????時俗薄朱顏,誰為發(fā)皓齒?
????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
“雜詩”之題,為漢魏以來詩人們所常用,類似于現(xiàn)當代的“無題”詩,多為抒發(fā)感慨而作,如本詩。
表面看來,本詩首先敘寫了一位佳人的形象:她生在山明水秀的南國,容顏猶如春天盛開的桃李一般嬌艷、美麗;她早晚都在江之北岸,在瀟湘水中的小洲之上,或游賞,或止宿。若詩止于此,我們看到的便只是一位美貌佳人在南國水鄉(xiāng)游宿的畫面。然而,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開始讓我們走近佳人的現(xiàn)實人生:當時的世俗是
2、輕視佳人麗質(zhì)的。于是,佳人的命運便引發(fā)了關(guān)注:既然世俗如此,那么美麗的女子啊,你又會為誰微露皓齒、粲然而笑?問又何須答?自然是無人賞識其美。憂懼之情遂油然而生???,詩歌的結(jié)句部分,詩人不由發(fā)出這樣的憂嘆:低頭抬頭之間,歲月便匆匆流逝,又是一年歲將暮,而佳人的美麗是難以長在的??!無人欣賞,佳人便只得空入遲暮。
詩歌由對佳人之美的敘寫,自然地轉(zhuǎn)入對佳人之美無人賞識的慨嘆,再轉(zhuǎn)入對佳人之美難以永在的憂傷,情致深婉。然而,如果只是讀出此詩的這般內(nèi)容,這般情懷,那還不過僅僅停留在了詩歌的表層。孟子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币参┯兄淙?,論其世,才能真正走入詩歌的深層意蘊。
3、其人如何?其世怎樣?
其人乃曹操之子,曹丕(當時的皇帝)之弟。處身于距離皇權(quán)最近的地方,且具有超世之文才,用世之抱負,如何不遭受猜忌之痛,飽嘗壓抑之苦?從傳說中的《七步詩》可知,從詩中美若桃李卻遭世俗所薄的佳人形象,不也可知么?是的,在這首詩里,曹植像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一樣,用比喻之法,借“佳人”的遭遇,抒發(fā)了一己懷才不遇的悲苦之情。含蓄蘊藉,“骨氣奇高”。
從佳人之不遇探知了詩人悲苦的情懷,賞詩至此,似乎已可止步。然而,其詩詩意又何止于此?投石于井,水波蕩漾,漣漪起兮。當詩歌經(jīng)過歲月的淘洗來至你眼前時,那字面上佳人的影子里難道沒有在你的眼睛里映出千年以來所有懷才不遇者的凄苦與憂傷嗎?
于是,你便不只讀懂了詩中的“佳人”,你還讀懂了詩外的曹植,讀懂了無數(shù)像曹植一樣的不遇之“佳人”,也讀懂了人事的無奈與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