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論文 科學評價推進語文考試改革》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中語文教學論文 科學評價推進語文考試改革(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科學評價,推進語文考試改革
現(xiàn)在推行素質教育,有的學校把成績報告單改了個名字,叫素質教育,但仍是換湯不換藥,學生的各科成績,還是以考試結果為填寫內(nèi)容。這種評價方式,就語文學科而言,起碼有兩個弊?。阂皇遣还叫?。學生的語文水平,應包括聽說讀寫等全面的素質。往往有這樣的學生,他平時讀了不少課外書,文化積淀比較豐厚,但這些在做試卷時卻派不上用場;還有的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比較強,或在書法、朗讀等方面有所專長,做試卷時也難有用武之地,往往考不了高分。而那些專門圍繞課本轉,圍繞試卷轉,知識面和能力范圍都很狹窄的學生,反而能考高分。這樣,考高分的不一定比考低分的學生素質高,發(fā)展前途大。二是學生考多少分
2、,成績報告單上就記多少分,不及格就是不及格,考高分的學生受到鼓舞,將會按照他考高分的經(jīng)驗繼續(xù)攀登,考低分的學生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家長的批評甚至懲罰,就會垂頭喪氣,失去自信心,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因此長期沿襲下來的填寫成績報告的評價方式,往往掩蓋了學生的發(fā)展?jié)撃埽焕趯W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個性張揚。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評價建議”中指出:“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提倡采用成長記錄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
3、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如,關于學生平時表現(xiàn)和興趣潛能的記錄。學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結、教師和同學的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等。”顯然,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也已不完全符合以上“評價建議”方面的要求了。為能從整體性、綜合性方面考慮學生的素質評價,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評價方式的改變。把傳統(tǒng)的填寫成績報告單的評價方式變成激勵性評價的方式即節(jié)塊綜合評價方式,分為三個節(jié)塊:一是期末考試試卷分;二是語文能力水平分;三是學習態(tài)度與方法分。這樣幾項相加,綜合得分,記入總成績。這種記分制可以這樣操作:第一節(jié)塊自不必說。第二節(jié)塊的記分,可以設立語文能力欄,如語文能力包括課外書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書法能力、朗讀能力、聽寫能力、默讀
4、能力、寫作能力等等,一般來講語文老師對全班同學每個人的各項水平了如指掌,打個分數(shù),自然是舉手之勞。能力水平欄中的分數(shù)達到一定高度,可晉升為“小能人”“小專家”的稱號。這種職稱評定制是動態(tài)的,某學生在某方面進步很快,他隨時可以晉升。當然,體現(xiàn)語文能力水平的讀和說的考查可不打分而可以劃分檔次。如可分為A、B、C、D等檔次,不滿意自己成績的可以重考,還可以不斷升級,目的是引導學生重視朗讀和口語表達。口語表達是交際能力的表現(xiàn),對學生成人后的競爭意識、自我推銷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和勇氣的重要途徑。因此,建立長期而有序的語文能力欄,對學生有意識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是一種引導、督促和鼓勵,
5、同時也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一種體貼和人文關懷。第三個節(jié)塊的操作也可建立學習態(tài)度與方法欄目。追求的直接目標就是促成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興趣盎然,積極亢奮,心動手勤,思維靈敏的狀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活動多,展示自己的機會多,教師能從多側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方法,在這方面對他們作出公正的評價也并是一件難事。新《課標》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边@說明了語文是“大語文”,“大語文”就是拓展學生學語文的空間,掌握學語文的方法,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學“大語文”,讓學生在社會生活的大環(huán)境中,隨時隨地地學語文。讀書,聽戲,看電
6、影,電視節(jié)目,網(wǎng)絡,文藝演出,逛商場,宴席,標語廣告,名勝古跡,其中都可以學語文。學生這樣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將會對他們的今后發(fā)展大有益處。
采用三節(jié)塊或多節(jié)塊的記分制,即是從整體性、綜合性方面考慮學生的素質評價??荚囋嚲矸之吘箯暮艽蟪潭壬戏从沉藢W生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能力水平發(fā)展的程度。試卷考試雖然有其片面性,但畢竟是一種無可替代的評價方式,予以重視,理所當然。無論人們是否承認,權威性考試永遠是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的指揮棒??荚嚨男问胶蛢?nèi)容對基層老師的教學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既然我們無法否定考試或廢除考試,那么,我們再來探討一下考試內(nèi)容和形式的改變。
1、應變封閉考試為開放考試。首
7、先,考試形式要開放。某些考試題目可以允許考生使用字典、詞典。這不僅可以考查學生對字典、詞典的使用情況,還可以考查學生利用工具的能力。其次,答案開放,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鼓勵有思想、有創(chuàng)意的答案。標準應切合學生實際,要求不可太高。
2、增設聽力考試。語文考試應增加聽力,把考核聽力的各項標準明確寫下來,從而使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建立一套有序的聽力訓練程序。這樣也有利于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提高語文課的聽課效果,真正使語文教學的聽力訓練走上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道路。
書面知識的考查應包括寫字、寫實用文體。事實上,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文學家或作家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練出一筆好字也許比做幾道閱讀題對他以
8、后的生活影響更大。所以,書寫的考查應列入語文考試范圍。其次,實用文體的寫作現(xiàn)在越來越淡化了,我覺得這并不是個好現(xiàn)象。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基本的生存本領。學生現(xiàn)在學會的技能將來應用的可能性越大對他越有用。比如讓現(xiàn)在的初一的學生學會寫請假條、便條、申請書等,比讓他寫一篇散文對他將來的生活意義更實在、更有價值。
閱讀理解題應淡化瑣碎的分析,而代之以整體的感悟、理解。這也就體現(xiàn)了新《課標》“評價建議”中提出的“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應避免語文評價的繁瑣化。”這一特點??梢猿鲎鲎x書筆記的試題,還要有縮寫或摘要型試題。這是考察學生閱
9、讀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基本寫作能力的一種好形式,遠比現(xiàn)在的劃分層次、總結段意要好得多。而傳統(tǒng)考試中的重點記詞語、關鍵句子的理解題型應少而精,而且應以學生主觀陳述為主,最應拋棄那些故意迷惑人的標準化試題。
新《課標》在“總目標”中指出“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币虼?,應加大經(jīng)典名著的考查范圍。經(jīng)典名著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閱讀經(jīng)典名著對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引導學生廣泛涉獵、瀏覽經(jīng)典名著,加重考查經(jīng)典名著的分量,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方法。比如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游記》,比如唐詩、宋詞、諸子散文,比如外國經(jīng)典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
語文考試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而龐大的工程,是一個對整個語文教育體系起著導向作用的指揮棒。建立一套科學而合理的語文評價體系,切實調動基層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對推動素質教育的進程,對未來人才的培養(yǎng)都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