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 (3)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 (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 (3)(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6-2017學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32分) 1.偉大的物理學家 奠定了經(jīng)典物理學基礎.20世紀杰出的物理學家 提出了相對論. 2.在平直的快車道上,有三輛汽車正同向順風行駛,此時甲車上的感覺順風,乙車上的人感覺逆風,丙車上的人感覺無風,由此可以初步判斷三輛汽車中行駛速度最大的是 車.若以丙車為參照物,風與丙車處于相對 狀態(tài);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 的. 3.某同學測鉛筆長度示意圖,鉛筆長度為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4.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縣發(fā)生6.1級地震,有些動物比人提前感覺到,是因為地震時伴有 聲波產生;醫(yī)生用的“B超”是利用 聲波獲得信息.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m/s. 5.動畫片的配音常用慢錄快放把成年人的聲音變成了小孩的聲音,這樣做加快了錄音機喇叭紙盒振動的 ,使 變高,農民伯伯挑選西瓜時,用手拍拍西瓜的生熟情況,農民伯伯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 來判斷的;而我們能從不同高度看清西瓜,是因為光在西瓜表面發(fā)生了 的緣故. 6.科學工作者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經(jīng)過4s接收到回波信號,海洋中該處的 米(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米/秒);這種方法不能用來測量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其原因是 ?。? 7.在春天的花叢中經(jīng)??匆姾纳碛埃撤N蝴蝶的翅膀在4s內振動了24次,頻率是 Hz,人類 聽到該頻率的聲音(選填“能”或“不能”). 8.物理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都與物理知識息息相關.例如:用鉛筆在燈光下寫作業(yè),會出現(xiàn)鉛筆的影子,這是光的 現(xiàn)象;吃飯時筷子放入盛水的碗中,看到筷子向上偏折了,這是光的 現(xiàn)象. 9.如圖所示,光線與鏡面呈30角射到平面鏡上.入射角為 ,反射角為 ?。淖內肷涔饩€的方向,使它逐漸靠攏法線,入射角將 ,當它與法線重合時,入射角為 . 10.某人身高1.6m,離平面鏡的距離是1.5m,這時人與像之間的距離是 m,若將鏡子向人移動1m,那么人和像之間的距離是 m,像高是 m. 11.光在 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其它物質中傳播速度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12.跳廣場舞已經(jīng)成為人們健身的一項運動,優(yōu)美的舞曲聲是由于揚聲器紙盆的 產生的,是通過 傳入人耳的.為了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時將音箱的音量調小,這是在 處減弱噪聲. 二、選題題(每題3分,共30分) 13.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的是( ?。? A.學習用橡皮的寬度 B.圓珠筆的長度 C.文具盒的厚度 D.課桌的高度 14.一輛汽車從甲地駛往乙地,共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前20min內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min內的平均速度是60km/h,則該汽車在這1h內的平均速度是( ?。? A.35km/h B.50km/h C.45km/h D.40km/h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宇宙間的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 B.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被選做參照物 C.運動速度大小不變的物體不論方向怎樣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16.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音調高 B.“聞其聲知其人”,說明可以根據(jù)音色來判斷說話者 C.“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 D.“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17.如圖所示,城市高架道路部分路段的兩側設有3m高左右的透明板墻,安裝這些板墻的目的是( ) A.保護車輛行駛安全 B.阻止車輛廢氣外泄 C.減小車輛噪聲污染 D.增加高架道路美觀 18.小明將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紙,在罐底部開一個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B.物體離得越遠,像就越小 C.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D.在物體距小孔不變的情況下,半透明紙與小孔距離越大,像也越大 19.新年聯(lián)歡會,一位同學手持一面小鼓,置于點燃的蠟燭附近,鼓面面對燭火,敲響小鼓,周圍同學看到燭火隨著鼓聲舞動.對這一現(xiàn)象解釋不正確的是( ?。? A.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生的 B.燭火舞動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C.鼓面振動產生的是超聲波 D.周圍同學聽到的鼓聲是由空氣傳來的 20.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鏡成像③潭清疑水淺④海市蜃樓,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屬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 B.屬于反射成像的是② C.成實像的是①②③ D.成虛像的是①②④ 21.如圖所示,同學們自制一件小樂器,在8個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裝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樣大小的力敲擊8個玻璃瓶,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這“不同的聲音”主要是指聲音的( ?。? A.音調 B.振幅 C.音色 D.響度 22.如圖所示,一束光線斜射入容器中,在P處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漸加滿水的過程中,光斑將( ) A.向左移動后靜止 B.向右移動后靜止 C.先向左移動再向右移動 D.仍在原來位置 三、作圖題(每小題3分,共6分) 23.如圖所示,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磚,請完成光路圖. 24.如圖所示,平面鏡上方有一豎直擋板P,在AB和CD之間的區(qū)域內可以看見擋板左側的一個發(fā)光點S在平面鏡中的像,在圖中找出擋板左側這個發(fā)光點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圖. 四、實驗探究題(第25題4分,第26題6分,第27題8分,共18分) 25.沿長廊AB方向鋪有30塊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磚,如圖甲. (1)小明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測量其中一塊地磚長度如圖乙所示,則每塊地磚的長度是 cm. (2)小明用停表測量自己從長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時間,停表的讀數(shù)如圖丙表示,他所用的時間是 s. (3)根據(jù)速度、路程和時間的關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為 m/s. 26.在進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實驗中,小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平面鏡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兩塊硬紙板,F(xiàn)可繞垂直于鏡面的接縫ON轉動. (1)如圖甲,當E、F在同一平面上,讓入射光線AO沿E射向鏡面,在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此時∠BON ∠AON(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將AO向ON靠近,則OB向 靠近;若光線沿BO入射,則經(jīng)鏡面反射后光線沿OA射出,這說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的. (2)在圖乙中,把紙板F向前或向后折疊,則在紙板F上都 ?。?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應在 ?。? (3)改變入射光線的方向,再觀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 27.小紅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 (1)應選擇 ?。ㄟx填“平板玻璃”或“平面鏡”)來進行實驗,其目的是 ?。? 該實驗最好在 (填“較明亮”或“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 (2)應選取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其目的是 ?。? (3)如圖所示,小紅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鏡前,觀察到鏡后有蠟燭A的像A.接下來的操作及達到的要求是: ?。? (4)若在像A位置放一塊光屏,光屏上能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答: ?。@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ㄟx填“虛”或“實”)像. (5)下表是小紅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 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cm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cm 1 10 10 通過分析得出了“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對此你的評價是: ?。? 五、綜合應用題(第28題6分,第29題8分,共14分) 28.某司機駕車前行,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80m處有障礙物.司機從發(fā)現(xiàn)險情到踩剎車制動需要的反應時間為0.75s,這段時間內汽車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車制動后還要繼續(xù)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車制動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機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是平時的4倍.請通過計算判斷汽車是否撞上障礙物. 29.以下表格是北京到上海D301的列車時刻表. 車次 站次 站名 到達時間 開車時間 里程/km D301 1 北京 始發(fā)站 21:35 0 D301 2 常州 06:29 06:31 1298 D301 3 上海 07:39 終點站 1463 請根據(jù)列車時刻表回答下列問題:(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1)D301次列車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用時多少?平均速度大約是多少km/h? (2)若另一次列車速度為120km/h,如果此列車從北京開往上海,那么從北京到上海坐此列車需要多長時間? 2016-2017學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32分) 1.偉大的物理學家 牛頓 奠定了經(jīng)典物理學基礎.20世紀杰出的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 提出了相對論. 【考點】物理常識. 【分析】根據(jù)我們對于牛頓的物理學成就和相對論的了解進行解答. 【解答】解: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提出了力學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上和地下一切物體運動的普遍規(guī)律,奠定了經(jīng)典物理學基礎. 著名的相對論是20世紀杰出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的. 故答案為:牛頓;愛因斯坦. 2.在平直的快車道上,有三輛汽車正同向順風行駛,此時甲車上的感覺順風,乙車上的人感覺逆風,丙車上的人感覺無風,由此可以初步判斷三輛汽車中行駛速度最大的是 乙 車.若以丙車為參照物,風與丙車處于相對 靜止 狀態(tài);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 運動 的. 【考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分析】(1)題中描述三人的運動快慢是以風速為參照物的,由順風、逆風、無風則可判斷三人的運動快慢. (2)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的標準,即參照物,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發(fā)生變化,則運動,不發(fā)生變化,則靜止. 【解答】解:在平直的快車道上,有三輛汽車正同向順風行駛, 甲感到在順風中行駛,表明甲的速度比風速慢; 乙感到在逆風中行駛,表明乙的速度比風速快; 丙感到無風,表明丙的速度和風速相同. 所以他們三人汽車速度最快的是乙,最慢的是甲; 因為丙的速度和風速相同,所以若以丙車為參照物,風與丙車之間沒有位置變化,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 因為乙車的速度大于甲車的速度,所以若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與甲車之間發(fā)生了位置變化,乙車是運動的. 故答案為:乙;靜止;運動. 3.某同學測鉛筆長度示意圖,鉛筆長度為 1.82cm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 【考點】長度的測量. 【分析】(1)起始端沒從0開始,把1.00cm處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1.00cm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 【解答】解:(1)鉛筆左端對應刻度尺的1.00cm.右端對應刻度值為2.82cm,物體長度為2.82cm﹣1.00cm=1.82cm; (2)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 故答案為:1.82cm;1mm. 4.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縣發(fā)生6.1級地震,有些動物比人提前感覺到,是因為地震時伴有 次 聲波產生;醫(yī)生用的“B超”是利用 超 聲波獲得信息.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340 m/s. 【考點】超聲波與次聲波;聲速;聲與信息. 【分析】(1)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聲波,低于20Hz的是次聲波,地震前夕發(fā)出次聲波,人感覺不到,動物能感覺到. (2)超聲波的頻率很高,具有較大能量,也有很強的穿透性,在醫(yī)學領域有很多應用. (3)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解答】解:(1)自然災害火山爆發(fā)、地震、臺風等都能產生次聲波,這種聲波可以繞過較大的障礙物傳播的很遠. (2)超聲波具有較強的穿透性,并且能夠傳遞信息,所以醫(yī)學中B超是利用超聲波可準確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 (3)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故答案為:次;超;340. 5.動畫片的配音常用慢錄快放把成年人的聲音變成了小孩的聲音,這樣做加快了錄音機喇叭紙盒振動的 頻率 ,使 音調 變高,農民伯伯挑選西瓜時,用手拍拍西瓜的生熟情況,農民伯伯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 音色 來判斷的;而我們能從不同高度看清西瓜,是因為光在西瓜表面發(fā)生了 漫反射 的緣故. 【考點】頻率及音調的關系;音色;漫反射. 【分析】(1)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調的高低與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快音調高,頻率慢,音調低. (2)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當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線射到粗糙的表面時,表面會把光線向著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線雖然互相平行,由于各點的法線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線向不同的方向無規(guī)則地反射,這種反射稱之為“漫反射”. 【解答】解:(1)動畫片的配音常用慢錄快放的方式,改變了聲音振動的頻率,而頻率影響到的是聲音的音調,振動的頻率加快,說明聲音的音調變高. (2)敲擊不同生熟情況的西瓜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過音色辨別是否是熟的西瓜; 西瓜表面不是很光滑,所以當光照射時會發(fā)生漫反射,所以我們可以從多方向看清西瓜; 故答案為:振動;音調;音色;漫反射. 6.科學工作者為了探測海底某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超聲波,經(jīng)過4s接收到回波信號,海洋中該處的 3000 米(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米/秒);這種方法不能用來測量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其原因是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考點】回聲測距離的應用. 【分析】(1)知道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時間,可以求出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用的時間,又知道聲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 (2)超聲波屬于聲波,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而月球表面是沒有空氣的. 【解答】解: (1)超聲波從海面到海底用的時間: t=4s=2s, 由v=得該處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2s=3000m; (2)月亮周圍沒有空氣,而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超聲波不能到達月亮,更不能利用聲波的反射測出月亮到地球的距離. 故答案為:3000;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7.在春天的花叢中經(jīng)常看見蝴蝶的身影.某種蝴蝶的翅膀在4s內振動了24次,頻率是 6 Hz,人類 不能 聽到該頻率的聲音(選填“能”或“不能”). 【考點】頻率及音調的關系. 【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頻率是1s振動的次數(shù). 【解答】解:蝴蝶的翅膀在4s內振動了24次,其振動頻率是f==6Hz; 因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所以6?Hz不在人類聽覺頻率范圍內. 故答案為:6;不能. 8.物理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都與物理知識息息相關.例如:用鉛筆在燈光下寫作業(yè),會出現(xiàn)鉛筆的影子,這是光的 直線傳播 現(xiàn)象;吃飯時筷子放入盛水的碗中,看到筷子向上偏折了,這是光的 折射 現(xiàn)象. 【考點】光直線傳播的應用;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用. 【分析】影子是光在沿直線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區(qū); 水下的物體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氣時,在水面發(fā)生折射,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方向,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看去,感覺像變高了. 依據(jù)這兩個知識點作答. 【解答】解:依據(jù)影子的形成過程,可知鉛筆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形成的;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偏折,是光的折射產生的現(xiàn)象. 故答案為:直線傳播;折射. 9.如圖所示,光線與鏡面呈30角射到平面鏡上.入射角為 60 ,反射角為 60?。淖內肷涔饩€的方向,使它逐漸靠攏法線,入射角將 減小 ,當它與法線重合時,入射角為 0?。? 【考點】光的反射. 【分析】解答本題需要掌握:入射角指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而且反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 【解答】解:已知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30,則入射角:90﹣30=60; 根據(jù)反射定律的內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為60; 當改變入射光線的方向,使它逐漸靠近法線,則入射角減小,由于反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反射角將減小. 當入射光線與法線重合時,入射角等于0. 故答案為:60;60;減??;0. 10.某人身高1.6m,離平面鏡的距離是1.5m,這時人與像之間的距離是 3 m,若將鏡子向人移動1m,那么人和像之間的距離是 1 m,像高是 1.6 m. 【考點】平面鏡的應用. 【分析】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進行判斷: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解答】解:某人身高1.6m,離平面鏡的距離是1.5m,這時人與像之間的距離是1.5m+1.5m=3m; 若將鏡子向人移動1m,那么人離鏡子的距離為1.5m﹣1m=0.5m,則人和像之間的距離是0.5m+0.5m=1m,像高不變,仍是1.6m. 故答案為:3; 1; 1.6. 11.光在 同一均勻介質 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其它物質中傳播速度 小于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考點】光在均勻介質中直線傳播;光的傳播速度與光年. 【分析】根據(jù)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光速與介質的種類有關去填空. 【解答】解:光只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才會沿直線傳播.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3108m/s,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慢. 故答案為:同一均勻介質;小于. 12.跳廣場舞已經(jīng)成為人們健身的一項運動,優(yōu)美的舞曲聲是由于揚聲器紙盆的 振動 產生的,是通過 空氣 傳入人耳的.為了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時將音箱的音量調小,這是在 聲源 處減弱噪聲. 【考點】防治噪聲的途徑;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條件. 【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空氣、液體、固體都可以傳聲;防治噪聲的途徑有:在聲源處、在傳播中、在人耳處. 【解答】解:優(yōu)美的舞曲聲是由于揚聲器紙盆的振動產生的,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為了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時將音箱的音量調小,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故答案為:振動;空氣;聲源. 二、選題題(每題3分,共30分) 13.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的是( ?。? A.學習用橡皮的寬度 B.圓珠筆的長度 C.文具盒的厚度 D.課桌的高度 【考點】長度的估測. 【分析】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體長度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長度單位及其進率的認識,找出符合題意的選項. 【解答】解: A、橡皮的寬度在3cm左右.故A不符合題意; B、中學生伸開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大約18cm,圓珠筆的長度略小于18cm,在15cm左右.故B符合題意; C、文具盒的厚度在2cm左右.故C不符合題意; D、中學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4.一輛汽車從甲地駛往乙地,共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前20min內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min內的平均速度是60km/h,則該汽車在這1h內的平均速度是( ?。? A.35km/h B.50km/h C.45km/h D.40km/h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分析】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前20min和后40min走的總路程,知道總時間,利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得平均速度. 【解答】解:t1=20min=h=h, s1=v1t1=30km/hh=10km, t2=40min=h=h, s2=v2t2=60km/hh=40km, v====50km/h. 故選B.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宇宙間的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 B.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被選做參照物 C.運動速度大小不變的物體不論方向怎樣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考點】速度與物體運動;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分析】要解決此題,需掌握: (1)我們平時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宇宙間的運動是絕對的; (2)任何物體都可以作為參照物; (3)勻速直線運動是指速度方向和大小均不變的運動. 【解答】解: A、宇宙間的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故A正確; B、在選擇參照物,除了一般不選擇本身作為參照物外,其他無論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都可以選擇,故B錯誤; C、運動速度大小不變的物體,運動方向可能變化,不一定在作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 D、選項A正確,所以D是錯誤的. 故選A. 16.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音調高 B.“聞其聲知其人”,說明可以根據(jù)音色來判斷說話者 C.“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 D.“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考點】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qū)分. 【分析】(1)聲音的三大特征分別是響度、音調和音色.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它與振幅有關.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頻率有關.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與特色,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音色是不同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解答】解:A、“震耳欲聾”主要說明聲音大,所以指的聲音的響度大,故A錯誤. B、不同人說話的特點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聞其聲知其人”說明可以根據(jù)音色來判斷說話者.故B正確. C、墻壁是固體,固體可以傳聲.故C正確. D、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聲音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D正確. 故選A. 17.如圖所示,城市高架道路部分路段的兩側設有3m高左右的透明板墻,安裝這些板墻的目的是( ?。? A.保護車輛行駛安全 B.阻止車輛廢氣外泄 C.減小車輛噪聲污染 D.增加高架道路美觀 【考點】防治噪聲的途徑. 【分析】防治噪聲的途徑有三條:防止噪聲產生,阻斷噪聲的傳播,防止噪聲進入人耳. 【解答】解:道路兩側設兩側設有3m左右高的透明板墻,其作用相當于一個隔音板,使噪聲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因此是為了減小車輛噪聲污染. 故選C. 18.小明將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紙,在罐底部開一個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 B.物體離得越遠,像就越小 C.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D.在物體距小孔不變的情況下,半透明紙與小孔距離越大,像也越大 【考點】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所以,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實像,至于成像的大小與像到小孔的距離、物到小孔的距離有關. 【解答】解:A、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則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故本選項正確; B、小孔所成的像,大小取決于像到小孔的距離,物體離得越遠,像就越小,故本選項正確; C、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故本選項錯誤,符合題意; D、在物體距小孔不變的情況下,半透明紙是像的位置,因為成像的大小取決于像到小孔的距離,則半透明紙與小孔距離越大,像也越大,故本選項正確. 故選C. 19.新年聯(lián)歡會,一位同學手持一面小鼓,置于點燃的蠟燭附近,鼓面面對燭火,敲響小鼓,周圍同學看到燭火隨著鼓聲舞動.對這一現(xiàn)象解釋不正確的是( ) A.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生的 B.燭火舞動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C.鼓面振動產生的是超聲波 D.周圍同學聽到的鼓聲是由空氣傳來的 【考點】超聲波與次聲波;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條件;聲與能量. 【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聲音能傳遞能量.人的聽覺范圍是20赫茲到20000赫茲,以及高于20000赫茲的是超聲波,低于20赫茲是次聲波. 【解答】解:當魔術師敲響小鼓時,鼓面振動,產生聲音,聲音能傳遞能量,使蠟燭火焰跳動. 聽到的鼓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同學耳朵里,這說明聲音在人的聽頻范圍內,不是超聲或次聲. 故選C. 20.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鏡成像③潭清疑水淺④海市蜃樓,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屬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 B.屬于反射成像的是② C.成實像的是①②③ D.成虛像的是①②④ 【考點】光直線傳播的應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用. 【分析】首先明確這4種事物的成像規(guī)律,哪些是成實像的,哪些是成虛像的,那些是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哪些是反射現(xiàn)象,哪些是折射現(xiàn)象,然后方可作出判斷. 【解答】解: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 ②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 ③潭清疑水淺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體的實際位置要淺,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 ④海市蜃樓是由于空氣的密度不均勻,由光的折射產生的虛像; 所以屬于屬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屬于反射成像的是②,成實像的是①,成虛像的是②③④. 故選B. 21.如圖所示,同學們自制一件小樂器,在8個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裝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樣大小的力敲擊8個玻璃瓶,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這“不同的聲音”主要是指聲音的( ?。? A.音調 B.振幅 C.音色 D.響度 【考點】頻率及音調的關系. 【分析】聲音的大小(或強弱)叫響度;聲音振動的快慢影響聲音的音調,振動越快音調越高. 【解答】解:木棍敲擊玻璃瓶時主要是玻璃瓶在振動,水越少,玻璃瓶越容易振動,振動越快,音調越高. 故選A. 22.如圖所示,一束光線斜射入容器中,在P處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漸加滿水的過程中,光斑將( ) A.向左移動后靜止 B.向右移動后靜止 C.先向左移動再向右移動 D.仍在原來位置 【考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光的折射規(guī)律. 【分析】容器內加水后,就會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根據(jù)光的折射規(guī)律可知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靠近法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然后分析光斑的移動情況. 【解答】解:當容器內加水時,由光的折射規(guī)律可知,光線將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折射光線靠近法線,即向下偏折,也就是在容器底的光斑向左移動如下圖,當水加滿后,光斑就停止移動.(可參考下圖) 故選A. 三、作圖題(每小題3分,共6分) 23.如圖所示,一束光從空氣斜射向玻璃磚,請完成光路圖. 【考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作光的反射光路圖. 【分析】這束光通過玻璃磚要發(fā)生兩次折射: 第一次是從空氣斜射進入玻璃磚,折射光線會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畫出進入玻璃磚的折射光線; 第二次是光由從玻璃磚內部斜射到玻璃磚的下表面,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畫出從玻璃磚射出的折射光線; 因為玻璃磚上下表面平行,所以第一次折射的折射角等于第二次折射的入射角,所以第二次折射的折射角一定等于第一次折射的入射角,這樣玻璃磚上下表面外側的光線一定平行. 【解答】解:過O點垂直上表面作出法線,第一次折射在玻璃磚內部法線的另一側畫出折射光線,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并交玻璃磚下表面于點O′; 過O′垂直下表面作出法線,在玻璃磚表面下側空氣法線的另一側畫出折射光線,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特別注意折射光線與上表面的入射光線平行,如圖所示: 24.如圖所示,平面鏡上方有一豎直擋板P,在AB和CD之間的區(qū)域內可以看見擋板左側的一個發(fā)光點S在平面鏡中的像,在圖中找出擋板左側這個發(fā)光點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圖.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相關作圖. 【分析】通過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故反向延長兩反射光線可得到發(fā)光點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再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可知,物與像關于平面鏡對稱,從而畫出發(fā)光點S. 【解答】解:將AB和CD兩條光線反向延長,相交于平面鏡后一點S′,這就是發(fā)光點的像,再過鏡面做這一點的對稱點S,這就是發(fā)光點.從發(fā)光點S分別向AB和CD引出光線就完成了光的反射,如圖所示. 四、實驗探究題(第25題4分,第26題6分,第27題8分,共18分) 25.沿長廊AB方向鋪有30塊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磚,如圖甲. (1)小明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測量其中一塊地磚長度如圖乙所示,則每塊地磚的長度是 60.00 cm. (2)小明用停表測量自己從長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時間,停表的讀數(shù)如圖丙表示,他所用的時間是 20 s. (3)根據(jù)速度、路程和時間的關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為 0.9 m/s. 【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分析】(1)用刻度尺測物體長度,讀數(shù)應準確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在分度值后應估讀一位,根據(jù)圖乙所示刻度尺讀出其示數(shù). (2)秒表分針與秒針示數(shù)之和為秒表的示數(shù),由圖丙所示秒表讀出其示數(shù). (3)求出小明的路程,應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小明步行的速度. 【解答】解:(1)刻度尺分度值為1mm,由圖乙所示刻度尺可知, 其示數(shù)為60.00cm,則地磚長度L=60.00cm. (2)由圖丙所示秒表可知,秒表分針示數(shù)為0min,秒針示數(shù)為20s, 則秒表示數(shù)為20s,小明的運動時間t=20s. (3)小明的路程s=nL=300.6000m=18m,小明的速度v===0.9m/s. 故答案為:(1)60.00;(2)20;(3);0.9. 26.在進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實驗中,小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平面鏡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兩塊硬紙板,F(xiàn)可繞垂直于鏡面的接縫ON轉動. (1)如圖甲,當E、F在同一平面上,讓入射光線AO沿E射向鏡面,在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OB,此時∠BON 等于 ∠AON(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將AO向ON靠近,則OB向 ON 靠近;若光線沿BO入射,則經(jīng)鏡面反射后光線沿OA射出,這說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可逆 的. (2)在圖乙中,把紙板F向前或向后折疊,則在紙板F上都 不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應在 同一平面內?。? (3)改變入射光線的方向,再觀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多次實驗可以歸納出一般性結論(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考點】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的可逆性. 【分析】(1)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根據(jù)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的關系進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個平面內,觀察現(xiàn)象,得出結論; (3)根據(jù)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位置互換進行實驗,觀察反射光線與原來入射光線的關系得出結論. 【解答】解:(1)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此時∠BON=∠AON.若將AO向ON靠近,則OB向 ON靠近; 如果將光源沿BO射入一條入射光線,會觀察到反射光線會沿OA的方向射出,所以光路具有可逆性. 故答案為:等于;ON;可逆; (2)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所以把紙板F向前或向后折疊,則在紙板F上都 不能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和法線應在同一平面內; 故答案為:不能;同一平面內; (3)為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可以改變入射光線的方向,再觀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多次實驗可以歸納出一般性結論(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故答案為:多次實驗可以歸納出一般性結論(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7.小紅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 (1)應選擇 平板玻璃?。ㄟx填“平板玻璃”或“平面鏡”)來進行實驗,其目的是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 該實驗最好在 較黑暗?。ㄌ睢拜^明亮”或“較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 (2)應選取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其目的是 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3)如圖所示,小紅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鏡前,觀察到鏡后有蠟燭A的像A.接下來的操作及達到的要求是: 移動蠟燭B,使蠟燭B與A′重合?。? (4)若在像A位置放一塊光屏,光屏上能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答: 不能 .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虛?。ㄟx填“虛”或“實”)像. (5)下表是小紅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 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cm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cm 1 10 10 通過分析得出了“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對此你的評價是: 一次實驗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得到科學的結論 . 【考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原理、現(xiàn)象及其實驗方案. 【分析】(1)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時,成像物體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越大,并且物體越亮,物體成像越清晰. 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2)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一支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點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確定像的位置,同時也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3)小紅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鏡前,觀察到鏡后有蠟燭A的像A,然后移動蠟燭B. (4)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不會出現(xiàn)在光屏上. (5)用實驗來總結實驗結論時,要分析多次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實驗結論才具有普遍性,否則具有偶然性. 【解答】解:(1)實驗時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點燃的蠟燭比較亮,環(huán)境比較黑暗,點燃蠟燭和環(huán)境對比度比較大,蠟燭成像會更清晰. (2)實驗時采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當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和玻璃板前面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時,可以確定像的位置,同時也可以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3)小紅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鏡前,觀察到鏡后有蠟燭A的像A,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下面的操作是移動蠟燭B,使蠟燭B與A′重合 (4)因為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虛像不會出現(xiàn)在光屏上,所以若在像A′位置放一塊光屏,光屏上能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 (5)只測量了一次數(shù)據(jù),結論的得出存在偶然性,小紅應該進行多次實驗,使結論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為:(1)平板玻璃;便于確定像的位置;較黑暗;(2)比較物像大小關系;(3)移動蠟燭B,使蠟燭B與A′重合;(4)不能;虛;(5)一次實驗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得到科學的結論. 五、綜合應用題(第28題6分,第29題8分,共14分) 28.某司機駕車前行,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80m處有障礙物.司機從發(fā)現(xiàn)險情到踩剎車制動需要的反應時間為0.75s,這段時間內汽車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車制動后還要繼續(xù)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車制動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機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是平時的4倍.請通過計算判斷汽車是否撞上障礙物. 【考點】速度的計算;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分析】(1)已知反應的時間和在這段時間內行駛的距離,根據(jù)公式v=可求汽車制動前的速度; (2)已知酒后駕車的反應時間,根據(jù)公式S=Vt可求反應距離,加上滑行的距離再與距離障礙物的距離相比較,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1)汽車制動前的速度v===20m/s; 答:汽車制動前的速度為20m/s; (2)由于反應時間t′=4t,所以勻速運動階段有: s′=vt′=4vt=4s=415m=60m; s總=s′+s減=60m+30m=90m; 所以s總>80m,汽車將撞上障礙物. 29.以下表格是北京到上海D301的列車時刻表. 車次 站次 站名 到達時間 開車時間 里程/km D301 1 北京 始發(fā)站 21:35 0 D301 2 常州 06:29 06:31 1298 D301 3 上海 07:39 終點站 1463 請根據(jù)列車時刻表回答下列問題:(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1)D301次列車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用時多少?平均速度大約是多少km/h? (2)若另一次列車速度為120km/h,如果此列車從北京開往上海,那么從北京到上海坐此列車需要多長時間? 【考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分析】(1)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從北京到上海的全程約為1463km,運行時間為到站時間減去始發(fā)時間,結合速度公式v=可以求解列車的平均速度; (2)已知路程和速度,根據(jù)速度公式v=變形可求時間. 【解答】解:(1)由表格可得,s=1463km,運行時間t=24:00﹣21:35+07:39=10h4min=h; 由速度公式v===145.3km/h; (2)已知v′=120km/h,由v= 可得t′===12.2h; 答:(1)D301次列車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用時11h4min;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約是145.3千米/小時; (2)某次列車速度為120km/h,如果此列車從北京開往上海,那么從北京到上海做此列車需要12.2h.-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期中試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3 3 年級 物理 上學 期期 試卷 解析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1176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