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第九單元 戊戌變法 第2課 維新運動的興起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選修1
《高中歷史 第九單元 戊戌變法 第2課 維新運動的興起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選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 第九單元 戊戌變法 第2課 維新運動的興起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選修1(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2課 維新運動的興起 [課標要求] 簡述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張。 一、早期改良思潮 1.背景 近代民族工業(yè)的出現(xiàn),解救民族危難,緩和社會矛盾。 2.主張 (1)經濟上:振興工商業(yè),發(fā)展資本主義,通過“商戰(zhàn)”同外國資本主義進行競爭。 (2)政治上:學習西方先進的制度,設立議院,實行君主立憲。 3.影響 (1)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2)成為甲午戰(zhàn)爭后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先聲。 [名師指津] 早期維新派的思想主張,明顯地屬于資產階級的性質,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它不僅比鴉片戰(zhàn)爭時期地主階級改革派的思想前進了一大步,而且與洋務派劃清了界線,同時為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做了理論上的準備,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康有為及其變法思想 1.思想萌發(fā) 1888年,他第一次上書光緒帝,主張變法自強,挽救危局。 2.變法理論 (1)提出人類社會進化過程的三階段理論,即“據(jù)亂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 (2)代表作《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 3.思想特點 從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中,為變法尋找理論依據(jù)。 [歷史認識] 康有為維新思想的核心是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在宣傳變法的過程中,為減少變法的阻力,康有為將變法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相結合,說明康有為對中國國情了解深刻,但也反映出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具有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的階級特點,使得他們在探索過程中不可能與封建思想徹底決裂。 三、公車上書和強學會 1.政治活動——公車上書 (1)背景:1895年4月,日本逼簽《馬關條約》,引起各界人士的強烈反對。 (2)概況:康梁聯(lián)合會試舉人上書朝廷,提出“拒和,遷都,變法”等主張。 (3)影響:使維新思潮發(fā)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活動。 2.宣傳活動——《中外紀聞》 康有為等在京、津、滬等地創(chuàng)辦《中外紀聞》等報刊,宣傳變法主張。 3.組織活動——強學會 (1)成立:1895年8月,康有為等在北京成立,后在上海成立上海強學會。 (2)性質:維新派的政治團體。 (3)宗旨:研習西學,交流變法思想。 (4)影響:使維新運動迅速開展起來。 [名師點撥] 公車上書打破了幾百年來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顯示了知識分子的群體力量,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使維新思潮發(fā)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活動。 四、梁啟超與《時務報》 1.梁啟超 (1)活動 ①擔任《時務報》主筆。 ②發(fā)表《變法通議》等文章。 (2)主張 ①要變法圖強,必須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②呼吁“伸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制度。 ③改革科舉制度,培養(yǎng)有用人才。 ④大力發(fā)展近代工業(yè)。 (3)影響:大大推動了變法維新思想的廣泛傳播。 2.譚嗣同 (1)活動 ①發(fā)表《仁學》。②參與創(chuàng)辦時務學堂,為變法維新培養(yǎng)人才。 (2)影響:湖南維新運動蓬勃開展。 3.嚴復 (1)活動 ①創(chuàng)辦《國聞報》。②介紹《天演論》。 (2)主張:借達爾文的進化論,闡明維新變法的主張。 4.維新運動的影響 (1)起到了啟發(fā)民智、組織力量和制造輿論的作用。 (2)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得到廣泛傳播。 (3)維新變法新局面逐漸形成。 [歸納總結] 梁啟超、譚嗣同、嚴復政治主張各有側重:梁啟超強調實行君主立憲制度,改革科舉制度,發(fā)展近代工業(yè);譚嗣同側重抨擊“君為臣綱”,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嚴復借用達爾文的進化論,闡明維新變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主題一 維新派的維新思想 1.洋務思想和康梁維新思想的比較 (1)相同點:①都主張學習西方,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xiàn)富國強兵。②都主張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培養(yǎng)人才。 (2)不同點:洋務派維護封建統(tǒng)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實行君主立憲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勵發(fā)展民族工商業(yè)。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學什么的問題。 2.康有為維新思想的特點及其成因 (1)特點:把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相結合。 (2)成因:①中國傳統(tǒng)思想影響深厚,如果完全背離傳統(tǒng),必將一事無成。 ②資產階級的軟弱和保守,還沒有打出自己鮮明的旗幟。 ③康有為對中國國情了解,為減少變革的阻力,這不失為一個好的策略。康有為的出身、經歷、地位,尤其是他所處的時代,決定了他在向西方尋求真理、進而構筑自己的思想體系時,必然植根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駭人,故不如與之先王,既不驚人,自可避禍。 ——康有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二千年來君臣一倫,尤為黑暗否塞,無復人理,沿及今茲,方愈劇矣! ——譚嗣同《仁學》 材料三 天演者,西國格物家言也……以為天不可獨任,要貴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國永存,而種族賴以不墜,是之謂與天爭勝。而人之爭天而勝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歸天演。 ——嚴復《天演論序》 (1)依據(jù)材料一,概括康有為的變法思想有何特點? (2)依據(jù)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譚嗣同、嚴復的維新變法主張有何異同? 答案 (1)康有為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相結合來宣傳維新變法主張。 (2)相同點:都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張維新變法。不同點:譚嗣同側重抨擊“君為臣綱”,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嚴復利用達爾文的進化論,闡明維新變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主題二 維新派的維新活動 1.上書皇帝:如1895年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使維新思潮發(fā)展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 2.著書立說:如康有為著《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 3.組織學會:如1895年,康有為在北京成立強學會。 4.創(chuàng)辦報刊:如康有為創(chuàng)辦《中外紀聞》、嚴復創(chuàng)辦《國聞報》等。 5.建立學堂:如陳寶箴創(chuàng)辦時務學堂。 閱讀下列圖片: (1)結合以上三幅圖和所學知識,歸納維新派宣傳變法的方式并舉例說明。 (2)維新派宣傳變法的活動有何影響? 答案 (1)方式:著書立說,如康有為著《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上書,如1895年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使維新思潮發(fā)展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組織學會,如1895年,康有為在北京成立強學會;創(chuàng)辦報刊,如康有為創(chuàng)辦《中外紀聞》、嚴復創(chuàng)辦《國聞報》等;建立學堂,如陳寶箴創(chuàng)辦時務學堂。 (2)其活動起到了啟發(fā)民智、組織力量和制造輿論的重要作用;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得到廣泛傳播;維新變法新局面逐漸形成。 1.在近代中國,較早將“向西方學習”的內容由器物層面擴展到制度層面的提倡者是( ) A.魏源 B.張之洞 C.鄭觀應 D.梁啟超 答案 C 解析 魏源和張之洞都屬于學習西方器物層面的代表人物;鄭觀應是中國早期維新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張革新,實行君主立憲。 2.下列有關強學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以研習西學、交流變法思想為宗旨 B.得到清政府一些愛國官員的支持 C.使東南地區(qū)的維新運動迅速發(fā)展 D.在各地成立分會 答案 D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1895年8月,強學會在北京成立,不久康有為又在上海成立強學會,南北呼應,但各地并未普遍成立強學會。 3.19世紀末,維新變法從一種思潮得以發(fā)展為一場政治運動,關鍵是( ) A.維新派發(fā)展資本主義的主張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 B.維新派把維新變法與救亡圖存結合起來 C.維新派擁有廣泛的階級基礎 D.爭取到光緒帝的支持 答案 B 解析 本題圍繞維新變法由一種思潮發(fā)展為一場政治運動的原因,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19世紀末,中國社會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維新派將發(fā)展資本主義和救亡圖存相結合,體現(xiàn)著歷史的發(fā)展方向。解題關鍵是審清限制詞“關鍵”,故答案為B項。 4.19世紀末,湖南成為京、津、滬以外維新運動最活躍的省區(qū)。當時湖南的新事物主要有( ) A.《中外紀聞》、強學會 B.《湘報》、時務學堂 C.《時務報》、時務學堂 D.《國聞報》、時務學堂 答案 B 解析 本題可以用排除法,《時務報》在上海,《國聞報》在天津,《中外紀聞》在北京,排除A、C、D三項。 5.觀察下列圖片: 請回答: (1)圖二反映的事件和圖一有什么關系? (2)圖三反映了什么問題? (3)以上圖片信息說明了維新運動首先是一場什么性質的運動? 答案 (1)《馬關條約》的簽訂,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康梁聯(lián)合各省舉人發(fā)起公車上書。 (2)中日甲午戰(zhàn)爭以后,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的危機進一步加深。 (3)是一場救亡圖存的愛國政治運動。 解析 首先根據(jù)圖片信息判斷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第(1)問應分析民族危機與維新思潮演變?yōu)檎芜\動的關系;第(2)問應分析“列強瓜分”與“民族危機”的關系;第(3)問應根據(jù)維新運動的首要目的進行判斷。 基礎鞏固 1.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批評洋務派學習西方是“遺其體而求其用”,其意圖是( ) A.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B.反對洋務運動 C.進行政治改革,實行君主立憲 D.挽救清朝統(tǒng)治危機 答案 C 解析 洋務派奉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指導方針,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鄭觀應認識到洋務派的弊端,看到西方技術先進是由于政治制度先進,因而主張政治變革,提倡實行君主立憲。 2.康有為斥古文經為偽經,把孔子說成是主張變革的先師,其目的是( ) A.利用儒家學說進行變法 B.爭取朝中大臣的支持 C.恢復儒學獨尊的地位 D.動搖反對變法者的理論基礎,加強變法思想的權威性 答案 D 解析 康有為為了推動維新變法運動,要先樹立變法思想的權威。而欲達到此目的,又必須動搖乃至推翻頑固守舊、阻礙變法的舊思想。 3.近代史上,頑固派“其貌則孔也,其心則夷也”的指責主要針對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張( ) A.魏源 B.李鴻章 C.康有為 D.孫中山 答案 C 解析 選項中四個人把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與西方政治學說相結合的只有康有為,因此C項正確。魏源、李鴻章只主張學習西方的技術,因此,A、B兩項不符合材料的含義;而孫中山主張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統(tǒng)治,也不符合材料的含義。 4.與早期維新派相比,康梁維新派的特點在于( ) A.主張實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著書立說闡述變法理論 C.出版書刊宣傳維新思想 D.開展了有一定群眾基礎的變法運動 答案 D 解析 早期維新思想沒有付諸實踐,而康梁維新派把維新變法思潮推進為具有一定群眾基礎的政治運動。 5.面對下圖瓜分豆剖的危機,如何自救?當時中國人對這一艱難時代課題的回答是( )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C.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 C 解析 圖中所示的“瓜分豆剖的危機”發(fā)生于19世紀末,與之對應的抗爭探索事件是戊戌變法,故選C。 6.資產階級維新派把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同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相結合,其進步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 ) A.有利于弘揚民族文化 B.動搖了封建君主專制的根基 C.有利于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傳播 D.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答案 C 解析 資產階級維新派當時的目的并不是弘揚民族文化,而是利用人們對儒家思想的推崇和崇拜的心理來傳播維新思想,即宣傳儒家思想是手段和旗號,實質是讓人們接受維新思想。 能力提升 7.強學會成立后不久,兩江總督張之洞加入,這說明( ) A.強學會為研究儒學的團體 B.張之洞等人與頑固派決裂 C.各省督撫贊成維新變法 D.維新變法運動影響擴大 答案 D 解析 A項強學會為政治團體;B、C兩項不符合史實,張之洞屬于頑固派,各省督撫大都反對變法。 8.1896年,《時務報》在上海創(chuàng)刊,該報( ) ①以宣傳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為宗旨?、谕苿恿司S新變法運動的高漲 ③促進了部分國人思想的解放?、芴岢隽巳孀兏镏袊沃贫鹊募みM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19世紀末,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出了實行君主立憲的政治要求,這只是要求部分地變革中國的政治制度,而不是對中國政治制度全面改造。因此,④的敘述是不正確的。 9.19世紀晚期,梁啟超曾在上海擔任《時務報》主筆,后來又到湖南長沙擔任時務學堂總教習。當時“時務”的主要內容是( )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學習外國利器,覓制器之理 C.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 D.民主共和是“進化之公理” 答案 C 解析 根據(jù)時間判斷,此時的梁啟超屬于資產階級維新派,時務學堂是培養(yǎng)維新變法人才的學校,《時務報》是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的陣地,所以此時的“時務”應是維新思想,A項是鴉片戰(zhàn)爭后出現(xiàn)的新思想,B項是洋務運動的思想,D項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思想。 10.閱讀下列圖片: 請回答: (1)圖一、二、三中的人物分別是誰? (2)四幅圖中人物在宣傳維新變法方面各有哪些主要活動和主張? (3)他們的維新活動有何影響? 答案 (1)圖一、二、三人物分別是康有為、梁啟超、嚴復。 (2)康有為提出人類社會發(fā)展三個階段理論,寫成《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闡述變法理論;1895年組織公車上書,成立強學會。梁啟超任《時務報》主筆期間,發(fā)表《變法通議》等文章,提出實行君主立憲、改革科舉制、培養(yǎng)人才、發(fā)展近代工業(yè)的主張。嚴復大力宣傳西方資產階級的學術思想和政治觀點,創(chuàng)辦《國聞報》,介紹《天演論》,借達爾文的進化論,闡明自己的維新變法主張。譚嗣同發(fā)表《仁學》,提出“沖決君主之網羅”;參與創(chuàng)辦時務學堂等。 (3)維新活動起到了啟發(fā)民智、組織力量和制造輿論的重要作用,促成了維新變法新局面的形成。 解析 第(1)問人物圖像依據(jù)教材不難判斷。第(2)問從本題創(chuàng)設新情境來分析、歸納所學知識。第(3)問從宣傳、組織、輿論準備方面總結維新活動的影響。 【學思之窗】(教材第129頁) 想一想:康有為借助詮釋儒家經典來宣傳維新主張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 提示 利在以儒家思想為武器,以孔子為旗號,巧妙地宣傳了資產階級的改良思想;弊在反映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政治軟弱性,這使他們不可能真正與封建思想徹底決裂。 【探究學習總結】(教材第131頁) 一、本課測評 1.康有為為什么要改造傳統(tǒng)儒學思想為變法活動服務? 提示 中國歷史上的知識分子,無論在政治上或思想文化上,長期受封建主義正統(tǒng)思想的支配,壓在他們頭上的是一整套以孔子為偶像的、正統(tǒng)的封建專制主義思想體系。進入近代以來,舊的一套已不能應付新局面,國家的危亡,時代的苦難,驅使人們去尋求思想上的新方向,向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文化中去尋求真理。但是,封建主義的經典不允許他們“離經叛道”,資產階級又不具有革命的徹底性,于是,康有為不得不披起孔圣人的外衣,舉起“托古改制”的大旗。 2.為什么說梁啟超是維新運動時期最重要的宣傳家之一? 提示 梁啟超作為《時務報》的主筆,發(fā)表了大量的文章,如《變法通議》等。在這些文章中,梁啟超大聲呼吁中國要變法圖強,實行君主立憲;要學習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培養(yǎng)有用人才;要大力發(fā)展近代工業(yè)。梁啟超文筆流暢,言辭銳利,富有感情,動人心弦,大大地推動了維新思想的傳播。所以說,梁啟超是維新運動時期最重要的宣傳家之一。 二、學習延伸 問題討論:在維新宣傳中,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的政治主張各有側重,試比較異同。 提示 同:都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觀念,都主張維新變法。異:梁啟超強調實行君主立憲,改革科舉制度,發(fā)展近代工業(yè);譚嗣同側重抨擊“君為臣綱”,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嚴復借用達爾文的進化論,闡明維新變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歷史 第九單元 戊戌變法 第2課 維新運動的興起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版選修1 第九 單元 維新運動 興起 課時 作業(yè) 新人 選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13079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