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演換在體驗中吹開低年級“語用”之花 小學教育專業(y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畫演換在體驗中吹開低年級“語用”之花 小學教育專業(yè)(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畫·演·換----在體驗中吹開低年級“語用”之花
摘要:文字語言的訓練,就是要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有敏銳的感覺。中高年段的老師在課堂上主動進行“語用”實踐,而低年段的課堂往往將識字寫字作為重點,忽略了“語用”的訓練。低年段語文教師應敏銳地捕捉課文語言文字訓練點,在趣味體驗中將訓練點作為支撐,適時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關鍵詞:作畫 表演 換詞 體驗 策略 語用
正文: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改革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即“語用”能力。自從《語文課程標準》頒布以來,中高年段的老師主動在課堂上進行“語用”實踐。而低年段老師一直是將識字寫
2、字作為教學的重點,在閱讀教學中開展“語用”訓練的意識并不強,訓練的形式的也不夠豐富。對于低年段的學生來說,成功的語用教學需要教師敏銳地捕捉課文語言文字訓練點,在趣味體驗中將訓練點作為支撐,適時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一、畫中尋樂,理解感悟
1.概念定位?!爱嬛袑罚斫飧形颉?,是要求學生把要理解的重點詞句,通過簡筆畫或圖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在畫中找到樂趣。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文圖對比,關注文中詞語,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探究、理解含義,無需教師教的一種語用教學策略。
2、操作策略:
3、
3、教學課例。 在教學蘇教版二下《月亮灣》一文第2自然段時,為了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理解文中“前面”、“后面”、“河上”、“河岸”等方位詞以及“倒映”、“燦爛的朝霞”等重點詞句的意思,筆者是這樣教學的:出示課文第2自然段文字,請學生反復朗讀文字后,請學生根據(jù)文字內(nèi)容將自己感受到的畫面用簡筆畫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激發(fā)學生學文畫圖的興趣。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位學生將小河畫在了村莊的后面,有位學生忘記畫小橋、綠樹、青山的倒影,有位學生只畫了一顆桃樹。將這些畫用投影的方式呈現(xiàn),請學生評論這些畫。教師問:“這些畫與課文里寫的一樣嗎?”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一處錯誤,有的發(fā)現(xiàn)兩處,筆者就鼓勵學生繼續(xù)探究:“他們的錯誤
4、到底在哪呢?不著急,再讀讀課文,找出所有的錯誤,并說說你理由?!币宦犝f要給圖畫找錯誤,學生們一下子來了興趣, 有了閱讀的欲望,便開始反復讀課文,變被動為主動,用心去關注文中的每一個關鍵詞語。 不一會兒,一只只小手就爭先恐后的舉了起來······學生從“村子的前面有一條月牙一樣的小河” 了解到村子的前面是小河,小河的位置在村子的前面。學生對“燦爛的朝霞”的理解,經(jīng)歷了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第一位學生說:“樹上開滿了桃花,應該要畫許多的花?!蔽覍⒂嬀陀?,是的一棵樹上畫好多的花,是開滿了花,我們看上去就覺得它們像天上的朝霞了。這位學生著急地說:“還有點不正確。天上的朝霞應該是一片一片的,量很多啊。那么
5、,這里的桃樹也應該是一片一片才對,桃樹多,桃花就更多了,遠遠看去,才會像天上的朝霞?!边€有位學生補充:“這桃花的顏色還比較明亮艷麗,才稱得上是燦爛。”教師忍不住地贊許他們:“你們真是會讀書,會思考,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了這一段文字,真是了不起?!庇谑?,學生們又根據(jù)大家的提示對自己的畫進行了修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理解、歸納、概括能力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對詞語的理解也更具體、更全面了,語言文字的運用落到了實處,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和層次性。學生在對重點字詞的意思深入理解后,再帶上有感情的朗讀,就對詞語的理解更加立體化、形象化了,語言運用就更得心應手了。
二、演中動情,體驗領悟
6、
1、概念定位?!把葜袆忧?,體驗領悟”是教師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搭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情感對話橋梁,從中體驗領悟詞語含義的一種語用教學策略。
2、操作策略。
3、教學課例。在教學蘇教版二下《臺灣的蝴蝶谷》一文第2自然段時,為了加深學生對“一群群”、“色彩斑斕”等詞語的理解,體會“飛過”、“穿過”、“越過”這幾個動詞意思的細微差別,品味課文用詞準確性時,筆者是這樣教學的:在學生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后,播放歡樂的音樂,進行語言渲染,將學生帶入蝴蝶谷情境,學生們仿佛身臨其境,變成一只只小蝴蝶,來參加蝴蝶谷熱鬧的山谷聚會。這時,教師說:“現(xiàn)在你們就是這山
7、谷中的一只蝴蝶,要是能把這谷里歡樂的場景表演出來就好了。要想表演得精彩,就必須要靜下心來,再仔仔細細地讀讀書,邊讀邊想象,試試看。”在學生自主讀文,同桌商量以后,學生們躍躍欲試。教師開始挑選人員,選了一位學生,說:“開始吧?!睂W生的警覺性還是很高的,馬上提出:“選一個是不對的,應該選很多只蝴蝶,是一群蝴蝶。”教師沒有馬上對學生的疑問作出評價,讓學生們再次仔細地閱讀課文,尋找依據(jù)。最終,學生們關注到了關鍵的詞語“一群群”,知道“一只”不對,“一群”也不準確,從而體會到了蝴蝶谷中蝴蝶數(shù)量的多。此時,教師對學生能夠仔細閱讀的習慣進行鼓勵強化,肯定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告訴學生閱讀時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字,
8、有時候這一個字說不定就是整段的關鍵。教師選擇蝴蝶的扮演人員,問學生想扮演什么顏色的蝴蝶,學生說出了許多表示顏色的詞語,如“紅、黃、藍”等,但學生只停留在單種顏色的選擇上,教師適時引導他們用一個詞來概括這許多種顏色。學生于是就說出了“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姿、色色俱全······”這樣的成語。這時,教師就恰到好處的將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定向,讓其回歸課文的關鍵詞,去文中找答案。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詞語“色彩斑斕”。教師順勢對這段教學做總結:“把剛才的這些紅、黃、藍等顏色加在一起,色彩豐富,錯雜繁多,就叫—色彩斑斕?!边@樣教學,在師生說說聊聊中解決了詞語理解的難點,學生既理解了成語“色彩斑斕”的意思,
9、有積累鞏固了類似的許多成語,可謂一箭雙雕。
在學生演員確定到位后,就讓學生上臺表演蝴蝶谷蝴蝶聚會的場面。將大組與大組之間的通道作為蝴蝶谷中道路,將一、二大組坐著的學生作為花叢,將三、四大組站立的學生作為樹林,講臺邊緣作為小溪,講臺前方作為山谷。如此安排,全班學生都參與到了此次表演之中。表演結束后,教師同學生一起參與了本次表演的評價,議一議,論一論。
學生1:我覺得小A同學扮演的蝴蝶在“穿過樹林”時,沒有從樹與樹之間的空隙中間穿過去,而是從整片樹林旁邊繞過去的。“繞”和“穿”是不一樣。
教師:不錯,看來你是明白“穿過”這個詞語的意思了?!按┻^”就是----
學生:從中間經(jīng)過。
教師:對
10、,是從樹中間通過。請小A同學再表演一下“穿過”樹林,好嗎?(小A再次表演,學生講評)
學生2:我覺得小蝴蝶們在“越過”小溪時,飛得太低了,太貼近水面了,翅膀變水打濕了怎么辦?應該在“越過”小溪時飛得高一些,離開水面遠一些。
教師:你觀察得真仔細,想得也很周到。請你來表演一下,怎樣才是真正的“越過”?(學生2表演)
教師:同學們,他(學生2)的動作就叫“越過”。表演得很貼切。你們能用優(yōu)美的朗讀聲來表現(xiàn)此情此景嗎?(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就在這樣的表演、討論過程中,學生對動詞“穿過”、“越過”加深了理解,在以后的寫作中也能做到用詞的準確性,同時學生們感受到了蝴蝶們跋山涉水的旅途情景,
11、以及它們在春天里團聚的興奮與快樂,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起到了巨大的助力作用。小學低年段的語用訓練點就在于此,只要教師合理利用開發(fā),學生的語用能力就將得到提升。
三、換中促思、品讀收獲
1、概念定位。“換中促思、品讀收獲”是非常適合小學低年段學生的一種教學手段。教師備課時,就要抓準文本中的語言訓練點,通過替換文本中的原詞(尤其是動詞)或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如學生在讀課文時出現(xiàn)的讀錯詞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在反復閱讀中品讀字詞的精妙。學生在對字詞的比較、品味中收獲到原文中詞語使用的恰當性,并理解其中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2、操作策略。
3、教學課例。在教學蘇教
12、版二下《蝸牛的獎杯》一文的第三自然段時,文中有這樣的兩句:“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唯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杯里,生怕被別人偷了去?!惫P者認為這里的“唯恐”和“生怕”就是一個重要的語用訓練點?!拔帧焙汀吧隆钡囊馑纪耆嗤瑔??位置能夠交換嗎?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在朗讀這兩句話時,教師故意將兩詞交換位置后來閱讀。學生發(fā)現(xiàn)教師讀錯了,就提出了意見。教師順勢提問:“這兩個詞語意思一樣嗎?能交換嗎?”經(jīng)過討論,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兩個詞語意思相近,都表示“害怕”的意思??墒菫槭裁床荒芙粨Q呢?學生的思維一下子就被激活了。原來,蝸牛害怕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更怕獎杯被人偷了去?!吧隆北?/p>
13、“唯恐”的意思更深一些,所以不能交換。這就是一種最初始的指導學生比較詞語、揣摩詞句的方法。在學生理解詞語意思,進入語境時,再進行朗讀指導的跟進:“你看,作者的用詞是多么精當啊!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次讀課文吧。”學生的朗讀因為有了對比,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這三種語用教學策略的核心指導思想,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實現(xiàn)樂學與會學的統(tǒng)一,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有目的地自主學習,在趣味中發(fā)現(xiàn)、研讀、品味,把理解詞語含義與課文朗讀有機融合起來,真正讓學生在自主閱讀體驗中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品味詞語含義,積淀內(nèi)化語感。這三種策略可以根據(jù)課堂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從而實現(xiàn)文本、情境、主題的交融,將語言發(fā)展、思維訓練、情感陶冶交織在一起,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確保課堂教學的優(yōu)質(zhì)高效。
運用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以語言訓練為落腳點,定能吹開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語用”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