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一.ppt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一.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一.ppt(5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第三講 亞里士多德 的形而上學導讀,一、生平與著作 二、形而上學的主題 三、形而上學的結(jié)構(gòu) 四、形而上學的內(nèi)容,一、生平與著作,公元前384年,亞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臘北部城鎮(zhèn)斯塔吉拉的一個特權(quán)家族。他的父親是馬其頓王阿敏塔斯二世(亞歷山大大帝的祖父)的御醫(yī)。亞里士多德獲得了接受特殊教育的機會:1 7歲時,他被送去雅典,師從柏拉圖。作為柏拉圖學園的一員,他在雅典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公元前347年前后柏拉圖去世為止。此后,亞里士多德花了幾年時間進行旅行和研究,他穿過愛琴海,來到小亞細亞(現(xiàn)在的土耳其)及其沿岸諸島。在此期間,他開展了生物學研
2、究,并且在回到馬其頓擔任年輕的亞歷山大(后來的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公元前335年,雅典淪于馬其頓的統(tǒng)治之下,亞里士多德回到該城并在呂克昂( Lyceum)從事教學。直到公元前322年逝世前不久,他一直生活在那里,并建立了一個非正式的學派。,在長期的學習和教學生涯中,亞里士多德系統(tǒng)、全面地闡述了他那個時代的主要哲學問題。他寫了不止150篇論文,其中大約有30篇流傳了下來。其中主要的有:工具論、物理學、論靈魂、形而上學、尼各馬可倫理學、政治學、論詩。幸存下來的作品主要是一些講課筆記,或并未打算廣為流傳的未完成的論文;這些論文主要是針對高級的學生或其他哲學家的。它們的現(xiàn)代譯本可以擺滿半個書架,而且
3、,它們包含了一個在影響和范圍上都令人無法抗拒的哲學體系。亞里士多德從經(jīng)驗開始,借助“質(zhì)料和形式”、“潛能和現(xiàn)實”的概念,構(gòu)建了一個自身融貫的目的論宇宙體系。世界以其自身的動力(追求自身的完善)不斷向上運動變化,最終達到“至善”(神),與神同在。,二、形而上學的主題 1、亞里士多德對知識的分類 2、從“本原”的探討到“原因”的探討,1、亞里士多德對知識的分類,亞里士多德根據(jù)學科的性質(zhì)和用途將各門知識分為理論知識、實踐知識和制造知識三個部分。實踐的和制造的知識的本原(原因)在外在于知識的認識主體之中,也就是說,這些知識對象的原因是實踐者和制造者的意志、選擇、理性、技藝或能力;而理論知識的本
4、原(原因)則在知識自身。前兩者涉及的核心問題是善惡問題,而后者涉及的是真假問題。實踐知識主要包括政治學、倫理學;制造的知識主要包括詩學和技藝;而理論的知識則包括數(shù)學、物理學和形而上學(亞里士多德稱之為第一哲學、神學)。,在理論知識中,自然哲學的根本任務,是認識自然本體的原理、原因和元素,也就是說,它研究那些具有內(nèi)在運動和變化本原的事物。所謂“自然”(physics)就是一切自然事物都明顯地在自身內(nèi)有一個運動和靜止(有的是空間方面的,有的是量的增減方面的,有的是性質(zhì)變化方面的)的根源。偶然性和自發(fā)性的現(xiàn)象不屬于科學研究的范圍,它應研究“必然”的東西。 數(shù)學不是研究具備內(nèi)在運動根源的本體,而是割
5、?。ǔ槿。┦挛锏哪撤N性質(zhì)(即事物的數(shù)量關(guān)系)來研究,所以不屬于自然哲學的范疇。研究天體的運動也屬于數(shù)學范圍。 而形而上學(第一哲學)則是研究惟一的永恒不動的本體。,在亞里士多德時代,自然科學與自然哲學乃是一回事,而且以脫離實用技藝,從事純理論的探求為榮,因而他心目中自然學科同當代的自然科學與科技和工藝是不同的兩回事。那么,自然哲學與技藝的關(guān)系如何?亞里士多德說:“根據(jù)自然而生成的東西追求自然賦予的某種目的,因此它的構(gòu)造總是好于技藝制品。因為自然并不模仿技藝。而技藝卻模擬自然。技藝的存在有助于自然,充實了自然未曾完成的事業(yè),因為有些自然的東西似乎完全能夠依靠自己達到目的,而無需技藝的幫助;而有
6、的卻有困難,甚至完全不可能?!?關(guān)于自然哲學與實踐哲學的關(guān)系。亞里士多德認定:自然哲學的終點就是實踐哲學的起點,人與城邦則是兩個學科的接合部。自然賦予人類以logos(理性和語言)。理性用于追問“為什么”,就產(chǎn)生理論學科,相應的理性功能叫沉思理性。理性用于指導行動就是實踐(practice),實踐智慧叫“思慮”( phronesis),它的功能是兩個:其一是策劃,其二是“選擇”。憑借自然賦予的實踐智慧,思慮如何處理家庭中主奴、夫妻、父子三種不同關(guān)系,弄清什么是正當?shù)呢敭a(chǎn)收入和使用,并在行動中一以貫之,這就是理財學(最早的經(jīng)濟學)的任務。比較和考查各種政治學說、倫理學說、城邦政制,然后擇其善者而
7、從之行之,這就是政治學、倫理學的任務。因此,一旦思慮、選擇介入,就意味著進入實踐學科的領(lǐng)域了。在哲學史上,正是里士多德最早明確提出“實踐智慧”,強調(diào)倫理學和政治學的目的不在于知道“是什么”,而在于“怎么做”。,2、從“本原”的探討到“原因”的探討,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思想研究的主題是本體。從開始有哲學以來,哲學家都在探討萬物的本原。所謂本原(arche),按照亞里士多德的看法,最初似乎就是指:萬物從它產(chǎn)生出來,最終又復歸到它那里去的那個東西。其本意是beginning(時間上的開始、本初)和origin(時間上的起源、起始)的意思。早期自然哲學家大多是采取“本原加生成原理”的思維方式來解釋宇宙萬
8、物的來源與變化。,后來,巴門尼德提出了“不變的”問題,并提出“存在”、“一”這樣抽象的概念來論證世界的不變性。巴門尼德的問題在于:抽象的“一”如何演變?yōu)槿f物?這里必然涉及到一個“動力”問題?!氨驹由稍怼苯?jīng)巴門尼德的沖擊之后便動搖了。在巴門尼德之后,主流的是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薩哥拉和原子論所代表的思維模式“元素加組成與分解”,即用基本成分的組合與分解來解釋萬物的生成和變化。正因為要用元素的結(jié)合與分解來解釋萬物的生滅,所以需要為元素的分合注入某種動力愛與恨、努斯等。,這就意味著,“本原”除了是時間上的第一、起始、根源這一原本的意義之外,還進一步有了原因(動因)的意思。談及動因,又必然涉及一個
9、目的的問題。亞里士多德從蘇格拉底尋求“定義的方法”和柏拉圖的理念論和目的論中受到啟發(fā):愛與恨、努斯作為動力,作用于質(zhì)料,所追求的目的是把質(zhì)料變成某種“是什么”, 即用定義或公式所表述的形式。當且僅當質(zhì)料具有形式的時候,它才能稱其為“是什么”。這個形式就是事物之所是的“是”。不僅如此,這個形式還是被動的質(zhì)料之所以運動變化的動力、原因、原理。這樣一來,最初只具有物質(zhì)形態(tài)意義的“本原”就被亞里士德進一步引申為原因、原理?!笆鞘裁础闭莿右蜃饔糜谫|(zhì)料所要達到的目的。亞里士多德將早期自然哲學家們的物質(zhì)形態(tài)的“本原”概念發(fā)展為更具哲學意謂的原因、原理范疇在哲學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原因既然是事物存在、生成
10、和認知的開端,由于它,才回答了事物的存在、生成和認識的“為什么”,所以,“所有的原因也是本原(原理)”。亞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認為哲學的使命就是用智慧回答“為什么”的問題。因而他將哲學規(guī)定為關(guān)于第一因的學說。 亞里士多德進而提出“四因說”。正因為將“是什么”、“為什么”、“為了什么”三者明確區(qū)別開來,它才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然哲學家們以及柏拉圖對“本原”問題的探討的局限。正因為他不斷追問“是什么”,所以使他有可能對“是”(存在)作了詳盡的分析,提出了劃時代意義的“是”論(存在論)和本體論。又正因為他將“為什么”作為一個哲學的最高問題,所以探求原因成了他的哲學的特色和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他結(jié)合“
11、是什么”、“為什么”來追究“為了什么”,因此,他關(guān)于目的的見解遠遠超越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他關(guān)于合目的性的研究,無疑推動了他關(guān)于動植物的構(gòu)造和效用的研究以及關(guān)于選擇、思慮與目的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的研究。此外,“為了什么”的探求,對他在神學方面的建樹也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三、形而上學全書的結(jié)構(gòu),亞里士多德自己并沒有寫過一本叫作形而上學的著作,這個書名是后人加的。根據(jù)歷史記載,后來編纂亞里士多德著作的人,將他寫的關(guān)于自然事物,即我們可以感覺到的運動變化的事物的那部分著作編在一起,定名為物理學。他們又將亞里士多德寫的另外一部著作,即討論比較抽象的東西的著作編在一起,擺在物理學的后面。無以名之,就將
12、它叫作“在物理學以后”(Meta-physics)。亞里士多德自己將他的這部分思想叫作“第一哲學”,表示它是高于其它研究具體事物的各門科學的。中國的易經(jīng)系辭中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意思也是說:具體的,有形的事物是物質(zhì)性的東西,而超于有形的物質(zhì)之上的,則是抽象的道。自從亞里士多德這本書這樣定名以后,西方哲學史上凡是講到純哲學的這部分思想,都叫作“形而上學”??梢院唵蔚卣f,形而上學就是哲學,特別是指本體論思想。,形而上學共有十四卷。這十四卷的主要內(nèi)容列舉如下: 第一卷:歷史的回顧,重點批判了柏拉圖的“理念論”。 第二卷:一般地討論研究哲學的問題,相當于是介紹學習哲學的導言,提出
13、哲學是求“真”的學問。 第三卷:提出必須研究的十幾個問題。 第四卷:“作為存在的存在”是哲學研究的對象,并指出這樣的研究的學問是第一哲學。 第五卷:分析了三十個哲學術(shù)語,被后人稱為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辭典”。 第六卷:分析不同的學科和存在。 第七卷:討論本體。 第八卷:討論質(zhì)料和形式。 第九卷:討論潛能和現(xiàn)實。 第十卷:討論“一”和“多”等范疇。 十一卷: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三、四、六卷的節(jié)要;第二部分是物理學第二、三、四卷的選錄。 十二卷:前五章討論可感覺的本體,后五章討論不朽的本體。 十三卷:討論數(shù)學對象和“理念”是不是本體。 十四卷:繼續(xù)第十三卷的討論。 在整本
14、書中,核心的是討論什么是“本體”,主要集中在第七、八、九三章中,第十二章則討論永恒不變的本體,即神。所以我們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這幾章。,四、形而上學的內(nèi)容 1、什么是本體 2、形式與質(zhì)料的學說 3、潛能與現(xiàn)實的學說 4、“神學目的論”,1、什么是本體,(1)概述“ousia”( substance),亞里士多德的ousia(本體)是他的“第一哲學”所要研究的主要范疇,也是他的“形而上學”不同于“物理學”和“數(shù)學”的基本概念,因為以ousia為主要研究問題,第一哲學才成為“第一”,“元(原)物理學”(形而上學)才成為“元”(原,meta)。然而,ousia卻是一個非常費解的概念
15、,理解這個詞的困難,一方面是語言上的,另一方面則是理論上的。,柏拉圖的世界是一個“設(shè)計師”的世界,它以“理念”(模型,eidos)為基礎(chǔ),一切都要以“理念”為歸依,所以柏拉圖的思想和前蘇格拉底時期的“自然哲學”是完全對立的。所謂“自然哲學”乃是“生長哲學”,萬物(世界)是按自己的方式自行“生長”出來的,而柏拉圖認為萬物(世界)有一個最初的“設(shè)計者”,所以是按照“理念”建構(gòu)起來的。從柏拉圖的眼光來看,“物理學”研究的是變幻的東西,是不斷生滅的東西,而哲學的智慧,則要求達到一種可靠的、不變的知識,這是柏拉圖的理想,“知識”自身不生不滅,所以到了柏拉圖晚年,“哲學”的“智慧”回到了畢達哥拉斯的“數(shù)學
16、”,因為在古代,人們以為只有“數(shù)學”的知識是永恒不變的。柏拉圖在否定“自然哲學”的方法時,向畢達哥拉斯靠攏,在他的心目中,“理念”結(jié)構(gòu)的最后根據(jù),或許只在于“數(shù)”的關(guān)系,而此種關(guān)系又支配著“自然生長”的生、滅變化,于是掌握了“理念”的“數(shù)”的結(jié)構(gòu),則可執(zhí)一而御萬,以不變應萬變,就是得到了可靠的知識。,柏拉圖的宇宙“設(shè)計師”不僅是理性的工匠,而且也是一位數(shù)學家,他按照幾何原理構(gòu)造了宇宙。柏拉圖認為可感世界由土、水、氣、火四元素構(gòu)成。但受畢達哥拉斯派的影響,他將它們還原為更基本的東西三角形。他構(gòu)建了一個“幾何原子論”。他用二維的三角形構(gòu)造 三維的正多面體,并將之對應于每一種元素: 火=四面體
17、 氣=八面體 水=二十面體, 土=立方體。 最后,柏拉圖把十二面體等同于整個宇宙。,,然而,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柏拉圖的分離的“理念”缺乏現(xiàn)實性,而且“數(shù)”實際上也離不開具體的事物而單獨出來;“數(shù)學”之所以不能為第一哲學正在于“數(shù)”要依附于具體事物,而不能成為第一。從根本上來說,“理念”和“數(shù)”一樣,是離不開具體事物的,實際上也是一個不可“分”出來獨立的東西。 亞里土多德雖然不同意柏拉圖把本不能“分立”的東西當作“分立”的東西來研究,但有一點他們是一致的,即“第一哲學”要研究那“不變”的東西,只是柏拉圖認為那“不變的東西”不從“物理(自然、生長)學”來,相反,“自然的生長”
18、要按照不變的、最完善的“理念”來實現(xiàn)自己;亞里士多德則認為,那“不變”的東西仍與“物理學”(自然、生長)有關(guān)?!暗谝徽軐W”之所以為“第一”,正在于它所研究的那不變的、但又獨立、分立的東西,乃是在“物理學”“后面”(背后)的“第一”個“東西”。這個“東西”,亞里士多德叫它為“ousia”,后來一般被譯成“本體”。 在某種意義上講,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在理論上做了兩件事:一方面把柏拉圖的“理念”拉回到“現(xiàn)實”中來;另一方面又把“自然哲學”的“本原”提高到“常駐不變”的知識層面。,如何理解作為獨立、完整名詞的ousia? 在亞里士多德看來, ousia既是普遍性,又是具體的。也就是說,它不只是一
19、個抽象概念,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存在,所以是“本體”,是“這一個”。本體是具體的,所以是可感的。一般認為“本體”既是“不變的”,則不可能為“感覺的”,似乎只有“概念的”才是不變的。實際上,“概念的”東西固然維持著自身的同一性,但卻不能“分立”而獨立存在,因而柏拉圖的“理念”并不符合亞里士多德的“第一性”的原則,而ousia正是形而上學所要研究的對象,所以它不僅是“不變的”,而且也是可以分離、獨立的。 所以,在亞里士多德看來, ousia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所以它并不排斥“感性”,但它又不是純粹感性的存在物,它是那個“物”之所以成為那個“物”的根據(jù)(是其所是)。,看起來很費解的、深奧的“本體”
20、(ousia)實際上是最普遍的、最基礎(chǔ)的現(xiàn)象。借用胡塞爾的意思,我們可以說,不但特殊的東西、個別的東西可以成為對象,普遍的、一般的東西都可以成為“對象”。比如我們說我看到了“杯子”,“杯子”原本可以是概念,但我們說這句話的意思,并不是指我們看到了“杯子”的概念,而是指,我們確實“看到”、感覺到那個“杯子”。同時,我們所謂“看到”、“感覺”到,也不是指我們接受到杯子的光波射線,所以即使我們?nèi)粘Kf的“看到”,也不僅僅是物理、生理的現(xiàn)象,我們?nèi)粘Kf的“杯子”也不是“概念”,而是實實在在在的東西。這就是西芳哲學里常說的的“本質(zhì)直觀”、“直觀本質(zhì)”。Ousia就是這個“本質(zhì)直觀”、“直觀本質(zhì)”。,(
21、2)亞里士多德論“ousia”,亞里士多德認為,要了解一個事物,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然后才能知道它“怎樣”?!霸鯓印?如有“幾個”、在“何處”、大小如何、顏色如何等等)是依附于“什么”才能得到了解的。所以這個“什么”,即“本體”應當是“第一存在”。從外延上講,本體包括諸如各種物質(zhì)元素(水火土氣等)以及它們所構(gòu)成的個別事物(如地上的動物和天上的星體)和組成它們的各個部分。從內(nèi)涵上講,本體就是一個東西中使它成為這個東西的最內(nèi)在、最本質(zhì)的東西。這有兩層含義:第一,“別的每一事物都表述它,而它本身不表述別的任何事物”;第二,“那些既然成為一個這個,也就可以分離而獨立的?!?根據(jù)第一層意思,本體就是
22、“質(zhì)料”,但根據(jù)第二層意思,本體最確切的意義乃是那不可以用來述說一個主體、又不存在于一個主體里面的東西,例如某一個別的人或某匹馬。亞里士多德在尋求“本體”的過程中,他的思想是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的。下面我們循著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軌跡分析之。,亞里士多德關(guān)于“ousia”的論述按照他的思想邏輯大體上可以分為這樣幾個階段: 1、在其早期著作范疇篇中 提出第一個界定“ousia” 的標準。 2、在形而上學被稱之為“哲學辭典”的第五卷中,亞里士多德對“ousia”的分類。 3、在形而上學第十二卷前五章中,亞里士多德提出了“質(zhì)料”的范疇。 4、在形而上學第七卷中,亞里士多德最終確定有關(guān)“本體”的思想。他
23、主張,只有“形式”、“種的屬”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本體。,A、在其早期著作范疇篇中 提出第一個界定“ousia” 的標準。,在其早期著作范疇篇中,亞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界定本體的第一個標準:“本體,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確切的意義而言,乃是那既不可以用來表述一個主體又不存在于一個主體里面的東西?!? 所謂“表述主體”,這是從邏輯上說的。在“甲是乙”這個判斷中,甲是主詞,乙是賓詞,賓詞是表述主詞的。而“不可以表述一個主體”就是說,它永遠是主詞,而不能作賓詞。凡是能夠用來表述主體的東西,必然都是普遍的、一般的東西。這個標準表明,越是普遍的東西越不能成為本體,因為定義事物就是用更為普遍的東西
24、來表述較不普遍的東西,也就是用“屬差”來限制、裁剪某個更為普遍的載體,縮小這個載體的范圍。 而所謂“存在于主體中”“不是指像部分存在于整體中那樣的存在,而是指離開了主體便不能存在?!崩纾鞍住钡念伾遣荒茈x開一個主體的。我們不能僅僅說“白的”,而必須說某個“白的”東西。所以亞里士多德在這里所說的“存在于主體中”的東西,實際上就是指的本體以外的、依存于本體而存在的各種屬性,而他所說的“不存在于主體中”的東西就是“本體”。,根據(jù)以上關(guān)于“本體”的標準,亞里士多德得出結(jié)論:“只有個別的事物(個別的人、個別的馬)才是第一本體,而包含個別事物的種和屬則是第二本體?!崩?,個別的人是被包含在“人”這個
25、屬里面的,而動物又是這個屬所隸屬的種,因此這些東西就是說人這個屬和動物這個種就被稱為第二本體。何以具體的“這一個”才能稱之為第一本體?,首先,賓詞的名稱及其定義兩者必須都能可以用來述說其主體。例如,用動物來定義抽象的人,用抽象的人來定義具體的人,那么,抽象的人的名稱和它的定義即兩足動物都可以定義具體的人,因為具體的人既是抽象的人也是兩足動物。另一方面,那些存在于一個主體中的東西大多數(shù)都不能用其名稱和定義來述說他們存在于其中的那個主體。例如“白”這類事物的偶然屬性就只能依存于并述說主體,我們說“白色的”總是說某物是白色的。像這類范疇本身可以述說主體,但它的定義不能,如我們說這個人是白色的,但我們
26、不能說這個人是顏色??梢姵谝恍员倔w之外,任何其他的東西或者是被用來述說第一性本體,或者是存在于第一性本體之中。因而,如果沒有第一性本體存在,就不可能有其他的東西存在。在第二性本體中,屬比種更是本體,因為屬與第一性本體更為接近。這說明,越是具體的東西就越可能成為本體。因此,只有具體的“這一個”才是第一性本體。第二性本體種和屬作為述說主詞的賓詞,是包含在被述說的主詞之中的。如具體的人就包含了人的屬抽象的人,也包括了人的種動物。,其次,第一性本體之所以是最得當?shù)乇环Q為本體,是由于這個事實,即它們乃是其他一切東西的基礎(chǔ),而其他的東西或者是被用來述說他們,或者是存在于他們之中。屬和種在較弱的程度上也是
27、如此。這個規(guī)定是從本體的一般邏輯規(guī)定“不可以用來述說一個主體”這一部分直接得出來的,“基礎(chǔ)”可以同時理解為事物存在的基礎(chǔ)和邏輯層次的底層。一個第二性的本體并不是一個個體,而是具有某一性質(zhì)的一類東西。因為一個第二性本體并不像一個第一性本體一樣是單一的、個別的,“人”和“動物”都可以用來述說一個以上的主體。而在第二性的本體中,屬比種更接近于第一本體。比如,我們說“蘇格拉底是人”和說“蘇格拉底是動物”,雖然都是說明了本體,但前者比后者更中肯,更能說明蘇格拉底的特征,而后者則更為一般化。在此,亞里士多德實際上是想說,越是一般性大,越是普遍性的東西,它的本體性也就越??;而越是個別的東西,它的本體性也就越
28、大。所以,只有個別事物才是第一本體。,最后,本體最突出的標志似乎是:在保持自身的同一性的同時卻可以容許有相反者的性質(zhì)。這一點旨在強調(diào)本體作為“載體”的性質(zhì)。一個人可以從沒有教養(yǎng)變成有教養(yǎng),就是在人這個“載體”上的性質(zhì)的變化,但人本身沒有變,張三還是張三,但加在他身上的東西卻變化了。這也說明,本體作為主詞是被述說的對象,它自身不表述任何東西。第二性本體之所以可以用來述說主詞,就在于它還可以被再分,還可以對它加以限制和分割,而第一性本體則不可再分。這一點就是本體的“離存性”。所謂“離存性”就是變化之中存在不變的東西的這種狀態(tài)。張三原來沒有教養(yǎng),現(xiàn)在有了。這里所變化的是加載在張三身上的偶然性質(zhì),而不
29、變的則是作為載體的張三本人。本體是離去偶然性質(zhì)自身存有的,然而它并非不具有任何一個偶然性質(zhì)赤裸裸的存在,乃是偶然性質(zhì)的變化并不影響它的存在。,2、在形而上學被稱之為“哲學辭典”的第五卷中,亞里士多德對“ousia”的分類。,在形而上學第五卷中,亞里士多德把本體分為如下幾類: (1)單純的物體,包括水、氣、土、火等元素、以及一般的物體和由這些元素組成的事物,包括動物和神圣的存在以及這些事物的部分,因為它們不是表述一個主體的,而是別的每一個東西表述它們。 (2)那呈現(xiàn)于那樣的事物中而不是作為表述一個主詞的,是它們存在的原因。這里主要是指一個事物的“內(nèi)伏的是因”,即形式。 (3)出現(xiàn)于那樣的事
30、物中的部分,即限制它們并使得它們成為個體,而且由于它們的消失,整體也被摧毀。這主要是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等人主張的“線”“面”“數(shù)”。 (4)本質(zhì)(它的公式就是定義),也就是“種和屬,”也被稱作每個事物的本體。 由此,他進一步概括得出本體有兩種意義:1、終極基質(zhì),它不再是表述別的任何東西的;2、那個作為一個“這個”,是可以分離存在的。每一個個別事物就最能被稱為本體。,在此,亞里士多德不僅將“個體性”和“離存性”賦予了具體事物,即他在范疇篇中稱之為的第一性本體,而且他也賦予了第二性本體中的“屬”。例如,他說靈魂(一般被認為是動物的屬差)是動物的存在的原因?!皩佟痹诖讼喈斢谒f的“形式”。這是
31、和范疇篇中關(guān)于“本體”的論述的不同之處。但亞里士多德在此并沒有將“這一個和離存性”賦予“種”,這說明他還沒有真正的將“質(zhì)料”看作是本體。按照我國著名古希臘哲學研究專家陳康的說法,此時亞里士多德還沒有提出“質(zhì)料”這一重要的概念。但我們也應看到,他在這里所說的“終極基質(zhì)”雖然是從邏輯上講的,但它已經(jīng)完全具備作為“質(zhì)料”的特征了。,3、在形而上學第十二卷前五章中,亞里士多德提出了“質(zhì)料”的范疇。,在形而上學第十二卷前五章中,亞里士多德對于“本體”的思想發(fā)生重要的變化。核心的是,他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范疇質(zhì)料。在此處,他從是否“生滅變化”這個標準將本體分為三類:一類是可感覺的事物。它們或者是永恒的(如
32、永遠作勻速圓周運動的各類天體),或者是可生滅的(如動物和植物,也就是物理學所研究的對象);第三類就是不運動的東西(如數(shù)學所研究的對象,但亞里士多德更多的是指永恒不動的,作為世界秩序和動力之源的“不動的推動者”,即“神” )。他說:“可感的本體都是可變化的。任何變化都是從對立進行,那么必定有某種東西支掌在那變?yōu)閷α⒌臇|西的下面。再者,有些東西持續(xù)著,而對立并未持續(xù)存在。因此,在對立之外,有某個第三種東西,即質(zhì)料。”在此,亞里士多德引入了“變化”這個范疇,并且通過這個范疇進一步來論述“本體”的學說。,什么是“變化”?在亞里士多德看來,變化總是從相反的變?yōu)橄喾吹?,比如由白的變?yōu)榉前椎摹5麖娬{(diào),由白
33、變?yōu)榉前?,并不是這相反的東西發(fā)生了變化?!鞍住弊鳛榘资遣粫兊?,而是在它們的背后有個東西變了。是這個東西由這個狀態(tài)變?yōu)橄喾吹臓顟B(tài)。在變化中,那相反的東西(白)不再存在了,但有某個東西還繼續(xù)存在,這個東西就是在這一對相反者(白和非白)之外的第三者,亞里士多德稱之為“質(zhì)料”。質(zhì)料就是事物變化中不變的東西。,關(guān)于“變化”以及變化背后不變的第三者的存在,亞里士多德也從邏輯上進行論證。 在他看來,變化有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A變成B,如無教養(yǎng)的變成有教養(yǎng)的,黑的變成白的,或是AX變成BX,如無教養(yǎng)的人變成有教養(yǎng)的人,黑臉變成白臉。這里的X表示在變化過程中始終不變的基礎(chǔ)、基質(zhì)。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單一
34、的A變成B,還是組合的AX變成BX,當B形成時,A也就消失了。第二種情況是,X變成AX,如人變成有教養(yǎng)的,銅變成銅像,用公式表示就是AX變成AX。 在第一種情況下,A變成B,是某種性質(zhì)、數(shù)量、處所、狀態(tài)的變化,它必須有一個主詞,即基礎(chǔ),這就是本體。只有本體才是絕對意義上的生成,本體以外的變化,無論是性質(zhì)、數(shù)量、關(guān)系、時間還是地點的變化,都必須有一個變化的基礎(chǔ),即變化者。這些變化是某一主詞的變化,因為只有本體不是用來說明什么主詞的賓詞,倒是別的一切都是說明本體的賓詞。在第二種情況下,AX是由AX生成的。在這里,X是基礎(chǔ),X取得了A這一形式,如一個人變成了有教養(yǎng)的人,一塊銅獲得了銅像的形式。因此
35、,顯然有三種東西:X、A、A。X是支掌變化的基質(zhì),A是變成了的東西,即形式,A是形式的缺失。形式和形式的缺失是對立的兩個原理。,何以質(zhì)料就是在背后的不變的東西呢? 亞里士多德認為,這是因為質(zhì)料是具有這相反的兩種狀態(tài)的能力的。它既能從生存到毀滅,又能在性質(zhì)、數(shù)量、位置方面從這一個變?yōu)楹退喾吹?,它是承載變化的基質(zhì)。而“變化”的是什么呢?變化的是形式。由白的東西變?yōu)榉前椎臇|西,東西本身即質(zhì)料仍然存在,但形式發(fā)生變化。所以,質(zhì)料具有這樣一種特性:它是一種可能,它可能是這樣,如白色的,也可能是那樣,如非白的。但純粹的質(zhì)料,卻還既不是這樣,也不是那樣,它要成為某個事物,必有形式(或形式的缺失)加于其中
36、。所以,質(zhì)料是一種“潛能”,是潛在的能力和可能。亞里士多德說:既然“存在”的一個意義是潛能和現(xiàn)實,所以每一個變化都是由潛能的變?yōu)楝F(xiàn)實的,由此也可以說萬物都是由潛在的存在變?yōu)楝F(xiàn)實的存在。通過上面對“變化”的分析,亞里士多德得出結(jié)論:任何變化者都是合成的。變化者或者是指基礎(chǔ)形式的缺失(變化前),或者是指基礎(chǔ)形式(變化后)。在全部變化中,都必定涉及三個本原:質(zhì)料(它是變化的基礎(chǔ))、形式以及形式的缺失。,對于事物的變化,亞里士多德進一步論述:“我們要知道質(zhì)料和形式都不是生成的,我說的是終極的質(zhì)料和形式。因為一個變化的事物都是某個事物被另一事物作用使之變化,并變?yōu)槟硞€事物。由于其作用而事物得以變化的東西
37、是第一的推動者,而那變化的東西是質(zhì)料。而(通過變化)所變成的東西是形式?!币簿褪钦f,所有變化都包含有三個因素:是某個東西發(fā)生變化,即質(zhì)料;被某個東西所變化,即動因;變成了某個東西,即形式。并且,作為單純的質(zhì)料和形式,它們本身是不會變化的。單純的質(zhì)料作為載體是不依存于任何事物的,而是任何其它的事物(主要是指事物的屬性、屬差)要依存于它,質(zhì)料的變化主要是指由外在的因素或形式,或形式的缺失、或一般偶然性質(zhì)加與其上,使得以潛在的方式存在的質(zhì)料變?yōu)楝F(xiàn)實的具體事物,并從一個具體事物變?yōu)榱硪粋€具體事物。但在這個變化過程中,質(zhì)料始終沒有變化。純粹的形式也不會發(fā)生變化,“有教養(yǎng)的”作為人的形式本身不會變?yōu)椤皼]有
38、教養(yǎng)的”,這種變化是一種形式替換另一種形式的變化,并且這種替換還必須有一個承擔變化的載體即質(zhì)料。,在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思想中,變化(主要是指性質(zhì)的變化)是 “運動”的一種方式。為了進一步理解“變化”以及“本體”的真實含義,我們進一步分析一下“運動”這一重要范疇。 在物理學中,亞里士多德論述了運動變化問題。他說“事物有三類:(1)僅是現(xiàn)實的;(2)僅是潛能的;(3)既是潛能的也是現(xiàn)實的本質(zhì)、本體、數(shù)量、性質(zhì),以及存在的別的范疇都是如此。 “僅是現(xiàn)實的”的東西是指純形式,只有神才是如此。神是永恒不動的推動者,是純粹的活動性,是那自在自為的東西,它永遠以自身為對象,神不需要任何質(zhì)料,它是絕對的
39、善,是萬物所追求的最終目的,正因此,它也是世界運動變化之源,也是世界秩序之源。 “僅是潛能的”東西是指純質(zhì)料,它只具有純粹的潛在性,是構(gòu)成萬物的基質(zhì),是支掌運動變化的載體,它沒有任何規(guī)定性。以上兩者都是永遠不會運動變化的,是不生不滅,是第一哲學所研究的對象。 第三類東西就是處于純質(zhì)料和純形式之間的由形式和質(zhì)料組成的具體事物,他們是可生可滅的,是物理學研究的對象。,接著亞里士多德說,離開了事物就沒有運動。在某種意義上講,任何事物的運動都是性質(zhì)的變化,都是在載體(質(zhì)料)之上的性質(zhì)(形式與形式的缺失)的相互轉(zhuǎn)化。都是從潛在的存在到現(xiàn)實的存在的過程。 所以,運動不能單單被歸入事物的潛能,也不能單
40、單被歸入事物之實現(xiàn)。運動被認為是一種實現(xiàn)(過程),但尚未完成。完全的潛在狀態(tài),比如純質(zhì)料,和完全的現(xiàn)實狀態(tài),比如純形式,都不會運動,運動只可能是那些由質(zhì)料和形式組合而成的自然事物的動變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運動,是指“能運動的事物作為能運動者的實現(xiàn)。但運動的發(fā)生必須要有推動者。推動者總是形式,在它起作用時它是運動的本源或起因,例如現(xiàn)實的人使可能成為人的東西(潛能的人)變成人。也就是說,形式是自然事物運動的動因,形式即是處于潛能狀態(tài)的事物為之運動的目標,自然運動沒有外在的推動者使之運動,它是依靠其內(nèi)在的欲使其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的精神性動力而運動的。,4、在形而上學第七卷中,亞里士多德最終確定有關(guān)
41、“本體”的思想。他主張,只有“形式”、“種的屬”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本體。,經(jīng)過以上三個不同階段思想的演進,到形而上學第七卷時,亞里士多德有關(guān)“本體”的思想才最終確定下來。他主張,只有“形式”、“種的屬”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本體。首先,他說,存在的主要意義就是它是“什么”,這就是指的本體。因為,當我們說一個事物的性質(zhì)是什么時,我們回答說,它是好的或壞的。而當我們問它是什么時,則回答“他是一個人”或“他是一個神”。所以,只有說明這種“什么”的,才是主要的本體,是“第一本體”。別的存在都不過是它的性質(zhì),都是受本體規(guī)定的。比如,像“走路”、“健康”、“坐下”這樣的詞,都不是本體。因為它們
42、都不能自我存在,都不能和本體分離而單獨存在。我們只能說,那個走路的人,健康的人,坐著的人是存在的。所以,正確地說,應該是:在這些走路、健康等的后面,還有某個確定的東西,這就是本體。,接著他說,可以在多重意義上使用“本體”:本質(zhì)、一般、種、基質(zhì)。亞里士多德主要討論了“基質(zhì)”?!盎|(zhì)”這個詞在希臘文中原本的意思是指“在后面”或“在底下”的東西。從邏輯上講,它是主詞;從本體上講,它是基礎(chǔ)、基質(zhì)。所以,所謂“基質(zhì)”就是別的東西都是表述它的,而它是不表述任何其他東西的。因為那原初的支撐著一個事物的東西被認為是在最真實的意義上的它的本體。他說,有三種東西是被認為具有這樣的基質(zhì)的特征的,即:質(zhì)料;形狀;前兩
43、者的結(jié)合。在這里,所謂“質(zhì)料”,是指比如制造雕像的銅,而雕像的形狀就是他的形式,這兩者的結(jié)合就是雕像,即那個具體的事物。,那么,在這三種具有基質(zhì)特征的本體中,哪一種是第一本體呢?他說,如果形式是先于質(zhì)料的,而且是比質(zhì)料更為真實的,那么,由于同樣的理由,它也是先于兩者的組合物的。本來,在范疇篇中,亞里士多德就明確表示,具體的事物是“第一本體”,而他的屬(形式)則是第二本體。但在此,他完全顛倒過來了。他說,如果說本體的特征僅僅在于它不表述別的東西,而是別的東西表述它,這種說法是不充分的,它可能會引起誤解。以為只有質(zhì)料才是本體。因為,任何事物,如果我們將一切東西從他那里剝掉,最后留下的就只能是質(zhì)料。
44、那些別的東西,就是事物的偶然屬性。所以,所謂“質(zhì)料”,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它自身不是一種特殊的事物,也沒有一定的量,也不表示有任何范疇的規(guī)定性。所以,這個最后的基質(zhì)本身,既不是特殊的事物,也沒有特殊的量的規(guī)定性,也沒有任何肯定的規(guī)定性,甚至連任何否定的規(guī)定性也沒有,這才是最后的質(zhì)料。,但亞里士多德也說,如果采取以上的觀點,必然會得出質(zhì)料是第一本體的結(jié)論。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本體的特征除了“別的東西都表述它,而它不表述任何其它的東西”這一標準外,還有另外兩個標準:即分離性和個體性。所謂個體性,就是它所有的性質(zhì)都是已經(jīng)規(guī)定了的,它是“這一個”,與別的任何一個“這一個”不同。所以它可以和別的分離開,獨立存在的,這就是它的分離性。質(zhì)料當然不能有這兩個特征,因為,質(zhì)料就是沒有任何規(guī)定性的東西,他不能是“這一個”,不能和其他的東西分離存在。因此,從后兩個標準來看,質(zhì)料不是本體,形式和具體事物才是本體。而且在形式和具體事物之間,形式更是本體。因為具體事物是形式和質(zhì)料組成的,既然質(zhì)料不具有個體性和分離性,具體事物的這兩種性質(zhì)就只能來自形式。所以,只有形式是第一本體。,,,,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領(lǐng)導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范文(三篇)
- 金融工作主題黨課講稿范文(匯編)
- 鍋爐必備學習材料
- 鍋爐設(shè)備的檢修
- 主題黨課講稿:走中國特色金融發(fā)展之路加快建設(shè)金融強國(范文)
- 鍋爐基礎(chǔ)知識:啟爐注意事項技術(shù)問答題
- 領(lǐng)導班子2024年度民主生活會“四個帶頭”對照檢查材料范文(三篇)
- 正常運行時影響鍋爐汽溫的因素和調(diào)整方法
- 3.鍋爐檢修模擬考試復習題含答案
- 司爐作業(yè)人員模擬考試試卷含答案-2
- 3.鍋爐閥門模擬考試復習題含答案
- 某公司鍋爐安全檢查表
- 3.工業(yè)鍋爐司爐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4.司爐工考試題含答案解析
- 發(fā)電廠鍋爐的運行監(jiān)視和調(diào)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