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科學下冊 我們周圍的物體 1.6《它們去哪里了》課件 教科版.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一年級科學下冊 我們周圍的物體 1.6《它們去哪里了》課件 教科版.ppt(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我們周圍的物體,教育科學版 科學,6、它們去哪里了,,,教學設計,,,,,,,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反思,教學目標,重難點,板書設計,,,,1認識到可以用對比的方法觀察現(xiàn)象。 2認可從多角度進行觀察是一種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懂得有些物質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質很難溶解。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現(xiàn)象,知道可以利用這種變化為生活服務。,知識與技能,,,1通過對比的方法,觀察物質放入水中的變化情況。 2能用放大鏡觀察較小的物體。 3能用攪拌的方法讓水中的物體充分混合。,,關 鍵,有些物體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體很難溶解。,通過對比的方法,觀察物體放入水中的變化情況
2、。,,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3個裝水的透明杯子、3個小玻璃盒、放大鏡、攪拌棒、小勺、食鹽、紅糖(塊狀)、小石子、學生活動手冊等。 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班級記錄單。,教學過程:,,五 環(huán) 教 學,,一、創(chuàng)設情境 談話導入(3分):,:,,1情景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大家一起認識了水,誰還記得水都有哪些特征? (2)生活中我們離不開水,誰能說一說水有什么用處? (3)水還有一個本領,可以加很多東西進去,比如媽媽做湯時會放一些作料在水中,使湯更加鮮美。類似的情況你們還見過哪些?在哪里見過?(在這里,學生可能會根據(jù)一些生活經(jīng)驗,提到“溶解”這個詞) (4)所有的東西放入水中,都能
3、被溶解嗎? (課件展示一些生動的溶解現(xiàn)象) 2聚焦問題。 如果我們把食鹽、紅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水會發(fā)生變化嗎?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食鹽、紅糖或小石子會發(fā)生變化嗎?,,,二、自主探究 學習新知(10分):,描述并記錄現(xiàn)象。 (1)師:老師為每一組都準備了這三樣物品,請你們認真仔細地觀察它們分別是什么樣子的?教師指導放大鏡的使用方法。(課件出示三種被觀察的物質) (2)小組成員分頭觀察,交流匯報。 (3)師:要想看到它們放入水中是什么樣子的,你們打算怎么做?,三、碰撞激發(fā) 小組合作(13分):,,學生分組研討,拿出實驗方案,教師加以指導。 指導要點:使學生明確要用小勺來取物質,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靜
4、靜地觀察這些物質進入水中的情況,并與物質之前的狀況進行對比;提醒學生不能晃動水杯;在物質進入水中一段時間后,用攪拌棒充分攪拌,讓物質與水充分混合;攪拌停止后,再次觀察、對比物質的變化情況、混合液的情況以及杯底的情況。 同時,教師還要提示學生將觀察結果及時記錄在活動手冊中。可以用文字表達,也可以通過圖畫來表示。要特別強調沒有變化與有變化同樣重要,所有觀察結果都要記錄下來。 學生小組實驗觀察并做好記錄。 教師巡視和指導。,四、交流內化,鞏固知識 (12分),,研討交流,達成共識。 (1)把鹽、紅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 引導學生分別描述3種物質放入水中的變化情況,詢問學生哪些發(fā)生
5、了變化、哪些沒有發(fā)生變化,并對比3種物質變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師加以說明,食鹽和紅糖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沒有溶解。(播放課件) (2)鹽、紅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嗎? 引導學生在說出自己判斷結果的同時,說出支持自己觀點的理由(結合生活中的經(jīng)驗和實驗現(xiàn)象來說明)。鹽放入水中后,鹽水是咸的,說明鹽還在水中,只是看不見,紅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顏色的、甜的,說明糖還在水中,只是看不見(課堂上不允許學生品嘗,學生歸納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經(jīng)驗)。,五、拓展延伸 靈活運用:(2分),,1通過我們的研究你有哪些收獲?誰愿意來談一談? 2課堂伊始,大家說倆人很多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質,現(xiàn)在再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會溶解在水里?哪些不會溶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用學到的方法試一試,下一堂課跟大家分享。 (播放課件),,,板書設計,,物體在水中的變化情況: 食鹽: 紅糖: 小石子:,6、它們去哪里了,,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