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整合.doc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整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識點整合.doc(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 1.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有依賴活細胞才能生存。(病毒分為:植物病毒、動物病毒、噬菌體)HIV、SARS(導致人體免疫力降低,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2. 單細胞生物:①單細胞藻類:衣藻(植物)②單細胞動物:草履蟲、變形蟲。③球菌、桿菌、螺旋菌、弧菌。 3. 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復雜的生命活動 例如:① 以細胞代謝為基礎的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②以細胞增殖、分化為基礎的生長發(fā)育③以細胞內(nèi)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的遺傳與變異。 4. 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種群:在一定區(qū)域內(nèi),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群落:所有的種群(生物)組成一個群落)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細胞 最大的生命系統(tǒng):生物圈。 5. 科學家根據(jù)細胞內(nèi)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兩大類。 6. 藍藻:也稱藍細菌但不屬于細菌,會導致水中生物缺氧影響水質和水生動物的生活。藍藻細胞內(nèi)含有藍藻素和葉綠素,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yǎng)生物。藍藻四大類:①藍球藻②念珠藻③顫藻④發(fā)菜 7. 細菌中絕大多數(shù)種類是營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異養(yǎng)生物(人也是異養(yǎng)生物) 8. 細胞壁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類別 原核細胞 有 有 核糖體 擬核 細菌、藍藻 (肽聚糖) (有且僅有 (環(huán)狀DNA) 一種細胞器) 動物(無) 有 多種細胞器 有 植物 (染色體→ 動物 酵母菌(單細胞) DNA和蛋白質) 真菌 木耳 真核細胞 霉菌 植物(有) (纖維素、果膠) 9. 細胞學說的意義:揭示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tǒng)一性。建立者:德國科學家施萊登(植物)施旺(動物) 內(nèi)容:⑴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chǎn)物所構成 ⑵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⑶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chǎn)生。 10. 英國科學家虎克,既是細胞的發(fā)現(xiàn)者,也是命名者。 11. 德國的魏爾肖總結“細胞通過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名言“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 12. 細胞統(tǒng)一性:都有細胞膜、細胞質、DNA 多樣性:各類細胞區(qū)別。 13. 目鏡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小,物鏡越短放大倍數(shù)越小 14. 顯微鏡放大的是物體的長度或寬度,不是面積或體積; 15. ?細胞在視野中呈單行或單列分布: ?細胞在視野中呈充滿排布: 16. 顯微鏡呈像:映入眼里的是倒立放大的虛像,物與像關于中心對稱 17. 使用高倍鏡:?轉動反光鏡使視野明亮(凹面鏡比平面鏡更亮)?在低倍鏡下觀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觀察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④觀察并用細準焦螺旋調焦(不能轉動粗準焦螺旋) 第二章 1. 生物體與環(huán)境:①統(tǒng)一性:元素種類相同 ②差異性:元素含量不同 2. 細胞中常見的化學元素有20多種:①大量元素:C/H/O/N/P/S/K/Ca/Mg ②微量元素:Fe/Mn/Zn/Cu/B/Mo(缺Fe貧血,缺B植物無法受精沒有果實) 3. 人體細胞鮮重主要元素含量:O>C>H>N 干重:C>O>N>H 主要元素:C H O N P S(C為最基本元素) 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 有機化合物 糖類 脂質 蛋白質 核酸 水 無機鹽 基本元素 4.組成細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5. 含量最多:水,其次:蛋白質(蛋白質是有機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 6.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 7. 在生物體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 8. 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原子 和一個側鏈基團(R)氨基酸之間的區(qū)別在于R基的不同。 9. ①必需氨基酸:8種(嬰兒有9種),必須從外界環(huán)境中直接獲取。 ②非必需氨基酸:12種,人體細胞能夠合成的。 10. 蛋白質是以氨基酸為基本單位構成的生物大分子 ,組成元素:C/H/O/N/(P/S/Fe) 蛋白質 結構多樣性 氨基酸的數(shù)目、種類、排列順序 蛋白質空間結構不同 蛋白質 種類、功能多樣性 11. 12. 氨基酸分子互相結合的方式: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同時脫去一分子水,這種結合方式叫做脫水縮合。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化學鍵(—NH—CO—)叫做肽鍵。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13. ①脫去水分子數(shù)=肽鍵數(shù)=氨基酸數(shù)-肽鏈數(shù)(開裂) ②脫去水分子數(shù)=肽鍵數(shù)=氨基酸數(shù)(環(huán)狀) 14.水解 脫水縮合 (水解:蛋白酶破壞肽鍵) 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含有多個肽鍵的化合物 叫多肽。多肽通常呈鏈狀結構,叫做肽鏈。肽鏈通過 盤曲、折疊,形成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許多 蛋白質分子含有幾條肽鏈,他們通過一定的化學鍵互相 結合在一起。 脫水縮合 盤曲、折疊 氨基酸 多肽 蛋白質 肽鍵 蛋白質的功能 15. ①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稱為結構蛋白。 ②大多數(shù)的酶都是蛋白質,具有催化作用 ③蛋白質具有運輸載體的功能(血紅蛋白運輸氧) ④有些蛋白質起信息傳遞作用,能夠調節(jié)機體的生命活動(胰島素) ⑤有些蛋白質有免疫功能,人體的抗體是蛋白質,幫助人體抵御病菌和病毒的侵害(免疫球蛋白) 16. 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17. 核酸:⑴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 ⑵核糖核酸,簡稱RNA 18. 核酸是細胞內(nèi)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9. ①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線粒體、葉綠體內(nèi)也少量含有DNA。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②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擬核中,RNA分布在細胞質中。 20. 核酸同蛋白質一樣,也是生物大分子。核酸是由核苷酸連接而成的長鏈,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單位,即組成核酸分子的單體。 ①有細胞結構(原核、真核) DNA+RNA DNA病毒(噬菌體) 流感病毒 SARS病毒 HIV 煙草花葉病毒 遺傳物質 DNA DNA RNA ②病毒 21. 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堿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組成的。根據(jù)五碳糖的不同,將核苷酸分為脫氧核糖核酸,簡稱脫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元素組成:C/H/O/P/N 22 23. DNA是由二條脫氧核苷酸連接而成的長鏈(雙鏈結構—較穩(wěn)定) RNA是由一條核糖核苷酸連接而成的(單鏈結構—不穩(wěn)定、易變異) 24. DNA、RNA各含有的4種堿基,但組成二者的堿基種類不同。 25.DNA、RNA多樣性體現(xiàn)在堿基的排列順序上,遺傳信息由堿基決定。 26. 糖類分子都是由C/H/O三種元素構成的, 因多數(shù)氫原子和氧原子之比為1:2,故 又稱“碳水化合物”。 27. 糖類兩大功能:①主要能源物質②細胞的構成物質 28. 組成脂質的主要化學元素是C/H/O有些還有P/N, 脂質分子中氧含量少、氫含量多,通常不溶于水, 溶于脂溶性有機溶劑,如:丙酮、氯仿、乙醚等。 (脂質不是大分子物質) 分類 分布 功能 單糖 不能水解的糖類 六碳糖 果糖 植物細胞 葡萄糖是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能直接被細胞吸收,被形容為“生命的燃料” 半乳糖 動物細胞 葡萄糖(C6H12O6) 動、植物細胞 五碳糖 核糖 組成RNA 脫氧核糖 組成DNA 二糖 必須水解成單糖才能被細胞吸收 水解后能夠產(chǎn)生兩分子單糖。 蔗糖(一個果糖和一個葡萄糖組成) 甘蔗和甜菜 水解為單糖,作為能源物質都能提供能量 麥芽糖(由兩個葡萄糖組成) 發(fā)芽的小麥等谷粒 乳糖(一個半乳糖和一個葡萄糖組成) 人和動物的乳汁 多糖 生物體內(nèi)的糖類絕大多數(shù)以多糖形式存在 (葡萄糖為多糖的基本單位) 淀粉(最常見多糖) 可通過淀粉酶分解為麥芽糖 糧食作物的種子,植物的變態(tài)莖或根 植物細胞重要的儲能物質(暫時) 糖原 肝糖原:動物肝臟中 動物細胞中重要的儲能物質(暫時) 肌糖原:動物肌肉中 纖維素 植物細胞壁、植物莖稈和枝葉 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支持保護細胞 糖類的分類 種類 元素 功能 脂肪(不是大分子物質) C/H/O 脂肪是細胞內(nèi)良好的儲能物質(永久),還具有保溫的作用。分布在內(nèi)臟器官周圍的脂肪還具有緩沖和減壓的作用 磷脂 C/H/O/P/N 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構成多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小分子物質) 膽固醇 C/H/O 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性激素 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fā)育以及生殖細胞的形成 維生素D 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的吸收。 脂質的分類 29. 水在細胞的各種化學成分中含量最多。生物體含水量變化:①生物體種類不同,含水量不同②不同的生長發(fā)育期,含水量不同③器官不同,含水量不同。 30. 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①一部分水與細胞內(nèi)的其他物質相結合,叫做結合水(不容易散失) ②細胞中絕大部分的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叫做自由水(容易蒸發(fā)) 31. 水的功能:①水是細胞內(nèi)的良好溶劑 自由水 ②細胞內(nèi)的許多生物化學反應也都需要有水的參與(新陳代謝) ③多細胞生物體的絕大多數(shù)細胞,必須浸潤在以水為基礎的液體環(huán)境中。 ④水可以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把細胞產(chǎn)生的廢物運輸?shù)脚判蛊鞴倩蛘咧苯优懦鲶w外。 自由水 結合水 低 抗性加強 高 代謝快 抗寒 抗凍 抗旱 ⑤水構成細胞內(nèi)的重要物質 結合水 32. 自由水和結合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換。 34. 細胞中大多數(shù)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也有以分子形式存在的,無機鹽是構成細胞內(nèi)重要的化合物。 碘:構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之一 缺碘:成人:大脖子病 兒童:呆小癥 過多:甲亢 35. 無機鹽作用:①細胞內(nèi)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Mg組成葉綠素分子;Fe組成血紅蛋白分子) ②維持細胞的滲透壓和酸堿平衡 ③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正常生命活動 第三章 1. 細胞膜主要由脂質(50%)和蛋白質(40%)組成,還有少量糖類(2%~10%)。 脂質 蛋白質:控制作用 糖類 大多數(shù):磷脂 動物細胞:少部分膽固醇 細胞膜 2. 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 3. 細胞膜的功能:①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 ②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③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受體 接受信號的細胞 (信息交流:1.化學物質:激素 2.細胞膜接觸 3.通道)(細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對的。) 4. 植物細胞在細胞膜的外面還有一層細胞壁,它的化學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和果膠。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5. 在細胞質中,線粒體、葉綠體、內(nèi)質網(wǎng)、高爾基體、核糖體、溶酶體等,統(tǒng)稱為細胞器。除細胞器外,還有呈膠質狀態(tài)的細胞基質:由水、無機鹽、脂質、糖類、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種酶(大多數(shù)酶屬于蛋白質,有催化作用)等組成 6. 細胞基質功能:活細胞進行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7. 分離細胞器的方法:差速離心法(使用高速離心機) 8. 真核細胞中有維持細胞形態(tài)、保持細胞內(nèi)部結構有序性的細胞骨架(由蛋白質纖維組成) 名稱 分布 功能 雙層膜結構 線粒體 動植物細胞 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發(fā)主要場所,是細胞的“動力車間” 能量轉換:有機物 熱能 化學能 線粒體基質:水、無機鹽、酶、有機物、DNA、RNA 葉綠體 植物細胞 (?葉肉細胞 ?幼莖皮層細胞) 綠色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植物細胞的“養(yǎng)料制造車間”“能量轉換站” 能量轉換:光能→化學能 葉綠體基質:水、無機鹽、有機物、酶、DNA、RNA 單層膜結構 內(nèi)質網(wǎng) 動植物細胞 細胞內(nèi)蛋白質合成和加工,脂質合成的“車間” 高爾基體 動植物細胞 ?對來自內(nèi)質網(wǎng)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及“發(fā)送站”?動物細胞:與分泌物形成有關?植物細胞:與細胞壁形成有關(合成多糖);“交通樞紐” 溶酶體 動植物細胞 內(nèi)含有多種水解酶,是“消化車間”,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懊競}庫” 液泡 植物細胞 可以調節(jié)植物細胞內(nèi)環(huán)境,維持滲透壓,保持細胞堅挺(滲透壓:水濃度低→濃度高) 細胞液:無機鹽、糖類、蛋白質、色素 無膜結構 中心體 動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細胞(團藻) 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由兩個中心粒組成。 核糖體 動植物細胞(有的附著在內(nèi)質網(wǎng)上,有的游離在細胞質中) 生產(chǎn)蛋白質的機器 核酸(RNA)、蛋白質 8. 能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細胞器:葉綠體、線粒體、液泡 9. 有些蛋白質是在細胞內(nèi)(附著在內(nèi)質網(wǎng)的核糖體)合成后、分泌到細胞外起作用的這類蛋白質叫做分泌蛋白。 10. 常見分泌蛋白:?消化酶?抗體?一部分激素(蛋白質激素) 囊泡 囊泡 附著在內(nèi)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 內(nèi)質網(wǎng) 高爾基體 細胞膜 (加工運輸) (修飾、包裝、發(fā)送) 線粒體(供給能量) 暫時形成 11.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觀察方法:同位素標記法。 12. 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很相似) 13. 生物膜功能:?細胞膜功能?許多重要化學反應都在生物膜上進行。(其他化學反應在細胞基質和細胞器) 內(nèi)質網(wǎng)膜 高爾基體膜 細胞膜 間接轉化 核膜 內(nèi)質網(wǎng)膜 細胞膜 直接轉換 14. 除高等植物成熟的篩管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等極少數(shù)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 15.細胞核的功能: ?性狀由細胞核控制——核移植實驗 ?生物體形態(tài)結構主要和細胞核有關——傘藻嫁接、核移植實驗(細胞核在傘藻假根(基部)上) (嫁接實驗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質的作用。進一步證明細胞核控制) ?細胞分裂、分化由細胞核控制——蠑螈受精卵橫溢實驗 ④細胞核是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變形蟲實驗 遺傳 代謝 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 (1)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2)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16. 細胞核與細胞質的關系:互相依存,統(tǒng)一整體。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1) 核膜:雙層膜,把核內(nèi)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2) 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遺傳信息:堿基/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3) 核仁:與某種RNA的形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4) 核孔:實現(xiàn)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具有選擇性) (某些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RNA進出的通道,DNA無法進出) 注:遺傳信息≠遺傳物質 17. 分裂時 染色質 染色體 (細絲狀) (柱狀或桿狀) 高度螺旋化 18. 19. 模型類型:概念模型、數(shù)學模型、物理模型(實物或圖畫形式) 20. 代謝旺盛的細胞核孔數(shù)目多;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核仁體積大。 21. 大分子物質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因此穿過的膜層數(shù)為0層。 22. 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23. 細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各組之間分工合作成為一個整體,使生命活動能夠在變化的環(huán)境中自我調控、高度有序地進行。細胞既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第四章 1. 滲透裝置條件:?半透膜?膜兩側具有濃度差 2. 滲透現(xiàn)象:水分子由多到少,濃度由低到高。 3. 滲透作用:水分子(溶劑分子)透過半透膜的擴散稱為滲透作用。 4. 動物細胞失水和吸水(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 半透膜 濃度差 注:生理鹽水濃度: 0.9%氯化鈉溶液 細胞狀態(tài) 細胞膜相當于一層半透膜 外界溶液濃度 > 細胞質的濃度 皺縮 < 膨脹 正常(水分子進出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 = 5. 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半透膜 濃度差 細胞狀態(tài) 原生質層位置 細胞大小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質層(細胞壁相當于全透膜) 外界溶液濃度 > 細胞液濃度 質壁分離 與細胞壁分離 基本不變 變小 < 若已質壁分離,則復原;否則無影響 與細胞壁緊貼 不變/恢復原狀 = 若已質壁分離,則復原;否則無影響 與細胞壁緊貼 不變/恢復原狀 注:?過度質壁分離會導致失水過多、過快而細胞死亡無法復原 ?若使用硝酸鉀溶液,則細胞能發(fā)生質壁分離并能自動復原。因為鉀離子和硝酸根離子可被細胞吸收,使細胞液濃度增大,細胞滲透吸水 ?若使用醋酸溶液則細胞不發(fā)生質壁分離及復原現(xiàn)象,因為醋酸能殺死細胞使原生質層失去選擇透過性。 6. 植物細胞的吸水方式:?滲透吸水(有大液泡,成熟的植物細胞)?吸脹吸水(無大液泡細胞如:根冠細胞) 7. 有關半透膜的誤區(qū):?半透膜兩側的水分子是進行雙向運動?當半透膜兩側溶液達到平衡時,是指兩側的水分子運動達到平衡,而兩側濃度不一定相等,兩側的液面高度也不一定相同。 8. 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的原因和表現(xiàn) (1) 原因:內(nèi)因:?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細胞壁伸縮性小于原生質層伸縮性。 外因: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 (2) 表現(xiàn):宏觀上:植物由堅挺→萎蔫 微觀上:質壁分離:?液泡(大→?。?細胞液顏色(淺→深)?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 9. 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順相對含量梯度運輸?shù)倪^程。 10. 人體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具有很強的攝取碘的能力,可逆相對含量梯度吸收碘。 11. 不同微生物對不同礦物質的需要量不同,在吸收上具有選擇性。 12. 活細胞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 13. 方法 現(xiàn)象 結論 19世紀末歐文頓 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實驗 脂溶性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 膜是由脂質組成的(假說) 20世紀初 對哺乳動物紅細胞的膜進行化學分析。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 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 用丙酮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質,將其在空氣——水的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 単分子層的面積為紅細胞表面積的兩倍 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xù)的兩層。 1959年羅伯特森 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細胞膜 細胞膜呈暗——亮——暗的三層結構。 所有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的三層構成,是一種靜態(tài)的統(tǒng)一結構。 1970年 用綠色熒光染料標記小鼠細胞;紅色熒光染料標記人細胞 將兩種細胞融合,開始一半發(fā)綠色熒光另一半發(fā)紅色熒光,在37℃下經(jīng)過40分鐘,兩種顏色熒光均勻分布 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1972年桑格、尼克森 提出流動鑲嵌模型 14.磷脂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単分子層。 ?地位:細胞膜的基本支架 ?特點: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1) 磷脂雙分子層 (2) 蛋白質分子 (3)糖蛋白 ?位置:有的鑲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 磷脂雙分子層,有的貫穿于整個磷脂雙分子層。 ?特點:大多數(shù)的蛋白質分子是可以運動的 ?位置:細胞膜的外表面 ?作用:保護、潤滑和細胞識別 特點:流動性 流動鑲嵌模型 15. 大分子物質:胞吞/吐 條件:能量(蛋白質、細菌)原理:生物膜的流動性 濃度差 載體 主動運輸 被動運輸 能量(ATP) 載體 自由擴散(濃度差)如:水、氣體、乙醇、甘油、苯、固醇 協(xié)助擴散 如:大多數(shù)的離子如鉀離子、鎂離子、小腸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 如:紅細胞吸收葡萄糖 小分子物質 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 ?物質通過囊泡轉移 ?消耗能量 ?不需要載體蛋白 如:變形蟲吞食食物顆粒(胞吞) 如:內(nèi)分泌細胞分泌激素 (注:?糖蛋白是一種物質,糖被是一種結構?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由蛋白質體現(xiàn)?除糖蛋白外,細胞膜表面 還有糖類和脂質分子結合成的糖脂。) 16. 17. ?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叫做自由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借助載體蛋白的擴散,叫做協(xié)助擴散。?從低濃度一側運輸?shù)礁邼舛纫粋?,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nèi)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18. 細胞結構特點:具有一定流動性 表現(xiàn):變形蟲的變形運動、細胞的融合、胞吐。 細胞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 原因:?某些離子和分子不能透過細胞膜的磷脂雙分子層。 ?與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專一性有關。 (注:流動性是生物膜的結果特點,是選擇透過性的基礎) 19. 跨膜方式 影響因素 自由擴散 細胞膜內(nèi)外的物質的濃度差 協(xié)助擴散 ?細胞膜內(nèi)外物質的濃度差 ?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數(shù)量和種類 主動運輸 ?載體蛋白:載體蛋白有特異性和飽和現(xiàn)象 ?能量:凡能影響細胞內(nèi)產(chǎn)能的因素均能影響主動運輸,如氧氣濃度、溫度等。 20.通道蛋白:一類跨越細胞膜磷脂雙分子層的蛋白質。包含兩大類:水通道蛋白和離子通道蛋白。 第五章 1. 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許多化學反應,統(tǒng)稱為細胞代謝。場所:細胞中 實質:細胞內(nèi)各種化學反應總稱。意義:細胞生命活動的基礎。 2. 分子從常態(tài)轉變?yōu)槿菀装l(fā)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tài)所需要的能量稱為活化能。 3. 同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加熱促進分解原理:使分子得到能量) 4. 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細胞代謝才能在溫和條件下快速進行。 巴斯德之前 發(fā)酵是純化學反應,與生命活動無關 1857年,法國微生物學家斯巴德 德國化學家李比希 發(fā)酵與活細胞的存在有關 發(fā)酵由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這些物質只有在酵母細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發(fā)揮作用。 德國化學家畢希納 把引起發(fā)酵的物質稱為釀酶 美國科學家薩姆納 認為酶是蛋白質 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 少數(shù)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5. 酶本質的探究過程: 化學本質 絕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 少數(shù)是RNA 合成原料 氨基酸 核糖核苷酸 合成場所 核糖體 細胞核(主要) 來源 一般活細胞中均能產(chǎn)生 生理功能 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具有特性 專一性,高效性,需要適宜的pH、溫度等 (1)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約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使細胞代謝快速進行 (2) 專一性: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類或一種化學反應。使細胞代謝有條不紊地進行 6. 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1)溫度、pH(影響酶的活性) (2)酶的濃度:反應速率隨酶濃度的升高而加快 (3)底物濃度:隨底物濃度增加,反應速率加快。 7. 過酸、過堿或溫度過高,會使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使酶永久失活。 8. ATP: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縮寫,直接給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有機物。結構簡式:A—P~P~P A:腺苷:由核糖和腺嘌呤組成 P:磷酸基團 ~高能磷酸鍵(水解時釋放能量多達30.54kJ/mol) 9. ATP結構特點:(1)高能量是細胞內(nèi)的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水解時釋放能量超過25kJ/mol都稱為高 能化合物) (2)在有關酶的催化作用下,遠離腺苷的高能磷酸鍵易水解,釋放出大量能量。 水解酶 吸能反應 ADP ADP+Pi+能量(來源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合成酶 放能反應 主動運輸 肌細胞收縮 生物發(fā)光發(fā)電 大腦思考 細胞內(nèi)各種吸能反應 10. ATP與ADP的轉換:時刻不停地發(fā)生并處于動態(tài)平衡之中。(不可逆的過程) 注:ATP在細胞內(nèi)含量并不高,但與ADP地轉換非??焖? 11. ATP是細胞內(nèi)流通的能量“通貨”:能量通過ATP分子在吸能和放能反應之間循環(huán)流通。 葡萄糖、脂肪、蛋白質 ATP 供能 轉 化 直 接 元素組成:C/H/O/N/P 與核算元素組成相同 12. 細胞呼吸是指有機物在細胞內(nèi)經(jīng)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chǎn)物,釋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過程。細胞呼吸可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兩種類型。 13. 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chǎn)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過程。 14. 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比較 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不 同 點 條件 需氧 不需氧 場所 細胞質基質(第一階段) 線粒體(第二、三階段) 細胞質基質 分解程度 葡萄糖被徹底分解 葡萄糖分解不徹底 產(chǎn)物 二氧化碳、水 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能量釋放 大量能量 少量能量 相 同 點 反應條件 需要酶和適宜溫度 本質 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動所需 過程 第一階段從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 意義 為生物體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C6H12O6 4[H] + 丙酮酸 + 少量能量 (2C3H4O3) 酶 20[H] + CO? + 少量能量 酶 6H2O 12H2O + 大量能量 熱能 ADP+Pi=ATP 熱能 ATP C2H5OH+CO2 2C3H6O3 酶 細胞質基質 線粒體內(nèi)膜 線粒體基質 6O2 無氧呼吸 有氧呼吸 15.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過程 (大部分高等植物、酵母菌) 馬鈴薯塊莖、玉米胚 脊椎動物肌細胞、乳酸菌 (1)ATP:2mol (2)ATP:2mol (3)ATP:34mol (有氧呼吸過程) (2)消耗的O2 與生成的CO2 體積相等 (3)有氧呼吸中H2O既是反應物,又是生成物,生成的水中的氧元素全部來源于O2 (4)不同生物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應的酶不同。 16.影響細胞呼吸的外界因素: (1)溫度:通過影響酶的活性影響呼吸速率,與溫度影響酶催化效率的曲線特征一致 應用:低溫儲存蔬菜、水果,大棚蔬菜栽培過程中夜間適當降溫,降低細胞呼吸減少有機物消耗。 (2) O2濃度:對于無氧呼吸,氧氣濃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強,當氧氣達到一定值時,被完全抑制。 對于有氧呼吸,在一定范圍內(nèi)隨著氧氣濃度增加,有氧呼吸速率增強,但增加到一定值時, 有氧呼吸速率不再增加 (3)生物含水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圍內(nèi),呼吸作用強度隨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17.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 促進無氧呼吸 ?用酵母菌釀酒 抑制無氧呼吸 ?包扎傷口用透氣紗布 ?稻田排水 促進有氧呼吸 ?用醋酸桿菌生產(chǎn)食醋 ?用谷氨酸棒狀桿菌生產(chǎn)味精 ?松土 ④慢跑 18. 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色素功能:吸收可見光,用于光合作用。 19. 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多)和紅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20. 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注意事項 (1) 原理:提取:綠葉中的色素能夠溶解在有機溶劑無水乙醇中 分離: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紙層析法)溶解度高的在濾紙上擴散地快,反之則慢。 (2) 二氧化硅和碳酸鈣要一起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地更充分,碳酸鈣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壞。 (3) 將濾紙條的一端剪去兩角,防止層析液在濾紙條邊緣擴散速度過快。 (4) 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層析液中。 (5) 不能用濾紙,要用單層尼龍布(或脫脂棉),因為濾紙會吸附色素,降低濾液中色素的含量。 (6) 試管口塞棉塞,防止溶劑揮發(fā),并充分溶解色素。 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它內(nèi)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僅分布著許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還有許多進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21. 葉綠體一般呈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葉綠體內(nèi)眾多的基粒和囊體類,極大地擴展了受光面積 22. 恩格爾曼實驗: (1) 巧妙之處:?實驗材料選擇水棉和好氧細菌:水棉的葉綠體呈螺旋式帶狀,便于觀察;用好氧細菌可以 確定氧氣釋放的部位。 ?沒有空氣的黑暗環(huán)境:排除氧氣和光的干擾。 ?用極細的光束點狀照射:葉綠體上可分為獲得光照和無光照的部位,相當于一組對照實驗 ④進行黑暗(局部光照)和完全暴露在光下的對照實驗:明確實驗結果完全是由于光照引起。 (2) 結論:?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O2是由葉綠體釋放的。 23.光合作用探究歷程 科學家 實驗過程 實驗結論 1771年普利斯特利 密閉玻璃罩+綠色植物 蠟燭 不易熄滅 小白鼠 不易死亡 + 植物可以更新空氣 1779年英格豪斯 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氣實驗 只有在陽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體只有綠葉才能更新空氣。 1845年梅耶 根據(jù)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 光合作用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起來 1864年薩克斯 綠葉?暗處理(饑餓處理)實驗組 ?脫色處理 碘蒸氣處理 曝光處呈深藍色 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除氧氣外還有淀粉(自身對照) (饑餓處理使葉片中的營養(yǎng)物質消耗掉,說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1941年魯賓和卡門 用同位素標記法: 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水。(互相對照) 20世紀40年代卡爾文 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中碳的途徑,即卡爾文循環(huán)。 (2) 暗反應 場所:葉綠體基質中 條件:ATP、[H]、多種酶 能量:ATP中活潑的化學能 糖類等有機物中穩(wěn)定地化學能 24. 光合作用的過程 (1)光反應 場所:類囊體薄膜 條件:光、色素、酶 ?C2O的固定 C2O+C5 C3 ?C3 還原 C3 (CH2O)+C5 酶 [H] ATP ?H2O的光解 H2O [H]+O2 ?ATP合成ADP+Pi+能量 ATP 光 酶 能量:光能 ATP中活潑的化學能 卡爾文循環(huán) CO2 +H2O (CH2O) 糖類+O2 光能 葉綠體 注:[H]與呼吸作用的[H]不同,但都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反應中C5的含量基本不變。 光反應與暗反應相互制約: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ATP、[H];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ADP+Pi 光反應是暗反應的基礎,暗反應是光反應的繼續(xù),兩者互相獨立又同時進行,互相制約又密切聯(lián)系。 25. 光合作用的強度:植物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糖類的數(shù)量(即有機物的數(shù)量為細胞干重,不能用鮮重表示) 累積糖類的數(shù)量:凈光合量即從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的含量。(間接反映光合作用強度) 呼吸速率表示方法:將植物置于黑暗中,實驗容器中CO2增加量O2 減少量或有機物減少量,即表示呼吸速率。 兩者關系:在有光條件下,植物同時進行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實驗容器中O2增加量CO2減少量或有機物增加量,稱為表光合速率,而植物真正的光合速率=(凈)表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一晝夜有機物的累積量(CO2 量表示)=白天吸收CO2量—晚上呼吸釋放CO2量 26. 調控光合作用強度方法:控制光照強弱、溫度高低、二氧化碳濃度 27. 衡量指標:通過測定一定時間內(nèi)原料消耗或產(chǎn)物生成的數(shù)量。 28. 外界影響因素: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光照的長短與強弱以及光的成分、溫度的高低。 29. ?光合作用的凈產(chǎn)量:光下CO2的吸收量、O2的釋放量和葡萄糖的累積量 ?光合作用總產(chǎn)量:光合作用CO2的消耗量、O2的產(chǎn)生量和葡萄糖的制造量 30. 化能合成作用:利用體外環(huán)境中的某些無機物氧化時所釋放的能量來制造有機物 例:硝化細菌,能利用氧化NH3、HNO2 釋放的化學能將 CO2、 H2O合成為糖類,供自身利用。 光能自養(yǎng)生物:綠色植物 化能自養(yǎng)生物:硝化細菌 31. (1)自養(yǎng)生物:能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的生物。 (2異養(yǎng)生物:只能利用環(huán)境中現(xiàn)成的有機物來維持自身生命活動的生物。例:人、動物、真菌、大多數(shù)細菌 第六章 1. 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關系實驗結論:?瓊脂塊的表面積和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減小 ?NaOH擴散的體積和整個瓊脂塊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增大而減小 ?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細胞地物質運輸效率越低。 2. 限制細胞大小的主要原因:?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細胞核的控制能力。 3. 細胞增殖:(1)方式:以分離的方式進行增殖。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有:有絲分裂(體細胞)、無絲分裂 (蛙的紅細胞)、減數(shù)分裂(生殖細胞) (2)過程:細胞增殖包括物質準備和細胞分裂整個連續(xù)的過程。 (3)意義:細胞增殖是重要的細胞生命活動,是生物體生長、發(fā)育、繁殖、遺傳的基礎。 4. 有絲分裂具有周期性: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 (包括兩個階段:分裂間期(起點)和分裂期)注:洋蔥表皮細胞和精細胞沒有分裂周期。 (1) 分裂間期:為分裂起進行活躍的物質準備,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合成,細胞有適度生長 ?G1期:RNA、蛋白質合成(時間最長) ?S期:DNA復制 ?G2期:少量RNA、蛋白質合成 (2) 分裂期 前期 ?中心粒向細胞兩極移動 ?中心粒周圍發(fā)出無數(shù)條放射狀的星射線 ?中心粒之間的星射線形成了紡錘體。 中期 ?紡錘絲牽引染色體運動,使其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 ?染色體形態(tài)較穩(wěn)定,數(shù)目較清晰,便于觀察 后期 ?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子染色體在紡錘體的牽引下移向細胞兩極 末期 ?細胞膜從細胞中部向內(nèi)凹陷 ?細胞縊裂成兩個子細胞 動物細胞 植物細胞 時期 圖像 變化特征 前期 ?染色質絲螺旋纏繞,縮短變粗,稱為染色體 ?細胞兩極發(fā)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 ?核仁逐漸解體,核膜逐漸消失 ④染色體散亂分布于紡錘體中央 中期 ?紡錘絲牽引染色體運動,使其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 ?染色體形態(tài)較穩(wěn)定,數(shù)目較清晰,便于觀察 后期 ?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子染色體在紡錘體的牽引下移向細胞兩極 末期 ?染色體變成染色質絲,紡錘絲消失 ?核膜核仁出現(xiàn),形成兩個新細胞核 ?赤道板位置出現(xiàn)細胞板,逐漸擴展為細胞壁 注:間期DNA數(shù)量加倍;后期染色體數(shù)量加倍。 5. 與有絲分裂器有關的細胞器:(1)核糖體:間期進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2)中心體:前期發(fā)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3)高爾基體:末期形成植物細胞壁 (4)線粒體:為細胞分裂提供能量 6. 有絲分裂意義:在細胞的親代和子代之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 7. 無絲分裂:細胞核先延長,核的中部向內(nèi)凹進,縊裂成為兩個細胞核,接著整個細胞從中部縊裂成兩部分,形成兩個子細胞(沒有出現(xiàn)染色體和紡錘絲的變化。) 8. 在個體發(fā)育(胚胎發(fā)育和胚后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chǎn)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叫做細胞分化。(注:胚胎發(fā)育期分化程度最大) 9. 細胞分化的特性:(1)持久性:細胞分化貫穿在整個生命過程中 (2)穩(wěn)定性:一般來說,分化了的細胞將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狀態(tài)直到死亡 (3)不可傳遞性:已分化的細胞一般不能再回到分化前的狀態(tài) (4)普遍性:細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xiàn)象。 10. 細胞分化的意義:細胞分化使多細胞生物體中的細胞趨向專門化,有利于提高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 11. 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不同的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執(zhí)行情況是不同的(DNA相同,RNA不同)注:細胞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弱。細胞分裂是分化的基礎,兩者往往相伴隨。 12. 細胞全能性:已經(jīng)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13. 實驗:(1)植物:美國科學家斯圖爾德?取胡蘿卜韌皮部的細胞(離體)?含有植物激素、無機鹽、糖類 等物質的營養(yǎng)液?適宜的環(huán)境→培育出完整的植株 結論: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2)動物:克隆羊多利?取乳腺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克隆羊多利 結論:已分化的動物體細胞的細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14. 干細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在動物和人體內(nèi)數(shù)量很少。例:人體骨髓中有造血干細胞。 15. 細胞分化程度高低:體細胞>生殖細胞>受精卵 細胞全能性大?。菏芫?生殖細胞>體細胞(植物細胞>動物細胞) 關系:?細胞分化不會導致遺傳物質改變,已分化的細胞仍具有全能性 ?一般來說,細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難以實現(xiàn),細胞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 16. 個體衰老的過程就是組成個體的細胞普遍衰老的過程。細胞會隨著分裂次數(shù)的增多而衰老。 17. 細胞衰老的特征:(1)細胞內(nèi)水分減少 (2)細胞內(nèi)多種酶的活性降低(酪胺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減少) (3)細胞內(nèi)色素積累,妨礙細胞內(nèi)物質的交流和傳遞,影響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4)細胞內(nèi)呼吸速率減慢,細胞核的體積增大,核膜內(nèi)折,染色質收縮,顏色加深。 (5)細胞膜通透性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18. 細胞凋亡: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由于受到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性調控,又稱細胞編程性死亡)細胞壞死:被動,對個體生命有害。 19. 細胞凋亡意義:對于多細胞生物體完成正常發(fā)育,維持內(nèi)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都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20. 有的細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外因),細胞中遺傳物質發(fā)生變化(內(nèi)因),就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xù)進行分類的惡性增殖細胞,這種細胞就是癌細胞。(特點) 21. 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在適宜的條件下,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 (2)癌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顯著變化(變成球形) (3)癌細胞表面發(fā)生了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使癌細胞彼此之間的黏著性降低,導致癌細胞容易在體內(nèi)分散和轉移。 細胞生長分裂失控 (癌細胞) 致癌因子 突變 22.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輻射、射線?化學致癌因子:化合物?病毒致癌因子:將其基因組整合進入 正常基因 23. 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jié)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 抑癌基因: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 THANKS !!! 致力為企業(yè)和個人提供合同協(xié)議,策劃案計劃書,學習課件等等 打造全網(wǎng)一站式需求 歡迎您的下載,資料僅供參考 -可編輯修改--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人教版高一 必修 生物 知識點 整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153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