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測量》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力的測量》教學設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力的測量》教學設計
廿三里初中 周楊
一.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選自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下冊第三章第二節(jié)第二課時。本章內容是關于物理學中基礎的力學展開的,主要包括力的存在以及一些常見的力的知識,之后再引入牛頓第一定律。而在第二節(jié)力的測量中出現(xiàn)的關于力的大小的描述,力的單位,力的測量工具等,都是物理力學中較為重要的入門知識。因此總體上來說,本節(jié)知識在整個初中科學中,是最基礎,最為關鍵的知識。
二. 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所面對的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學習科學的興趣濃厚。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對力的存在與力的作用效果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具體描述力與測量力的大
2、小。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從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學習新的認識。而由于彈簧測力計的結構比較復雜,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彈簧測力計的基本原理與使用,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同時利用實際操作探究來學習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并理解其原理。
三.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彈簧的彈力;
2. 了解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原理;
3. 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
(二)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觀察彈簧伸長長度與力的關系,提高觀察的意識與能力;
(三)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 通過彈簧測力計的學習和使用,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四. 教學重難點
(一) 教學重點
1.
3、了解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原理;
2. 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
(二) 教學難點
1. 了解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原理;
2. 學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五. 實驗器材
拉力器,彈簧,彈簧測力計,鉤碼等
六. 教學過程
[開場活躍氣氛,引起學生興趣]
大家好,我是來自于廿三里初中的周老師,今天是我們第一次見面(我是來自于702班的周老師,今天是我第一次給大家上科學課)其實在上課之前,老師有一些緊張,幸好有幾位同學在課前對老師笑了笑 預設:此時,學生笑的更多了。 現(xiàn)在朝老師笑的同學越來越多了,老師現(xiàn)在緊張的心情也好一些了。那么,今天大家就和周老師一起來學習科學!
4、師:上課! 生:起立,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
#這一段主要是為了在新學校借班上課的時候,在開端吸引一下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一下學生的興趣。#
[課堂導入](游戲法)
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哪位同學愿意上來拉開這個拉力器? 很好,那就有請這位同學上來。 大家注意,在這位同學拉開拉力器的時候,其他同學觀察一下拉力器的彈簧有什么變化?
生:彈簧受到力,發(fā)生了形變。
師:這能說明力具有怎么樣的作用效果?
生: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師:那么現(xiàn)在,老師問一下這位同學,在你剛剛拉開拉力器的時候,你有沒有感覺到彈簧對你的手也有力的作用
5、?
生:能感覺到力。
師:那么其他同學們想不想也感受一下這種力的作用?
生:想
師:那大家拿出鐵架臺,彈簧和長方形木板。參照P99圖3-37的活動分小組完成導學案中的探究,并把實驗結果寫到導學案中。這個時候利用希沃白板將學生的答案投屏到電腦上,并請某個組長上來講一下自己組的實驗結果。
#這個時候不需要讓每個組都講,因為這樣比較浪費時間,而且容易造成效率低下,學生失去興趣,這里最多讓兩個組的組長去講解 #
師:其實在剛剛的實驗中大家都觀察的很仔細,請大家給自己鼓一下掌!其實就像第/某/組同學得出的結論一樣,在剛剛的活動中,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彈簧受到手的拉力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會恢復
6、到原來的狀態(tài),那么其實彈簧的這種性質,在科學上稱之為:彈性。而在手拉彈簧的時候,彈簧會有反抗形變的力,這個力就叫做彈力。那么其實生活當中,很多物體都具有彈性,大家能舉出幾個例子嗎?箭弦,皮筋,或者是皮球等。
#這里的彈性和彈力,最好是學生自己寫出來,然后教師只進行總結#
--------------------------------------------------------------------第一部分:彈力與彈性通過導學案中的活動,利用學生的小組合作和自主探究得出結論。 注意:這里不要自己直接說出結論,而是通過學生自身在到導學案中的答案來得出彈性和彈力的概念。學生為主,教師為輔
7、
--------------------------------------------------------------------
師:在學習了彈簧具有彈性之后,那么我們現(xiàn)在再邀請兩位同學來做我們今天的第二個游戲,比比:誰是大力士! 誰愿意上來的? 那你們三個都幫老師各自拉開一個拉力器,下面的同學請觀察一下他們誰的力氣比較大?
生:第1/2/3為同學力氣最大。
師:那么在科學上,我們如何來描述力的大小呢?
師:類似于長度的大小描述用的是單位米,為了描述力的大小,我們把力的單位規(guī)定為牛頓,簡稱為牛,符號為N,他是以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的名字命名的。例如手托2只雞蛋的力約為
8、1牛,拉開易拉罐所用的力約為20牛,一般成年男子手的最大握力是560牛。我們可以使用測力計來測出力的大小,在實驗室中,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測力計。那么如何正確地使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力的大小呢?大家仔細的對照圖3-36認識一下彈簧測力計的結構.下面我有請我們班的科學課代表上來幫助一下科學老師。下面的同學跟著這位同學一起操作.
1觀察指針是否在零刻度線上 ; 2觀察量程是多少,不超過量程
2 使用之前,將掛鉤輕輕來回拉動幾次,以免彈簧被卡主
4測力時,使彈簧伸長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
5 讀數(shù)。 最后同學們一起告訴我,一個鉤碼的力為多少?
#這里讓學生來進行動手操作
9、,可以避免教師一味的灌輸,并且能夠暴露出一些問題,教師可以進行指導與糾正。#
師:通過彈簧測力計我們可以知道一些常見力的大小,那么彈簧測力計到底是根據(jù)什么原理來測量力的大小的?為了探究這個問題,我們翻到導學案活動2,完成實驗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這個時候同樣利用希沃白板將學生的答案投屏到電腦上,并請某個組長上來講一下自己組的實驗結果。然后再利用某組學生的答案引出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彈簧測力計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長度也就越長。
那么我們再來看一下我們做的小游戲,為什么我們會認為第三位同學的力最大呢?
生:因為第三位同學彈簧的長度最長。
在知道了彈簧測力計的原理之后,為了更好地感受力的大小,大家
10、分小組合作完成活動3,并感受一下不同物體的力的大小。
在感受完不同物體的力之后,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學習的知識。
--------------------------------------------------------------------第二部分:彈簧測力計的使用通過引導學生完成,并利用學生的小組合作和自主探究得出結論。之后的原理也是類似,利用小組討論和探究得出結論。 注意:這里不要自己直接說出結論,而是通過學生自身在到導學案中的結論來得出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原理。并且在理解原理之后,讓學生自主解釋之前的大力士的問題。然后在引導學生測量常見物體的力的大小來進一步加深力的抽象理解。--
11、------------------------------------------------------------------
PPT展示
1 彈性:受到手的拉力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
彈力:反抗形變的力
2 力:單位:牛頓,簡稱為牛 N
3 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
4 原理: 拉力越大,彈簧的長度也就越長。
大家在和周老師一起學習了這堂課之后,一定會有知識的收獲,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來做一下導學案中的填空題吧!
習題:
0 0
N
2 2
3 3
4 4
5 5
1 1
一.填空題:
(1)國際上通用力的單位
12、叫做________,簡稱________.用符號________表示.
(2)測量__________的工具叫測力計.在實驗室經常使用彈簧秤,它的核心部分是 ,它是利用__________這個道理制成的.
(3)如圖所示的彈簧秤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牛,它的測量范圍是_______牛,用這個彈簧秤不能測量超過_______牛的力.圖中彈簧秤對物體A的拉力為_______牛
二.選擇題:
(6)下列力中,最接近1牛頓的是( )
A.運動員舉起杠鈴的力 B.拿起一個大西紅柿的力
C.人扛起一袋大米的力 D.一只螞蟻對地的壓力
(7)使用彈
13、簧秤測量之前,如果零點沒有校正,指針指在零點的上方,則測量力的大小的讀數(shù)比真實值將( )
A.偏大 B.不變 C.偏小 D.無法確定
(8)在彈性限度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彈簧的長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B.彈簧的伸長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C.彈簧受到的拉力跟它的長度成正比. D.彈簧的伸長量跟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9)測一個約4牛的力時,選用的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及最小刻度值最恰當?shù)氖??? (??? ) ?
A.?10牛,0.2牛 B.?5牛,0.1牛??
C.?5牛,0.5牛?????????????D.?以上三者均可
--------------------------------------------------------------------第三部分:知識鞏固與提高--------------------------------------------------------------------
七.板書
1彈性:物體受到手的拉力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的性質
2彈力:物體反抗形變的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