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觀點”版的特色分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民日報》“觀點”版的特色分析(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人民日報》“觀點”版的特色分析
摘 要::《人民日報》作為中共中央機關報,是中國媒體的“旗艦”,而新聞評論則是這艘“旗艦”上的“汽笛”?!度嗣袢請蟆返男侣勗u論不僅見證了改革開放的進程,同時,自身也在這一進程中不斷地創(chuàng)新內容和形式?!坝^點”版是《人民日報》在2010年1月7日創(chuàng)辦的評論版,版面設有“時事觀察”、“每周一評”、“風涼畫”、“傳媒觀瀾”和“議言廣場”五個欄目,每周四出版。2011年2月《人民日報》對“觀點”版進行了改版。版面增設全新頭條“本報評論部”文章和“談治論理”欄目,刪去原有的“每周一評”和“傳媒觀瀾”欄目。筆者對改版后的“觀點”版的特色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2、新聞評論; 《人民日報》; “觀點”版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社會、政治和經濟等各方面發(fā)生深刻變化,新聞評論的地位、功能和形式等也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比如,在網絡化社會,發(fā)端于報紙的新聞評論日益與電視、廣播和互聯網結合起來。互聯網由于其虛擬性、信息的海量性和即時性等特點而受到人們的追捧,其新聞評論也對報紙的新聞評論構成了巨大的挑戰(zhàn)。因此,在這種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媒體的新聞評論必須在各方面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革,以更好地參與競爭。隨著人類跨入二十一世紀,媒體之間的競爭重點已經從“賣新聞”轉移到“賣觀點”、從“獨家新聞之爭”逐漸演變?yōu)椤蔼毤已哉撝疇帯薄!把哉摿⑴_(報)”業(yè)已成為新聞媒
3、體的共識,《人民日報》“觀點”版正是在此背景下創(chuàng)辦的。1《人民日報》“觀點”版的整體特色分析1.1欄目設置多樣,增強內容豐富性欄目是“有若干具有共同性的稿件所組成的自成格局的版面”,【1】欄目設置多樣意味著選題和內容的豐富,意味著評論主體的多元,也意味著讀者有更多的選擇性。改版后的“觀點版”常設欄目有“本報評論部”、“時事觀察”、“風涼畫”、“議言廣場”和“談治論理”。每個欄目在選題和風格上都不盡相同?!氨緢笤u論部”和“時事觀察”在選題上側重于新近發(fā)生的重大時事;在風格上,評論趨于嚴謹和理性。如2012年2月2日“時事觀察”欄目上的文章《春運:31億人次的時代洪流》就是對“春運”這一社會現象的
4、思考?!罢勚握摾怼钡淖畲筇厣谟谒科诙紩埞賳T來談談施政理念或對宏觀政策的解讀。如2012年4月5號的“談治論理”欄目的標題是《“剛柔并濟”“破解”“人才困境“》,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常委、組織部長李鵬新就如何引進人才,加速內蒙古自治區(qū)發(fā)展談了自己的看法?!帮L涼畫”的選題主要是負面的社會事件,通過生動形象的漫畫和簡短的文字加以諷刺,揭示出深刻的道理。如2012年4月5日“風涼畫”欄目的《竭澤而“圍”》就是對近年來由于濫捕濫撈導致洞庭湖漁業(yè)資源走向枯竭的做法的批評,并配以漫畫更顯生動和滑稽?!白h言廣場”主要刊登人民群眾對一些社會事件的看法,給百姓以發(fā)聲的渠道。從“觀點”版欄目的設置可以看出,整個版
5、面亦嚴肅亦詼諧,亦宏觀亦微觀,亦工作亦生活。這無疑大大增強了讀者的選擇主動性,也大大增強了版面的可讀性。1.2版面選題緊扣“三貼近”原則“三貼近”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它不僅是黨中央對包括新聞宣傳在內的整個宣傳工作提出的重要工作原則,而且也是新聞工作實踐的經驗總結。新聞評論的選題能不能緊扣“三貼近”原則,關系到新聞評論的成敗?!霸谶x題的實踐中,要遵循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和貼近群眾的基本原則 【2】?!薄坝^點”版自創(chuàng)立以來,就以“三貼近”原則作為選題的標準?!氨緢笤u論部”和“時事觀察”的選題比較宏觀,是關于國家發(fā)展的熱點問題,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政策導向性。如2012年2月2日的“本報
6、評論部”文章《文化品質就是國家品質》就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及怎樣加強文化建設作了闡述。“風涼畫”的選題跟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聯系得最緊密,它的選題要微觀一些,是針對特定的事件性新聞發(fā)表的評論,具有很強的輿論導向性。如2012年4月5日的“風涼畫”的《竭澤而“圍”》是對由于濫捕濫撈而導致洞庭湖漁業(yè)資源走向枯竭做法的擔憂和批評。可見,盡管三個欄目在選題上有所差異,但都是與百姓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只是由于《人民日報》作為中共中央機關報,有些選題比較宏觀,論述比較理論化,但也沒有脫離熱點。總之,“觀點版”的選題沒有脫離實際、生活和群眾,體現了“三貼近”原則。2“觀點”版各個欄目特色分析2.1“本報評論部”、
7、“時事觀察”、“談治論理”:解讀時事,為社會把脈傳播學先驅拉斯維爾在其論文《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和作用》中將新聞媒體的社會功能總結為社會協(xié)調功能、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和社會遺產傳承功能。就新聞評論而言,發(fā)揮“社會協(xié)調功能”和“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就是要對新進發(fā)生的,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新聞事件進行正確的解讀,讓人民群眾對事件有正確的認識,從而引導社會輿論;就是要通過評論特定的新聞事件來引導人民群眾對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地思考,以促進社會的健康發(fā)展?!氨緢笤u論部”和“時事觀察”每期都會選取一個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熱門話題,以專家的視角對其進行解讀,從而使人民群眾對這些熱門話題有深刻的認識和促進社會的
8、發(fā)展。如2012年2月23日“本報評論報”發(fā)表文章《寧要微詞,不要危機》,闡述了即使改革遇到再大的困難,遭到一些人的非議,也要將改革堅持到底的觀點。再如,2012年2月2日“時事觀察”的文章《春運:31億人次的時代洪流》對春運的過去、現狀及未來作了深度思考。“談治論理”的評論主體是官員,官員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實施者,他們的聲音最權威,最具有實踐意義??梢姡@些欄目不僅緊扣國家重大時事,而且對時事有深刻的解讀并對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問題提出了看法和建議,很好的發(fā)揮了環(huán)境監(jiān)測功能和社會協(xié)調功能。2.2“風涼畫”:詼諧生動,以小見大新聞評論就事論理,往往具有很深的思想性?!八^思想性,是指評論能夠提供科學
9、的觀點、簡介和有現實針對性的、邏輯嚴密的論證,科學、透徹、有創(chuàng)見是‘思想深度’的具體體現【3】”?,F代社會是一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很多人已沒有閑暇和興趣去閱讀只有密密麻麻文字的文章。在“讀圖時代”圖片和漫畫因其直觀性和生動性而受到人們的青睞,用它們來說明觀點或闡述思想可以激起讀者的興趣,收到良好的傳播效果?!霸谛侣勗u論的實踐中,恰當地使用幽默筆法,將有助于增強評論說理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尖銳性【4】?!?“風涼畫”每期都會選擇一個新近發(fā)生的負面新聞事件,用生動形象的漫畫和簡潔的文字加以諷刺和批評。如2012年2月16日“風涼畫”的《出租校園》對陜西渭南市高新區(qū)白楊辦趙村的“逸夫小學”建成后長期出租導
10、致學生在破舊瓦房上課的行為進行了批評和諷刺。整個欄目很簡短生動,但卻表達出一個大而嚴肅的主題,這正是“風涼畫”的最大特色。此外,“風涼畫”是“風涼話”的諧音,不僅與欄目內容契合,而且也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從這里可以看出,好的欄目名稱也是至關重要的。它有提示欄目內容、引導讀者閱讀、美化報紙版面和提升文章主旨的重要作用【5】。2.3“議言廣場”:給普通百姓以發(fā)聲的渠道我國的新聞媒體具有形而上的上層建筑屬性和形而下的信息產業(yè)屬性【6】。作為信息產業(yè),媒體要生存就必須考慮到受眾的需要。就新聞評論而言,既要根據受眾的需要來設置評論的選題,又要讓受眾參與到新聞評論中來。著名傳播學者施拉姆認為:“報刊應設法
11、表達一切重要的觀點,而不僅表達出版者或從業(yè)人員所同意的觀點【7】”?!白h言廣場”每期都會刊登幾位讀者的文章,給普通讀者發(fā)表觀點和意見提供了平臺和機會。如2012年3月29日“議言廣場”的標題是:“22歲教授”背后的喜和憂。欄目刊登了湖北讀者趙曉曦的文章《破常格方能得大才》和北京讀者歷正的文章《破解“成長猜想”更費思量》。兩位讀者就這一現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媒體成為公民討論公共事務的平臺,意義非凡。一方面,公民有了傾吐心聲、表達意見的陣地,有話有處說,有不平有處鳴,使媒體成為社會危機的減壓閥;另一方面,社會各個階層、各個集團有了聽取別人的意見的渠道,會考慮問題更周全,更理性,更寬容,從而使整個
12、社會更和諧?!?結語《人民日報》的新聞評論都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地創(chuàng)新內容和形式?!坝^點”版亦是如此,“觀點”版的特色正是這種創(chuàng)新的結果和體現?!坝^點”版的特色使它區(qū)別于其它任何形式的新聞評論,這是“觀點”版能成功的重要原因。參考文獻【1】 楊琴. 名牌欄目:報紙取勝的法寶. 新聞記者,2001(3):34-35.【2】 趙振宇. 現代新聞評論.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6):99-100.【3】 李艷. 網絡時評的現狀及創(chuàng)新策略.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5):66-67.【4】 李法寶. 新聞評論:發(fā)現與表現.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3):54-55.【5】 馮東梅. 給報紙欄目取個好名. 新聞世界,2009(9):34.【6】 李良榮. 新聞學導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91-92.【7】 施拉姆. 報刊的四種理論. 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4):78-79. 楊新敏. 當代新聞評論學.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