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做一塊卵石》教學設計及評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做一塊卵石》教學設計及評析(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教材】青島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做一塊卵石》
一、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材料:課件、卵石、頁巖、酒精燈、鑷子、水槽、水桶
學生準備材料:磚塊、錘子、水、火柴、塑料瓶
二、教學目標:
1、通過類比推理得出卵石形成的原因;掌握風化的科學概念,了解風化對巖石的作用;初步認識各種自然力量對地表的改變作用。
2、能用簡單器材進行風化作用的模擬實驗;能大膽想象,進行類比推理得出科學結論。
3、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jù)、邏輯推理的重要性;愿意合作交流,能從欣賞卵石中獲得美的體驗。
三、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探究卵石形成的原因。
教學難點:利用模擬實驗探究溫差變化對巖石的破壞現(xiàn)象。
教學
2、方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以及小組合作實驗探究法。
評析人:劉寶東
上課!同學們好,請坐。
一、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可以讓大家一飽眼福的東西,想看嗎?哦,都想啊,那得聽我口令,每個小組都有一個黑布袋,里面就是我為大家準備的禮物,現(xiàn)在不要拿出來,先用手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好開始摸。誰來說一下,你摸到了什么?石頭,它是什么樣子的?圓溜溜的、表面很光滑、有點圓、很硬。好,下面把它們從布袋里請出來,一見廬山真面目,真的是石頭,你們太厲害了。知道這種石頭叫什么名字嗎?卵石,為什么叫卵石呢?原來它們長得圓溜溜的、像雞蛋,好我們就叫它卵石。(板書:卵石)
你們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卵石?對,大海邊、小
3、河邊都有很多的卵石的影子,下面跟隨老師一起去欣賞美麗的卵石去,請看大屏幕,看到這些漂亮的卵石,同學們有什么問題想說嗎?(卵石從哪里來的、卵石為什么這么圓、卵石是怎么形成的、是誰制作的卵石……)真替你們高興,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說明你們想進一步研究卵石,對吧?
唉,你們自己做過卵石嗎?哦,沒有,想不想自己來做一塊卵石呢?想啊,好,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 來做一塊卵石(板書:做一塊)
(評:使學生感知卵石的多種多樣,通過欣賞卵石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研究卵石的興趣,同時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使學生感受的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
二、1、你們覺得,我們做一塊卵石首先需要什么材料?(石頭)。
今天
4、,我給你們準備的是磚塊,因為石頭太堅硬,需要時間太長,我們只要有辦法把磚塊磨圓,也就證明我們能把石頭磨圓。
誰有辦法能讓磚塊變成卵石,在地上磨,兩塊石頭互相摩擦,放在有水的瓶子里用力搖晃。大家想了這么多辦法,在地上磨,兩塊石頭互相摩擦,比較容易理解和操作,為什么放在有水的瓶子里用力搖晃呀?(這樣可以使石塊在水的沖刷下表面更光滑),具體怎么做呀?
你來說,把一些棱角明顯的碎磚塊放進裝有多半瓶水的玻璃瓶中,蓋好瓶蓋,用力搖晃一會兒,把碎磚塊取出來,觀察它們的形狀有什么變化?
有沒有想補充的?在實驗前,留兩塊碎磚塊,用其余的碎磚塊進行試驗,(請先用手仔細摸一摸碎磚塊的棱角,記住這種感覺等做好后
5、,再摸一摸,前后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都聽明白了嗎?
大家覺得我們在做這個實驗時,應該注意什么?(小組內(nèi)要分工明確,積極合作;實驗過程中,要注意安全。把實驗前后的兩種碎磚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比較一下碎磚形狀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對,安全很重要。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請看大屏幕,你來讀一下:
還有不明白的嗎?沒有了。下面,各小組開始實驗。
提醒:(同學們停一下,請先用手仔細摸一摸碎磚塊的棱角,記住這種感覺等做好后,再摸一摸,前后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好,請繼續(xù)實驗。)
學生開始分小組實驗。(待學生完全正常地進行實驗時,教師開始讓學生一邊做,一邊思考,自己是用什么
6、方法使磚塊變成卵石的。)
同學們,實驗還剩一分鐘時間,沒做完的小組抓緊時間。
2、停,整理好你們的實驗材料,請同學帶著你們的杰作到臺上來,讓大家一起來分享,其它小組要認真傾聽,以便與自己的實驗結果相對照。
(誰來說一說,你們的磚塊在實驗前后有什么變化?你們在做實驗時用到了哪些方法?你們小組先說,說說你們小組是怎么做的吧。)
生交流匯報:
(生:我們用錘子把磚塊砸碎,發(fā)現(xiàn)磚塊上有鋒利的棱角,這時我們把這些碎磚塊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瓶中,把瓶蓋擰緊,用力搖晃,發(fā)現(xiàn)碎磚塊的棱角沒有了,有的碎磚塊便成了圓形的。
生:我發(fā)現(xiàn)碎磚塊在水的沖刷作用下,并且相互碰撞,棱角漸漸就變沒有了。
生:這個實
7、驗告訴我們石子在沖刷、摩擦、碰撞的過程中慢慢地失去了棱角。)
……
其他小組有沒有想說的或不一樣的做法?
同學們做得很好,現(xiàn)在你們知道怎樣做一塊卵石了嗎?誰再把這個過程來說一說?
(師 板書:碎磚塊-— 磨圓-卵石)。
(評: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做一塊卵石”的活動,讓學生感知、體驗石頭變圓要經(jīng)過一些過程,為推理大自然中卵石的形成原因做鋪墊。在活動過程中,給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三、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樣形成的 探究活動
1、提出問題。
我們的卵石就是這樣做出來的,那大自然中的卵石又是誰做的?是誰來完成這些工序的呢?同學們討論一下,看哪個小組討論的結果最有說
8、服力。同學們討論的結果對不對呢?請看圖片。
2、出示河道或河灘上有卵石的圖片。問:河道兩旁沒有山,這說明卵石的形成可能與什么有關系?
(河水,這些石頭很可能是從遠處沖來的。)
3、出示河流上游有高山的圖片。問:從發(fā)現(xiàn)卵石的地方沿河往上走,可以看到什么?
(在河流的上游兩岸有高山,山上的石頭有很多縱橫交錯的裂縫,搖搖欲墜;在山腳下,河道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塊。)
所看到的這些說明了什么?(或河道中的石塊哪來的?)
(這說明河道中的石塊可能是從山上滾落下來的。)
4、出示完整的河道圖片。問:從河的上游沿河往下游走,可以發(fā)現(xiàn)石塊有什么變化?
(河道中的石塊越來也小,棱角越來越不明顯,
9、表面越來越光滑)
這又說明的什么?
(卵石可能是在水的搬運過程中,逐漸被磨圓的。)
(評: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想象大自然中的卵石存在環(huán)境,將做卵石用到的方法與大自然的力量進行類比,推想卵石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5、提出問題:高山上的巖石為什么會破裂滾落下來?
生回答,如果回答不上來,出示風化作用的圖片,提示學生。
(把高山巖石變碎的力量有:樹、種子、水、溫度,你們說的這些都稱為風化作用。)
6、師:那么到底溫度的變化對巖石有沒有破壞作用呢?我們能不能做一個模擬實驗?誰有辦法?
生:……
(實驗方法:用鑷子夾一小塊巖石,先放到酒精燈上加熱,再放到燒杯里的冷水
10、中,反復幾次,就會發(fā)現(xiàn)巖石出現(xiàn)裂縫或破裂的現(xiàn)象。)
師:在做實驗之前,有什么注意的問題?
請先看實驗提示:(幻燈片)選一塊大小合適的石塊,用鑷子夾住。
1. 點燃酒精燈給石塊加熱,在加熱過程中最好固定石塊的的一個部位加熱。
2. 加熱一分鐘左右,將石塊放在水中冷卻,然后在加熱一分鐘左右,在冷卻,在加熱,反復加熱冷卻3、4次。注意觀察石塊的變化,不要用手碰石頭。
3. 在加熱過程中不要熄滅酒精燈,實驗完畢后再熄滅酒精燈。
4. 整個試驗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師:現(xiàn)在知道這個實驗怎么做了嗎?要用哪些器材?
(巖石、火柴、酒精燈、夾子、水槽)
現(xiàn)在請組長帶一名同學上來取實驗材料
11、。
(生實驗過程中,師相機點撥:反復加熱、冷卻的過程中,石塊會裂縫或者破碎、掉落。實驗完畢,要求組長熄滅酒精燈,不要再碰儀器)
師: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匯報。
師:播放幻燈片【我們先來看一幅圖,河道上游是高山,中游有大塊石頭,而到了下游,為什么變成了小石塊?這些大石頭是怎樣變成小石頭的?與什么有關系?誰來猜一猜?】哪個小組來說?你們認為大自然中的樹、種子、水、溫度可以破壞巖石。
(評:利用課件將做卵石的方法與大自然的力量進行類比、推理,卵石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溫度的變化對巖石有破壞作用嗎?我們能不能也來做一個模擬實驗?做這個實驗,要用哪些材料?巖石、火
12、柴、酒精燈、鐵夾子、水槽、冷水。
在做實驗之前,有幾點實驗提示,請看大屏幕,請你起來讀一下。明白實驗要求了嗎?下面,請小組長上來領材料。
實驗大部分完成了,請組長熄滅酒精燈,其他同學不要再碰材料了。我們來交流一下,
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說,你說,你說,通過實驗證明溫度的變化確實會對巖石造成破壞,那么大自然中有沒有這種變化呢?說的真好,冬季、白天巖石縫隙中流進融化的雪水,晚上水結冰,巖石縫隙增大。正如同學們猜測的那樣,大自然中除了溫度,還有水、植物、風等自然力量對巖石也有破壞作用。引起巖石這種變化的作用稱為風化作用,什么叫風化在書第11頁資料卡,自己讀一下。
正是因為有風化作用,高山上的很
13、多巖石就會破碎,滾落下來,巖石從山上滾落下來又是怎樣變成卵石的呢?
河水搬運、沖刷;石塊碰撞、摩擦,最后變成卵石。這是高山上的巖石是如何變成卵石的,那么,大自然中的卵石到底是怎樣形成的,現(xiàn)在哪位同學能比較完整地說一下呢?
風化-巖石破碎-河水搬運-沖刷、摩擦、碰撞-磨圓-卵石
(評:讓學生通過模擬實驗,用事實證明風化對巖石的破壞作用,使學生體會到證據(jù)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意義。這樣設計,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也使課堂增加了趣味性,體現(xiàn)了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在活動中探究。引導學生用科學的語言歸納整理卵石形成的原因,形成完整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
四、我們這節(jié)課自己動手做了一
14、塊卵石,你們高興嗎?課前對卵石提出的問題都解決了嗎?看來同學們這節(jié)課收獲真的不少。
馬上要下課了,大家在課下可以繼續(xù)研究一下,我們做的卵石再過幾天,幾個月,幾年之后又會變成什么樣呢?
這節(jié)課上到這兒,下課!
4、做一塊 卵石
巖石-風化-碎石塊 - 河水搬運、沖刷
互相碰撞、摩擦 - 磨圓 - 卵石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是以學生動手做模擬實驗為基礎,通過實驗獲得的經(jīng)驗進行類比推理,引導學生進行活動。在“做一塊卵石”的活動中,我先讓學生根據(jù)試驗材料制定實驗方案,然后給了學生充分的活動時間進行卵石的制作,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通過學生親歷卵石的制作過程,
15、使學生初步明白卵石的成因,為學生突破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難點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所以,學生通過類比推理比較容易地總結出大自然中卵石的成因。另外,課件形象直觀的特點在突破難點時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教學“研究溫度對巖石的破壞作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我精心挑選準備了質(zhì)地松散的頁巖。這樣,學生在反復加熱、冷卻的過程中,就能夠很容易地觀察到實驗結果,形成正確的認識,達到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整堂課,我用“交朋友”的形式貫穿始終,將這節(jié)課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課堂總結”這個環(huán)節(jié),是“交朋友”這個教學形式的點睛之筆,加深了學生對卵石這個“朋友”認識,也是對整堂課的知識點進行了歸納總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