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課時提升作業(yè)(二十五).doc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課時提升作業(yè)(二十五).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生物 課時提升作業(yè)(二十五).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課時提升作業(yè)(二十五) 一、選擇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 1.(xx福州模擬)一種果蠅的突變體在21 ℃的氣溫下,生活能力很差,但是當氣溫上升到25.5 ℃時,突變體的生活能力大大提高,這說明( ) A.突變是不定向的 B.環(huán)境條件對突變體都是有利的 C.突變是隨機發(fā)生的 D.突變的有害或有利取決于環(huán)境條件 2.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環(huán)境改變使生物產生定向的變異 B.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C.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變化,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 D.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發(fā)展,形成生物的多樣性 3.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研究物種的遷徙規(guī)律,關鍵是研究一對雌雄個體的遷徙行為 B.研究物種間的差異,關鍵是研究它們能否交配產生后代 C.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是基因頻率變化的過程 D.生物進化的方向,決定于生物變異的方向 4.下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對圖示分析正確的是( ) A.a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是生物進化的標志 C.c表示新物種形成,新物種與生活環(huán)境共同進化 D.d表示地理隔離,新物種的形成一定需要經過地理隔離 5.(xx龍巖模擬)關于在自然條件下,某隨機交配種群中等位基因A、a頻率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某種條件下兩種基因的頻率可以相等 B.該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只與環(huán)境的選擇作用有關 C.一般來說,頻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更適應環(huán)境 D.持續(xù)選擇的條件下,一種基因的頻率可以降為零 6.某植物種群中,AA個體占16%,aa個體占36%,該種群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和自交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的變化依次為( ) A.增大,不變;不變,不變 B.不變,增大;增大,不變 C.不變,不變;增大,不變 D.不變,不變;不變,增大 7.(xx杭州模擬)下圖表示環(huán)境條件發(fā)生變化后某個種群中A和a基因頻率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Q點表示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A控制的性狀更加適應環(huán)境 B.P點時兩曲線相交,此時A和a的基因頻率均為50% C.該種群中雜合子的比例會越來越高,逐漸取代純合子 D.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fā)生定向改變 8.我國西北部的歐洲玉米螟與東部的亞洲玉米螟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存在生殖隔離,但從外貌上幾乎無法區(qū)分。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由于外貌形態(tài)相同,因此它們屬于同一個物種 B.由于具有生殖隔離,因此它們屬于不同的物種 C.無法判斷 D.以上說法都不對 9.(xx臨沂模擬)人類與某些病毒的斗爭是長期的,人類與這些病毒長期共存的原因是( ) ①病毒的毒性越來越強,人類對該病毒的免疫力越來越強 ②病毒的毒性越來越弱,人類對該病毒的免疫力越來越弱 ③病毒的毒性越來越強,人類對該病毒的免疫力越來越弱 ④病毒的毒性越來越弱,人類對該病毒的免疫力越來越強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以下有關種群和物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同一種群的個體間可自由交配并產生后代,同一物種的個體間也可自由交配并產生后代 B.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物種是繁殖的單位 C.種群的基因頻率總是在不斷變化發(fā)展,物種的基因頻率往往保持不變 D.種群基因庫的基因沒有物種基因庫的基因豐富 二、非選擇題(包括2小題,共50分) 11.(25分)某小島上蜥蜴原種的腳趾逐漸出現兩種性狀,W代表蜥蜴腳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聯趾(趾間有蹼)基因。下圖表示這兩種性狀比例變化的過程。 (1)由于蜥蜴過度繁殖,導致_________加劇。 (2)小島上食物短缺,聯趾蜥蜴?zhèn)€體比例反而逐漸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圖所示的過程說明,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引起不同性狀蜥蜴的比例發(fā)生變化,其本質是因為蜥蜴群體內的_________發(fā)生了改變。 (4)從生物多樣性角度分析,如圖所示群體中不同個體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_多樣性;若從分子水平檢測這種多樣性,可采用的簡便技術是_________。 12.(25分)(能力挑戰(zhàn)題)細菌對各種抗生素的藥敏程度實驗方法:將含有一定濃度不同抗生素的濾紙片放置在已接種被檢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圍擴散,如果抑制生長,則在濾紙片周圍出現抑菌圈(圖中里面的圈),結果如下圖所示。 (1)衡量本實驗結果的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圖中最有效的是_______培養(yǎng)皿中的抗生素。 (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對細菌進行處理,并測定細菌數量變化,如下圖所示: ①向培養(yǎng)基中加抗生素的時刻為_________點。 ②細菌種群的進化是定向的,而變異是_________,細菌的抗藥性產生于環(huán)境變化之_________(填“前”“中”或“后”),抗生素對細菌變異的作用不是“誘導”,而是_________。 ③盡管有抗藥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療由細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細菌種群中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解析】選D。21 ℃氣溫下果蠅突變體的生活能力很差,說明此時突變對果蠅有害;但25.5 ℃時,果蠅突變體生活能力大大提高,這說明突變的有害或有利與環(huán)境條件有關。 2.【解析】選A。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會使生物發(fā)生變異,但是變異是不定向的。 3.【解析】選C?,F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4.【解題指南】 (1)考查實質:物種的形成過程。 (2)知識儲備: 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②地理隔離導致基因庫的差別,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標志。 【解析】選C。突變(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生物進化的標志是基因頻率的改變,不是生殖隔離;隔離是物種形成的條件,但有些生物沒有經過地理隔離也會形成新物種,如植物多倍體的形成。 5.【解析】選B。該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不僅與環(huán)境的選擇作用有關,還與基因重組和突變及遺傳漂變等因素有關。 6.【解析】選C。種群中,A基因頻率=16%+1/2(1-16%-36%)=40%,a基因頻率為60%。根據遺傳平衡定律可知,隨機交配后,基因頻率及基因型頻率不變。16%AA(自交) →16%AA;48%Aa(自交)→48%(1/4AA∶1/2Aa∶1/4aa),即12%AA∶24%Aa∶12%aa,因此自交產生后代中AA頻率=16%+12%=28%,A基因頻率=28%+1/224%=40%。 7.【解析】選C。由圖示曲線可知A基因頻率不斷上升,a基因頻率不斷下降,所以純合子(AA)的比例會越來越高,而雜合子(Aa)的比例會先增大后減小,因此,雜合子不會逐漸取代純合子。 8.【解析】選B。判斷物種的標準是看是否具有生殖隔離,只要存在生殖隔離,說明它們屬于不同的物種,只要不存在生殖隔離,它們就屬于同一物種,如東北虎與華南虎雖然在形態(tài)、結構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它們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仍屬于同一物種。 【方法技巧】判斷是否屬于同一物種的方法 (1)兩個種群是否屬于同一物種,判斷依據:是否具有生殖隔離。具有生殖隔離,兩個種群屬于兩個物種,不具有生殖隔離,兩個種群屬于同一個物種。 (2)下列不能作為判斷兩個種群是否屬于同一物種的依據: ①形態(tài)、結構: 兩個種群形態(tài)、結構相同,不一定是同一物種,如兩個種群的生物形態(tài)、結構相同,但繁殖期不同,不能交配,則兩個種群屬于兩個物種。 ②是否能夠交配: 兩個種群的生物能夠交配,不一定屬于同一物種,如果交配后代不育,則兩個種群不屬于一個物種,如馬和驢相互交配產生騾子,騾子不能經過有性生殖產生后代,所以馬和驢不屬于同一物種。 9.【解析】選C。人類能與這些病毒長期共存是二者長期相互選擇的結果。 10.【解析】選D。同一物種的個體間由于地理隔離,不一定能自由交配并產生后代;種群是生物進化、生殖繁衍的單位;由于變異及自然選擇的作用,種群、物種的基因頻率都發(fā)生變化。 11.【解析】生物進化過程中存在著因過度繁殖而引起的生存斗爭現象,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聯趾型個體趾間有蹼,適于游泳,可以從水中獲取食物,因此,在島上食物短缺時,聯趾個體的生存和繁殖機會較多,因而出現個體比例逐漸上升的現象。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性狀由基因控制,所以生物性狀的多樣性是由基因的多樣性決定的。DNA分子的多樣性可以用PCR(多聚酶鏈式反應)技術檢測。 答案:(1)生存斗爭(種內斗爭) (2)聯趾型個體趾間有蹼,適于游泳,可以從水中獲取食物。因此,在島上食物短缺時,聯趾個體的生存和繁殖機會較多(合理即可) (3)基因頻率 (4)基因 PCR(多聚酶鏈式反應) 12.【解析】(1)衡量實驗的指標即對實驗結果的表述。本實驗是利用抗生素抑制細菌的生長來表述實驗結果。(2)通過抑菌圈的大小來確定殺菌能力,即抑菌圈越大殺菌能力越強。(3)①抗生素會使細菌中不具抗藥性的個體大量死亡而數量下降,所以b點是使用抗生素的起點。②變異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選擇是定向的,細菌的抗藥性在環(huán)境變化之前就已經產生了,自然選擇是性狀的選擇者,而不是誘導者。③在細菌種群中,含有抗藥性基因的個體畢竟只占極少數。 答案:(1)抑菌圈的大小 (2)B (3)①b ②不定向的 前 選擇 ③有抗藥性基因的個體占極少數-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課時提升作業(yè)二十五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課時 提升 作業(yè) 十五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311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