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5課《詩人談詩》教學案 蘇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5課《詩人談詩》教學案 蘇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5課《詩人談詩》教學案 蘇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5課《詩人談詩》教學案 蘇教版 【教學目標】 1.了解新詩的特點,理解詩歌中的思想感情。 2.理解《寧靜而深沉的意境》的內(nèi)容,學習作者評論的方法。 3.品讀文章,談談自己對這首詩歌的獨特感受和見解。學會欣賞新詩。 【教學重難點】 1.如何在詩歌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意境。 2.引導學生學會在賞析中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 3.品味詩歌中體現(xiàn)的詩意,培養(yǎng)高雅的審美情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預習】 1.了解文學的四大體裁: 詩歌、小說、戲劇、散文。 2.了解詩歌的特點。 詩歌是一種最為精粹的文學種類,它是文學之王。在文學的大家族中,它的歷史最為悠久,它的傳播范圍也最為廣泛。只有學會了領會、感受、體悟詩歌,才算是學會了欣賞文學,才算是與文學結下不解之緣。 3.借助資料了解作者曾卓。 曾卓,當代詩人。其詩富有感情,有較深的內(nèi)涵,詩風樸實、醇厚。代表作有《門》、《懸崖邊的樹》、《老水手的歌》等,尤其《老水手的歌》為作者的抗鼎之作。魯蔾,現(xiàn)代作家。歷任天津市文聯(lián)主席、作協(xié)主席,中國作協(xié)第四屆理事。從1932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著有詩集《醒來的時候》、《鍛煉》、《鵝毛集》、《紅旗手》等,還發(fā)表過小說、寓言等作品。 4.給加點字注音。 門檻()曙光( )乍然()眺望( ) 曠野()弓弦() 山巒( ) 籠罩( ) 5.反復誦讀詩歌,體味身處黑暗的他對光明的渴求。 【學習過程】 一、導入 我們也學了不少新詩,冰心的《繁星》、朱湘的《少年歌》、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廣闊》等等。欣賞這類文體,我們可以從語言風格、結構布局、情與景的交融等方面入手,來評價一首詩。去品味詩歌的字詞、寫景、抒情、狀物和意境,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著名詩人魯藜的世界,去領會他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寧靜而深沉的意境。 二、詩歌講析 1.教師感情地范讀《一個深夜的記憶》。 學生聽讀,注意詩歌節(jié)奏,感受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2.學生反復朗誦原詩,把自己對詩的理解在書上標注一下。 3.體味詩“寧靜而深沉的意境”。 (1)讀完這首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句子?為什么? (2)“月光流進門檻/我以為是陽光/開門,還是深夜?!钡谝还?jié)詩寫月光引發(fā)的錯覺,你覺得哪個詞語用得好?說說你的理解。 明確:詩的第一節(jié)只有三行,十八個字。第一句是客觀敘述,“月光流進門檻”,一個“流”字,是詩人的主觀感受。用了這個“流”字,使月光照在大地上的一幅靜的畫面變得生動有趣了。詩的第二句,“我以為是陽光”,這可能是詩人在瞬間產(chǎn)生的錯覺,這種錯覺,更顯示作者對光明殷切期待的心情。詩的第三句,“開門,還是深夜”,這是對錯覺的糾正,但又是頗含深意的(因為詩人寫此詩時還在抗日戰(zhàn)爭的艱苦階段),這句話是在另一層次上對現(xiàn)實的真實感受。 (3)第三節(jié)詩寫月光下眺望所見景物,你能用準確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出其中的意境嗎?試試看。 河岸被山影壓著 有星流過曠野去 我感覺到,萬物還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來的人 明確:詩人獨自面對大地,感到自己是最初醒來的人。這里用了“感覺到”這個詞,就使這句詩有了更深一層的含意:詩人是對于時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這里的詩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僅是指他自己。 當時還處在抗日戰(zhàn)爭的艱苦階段,詩人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經(jīng)受過戰(zhàn)斗的洗禮,但是整個中國還處在黑暗之中。最后兩句詩,作者盼望黎明以后發(fā)現(xiàn)夜還正深,這是冷靜和成熟的理智。 4.當堂熟讀成誦,有感情地背誦《一個深夜的記憶》。 三、學習《寧靜而深沉的意境》 曾卓,是一位極具影響力的詩人。他以詩人的身份寫下的這篇對魯藜的《一個深夜的記憶》的評論,雖然只有五六百字的篇幅,卻以其精練明晰的文字,深刻獨到的眼光,為我們?nèi)绾伍喿x和評論詩歌,學習詩歌評論的一些常識做出了榜樣。 1.瀏覽全文,明確大意。 第一部分(1),表達自己對這首詩的“偏愛”,表現(xiàn)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獨特之處。 第二部分(2—5),作者對詩歌的意境進行闡發(fā),對詩人內(nèi)在的情感世界進行探索。 第三部分(6),寫作者對這首詩的總體評價,“寧靜而深沉”的概括簡練而準確。 2.迅速找出體現(xiàn)作者主要觀點的句子:“ 我歡喜這首小詩的寧靜而又深沉的意境,這在 一般新詩中是少有的。” 3.曾卓對《一個深夜的記憶》的評論有什么獨到的體會和見解呢? 4.朗讀全文,運用作者的評論,加深自己對詩 四、課后閱讀誦讀《鄉(xiāng)愁》或《雨巷》,學寫詩歌評論 參考:《鄉(xiāng)愁》首先呈現(xiàn)給讀者的是四幅鮮明而又具體的生活畫面。第一小節(jié):幼年求學,母子分離,借書信以慰別情;第二小節(jié):成年后,告別新婚妻子,離鄉(xiāng)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節(jié):生離死別,母子不得相見;第四小節(jié):同胞難得相聚,國家不能統(tǒng)一。詩人的鄉(xiāng)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說出來的,而是通過聯(lián)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藝術形象,使之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作者把對母親、妻子、祖國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爐,表達出渴望親人團聚、國家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 閱讀此詩,使我們感到回味無窮。本詩集單純美與豐富美于一體,物象集中明朗,如郵票、船票、墳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遠深邃,內(nèi)容豐富含蓄,能誘發(fā)讀者多方面的聯(lián)想。 詩的結構:以時間為順序(即小時候、長大后、后來、而現(xiàn)在),以感情為線索,以大體相同的詩句和格式,反復詠嘆,使情感逐層加深,由思鄉(xiāng)、思親升華達到思念祖國。詩歌的結構寓變化于統(tǒng)一之中,既有各小節(jié)的均衡、勻稱,又有小節(jié)內(nèi)長短句的變化,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 詩歌有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一嘆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復,即“我在這頭……”有疊詞:小小、窄窄、矮矮、淺淺;有變換的量詞:枚、張、方、灣。作者采用這些藝術手段加強了此詩的音韻之美。 總之,本詩以樸素、簡明、雋永的語言,高超的藝術技巧,表達了臺灣人民盼望海峽兩岸統(tǒng)一的愿望,抒發(fā)了作者濃郁的鄉(xiāng)思之情。 《雨巷》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jié)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借此構成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這里,詩人把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xiàn)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和活氣。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這樣的雨巷中孤獨的ㄔ亍著的彷徨者?!拔摇痹诠录胖腥詰阎鴮γ篮美硐牒拖M你裤脚c追求。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xiàn)的。這種心態(tài),正是大革命失敗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 【資料寶藏】 1.作者簡介 曾卓(1922—xx),原名曾慶冠,筆名還有柳紅、馬萊、阿文、方寧、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黃陂,生于湖北武漢。1936年加入武漢市民族解放先鋒隊,武漢淪陷前夕流亡到重慶繼續(xù)求學,并開始發(fā)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國文協(xié),組織詩墾地社,編輯出版《詩墾地叢刊》。1943年入重慶中央大學歷史系學習。1944至1945年從事《詩文學》編輯工作。1947年畢業(yè)后回武漢為《大剛報》主編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學院和武漢大學中文系,1952年任《長江日報》副社長,當選武漢市文聯(lián)、文協(xié)副主席。1955年受胡風案牽連,被捕入獄。1957年因病保外就醫(yī)。1959年下放農(nóng)村。1961年調(diào)任武漢人民藝術劇院編劇。1979年底平反,調(diào)回武漢市文聯(lián)工作。出版的詩集有《門》、《懸崖邊的樹》、《白色花》(合集)、《老水手的歌》等,其中《老水手的歌》》獲全國第二屆優(yōu)秀新詩詩集獎作者在該書的序言中這樣說:“我希望樸實地唱出心中的歌:沒有喧嘩,沒有裝腔作勢,沒有矯揉造作,不是僅僅用華麗的語言將詩裝飾起來,不是僅僅用智慧的語言將詩點綴起來。我知道,讀者是不容易被欺騙的?!彼⑽募小锻纯嗯c歡樂》、《美的尋求者》、《讓火燃著》、《聽笛人手記》等,其中《聽笛人手記》獲新時期全國優(yōu)秀散文(集)獎。還有詩論集《詩人的兩翼》、劇作集《處女的心》等。詩歌真誠樸素,飽含情感,特別是在逆境中堅持創(chuàng)作,如《懸崖邊的樹》、《有贈》等,沉郁中透露出剛毅,在孤苦中表現(xiàn)積極向上精神。 魯藜(1914-xx),原名許圖地,福建同安人,家庭貧苦,未讀完高小即開始謀求各式活路,隨父兄遷徙于湄公河兩岸,得一臺籍落魄文人陶冶影響,獲得古典文學初步知識。1932年回國,在海外飄泊16年?!捌咴屡伞敝匾娙?。1933年加入反帝大同盟,而后參加左聯(lián)。1936年在滬入黨,1938年赴延安。入延安抗大學習,結業(yè)后任晉察冀軍區(qū)民運干事、戰(zhàn)地記者。1949年任天津文協(xié)主席,1955年,因所謂“胡風反革命案”而蒙難二十多年遠離文藝界。1980平反后,歷任天津市文聯(lián)副主席、作協(xié)主席,中國作協(xié)第四屆理事。認為:“詩不可能是自我表現(xiàn),不可能是唯美的追求,更不可能是消遣、娛樂以至追求名利的工具?!薄霸娋褪巧湎驍橙说淖訌棧娋褪桥跸蛉嗣竦孽r花?!币腚A級學說。七七事變不久,胡風創(chuàng)刊《七月》,取意為二:抗戰(zhàn)與現(xiàn)實主義。先后為周刊、半月刊、月刊,皖南事變后終刊。后又辦《希望》(1945年1月-1946年10月),所刊作品收入胡風主編《七月詩叢》,人稱“七月詩派”。從1932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著有詩集《醒來的時候》、《兒時的歌》、《鵝毛集》、《魯藜詩選》等。 2.關于新詩 新詩,是指五四運動前后產(chǎn)生的、有別于古典詩歌的、以白話作為基本語言手段的詩歌體裁。 在中國文學發(fā)展過程中,詩歌(包括詩、賦、詞、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詩歌的創(chuàng)作逐漸走向僵化,“濫調(diào)套語”充斥,“無病呻吟”的傾向相當普遍,古典詩歌所使用的詞匯與現(xiàn)代口語嚴重脫節(jié),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對仗用典以及平仄韻律上)的種種嚴格限制,對詩歌表現(xiàn)不斷變化而日益復雜的社會生活,表達人們真實的思想感情,造成極大的束縛。因此,新詩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學運動最先開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新詩草創(chuàng)階段的努力,以廢除舊體詩形式上的束縛,主張白話俗語入詩,以表現(xiàn)詩人的真情實感為主要內(nèi)容。因此,當時也稱新詩為“白話詩”、“白話韻文”、“國語的韻文”(錢玄同《〈嘗試集〉序》、胡適《談新詩》、康白情《新詩底我見》)。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號刊出胡適的白話詩詞8首,是中國新詩運動中出現(xiàn)的第一批白話新詩。第一本用白話寫的詩集是胡適的《嘗試集》(1920)。而最早從思想藝術上顯示一種嶄新面貌,并為新詩地位的確定做出重大貢獻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新詩在建立和發(fā)展過程中,受到外國詩歌較大的影響。這對新詩藝術方法的形成起了積極的作用。許多詩人在吸取中國古典詩歌、民歌和外國詩歌有益營養(yǎng)的基礎上,對新詩的表現(xiàn)方法和藝術形式,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產(chǎn)生了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象征主義多種藝術潮流,出現(xiàn)了自由體、新格律體、十四行詩、階梯式詩、散文詩等多種形式。眾多詩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詩人的創(chuàng)造,使新詩逐漸走向成熟和多樣化。從五四運動以來,新詩一直成為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主體。-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詩人談詩 2019-2020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15課詩人談詩教學案 蘇教版 2019 2020 九年級 語文 上冊 15 詩人 教學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332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