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八單元 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1 新人教版.doc
-
資源ID:3331401
資源大?。?span id="qiqdlne" class="font-tahoma">31KB
全文頁數: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9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八單元 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版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八單元 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教案1 新人教版教學設計第三次科技革命課題第三次科技革命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1、基礎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興起的情況,包括計算機網絡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領域蓬勃發(fā)展的史實,進而使學生體會、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產生的重大影響。2、能力培養(yǎng)目標:通過指導學生閱讀、處理歷史材料,思考、總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歷史史實,概括、提煉歷史觀點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巨大促進作用,印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入手,利用身邊的事物引導學生對本課知識的學習。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增強學生的直觀感。教學思路首先用材料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生生合作,師生交流動態(tài)生成完成學習任務。利用材料中易懂的語言,幫助學生對難點的掌握和理解。教 學 過 程一、導語設計:用多媒體出示這樣一段文字:“今天我乘汽車到達學校。8點我進入教室,利用電腦輔導學生,收效很好。課間休息時,朋友打電話來,約我暑假乘飛機去海南旅游或乘輪船游三峽。我告訴他,我在暑假中必須乘火車去老家看我奶奶。中午吃飯時一個學生告訴我,他最大的夢想就是乘宇宙飛船去太空漫步,我很贊賞他的雄心壯志,告訴他,要好好努力。晚上回家,電視里正播放有關核電站的新聞。接著,我又看了衛(wèi)星直播的球賽。還看了一場美國克隆人題材的科幻影片魔鬼復制人。躺在床上回想這一天,才明白原來生活是這么美好,我享受著生活,也享受著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便捷?!碧岢鰡栴}:通過以上文字的閱讀你找到了第一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哪些成果?那么還出現了哪些發(fā)明成果呢?生回答以上的問題。教師說,我們今天來學習18課第三次科技革命。二、出示學習目標(多媒體展示)學生閱讀。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興起的情況,包括計算機網絡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領域蓬勃發(fā)展的史實。2、使學生體會、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產生的重大影響。三、學生自主學習,預習案出示以下問題。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時間_,人類在_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標志著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到來。2、_的廣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_的發(fā)展是計算機產業(yè)最有前途的發(fā)展方向。_是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一個里程碑,人類由此進入信息化社會。3、生物工程的核心是_,其中_尤為引人注目。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影響。四、展示交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長互相檢查1、2、3問題。并由組長交換小組檢查。檢查情況列入對小組的考評。教師點播:1、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對計算機、航天領域、生物工程方面進行點播。2、教師用多媒體出示材料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影響,進行點撥學生加以理解。材料如下:材料一:蒸汽機從研制到18世紀定型投產用了84年,電動機為65年,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術大多在10年,如從發(fā)現雷達原理到制造雷達用了10年;原子能從開發(fā)到應用為6年;晶體管4年;移動電話4年;激光2年;而電子計算機問世至今已經發(fā)展到第五代。說明: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速度加快。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術可運用到醫(yī)學,電子計算機可用于工農業(yè)科研教育國防建設等。說明: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之間相互滲透。材料三:20世紀初,科技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為5%-10%,70年代增長到60%,80年代已達80%。說明:科技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促進經濟增長。教師出示材料,學生分析并得出結論。生生之間互相合作,互相提問或檢查,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加強記憶和理解。對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教師用多媒體進行點撥學生加以理解。材料一:1914-1938年的25年中,資本主義生產總共增長了52%;戰(zhàn)后從19461970年,同樣是25年,資本主義世界工業(yè)生產增長了大約4倍。說明:推動社會生產力空前發(fā)展。材料二:現代科技發(fā)展還使生產力內在結構發(fā)生變化 ,由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轉變?yōu)橹R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轉變?yōu)楣?jié)物節(jié)能型;由初級技術型轉變?yōu)楦呒夹g型。由體力勞動向腦力勞動轉化.迎來了知識經濟時代!說明:引起世界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材料三:亞太地區(qū)的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在1989年建立了“亞太經合織”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在1992年建立了“北美自由貿易區(qū)”;歐共體12國在1993年宣告歐洲聯盟誕生。說明:推動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教師出示材料,學生分析并得出結論。生生之間互相合作,互相提問或檢查,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加強記憶和理解。五、小組合作:“計算機網絡對自己學習、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問題的答案,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組長集中組員的意見整理答案或自編小品、短劇準備展示的素材。學生根據自己小組的情況,展示。小組通過采訪、小品、短劇等形式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分析計算機網絡對自己學習、生活的影響。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標志(領域):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核心: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克隆技術六、課堂小結:興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特點:(略)影響:(略)七、知識的整合:用多媒體總結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識。名稱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時間開始國家重要發(fā)明重要人物社會進入教學反思:讓學生閱讀文字,讓學生找出文字中關于工業(yè)革命成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和影響較難理解的問題,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材料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本節(jié)課多媒體和導學案一起使用,更能便于學生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