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
《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10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0 1.鄧稼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 朗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贊美鄧稼先的語句,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特點。 3. 體會課文語言平實、感情真摯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深切體會鄧稼先的人品風貌,并學習他將個人生命奉獻給祖國國防事業(yè)的崇高情懷。 教學重點:1. 朗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特點。 教學難點:1. 理解兩個古詩文小段。2 體會課文語言平實、感情真摯的特點。 課前準備: 1.閱讀課文,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預習生字、生詞。 2.布置學生廣泛搜集鄧稼先的故事。 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總第1課時) 教學要點:了解課文背景 整體感知課文 朗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一、導入新課:二十世紀,中華民族經歷著偉大而深刻的變遷。偉大的時代造就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他們對國家民族的貢獻是一般人無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卻不為人所知。這些鮮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偉大的?!皟蓮椩獎住编嚰谙染褪沁@樣一位高尚的,偉大的人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回憶性散文《鄧稼先》。 (一)、背景說明。 1.關于“兩彈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并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wèi)星?!皟蓮棥敝械囊粡検窃訌?,后來演變?yōu)樵訌椇蜌鋸椀暮戏Q;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wèi)星。 2.關于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lián)大畢業(yè),他于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于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于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并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后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 3.關于楊振寧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因與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共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涌現(xiàn)出來的一代杰出物理學家中在理論和實驗兩方面都有影響的物理學家之一。 (二)、解釋下列詞語,并給加點字注音。 鄧稼ji先 元勛xūn 至死不懈xi 鞠jū躬盡瘁cu 選聘pn 無垠yng 殷紅yān 可歌可泣:值得歌頌贊美,使人感動的流淚。形容事跡英勇悲壯,非常感人。 歌:歌頌,贊嘆;泣:流淚。 元勛:立大功的人。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兢兢業(yè)業(yè),不辭辛勞,直到死了為止。形容辛勤地貢獻自 己的一切。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瘁:辛勞。已:止。 當之無愧:當?shù)闷鹉撤N稱號或榮譽,沒有愧色。當:承當,承受;無愧:不慚愧。 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曉:知道。 截然不同:斷然不一樣,形容毫無共同之處。截然:分明地,顯然地。 馬革裹尸:用馬皮包裹尸體。指英勇作戰(zhàn),死于沙場。 層出不窮:接連不斷地出現(xiàn)。層:重迭,重復;窮:窮盡。 二:整體感知 1. 速讀課文,了解文章內容結構, 說出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 小組合作討論,全班討論交流。 3. 教師評議學生發(fā)言,歸納討論意見: 本文共有六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設有小標題。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 通過列舉 1898年西方列強對中國的瓜分情況,讓讀者管窺百年中國的屈辱歷史。然而~個世紀后,中國人站起來了,就在這新中國剛剛誕生的早晨,新中國帶著從黑夜走出的迷們,披著朝陽的霞光,迎來了從海外歸來的一位對祖國母親有拳拳之心的兒子——鄧稼先。 第二部分,簡述鄧稼先的生平。寫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經歷,特別是對中國核武器設計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第三部分,寫了鄧稼先與奧本海默的比較,以凸現(xiàn)鄧稼先的人品。 奧本海默是一位出類拔草、鋒芒畢露,在美國家喻戶曉的原子彈工程領導人。鄧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樸實,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說,鄧稼先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最有奉獻精神的兒子。 第四部分,通過寫鄧稼先的誠懇周到及領導中國原子彈工程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復雜的情感,作者為民族而自豪,為稼先而驕傲。 第五部分,高度贊揚了鄧稼先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堅定、執(zhí)著與勇敢。 通過回顧學生時代課本中的《吊古戰(zhàn)場文》,描繪了沙漠戈壁的荒涼與凄惋,同時也指出了從事這項偉大工作需具備超凡的直覺判斷、嚴謹?shù)倪壿嬎季S、果敢的膽識、堅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又令常人難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險。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給鄧稼先的贊歌和挽歌,同時也是一首唱給祖國的頌歌和戀歌。 本文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熱情贊美鄧稼先為國家=民族建立的功勛,表達了對鄧稼先的崇敬之情。 三、作業(yè):思考課后第一題 第二課時(總第2課時) 教學要點: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特點。體會課文語言平實、感情真摯的特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明確本節(jié)課教學要點 二:整體感知 1.從文中找出直接贊美鄧稼先的語句,圈出其中的關鍵語句。 (瀏覽課文,找語句,圈出詞語。在此基礎上全班討論交流找出的語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節(jié); 第二部分最后兩小節(jié); 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節(jié); 第四部分最后一小節(jié);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時代的歌;第六部分。 三:研讀欣賞 1.以第三部分為范例,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好處: a.以上語句或語段,大多運用議論、抒情表達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達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F(xiàn)在,我們通過第三部分的探究來認識這一點。]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兩小節(jié)中的關鍵詞語,說明這些詞語各自概括了這一部分的那些內容,說一說這樣表達思想感情有什么好處。 b .四人合作小組討論2—3分鐘,然后組織全班討論交流。 c. 教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評議、肯定: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贊美鄧稼先“忠厚平實、真誠坦白、樸實”。 “奉獻精神”,“理想黨員”——概括并贊美鄧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沒有私心”。 品格使人們絕對相信他:說服兩派繼續(xù)工作,制成氫彈;說服工宣隊、軍宣隊隊員。 2.默讀第一部分。說說為什么要概述中國一百多年的屈辱歷史? 文章開頭列舉中國一百年前的歷史對于表現(xiàn)人物的作用:通過鮮明的對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創(chuàng)造的偉大成就,從而把鄧稼先的貢獻放在一個廣闊的社會背景之中——中國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為我們有了強大的國力,而由鄧稼先領導的核武器研究的成功,無疑是這之中最閃亮的一筆,突出了鄧稼先的貢獻之大。 3.默讀第三部分。說說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并說說鄧稼先 性格特點。 作者將美國和中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奧本海默與鄧稼先作對比的目的:他們是從兩個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長起來的科學家,作者的意圖顯然不是要褒貶某人,而是通過對比,使鄧稼先的氣質和品格呼之欲出。 4.默讀第四部分。說說你對“事后我連想自己為什么會有那樣大的感情震蕩…??我始終想不清楚”這句話的理解。 樸實的語言中蘊含著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為什么會有那樣大的感情動蕩,是為了民族而自豪?還是為了稼先而感到驕傲?——我始終想不清楚”這一句作者運用兩個表選擇關系的設問句,充分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引起的感情震蕩,它含蓄地告訴讀者,作者既為中華民族感到自豪,更為稼先領導國內學者和技術人員獨立地設計出中國的原子彈而感到驕傲,語言簡練,蘊含豐富。 四: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提問并參與解答問題。 朗讀《吊古戰(zhàn)場文》的原文和譯文。譯文如下: 廣大呀,廣大呀!空曠的沙漠無邊無際,遼闊的荒漠不見人煙。河水象飄帶一樣彎曲流動。群山像犬牙一樣交錯在一起。幽暗啊悲慘凄涼,明風悲號,天日昏黃。飛返折斷,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凍的早晨,各種飛身無處可棲,在天上亂竄,許多怪獸爭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長告訴我說:“這猶是古戰(zhàn)場??!常常有失敗的一方全軍都夜沒在這里,時常能聽到鬼哭的聲音,每逢天陰的時候,就會聽得更加清楚?!? 五:拓展延伸:1.學生自主選擇其他部分,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好處。(在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著重研究兩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2. 全班討論:你認為鄧稼先的那些品質值得我們終身學習? 3. 敘述你收集的鄧稼先的故事,加上簡要評論,表達你對他的情感。 六:總結課文: (一)、深刻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記敘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評傳,而是以民族文化為背景,以民族情結,私人友愛為基調,用平實質樸的語言敘寫了一個淳樸謙遜的科學工作者的奮斗歷程。同時文中還插入了幼兒讀本、詩歌電報書信等內容,抒發(fā)了對鄧稼先的贊頌之情。本文作為一篇回憶性散文,可以說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題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華文化,就能孕育像鄧稼先這樣的優(yōu)秀兒女,也正是因為有了鄧稼先一類的杰出人物,我們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寫作特色 : 1、樸實無華、平白流暢的語言風格,結合長短變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蘊含了深厚的情感,極富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橫式結構法”,巧立主題式的小標題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優(yōu)秀品質,六個部分各有各的重點,同時又連成一個整體。 六:布置作業(yè):完成課后練習 教后記 2.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積累生動形象的語句,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悟文意;學習本文結構嚴謹、選材精當?shù)募挤ǎ惑w會敘述中的抒情、描寫和議論。 2 方法與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3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從中受到啟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 1。對聞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2.本文選材技巧和結構技巧。 3、體會敘述中的抒情、描寫和議論。 教學難點: 難理解的文言詞語。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預習課文,搜集聞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總第3課時) 導 入:2001年4月29日,江澤民同志在清華大學建校70周年大會上講:“聞一多先生橫眉冷對反動派,寧死不屈,表現(xiàn)了‘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的高風亮節(jié),這是清華大學的驕傲,也是我們知識分子的光榮?!苯瓭擅裢緸槭裁锤叨荣潛P聞一多先生?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現(xiàn)代著名詩人臧克家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去探尋贊揚的原因。(板書課題) 整體感知: 1、出示學習目標 2、 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3.課堂交流搜集到的資料,了解相關知識。 聞一多,本名家驊,著名的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zhàn)士。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五四運動時在北京清華大學讀書即參加學生運動。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學研究,1937年抗日戰(zhàn)爭開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發(fā)誓不取得抗戰(zhàn)勝利就不剃去。 1937年在西南聯(lián)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參加李公樸追悼會,之后又去參加記者招待會,會后遭到特務分子的暗殺,把一腔熱血灑在了為民主而戰(zhàn)斗的前線,用生命譜寫了一首最壯麗的詩篇。詩集: 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 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 臧克家,生于1905年的臧老,是對我國新詩作出卓越貢獻的著名詩人。他從1925年發(fā)表詩作,創(chuàng)作生涯長達80年之久。成果之富,影響之大,被認為“幾乎可以說就是一部足以現(xiàn)身說法的活生生的中國新詩史?!彼救艘脖蛔u為“農民詩人”?!独佑 贰独像R》《罪惡的黑手》《春風集》《歡呼集》《今昔吟》《學詩斷想》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名作。為紀念魯迅而作的《有的人》,成為在廣大群眾中流傳甚廣、深入人心的經典。 4.聽讀課文: 要求:聽清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并思考問題。 (1)文章從那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說和做的”? (2)把這兩方面綜合起來看,聞一多先生是怎樣的人? (3)據(jù)此脈絡,文章可分為幾部分?每部分各寫了聞先生“說和做”的什么特點? 學生聽讀后,感情朗讀,四人小組討論。 教師引導明確: (1)從學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來寫的。 (2)“言論和行動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3)分兩部分,1——7自然段為第一部分,記述聞先生作為學者方面“做”了再“說”、“做”了也不“說”的特點; 8——20自然段為第二部分,記述聞先生作為革命家方面“說”了就“做”的特點。 研討課文: 我們通過朗讀、討論,認識到聞先生“說和做”是完全一致的,這種高貴的品格值得我們景仰和學習。那么,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聞先生這一高貴品格的? .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學生默讀,討論下列問題:(投影片顯示) (1) 哪兩句話是對聞先生作為學者“說和做”的高度概括? (2) 這部分列舉了那些事例?這些事例選材的角度是什么?詳略安排怎樣? (3) 聞一多先生潛心研究學術的目的是什么?那些語句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聞先生潛心研究學術? (4) “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怎樣理解“群蟻排衙”?這句話表現(xiàn)出聞先生怎樣的治學態(tài)度? (5)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聞先生學者形象? 學生默讀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教師引導、明確: (1) 第一、二自然段。 (2) 三個事例: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本書的情況。寫作《唐詩雜論》事例是從“做”了再“說”這個角度選材的;其他兩個事例是從做了也不一定說角度選材的。詳寫第一件事,略寫后兩件事。 (3) 聞先生研究學術的目的是“要給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先讓學生自由發(fā)表見解,再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語句(略) (4)“群蟻排衙”,文中指聞先生寫字工工整整,十分認真,他的手稿都是蠅頭小楷,好象群蟻排衙 。表現(xiàn)了聞先生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 (5)先生是一位為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治學嚴謹、不畏艱辛、廢寢忘食、終于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的卓越學者,言行一致的愛國者。(意思對即可) 教師小結:作為學者的聞一多先生,治學嚴謹,不畏艱辛,這種治學態(tài)度值得我們共同學習。 第二課時(總第4課時) 研討課文: 研讀第二部分: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部分,要讀出氣勢來,思考下列問題。(投影片顯示) (1)文中哪一句話是對作為民主戰(zhàn)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高度概括? (2)聞一多先生說了,是怎么說的?說的內容和目的是什么? (3)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了,文中寫了他做了幾件事?反映了聞先生什么精神? 學生朗讀后,四人小組開始討論、交流。 教師引導、明確:(略) 探究學習: (1) 把學者聞一多和革命家聞一多綜合起來,概述聞先生的形象。 (2) 文章一、二兩部分是怎樣銜接起來的?這樣銜接有什么好處? (3) 把你認為生動優(yōu)美的語句或詞語劃出來,并說說原因。 (4)文章在敘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寫?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學生自讀課文,四人小組研討、探究。 教師巡回指導,集體交流: (1) (略) (2) 文中第七自然段承接上文進行總結,并照應開頭;第八、九自然段開啟下文。好處:承上啟下,前后呼應,連綴緊密,脈絡清楚,過度自然,把聞先生作為學者和作為革命家方面的情況用極其簡明的語言并列地提出來,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3)例如:“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字詞凝練,句式整齊,音調鏗鏘,感情濃烈,給人以強烈的感染。特別是一個“瀝”字,深刻地表現(xiàn)了聞先生用心血一滴一滴澆灌學術研究花朵的精神,精當、凝練。 (4)對聞一多的語言、肖像有許多具體描寫。例如炯炯目光、頭發(fā)零亂、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目不窺園。又有細節(jié)描寫,例如“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凡此種種,能起到具體再現(xiàn)聞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風仿佛都成了可以具體感知的東西。 拓展延伸: (1) 這篇文章的原標題為“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經作者同意,改成現(xiàn)在這個標題,哪個標題更好些?談談你的看法。 (2) 學習完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獲?受到哪些啟迪?請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談一談。 學生思考,同桌討論、交流。 教師明確:(1)(2)題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肯定。 教師小結: 通過學習本課,我們大家領略了聞一多先生的嚴謹刻苦的治學態(tài)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受益非淺,讓我們沿著聞一多先生的足跡,讓理想在奮斗中閃光! 布置作業(yè):(1) 摘抄生動、優(yōu)美的詞句;(2)聞一多先生的事跡很多,試為本文補充一兩個事例。 板書設計: 學者和詩人 1、《唐詩雜論》 做了再說 ↓2、《楚辭校補》 做了不說 3、《古典新義》 聞一多先生 ←口的巨人 行的高標 革命家 ↑1、起稿政治傳單 說了就做 ?。?、群眾大會演說 3、參加游行示威 教后記 3.回憶魯迅先生 學習目標: 1.學習作者淺白質樸、清新雋永的語言和善于生活瑣事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2.理解蕭紅筆下的魯迅形象,體會魯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與溫情,以及作者由衷的愛戴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通過細節(jié)、日常生活點滴表現(xiàn)人物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感悟平凡生活中魯迅之真實而又豐富細膩的心靈世界。 教學方法:朗讀品味,把握細節(jié),沉浸感悟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總第5課時) 一、導入: 從回憶學習過的魯迅作品開始,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小說《社戲》《故鄉(xiāng)》等,老師經常給我們介紹到魯迅先生,考試也經??嫉紧斞赶壬敲?,你平時對魯迅是如何認識的,請同學們說說你所了解的魯迅先生。談談自己印象中的魯迅。(學生可能因為閱讀魯迅的文章大都比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魯迅是深邃的、沉重的、嚴厲的。) 教師總結:提起魯迅,總會想起很多詞語:深邃、沉重、嚴厲、倔強……濃黑的一字須,根根向上的頭發(fā),面目嚴肅冷峻,這是魯迅通常留給我們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魯迅也是這樣嗎?提起魯迅我們還會和偉大睿智聯(lián)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魯迅也是不茍言笑的嗎?他有沒有平凡的一面?我們經常說偉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這句話適用于魯迅嗎?我們是否能從他平凡生活中發(fā)掘出他偉大的一面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蕭紅筆下的魯迅形象。 二、默讀課文,初步感知 請同學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迅速瀏覽課文,進行圈畫 1、總結課文共寫了幾個有關魯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完善,板書) 明確:笑聲 步伐 品評衣著 真誠待友(四處) 與青年們交往 2、這些片段,生活場景,讓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魯迅,作者是通過哪些細節(jié),哪些字詞來描寫的?讓我們從先生的笑聲開始吧 (學生回答,師生共同品詞識人,適時板書) 明確:笑聲 明朗 (樂觀開朗 平易近人) “笑得連煙卷都拿不住” 豁達爽朗的形象躍然紙上 步伐 輕捷 “剛” “一” “同時” (行為描寫) 品評衣著 ( 細致 隨和 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說的,你穿的時候,一說,你該不穿了?!? 真誠待友 體貼而真摯 之一:夜談:“囑咐” “一定” “一定囑咐” 之二:吃韭菜合子: “笑”——沖 第43小節(jié) “一提議” “必然” “還是” “舉著筷子問:‘我再吃幾個嗎?’以及第44小節(jié),流露出魯迅對對小輩的體恤,還有妻子敬重與依賴。 之三:兩次來訪 “好久不見,好久不見” 不乏幽默 “笑”——一種沖破憂郁心境的展然的會心的笑 之四:馮雪峰來訪 與青年人交往:寬容 赤子之心 “深惡痛絕” “但” “每封” “不同角落” “眼睛不濟時,便戴起眼睛來看,常??吹揭估锖苌畹臅r光” 三、 作業(yè)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總第6課時) 一、回顧上節(jié)內容。 二、感悟平凡魯迅之中蘊含的不平凡: (感悟真人魯迅) 如果說體貼、明朗的笑、幽默體現(xiàn)了他和我們一樣也是擁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然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似乎品出了異于常人的魯迅,有些感動,我們仿佛又看到了 “俯首甘為孺子?!钡聂斞浮? 請學生們再細細品讀挖掘文字背后的魯迅,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蘊含著不凡之處。 (同學再次研讀課文,回答,教師引導深入,適時補充背景) 明確:“心里的歡喜” “ 仿佛不顧一切” “曠代的全智者的催逼”的“眼光” “幻想” “安頓” “沉思” “談得熱鬧” “校對瞿秋白的《海上述林》”…… (要點)明朗背后的澄澈,輕捷背后的堅定,細致背后的寬厚,體貼背后的原則,以及不是流露的天真、處逆境而不棄追求,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魯迅,即真人魯迅,而“真”恰恰不易做到,尤其在那樣的年代難能可貴,實可謂一字千鈞,凡人魯迅因堅持真實而鑄就偉大。 三、深入探討,回味悟旨,學習寫法 1、深入探討魯迅:偉人→凡人→真人 2、同學可發(fā)表質疑 3、學習作者看似隨意,但傾注滿腔真摯,善用細節(jié)等生活瑣事勾勒出真實的人物性格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教師總結:閱讀魯迅的著作,我們可以感知作為思想家和文學家的魯迅;今天又通過蕭紅的回憶,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生活化真實化的魯迅,讓我們親臨到魯迅偉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關心、扶持青年人和熱愛祖國、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實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許正如人們所說,偉大正是寓于這種平凡之中吧。 四、作業(yè):《配套練習》 4.孫權勸學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理解積累文言文詞匯。 [過程和方法] 培養(yǎng)學生朗讀、翻譯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啟發(fā)學生學習古人的學習精神,通過不斷地努力學習來完善和充實自己。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教學難點: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總第7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聽三國演義主題曲 師: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確,亂世出英豪。三國,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涌現(xiàn)了一大批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劉備、孫權,三足鼎立,可謂水火不容。然而,曹操又曾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對手曹操的稱贊。對于孫權,也許我們更多的是了解他當?shù)弁醯囊幻?,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一起來學習第十五課《孫權勸學》。(板書課題) 二、背景簡介 1、提問:《孫權勸學》這篇文章選自《資治通鑒》,有誰能談一談有關《資治通鑒》的知識嗎? (指名介紹)學生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 2、教師明確作家、作品 三、一讀 ----- 讀通課文 1、讀準字音 請一生明確讀音,全班齊讀。 2、請一生試著朗讀課文。 3、聽課文朗讀(提醒學生注意聽清字音和停頓)。 4、全班齊讀。 四、二讀 ----- 讀懂課文 1、根據(jù)課文下面的注釋,自己解讀課文。 2、小組合作學習。 3、提出疑難字詞,全班互助解決。 4、出示重點詞句,指名翻譯。 5、全班齊讀。 第二課時(總第8課時) 五、三讀 ----- 讀出語氣和感情 1、孫權的談話。 提問:要讀出什么樣的語氣? 明確:語氣肯定,語重心長,現(xiàn)身說教。(學生練讀、指名讀、全班讀) 2、魯肅與呂蒙的對話。 提問:要讀出什么樣的語氣? 明確:魯肅:驚訝、贊嘆。呂蒙:自豪、自得。(學生練讀、指名讀、全班讀) 3、教師順勢拋出問題:從上述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孫權、呂蒙、魯肅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評價、點評、肯定。 4、在上述基礎上,要求學生當場表演孫權與呂蒙、呂蒙與魯肅的對話,再現(xiàn)當時情境。 5、全班齊讀。 六、延伸拓展:學了這篇文章,文中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對你有什么啟示?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點評。 七、結束語: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應該認識到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才能挺立在時代的潮頭。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與大家共勉:“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希望大家在知識的海洋里,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孫權 → 勸 → 呂蒙 ← 贊 ← 魯肅 (語重心長) (自豪、自得) (驚訝、贊嘆) 關愛部下 虛心接受意見 愛 才 好 學 勤學、刻苦 敬 才 善 勸 教后記 5.黃河頌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字、詞的積累,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2. 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發(fā)散思維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 1. 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發(fā)散思維能力; 2. 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熱情。 教學難點: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 讀、悟、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總第9課時) 一、情境導入: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fā)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哺育了流域兩岸的人民。黃河驚濤澎湃,具有恢弘的氣勢,而且它源遠流長、九曲連環(huán),仿佛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曾經有過的榮辱興衰。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會為之而感動。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我國著名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戰(zhàn)士行軍來到了黃河岸邊,看到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豪邁頌歌《黃河頌》,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這首詩歌,不但要領會它的內涵,還要學會朗誦,像詩人一樣熱情地歌頌我們偉大的母親——黃河! 板書:黃河頌 光未然 二、反復朗讀,感知課文 1、請同學們聽老師范讀,在聽讀的過程中感受詩人的感情。 思考:全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生答:對黃河,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通過你對詩的理解,大聲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詩人從哪幾個方面贊美黃河? 3、大家在充分領悟詩的情感基礎上齊讀全詩。 三、朗讀交流 1、四人小組中的成員進行朗讀交流,相互做出評價。 2、請兩到三名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部分在課堂上朗讀,并請全體學生討論如何讀得更好,更能讀出感情。發(fā)言者也可通過自己朗讀來表達意見。 3、全班齊讀詩歌。 教師時時提醒學生:出感情才能讀好詩歌。朗讀技巧的指導不必過多過細,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來體會。老師視情況適當?shù)姆蹲x。以下幾點供參考: ① 詩歌分為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qū)別。 ②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一句總領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掀”“奔”“劈”的重讀,且四句不妨越讀越激昂,以表現(xiàn)的黃河的氣勢。 ③ 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④ 最后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zhàn)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四、內容研討:學生分組研討,教師點撥指導 1、全詩分成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誦詞可以看作是一個序曲,它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是什么?(了解黃河精神:偉大堅強,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頌歌) 2、歌詞中哪些內容是來歌頌黃河的?分別是從哪些方面進行歌頌的? 3、在“頌”之前對黃河進行了一番描繪,表現(xiàn)了黃河怎樣的特點? 4、最后一段就是尾聲,主要寫了什么?(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精神) 5、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為這首詩歌的主題思想是什么?(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fā)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 五、布置作業(yè):1、 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2、 欣賞《黃河大合唱》其它樂章的音樂。 第二課時(總第10課時) 一、 檢查內容研討結果,進行內容賞析 (一)序曲 師問:文章從結構上共分為幾大塊? 明確:兩塊。第一段是朗誦詞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詞即文章的主體部分。 在第一段中,朗誦詞開宗明義的說出了黃河表現(xiàn)出我們民族什么樣的精神? 明確:偉大堅強 讀朗誦詞 板書:序曲 贊美黃河偉大堅強 主體 師問:黃河表現(xiàn)了中華民族偉大而又堅強的精神,請問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 明確:擬人。 ?。ǘ┲黧w:望黃河 師自問答:詩人在這里運用擬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質及情感特征賦予了黃河,為什么黃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們來看詩人描寫黃河的形象和氣勢的詩句。詩人對黃河形象及氣勢的描繪從哪里到哪里? 明確:從“我站在高山之巔”到“劈成南北兩面” 師問:這部分內容在文中可由一個字來統(tǒng)領,應該是哪個字? 明確:望。 師問: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詩人使用了哪些詞語來描繪黃河的形象和氣勢? 明確:滾滾、奔向、驚淘澎湃、萬丈狂瀾、宛轉、九曲連環(huán)、劈成等。 師問:請大家打開課本第一頁,看圖片,黃河在你眼中是一個什么形象?你能用你所知道的詞語或詩句對黃河的特征、形象、氣勢進行描繪嗎? 自由回答。 板書:描繪黃河形象、氣勢 (三)主體:頌黃河 望黃河波濤滾滾,頌黃河氣壯山河。思考: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歌頌黃河的偉大貢獻的?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話? 明確: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黃河!” ?。?)、歌頌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指出了黃河的歷史貢獻。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fā)展、壯大,黃河哺育了世代炎黃子孫。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wèi)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yōu)勢。 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以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的城防。 ?。?)、歌頌黃河流域寬廣,澤被眾生,黃河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勵著中華民族。 板書:歌頌黃河巨大貢獻 問:作者從外在形象,內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什么樣的精神? 明確:偉大堅強 ?。ㄋ模┪猜? 望黃河詩人心潮澎湃,對著黃河詩人有唱不盡的頌歌,最后詩人代表中華兒女發(fā)出向它學習的誓言,學習黃河什么樣的精神? 明確:偉大堅強的精神 師:以此全詩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板書:尾聲 學習黃河精神 四、問題研究,理解主題 1、作者僅僅是在寫黃河嗎?他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不是。歌頌了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 2、在我們心中,“祖國”不是一個普通的名詞,她意味著大地、江河、民族等等。愛祖國,就是愛這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請再次感受課文,談談文中你覺得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深切的愛?同時用你的朗讀把這種愛表達出來? 五、總結課文,強化主題 剛才我們通過對課文的探討,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詩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頌黃河,實際上是歌頌我們的民族,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 板書: 黃河頌 光未然 序曲--------------->主體--------------->尾聲 贊美黃河 描寫黃河 歌頌黃河 學習黃河 ------> 偉大堅強 形象、氣勢 巨大貢獻 精神 補充資料: 《黃河頌》的作者 光未然 作曲 冼星海 《黃河大合唱》共有 8 個樂章,分別是 《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 關于黃河的著名詩句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3)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4)白日衣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教后反思: 6.最后一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聽讀,了解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這樣,才能更好體味和推敲作品語言的意義和作用。 (2)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寫法。 2 情感目標: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到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我們通過這課兩個主人公的分析,不失時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樣非常自然地把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目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3能力目標:在學習本文出色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的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引導他們創(chuàng)新寫作。 教學重點: 1、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課前后的變化,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國感情。 2、《最后一課》的情形與平時上課不一樣的具體表現(xiàn) 教學難點:文章中重要語句含義的分析和文章中處處照應是本文的難點,在學習的過程中應加以啟發(fā)和點撥。 教法、學法 第一,文獻法。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課文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充分預習,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理清層次。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自學能力。 第二,主要采用討論式和對話式,讓學生學會與老師對話與文本對話。 教學時數(shù):三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總第11課時) 一、介紹作者及時代背景(參見課后注釋①) 都德:法國十九世紀的著名小說家,畢生事創(chuàng)作,寫過一百多篇小說。1870年普魯士入侵法國,爆發(fā)了普法戰(zhàn)爭,但由于當時法國政府執(zhí)行了一條賣國主義路線,戰(zhàn)爭失敗后,簽訂和約,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州割讓給了普魯土。普魯土政府占領后,為了讓當?shù)厝嗣裼肋h忘記祖國,自己好永遠統(tǒng)治這個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讓兩個州的學生只準教德語,不準再教法語。《最后一課》這篇短篇小說反映了當時這一時代背景。 二、生字、詞 捂(wǔ) 戒(ji) 凳(dng) 郝(hǎo) 叟(sǒu) 膝(xī) 詫(ch) 懲(chng) 賺(zhun) 鑰(yo) 匙(shi) 藤(tng) 祈(q) 禱(dǎo) 哽(gěng) 挾(xi) 懊(o) 皺(zhu) 征發(fā):舊時指政府向人民征調人力或者財物。 祈禱:求神降福免禍的活動。 思量:心里想。 詫異:覺得十分奇怪。 喧鬧:喧嘩熱鬧。 懊悔:做錯了事或說錯了話,心里自恨不該這樣。 慘白:(面容)蒼白。 三、課文分析 1.請學生粗讀課文。 問:作者為何以"最后一課"為題? --這是亡了國的阿爾薩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語課。文章用"我"--小弗郎土的所見、所聞、所感來串聯(lián)故事情節(jié)。按情節(jié)發(fā)展把文章分為:第一部分(1-6)上學路上。 第二部分(7-10)上課之前。第三部分(11-23)上課經過。第四部分(24-29)宣布放學。 2.講讀課文第l一6節(jié),請學生朗讀,要求注意,"我"在途中的所見所聞。 問1:"我"為什么想"別上學了?"小弗郎士是怎么想的? --"連……也……""怕""想"①小弗郎士這天遲到,怕老師罵,特別是怕檢查功課,因此很自然地想到了逃學。 ②野外的景色是那么吸引人。 問2:沿途有哪些景象吸引了他? --天氣是那么晴朗,那么暖和;畫眉在樹林邊宛轉的唱歌;普魯土兵正在操練。 對于普魯士兵的操練"我"是如何看的?作用? --認為比學習有趣。幼稚、無知、是非不清,為下文做了鋪墊。 問3:"可是我還是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學校跑去"有哪些地方能說明他能管住自己? ①盡管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和普魯士兵的操練吸引了他,但他還是向學校逃去。 ②看見許多人在看布告,他只是邊走路邊猜測,沒有停步,"一"表示思想的跳躍,經過一番斗爭還是"不停步"。 ③聽到華希特跟他玩笑,還是繼續(xù)跑,跑得"上氣不接下氣"。 小結:這一段寫上學途中的情景,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告訴我們小弗郎士有貪玩的一面,他沒有學好功課,但還能重視紀律,管住自己,急忙趕到學校。 問4:在上學路上,小弗郎士看到的情景(操練、布告牌)對全文內容起什么作用? --暗示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表現(xiàn)出一個孩子的性格特征,為他后來的心理變化作了輔墊。 那么,布告牌前為什么圍了那么多人?到底又發(fā)生了什么事? 3.講讀課文第7-10節(jié),請學生朗讀課文。 問1:到了學校、小弗郎土發(fā)現(xiàn)哪些情況不同往日? --平常喧鬧的教室,現(xiàn)在一切偏安安靜靜;平時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的老師,今天卻溫和;老師穿上了只有遇到重大事情才穿的漂亮禮服,教室后排還坐著好些鎮(zhèn)上的人。 問2:這不同之處說明了什么? --強調今天不同于往日,引起讀者的疑問;同時也告訴讀者,人們對最后一課是多么重視,為下文作了必要的準備。 四、布置作業(yè):本課生字、詞,預習課后練習一、二。 第二課時(總第12課時) [教學要點] 1.通過韓麥爾先生語言、動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憤的心情,深刻體會他們的愛國精神。 2.一些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和某些學生不易理解的環(huán)節(jié)。 3.注意省略號、破折號以及某些感嘆號所表示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聽寫生字、拼音。 2.從課文第一部分的內容看,你覺得小弗郎士是怎樣一個人? 幼稚、天真、無知。 3.教室里有哪些地方不同往日?說明什么? (1)教室氣氛。 (2)老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 (3)老師的衣著。 (4)教室里來了鎮(zhèn)上的人。 這一切引起讀者的疑問,體現(xiàn)了人們對最后一課的重視。 二、講析課文第11-23節(jié) 1.講析第11節(jié)。 問1: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用書上的話回答) --"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 問2:這問題嚴重嗎?為什么? --很嚴重,說明國土淪喪,國已失去主權. 問3:韓麥爾先生懷著什么心情來宣布這一消息? --"又柔和又嚴肅"。柔和:對孩子充滿了愛;嚴肅,懷著沉重的心情宣布這一消息。 問4:這"沉痛而又復雜的心情"還表現(xiàn)在哪兒? --講話中用了兩個"最后": 第一個"最后"表現(xiàn)他沉痛及憤慨的心情。 第二個"最后"提出希望"用心學習"的原因,表現(xiàn)他對祖國的熱愛。 2.講析第12-16節(jié)。 問1:聽到這消息,小弗郎士思想上有了哪些變化?(用書上的原文回答) --"萬分難過,壞家伙"、"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可憐的人,忘了他給我的懲罰"、"現(xiàn)在我明白了"。 問2:第15節(jié)為什么說韓麥爾先生是可憐的人? --韓麥爾先生身為法國人,卻不能教法語,辛勤工作四十多年,卻要被無辜趕走,實在是令人痛心的事。這當中有小弗郎士對老師的敬愛之情,還摻雜著對老師的理解和同情。 小結:小弗郎士原來是個幼稚、無知的孩子。當他聽到要永遠失去學習祖國語言的權利時,他的感情起了極大的變化,他感到了亡國的痛苦--"壞家伙";對祖國語言的眷戀--"我再也不能學法語了";稱先生是"可憐的人"?,F(xiàn)在,小弗郎士好像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他明白了布告牌前為何圍了那么多人,今天教室氣氛為何與往日不同,過去討厭的東西一下子變得那么可愛了。小弗郎士的愛國心在他思想上強烈地表現(xiàn)出來。 3.講析第18、19節(jié)。 輪到小弗郎士背書了,他是怎么想的?韓麥爾先生都說了什么?請學生朗讀第18、19節(jié)。 問1:小弗郎士想"任何代價我都愿意拿出來"他的這一想法表現(xiàn)了什么? (1)他懊悔當初未努力學習,想回答好老師提出的問題。 (2)表現(xiàn)他要學好祖國語言 的決心。 問2:小弗郎士未能回答出老師提出的問題,韓麥爾先生并末責怪他,而是對阿爾薩斯人進行了直率的批評,表現(xiàn)了先生怎樣的思想感情? --"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算了吧,時間有的是,明天再學也不遲"。先生批評阿爾薩斯人不珍惜時光學習,結果連自己的語言也不會說、不會 寫,而今又失去了學習自己祖國語言的權利,表現(xiàn)先生的民族責任感和愛國熱情。 4.講析第20-23節(jié)。 "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這是先生對祖國語言的高度評價和贊頌,這是他熱愛祖國語言、強烈愛國心的表現(xiàn),并不一定意味著法國語言真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問1:先生為什么把語言比作"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表現(xiàn)先生怎樣的思想感情? -一個民族的語言是這個民族的象征,代表著民族的尊嚴,是聯(lián)系本民族人民思想感 情的紐帶。牢記住祖國的語言就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就會激發(fā)愛國熱情,團結起來為收復 國土爭取自由解放而斗爭。所以作者把語言比作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這是先生強烈愛國心 的表現(xiàn)。 問2:今天聽講小弗郎士的感受如何?為什么? --全都懂,覺得挺容易。他受到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知道了學習祖國語言的重要,自覺要求學好語言,聽得特別細心,所以全懂。 請學生朗讀第21節(jié)。 韓麥爾先生的教育,激發(fā)了大家的愛國熱情,大家決心要認真學好和牢記"法蘭西" "阿爾薩斯",他們把這看成是祖國的象征,因此把字帖比成小國旗。習字的時候也特別專心。 問3:作者是通過哪些方面描寫專心寫字的? --抓住聲音和最容易分心的人和事來寫。 (1)只聽見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 (2)大家平 常最感興趣的"金甲蟲飛進來"也"誰都不在意"; (3)孩子們越小越容易分心,可現(xiàn)在"連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問4:此時,從教室屋頂傳來鴿子咕咕的叫聲,"我"心里怎么想?表現(xiàn)小弗郎士怎樣的思想感情? --"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小弗郎士嘲笑普魯士侵略者強迫人民學德語,也表現(xiàn)出一個天真的孩子對侵略者無所不至的暴行的憤慨。 請學生朗讀第22、23節(jié),討論此時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 --小弗郎土設身處地的想到老師將離開生活、工作四十年的地方多么傷心,他心疼老師、愛老師,又發(fā)出了"可憐的人"的慨嘆。由此可見,小弗郎士同情并理解即將被侵略者趕走的韓麥爾先生。聽到郝叟那古怪的拼讀字母的聲音,他想笑,但沒有笑,因為他感到難過。他聽出這聲音中包含著悲憤與痛苦。他永遠忘不了這"最后一課",忘不了自己祖國的語言。 三、總結:從第11-23節(jié)是《最后一課》中心部分,著重寫韓麥爾先生以自己對祖國無限熱愛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課,以及小弗郎士激發(fā)了愛國熱情,從一個天真、貪玩的孩子轉變成為一個懂事的學生,專心上好最后一課的情景。 四、布置作業(yè):完成《配練》練習二、六。 第三課時(總第13課時) [教學要點] 1.講讀第24-25節(jié),歸納本文的中心。2.了解作者是如何通過平凡的材料表現(xiàn)重大主題的。 3.理解本文標題的含義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請學生朗讀24-29節(jié) 鐘聲和號聲說明放學時間到了,它無情地宣告了最后一課的結束。問1:"忽然"一詞在這里又說明什么? --大家學得專心,不知不覺時間已經到了。 問2:聽到鐘聲、號聲,為什么韓麥爾先生臉色慘白? --鐘聲、號聲無情地宣布了阿爾薩斯人民從此將和自己祖國的語言告別了。先生臉色慘白,說明他內心極度痛苦。在這個小鎮(zhèn)上,他已教了四十年多年的法語,而今他即將離開這里,他想跟學生和鎮(zhèn)上的人再講些什么,只開了個頭卻怎么也說不下去了,聲音哽住了。 問3:"我--我--"這里兩個破折號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聲音哽住說不下去了。先生內心非常激動,一張嘴,仿佛有好多話要說卻又不知從何說起,他無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使出全身的力量"寫出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這里,作者通過描寫人物的動作,表現(xiàn)韓麥爾先生對祖國深摯的愛,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境界。 問4:書寫"法蘭西萬歲"這兩個大字。含義是什么? --表示韓麥爾先生堅信法蘭西必勝,它也激勵人們要永遠不忘記祖國法蘭西,這里韓麥爾先生愛國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 他寫完這幾個字,痛苦得"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既不轉身也不回頭,他沒有勇氣宣布"散學了"因為這就意味著跟祖國語言的永別,他也沒有勇氣再看一下孩子們和聽課的鎮(zhèn)上的人,眼前的這個刺激和打擊太大了,他悲痛已極,只能無力地做了一個手勢,示意這最后一課的結束。先生的心都碎了 請學生朗讀第24-29節(jié)后小結: 通過這最后一課,小弗郎士對韓麥爾先生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看到了先生熱愛祖國的高大形象,更加敬仰先生的崇高人格,因而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這是最后一課的結束,也是整篇小說的結束。在這一段里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到高潮,十分感人! 二、討論主題 通過最后一課的生動描述,反映了以韓麥爾先生和小弗郎士為代表的法國人民在遭到普魯士侵略以后所表現(xiàn)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和對侵略者的仇恨。 思想教育: 這篇小說告訴我們:熱愛祖國就應該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認真學好祖國語言正是熱愛祖國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不要把熱愛祖國只停留在口頭上,應腳踏實地積極主動地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同時也要分秒必爭地認真學好一切科學知識。 三、總結寫作特點 1.選材。 (1)作品表現(xiàn)法蘭西人民的愛國激情,沒有選擇血腥的戰(zhàn)斗場面來寫,而是寫了滄陷區(qū)的一個農村小鎮(zhèn)上的一個小學。作者為何如此安排? --農村小鎮(zhèn)的學校、老師、學生--普通、平常。他們最能代表法國的廣大人民群眾,他們的情感是全體法國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共同情感。因此,文章所反映出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顯得更加真實、深厚,文章也更-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七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 部編七 年級 語文 下冊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504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