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版)2019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2節(jié) 山地的形成學案 必修1.doc
《(課標版)2019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2節(jié) 山地的形成學案 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課標版)2019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2節(jié) 山地的形成學案 必修1.doc(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二節(jié) 山地的形成 學習目標:1.了解褶皺、斷層的概念,理解褶皺山和斷塊山的形成和特征。(重點)2.了解火山的形成、結構和規(guī)模。3.理解山地對交通運輸?shù)挠绊憽?難點) [自 主 預 習探 新 知] 一、褶皺山、斷塊山與火山 1.褶皺山 (1)褶皺的概念:巖層在地殼運動產(chǎn)生的強大擠壓作用下發(fā)生塑性變形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波狀彎曲。 (2)褶皺基本形態(tài) ①背斜:一般巖層向上拱起,中心部分巖層較老,兩翼巖層較新,地貌一般發(fā)育為山嶺,但常被侵蝕成谷地(如右上圖中字母A處所示) ②向斜:一般巖層向下彎曲,中心部分巖層較新,兩翼巖層較老,地貌一般發(fā)育為谷地,但因耐侵蝕反而成山嶺(如右上圖中字母B處所示) (3)板塊構造學說: ①地球的巖石圈可以劃分出六大板塊。 2.斷塊山 (1)斷層:地殼運動產(chǎn)生的強大壓力和張力,超過了巖石的承受能力時,巖體發(fā)生破裂,兩側巖體沿斷裂面發(fā)生明顯位移而形成。 (2)形成地貌: ①水平方向:錯斷原有各種地貌,或在斷層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輕巧記憶] 判斷某一構造是不是斷層的依據(jù)有兩個: 一是看巖層是不是受力斷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斷裂面有明顯的位移,只有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才是斷層。 3.火山 (1)形成:地下深處的巖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在地殼的薄弱地帶處,沿著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而成。 (2)構造 [特別提醒] 地質(zhì)構造是單純內(nèi)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態(tài)是內(nèi)、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依據(jù)地表形態(tài)判斷地質(zhì)構造是不準確的,如山嶺對應的可能是向斜,也可能是背斜。 二、山地對交通運輸?shù)挠绊? 1.運輸方式:優(yōu)先發(fā)展公路。 2.線路選址:相對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 3.線路的分布 [自主診斷] 1.褶皺山的形成反映的是地殼運動中的垂直運動。( ) 2.華山是典型的斷塊山。( ) 3.火山噴發(fā)是巖漿活動的具體體現(xiàn)。( ) 4.山區(qū)中原材料豐富,人煙稀少,交通運輸建設成本低于平原。( ) 5.地表形態(tài)影響交通線路選擇,而地質(zhì)構造對線路影響不大。( ) 6.山區(qū)的公路多呈“之”字形。( ) 【提示】 1. 褶皺山是地殼中的巖層水平擠壓而成的。 2.√ 華山是由于斷層活動而形成的斷塊山。 3.√ 巖漿在壓力作用下沿裂隙點狀噴發(fā),形成火山。 4. 山區(qū)地形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交通運輸建設成本大于平原。 5. 地表形態(tài)、地質(zhì)構造同樣影響交通線路。 6.√ 在山區(qū),由于坡度較大,修建公路時多呈“之”字形彎曲以降低坡度。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難] 主要地質(zhì)構造及研究實踐意義 材料一 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也是最年輕的山脈之一,它聳立在青藏高原南緣,分布在中國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和不丹等國境內(nèi),全長2450千米,寬200~350千米,雄偉高大,連綿起伏。 材料二 人們常說:“泰山天下雄,黃山天下奇,華山天下險,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人們還說:“恒山如行,華山如立,泰山如坐,衡山如飛,嵩山如臥”。 【思考交流】 1.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哪兩個板塊的運動而形成的?按成因?qū)儆谑裁吹刭|(zhì)構造的山脈? 【提示】 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碰撞,形成巨大的褶皺山系——喜馬拉雅山。 2.你知道雄偉的泰山,“險”“立”的華山是怎么形成的嗎?按成因?qū)儆谀囊活惿降啬兀? 【提示】 泰山、華山都屬于斷層一側巖塊上升而形成的;屬于斷塊山。 [歸納總結] 1.褶皺兩種基本形態(tài)的判斷方法及對地貌的影響 褶皺由褶曲組成,其中褶曲又分為背斜和向斜兩種基本形態(tài),其判斷方法和對地貌的影響如下表所示: 地質(zhì)構造 褶曲 背斜 向斜 判斷方法 從形態(tài)上 巖層一般向上拱起 巖層一般向下彎曲 從巖層的新老關系上 中心部分巖層較老,兩翼巖層較新 中心部分巖層較新,兩翼巖層較老 圖示 構造地貌 未侵蝕地貌 常形成山嶺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侵蝕后地貌 背斜頂部受張力,常被侵蝕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擠壓不易被侵蝕,常形成山嶺 圖示 2.斷層及對地貌的影響 斷層地貌的形成受斷層位移方向的影響。位移方向不同,地貌也有差異。如下表所示: 斷層位移方向 對地貌的影響 圖示 水平方向為主 ①錯斷原有的各種地貌;②在斷層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垂直方向為主 相對下降的巖體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東非大裂谷) 相對上升的巖體發(fā)育成山嶺或高地(如華山、廬山、泰山) 3.主要地質(zhì)構造的實踐意義 構造名稱 實踐意義 原因或依據(jù) 背斜 石油、天然氣埋藏區(qū) 巖層封閉,常有“儲油構造”,最上為天然氣,中為石油,下為水 隧道的良好選址 天然拱形,結構穩(wěn)定且不易儲水 頂部地帶適宜建采石場 裂隙發(fā)育,巖石破碎,不適合建水庫大壩 向斜 地下水儲藏區(qū),常有“自流井”分布 底部低凹,易匯集水,承受靜水壓力 斷層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發(fā)育 巖隙水易沿斷層線出露;巖石破碎易被侵蝕為洼地,利于地表水匯集 鐵路、公路、橋梁、水庫等的回避處 巖石不穩(wěn)定,易誘發(fā)斷層活動,破壞工程;水庫水易滲漏 4.板塊運動對地貌的影響 (1)板塊的劃分 全球巖石圈分為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六大板塊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個板塊里都既有陸地又有海洋。 (2)板塊運動及地殼活動 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之上,處于不斷的運動中。一般來說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3)板塊運動與地貌 板塊相對移動而發(fā)生的彼此碰撞或張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塊相對運動對全球構造地貌的影響可總結圖表如下: 板塊運動 張裂 相撞 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相互擠壓碰撞 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相互擠壓碰撞 對地球面 貌的影響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脈和巨大高原 海溝、島弧、海岸山脈 舉例 東非大裂谷、紅海、大西洋 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 馬里亞納海溝、亞洲東部島弧、美洲西岸山脈 邊界類型 圖示 [方法技巧] 地質(zhì)構造的判斷方法 1.背斜和向斜的判斷方法 方法一:依據(jù)巖層的彎曲形態(tài)判斷。巖層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巖層向下彎曲的是向斜。 方法二:依據(jù)巖層的新老關系判斷。在巖層彎曲形態(tài)不明顯的地質(zhì)構造圖中,在水平方向上顯示出中心部分巖層較老、兩翼巖層較新的是背斜;而中心部分巖層較新、兩翼巖層較老的是向斜。 由于地殼運動的復雜性,僅從形態(tài)上判斷背斜和向斜是不準確的,而巖層的新老關系才是判斷背斜和向斜的科學依據(jù)。(如圖A為背斜,B為向斜) 2.“兩看”法判斷斷層 判斷某一構造是不是斷層的依據(jù)有兩個:一是看巖層是不是受力斷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斷裂面有明顯的位移,只有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的才是斷層。例如,下圖中A、B、C三處巖石既受力斷裂,又沿斷裂面有明顯的位移,所以A、B、C三處都是斷層;而D處巖石雖然斷裂但無位移,故不是斷層。 1.讀我國南方某地區(qū)地質(zhì)構造示意圖,回答(1)~(2)題。 (1)庫區(qū)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向斜頂部容易被侵蝕 B.風力侵蝕作用為主 C.巖層受張力作用容易被侵蝕 D.斷層附近巖層破碎易被侵蝕 (2)該地區(qū)地質(zhì)構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殼運動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內(nèi)外力共同作用 (1)C (2)A [讀圖可知,庫區(qū)是一個背斜,而背斜谷是巖層受張力作用被侵蝕而成,該地區(qū)地質(zhì)構造是褶皺和斷層,所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殼運動。] 2.閱讀材料,探究下列問題。 近年來,冰島南部埃亞菲亞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規(guī)模噴發(fā)。火山熔巖不僅融化了部分冰川,導致山洪暴發(fā)、道路橋梁被毀,騰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歐洲部分空域成為航空禁區(qū)。 (1)冰島是歐洲西北部的一個島國,處在_______板塊和________板塊之間;從板塊移動方向看,冰島位于板塊的_______(填“生長”或“消亡”)邊界。 (2)火山噴發(fā)是地球內(nèi)部的巖漿受到強大的_____作用,沿著薄弱地帶噴涌出地表的現(xiàn)象。成因上,火山噴發(fā)所形成的巖石屬于___________。 (3)冰島火山噴發(fā)的煙塵緩緩向英國、挪威、德國、波蘭等國飄移,“吹癱”了歐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該地區(qū)受到________風的影響。 (4)火山噴發(fā)破壞地理環(huán)境,影響經(jīng)濟活動。然而,火山噴發(fā)對人類也有有利的方面,試列舉兩例。 【解析】 冰島位于大西洋的洋中脊上,處在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之間,屬于板塊的生長邊界,是地殼比較薄弱的地帶。地球內(nèi)部的巖漿受到強大的內(nèi)力作用,沿著薄弱地帶噴涌出地表形成火山噴發(fā)。由于冰島地處西風帶,冰島火山噴發(fā)的煙塵在西風影響下,會緩緩向英國、挪威、德國、波蘭等國飄移,影響其航空業(yè)。火山噴發(fā)并不是百害而無一利的,火山噴發(fā)可以帶來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帶來硫磺等有用礦物;還可以利用火山景觀發(fā)展旅游等。 【答案】 (1)亞歐 美洲(位置可互換) 生長 (2)壓力(內(nèi)力、地質(zhì)) 巖漿巖(火成巖) (3)西(西北) (4)帶來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帶來硫磺等有用礦物;利用火山景觀發(fā)展旅游;有利于火山研究。(任答兩點) 山地對交通運輸?shù)挠绊? 2017年8月,“二十四道拐”中國汽車拉力賽日前在貴州晴隆開賽。來自中國、伊朗、澳大利亞等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0名賽車手一決高下。作為比賽賽段的“二十四道拐”盤山公路,被譽為“抗戰(zhàn)生命線”,全長4公里,從山腳至山頂直線距離約350米,坡度傾角約60度,道路盤繞24道彎,對于賽車手來說,是極具挑戰(zhàn)性的天然賽道。 【思考交流】 1.在山區(qū)為什么要修建盤山公路? 【提示】 山區(qū)地形起伏大,工程難度高,與等高線平行呈“之”字形相對降低工程難度。 2.盤山公路對車輛行駛的影響有哪些? 【提示】 便于爬坡和行駛,但延長了行駛距離。 [歸納總結] 山地相對高度大,地形崎嶇,對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交通運輸線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響較大。 影響 山區(qū)交通建設的一般原則 原因 方式 首選公路,其次是鐵路 ①山地地區(qū)修建交通運輸線的成本高、難度大;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術難度較鐵路小 線路選址及走向 ①線路選在地勢相對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②線路一般呈“之”字狀或“8”字狀(盡量與等高線平行);③避開陡坡和斷層、滑坡、泥石流等地質(zhì)災害多發(fā)地段;④在適宜的過河點跨過河流;⑤盡量選擇兩點間最近距離、經(jīng)過各級居民點;⑥避免占用耕地、避開農(nóng)田水利設施 選線一般應按地形來確定路線的走向。原因:①盡量節(jié)約建設成本;②降低技術難度;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④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運營安全性 線網(wǎng) 密度 一般來說平原、緩丘、山間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方線網(wǎng)密度大 山區(qū)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帶,這樣可以方便人們的出行,吸引較多的客貨流,從而提高營運量,增加經(jīng)濟效益 [方法技巧] 公路選線的過關技巧 3.一百多年前,詹天佑主持設計修建京張鐵路時遇到了很多難題,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修筑從南口到八達嶺一帶的鐵路。讀下圖,回答(1)~(2)題。 (1)京張鐵路八達嶺段采用“人”字形鐵路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較多,河谷深邃 B.地質(zhì)條件復雜,多地震 C.沿線地勢陡,坡度大 D.發(fā)展沿線旅游業(yè) (2)下列有關“人”字形鐵路的意義,敘述正確的是( ) A.增加了施工的強度和難度 B.降低了線路的坡度 C.增加了工程建設費用 D.增加了工程量 (1)C (2)B [第(1)題,京張鐵路八達嶺段地勢陡,坡度大,為了減小坡度,詹天佑設計出用“長度”換“高度”的“人”字形鐵路。第(2)題,“人”字形鐵路的設計可以將線路的坡度降低,縮短隧道開挖長度,減少工程費用,降低施工的強度和難度。] 4.下圖為現(xiàn)階段重點投資建設開發(fā)的某區(qū)域,完成下列問題。 (1)丙地區(qū)交通線路密度比甲地區(qū)____(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 (2)如果把乙、丙兩地的礦產(chǎn)運到甲地發(fā)展鋼鐵工業(yè),首先需要解決的是________(甲乙或甲丙)間的交通問題,這需要以________條件為保證。 (3)在選擇乙丙之間的交通干線時,人們選擇了乙丁丙線路而沒有選擇乙丙直達線路,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山地對交通運輸?shù)挠绊?。?1)題,由圖可知,甲地平坦開闊,丙地位于山地,對交通干線的選擇與密度大小有影響。第(2)題,若把乙、丙兩地的礦產(chǎn)運到甲地,首先解決甲丙之間的交通問題,甲丙之間需要跨越河流,穿越山區(qū),工程難度大,這需要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保證。第(3)題,乙丙之間的直達線路經(jīng)過山地,工程難度大,投資大,安全性差。 【答案】 (1)小 山地地區(qū)的交通運輸線路主要分布在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密度小 (2)甲丙 科學技術 (3)乙丙間的直達線路需經(jīng)山地,地面起伏大,工程難度大,成本高且安全性差 [審 題 突 破明 思 路] 【典例】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四川省規(guī)劃在“十三五”末要解決農(nóng)村群眾出行難問題,構建了“通村達戶、標準適宜、管養(yǎng)到位、人便于行、貨暢其流”的農(nóng)村公路網(wǎng)。 材料二 下圖為四川省西部某地區(qū)交通規(guī)劃示意圖 (1)在四川省西部地區(qū)的交通運輸線以___________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二圖中信息,判斷評價該規(guī)劃圖中a、b兩處彎曲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a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處理由是_____________。 (3)該交通線路繞道經(jīng)過甲乙兩聚落,原因是什么? 【思路點撥】 由四川省西部地區(qū)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山地相對高度大,地形崎嶇,分析出交通運輸線路以比較靈活、成本相對較小的公路為主。根據(jù)兩地地形條件的差異,分析得出兩地分別為平原、山地,然后得出平原地區(qū)交通線路應以平直為主,山區(qū)為降低工程難度,多沿等高線迂回建成“之”字形。由甲乙兩地為較大城鎮(zhèn),得知兩地交通聯(lián)系需求大,交通線路繞道也要滿足交通需求。 【答案】 (1)公路 公路建設成本較低,難度較小 (2)a處不合理,理由是:地形平坦的地區(qū),通向大城市應選最短線路。 b處合理,理由是陡坡上呈“之”字形彎曲,迂回前進。 (3)增加交通運輸量,方便甲、乙兩地客貨集散。 [方法技巧] 山區(qū)交通線的方式、走向、線網(wǎng)密度都和山地特殊的地形有關,現(xiàn)具體分析如下: (1)表現(xiàn):首選公路運輸,其次是鐵路運輸。 (2)原因: ①山地地區(qū)修建交通運輸干線的成本高、難度大。 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術難度較鐵路小。 (3)走向 ①表現(xiàn) a.線路選在地勢相對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 b.線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狀(線路盡量與等高線平行)。 c.避開陡坡和斷層、滑坡、泥石流等地質(zhì)災害多發(fā)地段。 ②原因 a.盡量節(jié)約建設成本的需要。 b.降低技術難度的需要。 c.工程施工安全的需要。 d.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運營安全性的需要。 (4)線網(wǎng)密度 ①表現(xiàn):一般來說平原、緩丘、山間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方線網(wǎng)密度大。 ②原因:可以聯(lián)系較多的居民點,方便人們的出行,吸引較多的客貨流,從而提高營運量,增加經(jīng)濟效益。 讀某島嶼圖,回答(1)~(2)題。 (1)該島鐵路形狀為“環(huán)形”,說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2)甲和乙之間的鐵路沒按圖中虛線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虛線處是鞍部 B.虛線處是河谷 C.虛線處等高線稀疏 D.虛線處等高線密集 (1)B (2)D [第(1)題,從圖中的經(jīng)緯度和海陸輪廓分析,圖為日本本州島的一部分,該島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鐵路圍繞該島呈環(huán)狀分布,主要是受地形的影響。第(2)題,沒按虛線修建鐵路最可能的原因是其地勢陡(等高線密集),不適宜鐵路選線;如果是鞍部,則該線處地勢較低,可以修建鐵路線;如果是河谷,其海拔較低,修建鐵路線工程量比較小,適合修建鐵路線;如果等高線稀疏,則坡度小,也可以修建鐵路線。] [課堂小結] [當 堂 達 標固 雙 基] 廬山以雄、奇、險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結合下圖,完成1~2題。 1.讀上圖判斷廬山屬于圖中①~④中的哪一種地質(zhì)構造(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圖中①~④四種地質(zhì)構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C 2.A [第1題,廬山屬于斷塊山,是由斷層相對上升的巖塊形成的,圖中③處是上升巖塊。第2題,背斜是石油、天然氣的良好儲藏構造,圖中①是背斜構造。] 讀美國馬里蘭州某山包圖,回答3~4題。 3.該山包屬于(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斷塊山 D.火山 4.圖中地貌的成因是( ) A.背斜頂部受張力,海浪侵蝕作用強 B.向斜槽部受擠壓,不易被外力侵蝕 C.巖漿巖堅硬,不易被外力侵蝕 D.地殼水平擠壓過度,巖層破碎 3.B 4.B [第3題,圖中山包巖層向下彎曲,為向斜山。第4題,圖中向斜槽部受擠壓,不易被外力侵蝕,從而形成山嶺。] 讀世界某區(qū)域板塊分布圖,回答5~6題。 5.圖中①②③表示的板塊依次是( ) A.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 B.非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 C.美洲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 D.非洲板塊、亞歐板塊、南極洲板塊 6.圖中a、b為板塊邊界,有關兩者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是( ) A.a(chǎn)—生長邊界,b—消亡邊界 B.a(chǎn)—消亡邊界,b—生長邊界 C.a(chǎn)—生長邊界,b—生長邊界 D.a(chǎn)—消亡邊界,b—消亡邊界 5.B 6.B [第5題,根據(jù)板塊分布特征可判斷,①為非洲板塊,②為亞歐板塊,③為印度洋板塊。第6題,圖中a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處,為消亡邊界;b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處,為生長邊界。] 讀我國臺灣島鐵路分布圖,回答7~8題。 7.臺灣島修建的鐵路是環(huán)島鐵路,沒有直接聯(lián)系東西部的橫向鐵路。據(jù)圖思考,這樣選擇線路主要是考慮了哪種因素對鐵路建設的影響( )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氣候因素 D.礦產(chǎn)因素 8.臺灣島鐵路呈環(huán)狀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帶的主要原因是( ) A.客運量大 B.地勢相對和緩,工程造價低,難度小 C.水源充足 D.地勢低,熱量條件好 7.A 8.B [臺灣島中部地形為山地,沿海為平原,環(huán)島修建鐵路難度小,節(jié)省投資。] 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龍門山構造帶及安寧河斷裂帶,沿線多高山、斷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長約240千米,其中特大橋23座,大橋168座,隧道25條。橋隧長度占全線總長的55%。下圖是雅西高速公路漢源流沙河大橋景觀圖。讀圖,回答下面9~10題。 9.雅西高速公路橋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 A.多斷崖、深谷 B.多石灰?guī)r溶洞 C.多城鎮(zhèn)聚落 D.多角峰、“U”形谷 10.大量橋隧對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義主要有( ) A.減輕冰川的危害 B.減輕凍土的危害 C.減輕山崩滑坡的危害 D.減輕行人對車輛的影響 9.A 10.C [第9題,為保證車輛速度要求和運行安全,高速公路要求路面平坦,而四川雅安—西昌之間多高山、斷崖、陡坡、溶洞、深谷,因此需要修筑眾多的橋隧才能構筑比較平坦的路面。第10題,雅西高速公路沿線穿越了龍門山構造帶及安寧河斷裂帶,且沿途地形崎嶇,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域,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多山崩滑坡、暴雨泥石流等災害,橋隧建設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這些危害危及路面,利于保證交通的暢通。] [教材活動點撥] 教材P74活動 1.根據(jù)巖層新老關系判斷,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 2.由于巖層差異侵蝕的結果,形成山嶺的是向斜,形成山谷的是背斜,所謂“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3.如果在這里修建一條東西走向的地下隧道,應該選擇在乙地,因為背斜的巖層走向類似于石拱橋,能保證工程的安全穩(wěn)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儲存,便于施工。 教材P76活動 1.從表4.1分析,鐵路的最大限制坡度遠遠小于公路,說明其對地形的要求較高。從表4.2分析,山地地區(qū)修鐵路的工程量和造價均比平原、丘陵地區(qū)高。綜合分析來看,在山區(qū)修鐵路比較困難,而發(fā)展公路相對容易些。 2.(1)公路選線時考慮了地形、河流、沼澤等自然因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時,呈“之”形彎曲,減少陡坡的影響,同時道路盡量避開陡坡面;公路跨越河流時需要修建橋梁;公路避開沼澤地。 (2)山區(qū)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公路在選線時要盡可能多地聯(lián)系居民點,方便人們出行,這說明人口與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路選線時要考慮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課標版2019高中地理 第4章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2節(jié) 山地的形成學案 必修1 課標版 2019 高中地理 地表 形態(tài) 塑造 山地 形成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5463954.html